正文

2.积淀岁月

飞天揽月:欧阳自远传 作者:澜涛,陈昕 著


2.积淀岁月

“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当年的北京地质学院虽然是首次招生,但来自天南海北的新生多达1200名。北京地质学院首任院长刘型是江西萍乡人,1926年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参加过北伐战争、秋收起义,后又参加了长征。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中共湖南省委秘书长。

刘型担任北京地质学院首任院长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的任命书。可见,国家对教育,对选择重点大学校长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刘型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托和厚望,虽然对地质学是外行,但身为老革命的他却有着赤诚的报国心,他尊重知识,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广揽人才,许多教师调自西北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以及地质调查研究部门。名师与英才的加盟,让北京地质学院迅速成为中国地质教育界百川汇合、登高望远之地。

北京地质学院创建时,没有校舍。第一年,借用北京西城区端王府夹道北京大学工学院校舍。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欧阳自远对梦想的追逐,对学习的投入。

欧阳自远学的是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勘探专业。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目的非常简单,他渴望能够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青春韶华为祖国多找矿。是报国之心这一强大的动力,让欧阳自远在学习上一如中学时代勤奋刻苦。和中学时代不同的是,他的面前呈现出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而他却开始将所学知识,从书本扩延到实践。

欧阳自远所属年级共有10个班,学生大约300名。因为成绩出色,各方面素质又高,欧阳自远入学不久就被各班一致推举为班联主席。1953年3月5日,欧阳自远成为一名中国共青团团员。这让他既感到骄傲,又深觉肩负的责任,他不仅学习上更加刻苦,生活中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因为自修时间的增多,图书馆成为欧阳自远追逐梦想、汲取营养的乐土,他几乎一有时间就会跑到图书馆去。他不仅翻看和所学专业息息相关的书籍,同时涉猎天文、气象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如饥似渴的阅读的同时,欧阳自远开始为自己将来从事的找矿工作做身体上的准备。他意识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找矿者,在具备出众的专业知识外,强健的体魄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一时,欧阳自远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测量实习中。登西山,爬香山,走门头沟,去昌平……每次测量结束,大多同学都连声喊累,渴望能练出“铁脚板”的欧阳自远却在双腿绑上了沙袋来练。

在磨炼筋骨的同时,欧阳自远的头脑也丝毫没有懈怠。当时的测量工作程序十分简单,而测量计算却十分复杂,经过几天的钻研,欧阳自远发明了一种用于测量的计算尺,一下让复杂变简明了。他的发明在学校很是轰动。

大二时,欧阳自远的努力和付出赢来了回报,他当选为全学院三好学生,以及全国三好学生。全国三好学生表彰大会在当时北京条件最好的北京饭店召开,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出席会议,并为三好学生颁奖。欧阳自远清晰地记得,郭沫若在为每名三好学生颁奖时,都应大会要求,给每位三好学生送上了自己的诗集《百花集》。郭沫若对自己的诗集调侃道:“你们不要以为我的诗写得有多好,其实——郭老郭老,诗多好的少……”郭沫若谦虚的态度此后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欧阳自远。

大二结束后的暑假,作为学院的奖励和鼓励,欧阳自远跟随在学院工作的苏联专家到六朝古都南京考察学习。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欧阳自远十分兴奋,更加让他惊喜的是,和苏联专家在南京考察的一个星期内,他真切地体会到苏联专家广博的专业知识。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处山坡前,苏联专家查看了一处地层剖面,立刻说出来这座山形成的年代,山石的主要构成成分等等。苏联专家的“神奇”让欧阳自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大三开学后,他开始学习钻探和坑探,致力于实践勘探:操作钻探机、凿炮眼、填炸药……欧阳自远一丝不苟又脚踏实地地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大四开学不久,欧阳自远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让他更觉肩头使命的沉重。为了磨炼自己,更为了充实自己,欧阳自远参加了学生的科学研究小组,研究湖南桃林铅锌矿的成因,随同拉尔钦科教授指导的十几个研究生到山西的石棉矿实习,到山西进行野外勘探的学习、实践和研究。可能是因为拉尔钦科是二战时苏联炮兵上校团长的缘故,他对学生们要求十分苛刻。从坐姿到站姿,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习惯,都完全军事化管理。让欧阳自远记忆深刻的是,拉尔钦科规定,研究生上山进行地质调查时,一天不许带水壶,理由是带水壶不仅会增加负重,还会让人产生心理依赖,放慢速度。

在打磨和淬炼中,欧阳自远一点点褪去青涩,丰满着飞翔的羽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