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西海洋文化的比较——从郑和下西洋说起
进行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时,惊人地发现海洋文化是其中最大的差异之一。
美洲是郑和发现的吗?
21世纪初爆出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国际规模的轰动:2002年3月,英国海军退休潜艇舰长孟席斯(Gavin Menzies)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报告中提出美洲是郑和下西洋时发现的。孟席斯的报告向全球转播后,他的专著《1421年中国人发现美洲》也一版再版,热销各大洲。正在筹备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的国人,对此当然备加关注。但是,首先产生的问题是:这是真的吗?
孟席斯舰长本人不懂中文,也不从事历史专业研究,并没有掌握任何直接证据。然而,他认为郑和舰队不仅抵达非洲东岸,而且还绕过好望角,横渡大西洋,发现过美洲新大陆。如他自己所说,他的思路来自几十年航海家的感觉: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的一张15世纪老地图给了他启发。落款1424年由威尼斯人编制的海图,准确地表示出欧洲的岸线,海中几个岛屿名称古怪,孟席斯判断这正是美洲加勒比海的波多黎谷和瓜德罗普岛;而在1424年之前,无论欧洲还是阿拉伯国家都没有能力远航美洲,世界上能做这件事的只有中国明朝的郑和船队。顺着这条思路,他又去收集各种证据。然而,建立在这种“逆推”或“反证”基础上的惊世骇俗之说,当然引起极大争议。
本文无意也没有资格讨论孟席斯假设中的种种论据,只想以此作为由头,探讨一番东西方海洋文化的差异。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洋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作为600年后的历史回顾,既值得国人引以为傲,也有必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力求通过分析,能够得出一些对当前振兴华夏有用的认识。
古代中国的航海优势
其实,“中国人发现美洲”之说,并非孟席斯首创。据报道,两个半世纪以前,法国一位汉学家就曾在南锡的法国科学院提出,元朝文献中的“扶桑国”就是墨西哥;据说距今15个世纪以前,中国和尚慧深就到过加拿大,这比郑和早了近千年。这还不算早。从美洲海底发现的石锚和陆上发现的土墩文化,到秘鲁的虎神石雕和墨西哥出土文物上的象形文字,都曾经引发过“殷人东渡”的推论,说明3 000年前殷商的中国人就曾跨越太平洋到达美洲。当然,所有这些说法还都只是推论,缺乏确凿的证据。至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非议,说在哥伦布之前到过美洲的不光是中国人,如北欧的维京人据说在11世纪初就到过加拿大。美洲自有土著居民,无须谁去“发现”;西方语汇中的“发现”,是指西方人开始“开发”美洲,即使证明中国人早就到达美洲,也不能改变这片“新大陆”是欧洲人,具体说是哥伦布到达后才开始开发的事实。如果说,这种“开发”至少在早期纯属掠夺,那么这种“开发”究竟是褒义还是贬义词,也是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有趣的是:为什么总有这种声音,而且是来自海外的声音,说中国人早就到过美洲?其原因还在于历史上中国文明发展的高度。中华民族有过悠久的航海史,和长期世界领先的海上技术优势。孟席斯的推想,不能说全无根据:15世纪以前能够在世界大洋中进行大规模航行的,确实只有中国。诚如李约瑟所说,“约西元1420年,明代的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其他亚洲国家的任何时代都出色,甚至较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于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说不是其对手”。想象一下600年前,由郑和带领20 000多人、300多艘船组成的巨型船队,领队的宝船又是长逾百米、至今还是最大的木质船(图1),一旦出现在大洋岛国,怎不令人目瞪口呆,惊以为奇迹天降?
图1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现代仿造)
明朝的航海优势,是中国长期航海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早在3世纪,孙权的海上商船就长达60米,孙权曾派遣康泰、朱应率强大船队穿越南海出使扶南(柬埔寨),也曾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余人的舰队到达夷州(台湾)。12世纪与13世纪之交,南宋水师控制了福建到日本与高丽之间的东海,船只多达6 000艘,曾在山东半岛外海击败了金国的大舰队。而13世纪元朝的海船比宋朝更加壮观,马可波罗到达泉州港时就看傻了眼。种种历史记载,均展示中国古代的海上优势;海外的出土文物中,也不时发现中国古代航海远征的踪迹,使我们为祖先创造的奇迹兴奋和骄傲。
但是,郑和之后就没有郑和了,鸦片战争从海上打过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喜庆欢呼的同时,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一个关键问题:中国为什么会从海上强国,衰落成海上败兵?中国为什么会放着海上的优势不用,结果从海洋上发展起来的是西方,很快旗开得胜,从海上吃败仗的倒是中国?回答这些问题,最容易的切入点就是郑和下西洋本身:与将近一个世纪后西方“地理大发现”的航海相比,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两类不同的航海
郑和下西洋,本来是盛极一时炳彪千古的历史壮举,不料1424年明成祖朱棣一死,新皇帝就下令“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尽管在又一个新皇帝宣宗手里,郑和还组织了第七次——最后一次下西洋的远航,但紧随而来的就是彻底海禁,走上绝然相反的道路,甚至连图籍档案一概烧尽。盛极而衰,嘎然而止,一场叫人看不懂的突然变化。关于下西洋突然终结的原因,至今见仁见智,多有争论。如果下西洋的原始动机在于朱棣要寻找政治对手——侄子朱允炆的下落,那确实早就到了应该结束的时候;如果当时朝中对下西洋的争议,反映明朝宦官集团与儒家朝臣之间的矛盾,那历次下西洋确实都是在宦官领导下进行的。但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客观原因是在于国家的财政。
600年后回顾,下西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扬眉吐气的丰功伟业。郑和传播了华夏文化,促进了海上交流,提高了航海技术,推行了和平外交。然而,本质上这是从皇帝的政治需求着眼,缺乏经济考虑,因而不具有可持续性质的政府行为。朱棣不惜一掷千金,换取大明皇朝的国威,正如梁启超所说的,以“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耳”。这种“赉赐”航海,最后导致“库藏空匮”,难以为继。固然,下西洋的确具有经济贸易的一面,它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引进的药物也丰富了中国的药典……但是,这种“朝贡贸易”的特点在于“厚往薄来”,无论采用“贡品”与“赏赐”形式的商品交换,或者用高价购入“番货”,这类“随贡互市”并不要求等价交换,因为目的在于显示中国的富强,算的是政治账,不是经济账。值得注意的是在下西洋的同时,明朝政府却对本国商人出海厉行封禁政策,只准皇家船队下西洋进行官方贸易,也允许西洋海船来中国,就是严禁中国人出海经商。所以,下西洋作为明成祖巩固政权、弘扬国威的措施,是一种政治驱动的航海行为,并不等于海上贸易的开放。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从伊比里亚半岛出发的海洋探险。就在郑和之后,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1394—1460)派出了多次航海探险队,为后来葡萄牙的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和麦哲伦实现环球航次准备了条件。他们探险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直接与印度通商寻找航线,结果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与国王订有合同:新发现的领土归国王和王后,所得金银财宝10%归哥伦布并且免税。结果,“地理大发现”引来的是财富与奴隶的掠夺,为欧洲赢得了发展的新纪元。这就是中国和西方当时远航的区别:西方有强烈的经济目标,而中国只从政治需求出发。中国古代的海洋文明过于突出政治,而忽视经济,这样的海洋文明缺乏可持续性。百年前梁启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哥伦布之后,有无数量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数量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看来答案就在这里。
纵观欧洲历史,一方面,国王、海盗和海外商人本来就是三位一体,探险的航海本来就预期着暴利。海盗式的航海探险或者“发现”,包含着太多的罪恶与残忍,笼统地赞扬是不公正的。另一方面,没有经济基础的突出政治也是不可持续的,不加分析地歌颂恐怕也是不适当的。后者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多发症,一直延续到20世纪晚期,中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决不能再掉以轻心。今天,我们无疑应当谴责“地理大发现”家们的贪婪残忍,也完全有理由颂扬郑和远航的和平性质。但是,在大尺度的视野里,必须承认是欧洲人的“大发现”导致美洲的开发,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轨迹;郑和的壮举虽然对东南亚、印度洋一带留下了深刻的踪迹,但是很难说对全球有多么重大的影响,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说不上新时期的开创,以致需要今天来大声疾呼,加以弘扬。
事过600年,最突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西方在海上征服世界的开始,恰恰发生在郑和下西洋后不久。明代的中国,建立了世界史上空前的大舰队。然而,“不到一百年,全世界最强大的水师……下令自我毁灭,为什么?”美国人提出,是一个任何人都会问的问题。如果透过历史的细节,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着眼,那么答案就应当从华夏文明的起点上去寻找。
两种文明的起点
两种不同的航海,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文明。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几乎都在河流谷地,唯独发源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是个例外(图2)。作为整个西方文化根基的古希腊文化,是在爱琴海的沿岸及其星罗棋布的岛屿上发展起来的,欧洲第一座城市不是建在大陆,而是建在克里特岛上。沿岸狭窄的平原和良好的港口,岸外众多的小岛,是早期发展航海和形成海洋文化的理想背景。而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化、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与巴比伦文化、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都是定居在流域里的农耕文化。当然,这些亚非的古文明,也都有其海洋成分的一面:几千年前,尼罗河三角洲上的汊河比较多,不像现在只有两条,而且还有河道与红海相通,因而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了向海洋发展的条件。波斯湾西北端当时也比现在的范围大,两河流域的文化濒临波斯湾发展,问题在于其发展的方向。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也能达到黄海与渤海之海岸,但是历史发展的结局,统一六国的是黄河中游的秦国而不是下游的齐国,结果重心在中游而不在下游。这些古文化有的已成陈迹,但如果把现存的中国与西方文明相比,可以看到正是这两者起点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三千年历史走向的差异。
图2 世界古文明的起源都在大河流域,唯独爱琴海文明是个例外
以河流流域为基础的华夏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当时中国的自然条件,为农业社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只求没有异族的入侵,决无向外另谋福地的意向。反映农业社会利益的儒教文化,主张人们固着在自己的土地上,“父母在,不远行”,并没有到远方开拓的传统。用明太祖朱元璋的话来说“四方诸夷,皆阻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何苦要去海外殖民?至于对外贸易,也是应国外的要求而开,因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58年致英王敕谕)。帝皇的观点,反映了自足自给农业社会的心态,一种内向型社会的心态。
古代中国社会“内向型”性质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性。向欧洲介绍元朝中国盛况的《马哥勃罗游记》,能激发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兴趣的原因在于当时东西方差异之大。只有海外有求于我,我无求于海外。就是海内也一样,相对于黄河流域为核心的农业社会来说,沿海地区只是“蛮夷”之地;对趋向于到海上甚至海外发展的沿海居民,自然而然地被视作“另类”。例如,粤东地方,“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的“蛋户”就被列入“四民”之外的“瑶蛮之类”,属于化外之民。对这样的政权说来,只要有政治需要,就可以实行“海禁”,甚至像17世纪清朝早期那样,实行强制性“迁海”,使沿海数十里成为荒地。这与当时西欧一些国家的国王、海盗与商人联合起来向海外殖民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综上所述,决不是说华夏文明属于与世隔绝、不尚交往的封闭类型。华夏文明本身就是多种文明的融合体,有着惊人的包容度和亲和力。中国历史上没有宗教战争,儒、释、道可以三教合一,这从西方文明的角度来看是难以理解的。汉唐盛世,中国的首都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都会,也是吸引四海前来学习先进文化的国际中心。“留学生”一词的由来,就是对日本“遣隋使”“遣唐使”带来的留在中国继续学习人员的称呼。政治上,从汉朝开始对外派遣政治使节,通西域的西汉张骞、东汉班超,或出使罗马帝国(大秦)的甘英,对中亚地区的交通发展和文化交流,都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宗教上,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或东渡的鉴真,在佛教文化的传播和亚洲文化的交流史上,也都起了奠基的作用。
我们也应当注意:当时东西方交流中从事经商贸易的,主要并不是中国人。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北方和西北方的游牧民族,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主角。丝绸之路上古代欧洲和中国的贸易,主要是通过中间商人(如西域人)来进行的,其中包括来自现属乌兹别克斯坦地区的“粟特商团”,即安禄山、石敬瑭祖先的“昭武九姓”,他们中许多人后来融入中华民族,但并不能代表重农轻商的华夏文明之主体。也就是说,尽管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负重远行的开拓者,毕竟凤毛麟角,并没有构成历史的主流;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大规模的海内外交往,但直到最后一个皇朝,始终认为自己处在世界的中心,这种居高临下的交往并非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之必需。谈到这里,600年前郑和下西洋之所以如此容易遭到否定,一场历史的壮举居然成为古代中国向海洋发展的终点,也就不难理解了。
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
当我们说华夏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区别时,立刻就会有人举出中国历史上海洋文明的众多记录,否定这种区别。其实如上所述,中国古代文明中灿烂的航海历史,是不容否认的。但是,这绝不能证明海洋成分曾经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之所以产生这种看法上的分歧,原因之一是我们对世界文明发展途径的多样性了解不足。
前面说过希腊文明源自爱琴海,其实西欧后来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海洋为中心展开的。无论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古希腊马其顿王国,或者后来的罗马帝国,都是围绕地中海周边分布的,海就在中间。中国历史上苦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欧洲可以相比的是北欧海上的维京人,从8到11世纪维京人的海盗征战,改写了欧洲许多国家的历史。14至17世纪,在欧洲垄断贸易并起过重要政治作用的汉萨同盟(Hanseatic League),也是以德国北岸的卢贝克港为中心,由围绕波罗的海的城市联合而成的。我们对欧洲文明首先是从洋炮和洋货开始认识的,对这种文明如何围绕海洋发展起来的历史,大家都比较陌生,也不大清楚这与古代中国围绕大河流域、在大平原上发展起来的文明,究竟有哪些深层次的区别。
例如,战争,作为历史之曲的最强音,很能反映这种区别。在以古希腊为起点的西方文明中,海战比例之高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荷马史诗》记载的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是传说中有关古希腊战争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段,现已证明属于史实。希腊军队围攻特洛伊城10年不下,最后用木马计破了城。然而,这场大战是跨海之战,希腊方面动用了上千条战船攻打特洛伊;而攻陷特洛伊的英雄奥德赛,在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这与中国历史不同:著名的涿鹿之战,黄帝与炎帝部族与蚩尤部族争夺中原地带,是发生在河北涿县一带的典型陆战;而我国著名的水战,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是发生在长江中游的江上之战。其实,一部欧洲发迹史,整个溅满了海战的鲜血。英国就是在16世纪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英荷海战夺取荷兰海上贸易的垄断,才建立起海上霸权的。
每个古老民族都有洪水的传说,这些传说也都带有不同文明的烙印。《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是基督教文明中有关洪水的故事。近年来,美、俄两国学者合作研究,在黑海陆架取得250个以上的沉积柱状样,发现是冰期以后地中海海面上升,远远高于当时还是淡水湖的黑海湖面,距今7 600年前海水终于突破博斯普罗斯海峡灌入黑海海盆,而这正是“诺亚方舟”传说的原型。我国历史上的夏禹治水,说的是河流流域的大洪水,反映了我国文明的特色。而《旧约》中涉海的故事并不以诺亚方舟为限,“出埃及记”中的渡过红海,“约拿书”中的海上风暴,都属此例。两者相比,也正是中、西方文明差异的一种表现。
大陆型与海洋型文明的差异,同样反映在古代地理学的不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466或472—527)在《水经注》中记述了1 252条河流,是水文地理的经典著作,这些都代表大陆文化在地理学上的辉煌成就。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北起燕、晋,南至云、贵、两广,遍游名山大川,考察地质地貌,水文、植物,虽然也曾到达海边,而其目标还是在山川。相比之下,西方的经典学者如德国的亚历山大·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在秘鲁考察时,就发现和测量了南太平洋的东部边界流——秘鲁寒流,也称为“洪堡德海流”;美国革命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在1770年第一次绘出了墨西哥湾湾流图。近年来,我国也越来越多地介绍古代航海的纪录见闻,从元朝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到清朝谢清高的《海录》,但重点都在海外岛屿的人文介绍,并不涉及海洋探测。海洋文明的概念,是西方与我国传统地理学相区别的一大特色。
图3 美国革命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资料图片)
图4 富兰克林所绘的墨西哥湾湾流图(1970)
两类文明中海洋成分的差异
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只是指其主导作用的部分,决不是说以大陆为特色的华夏文明就没有海洋成分。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远航,首推2 200多年前的徐福下东洋。但这种为皇帝寻找长生不老药的航行,很难说是海洋文明的标志。纵观历史,华夏文明中的海洋成分始终只是作为插曲和补充出现,难以形成主流,而且这种传统贯穿至今。从时间上看,郑和下西洋是一次典型的跨出大陆、走向海洋的壮举,却只能昙花一现,以悲剧告终,这恰好说明中国传统对海洋文明的容忍度。从空间上看,沿海地区几千年属于“蛮夷”之地,从沿海多山地区到海上甚至海外发展的居民,长期被视作“另类”,属于化外之民,不受政府保护。与西欧一些国家的国王、海盗与商人联合起来向海外殖民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照。
我们还可以举出数不清的实例,证明中国古文化中有丰富的海洋成分。但是,难以证明这是华夏文明的主流。例如,战国时期邹衍的“大九州说”,认为儒家所称的中国,只占天下的九九八十一分之一,反映沿海的齐国文化中,对空间广阔性的认识。管仲、邹衍的观点的确具有海洋文明的特色,但统一六国的是代表内陆文明的秦国,不是齐国。几千年来统治中国思想的是儒家,不是阴阳家。
与此相应,两种不同类型文明中的海洋成分也各不相同。在内向型的中国大陆古文明中,海洋常常作为一种抽象或者负面的因素出现,通常与蛮荒甚至灾难联系在一起,连神话都不例外。庄周《逍遥游》中的大海“北冥”“南冥”,及其中可以互相转换的“鲲”和“鹏”,无非是极言其大,并无具体所指,属于哲学的议论而不是自然的描述。《山海经》中的“海经”“荒经”也是指遥远的极边地区,重点在于怪诞事物,而涉及海洋的最佳内容莫过于“精卫填海”的故事:炎帝女儿在东海溺死后,变为“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石”想把东海填平。几百年以来,出海者朝拜最勤的是“妈祖”,便是传说中宋朝福建莆田的女子林默,成仙后变为海难的救星。因此,这里有抽象且哲理的海洋,也有具体的海洋,而具体的海洋往往含有悲剧成分。
我国古代神话中也有生动活泼的海底故事:《封神榜》中的哪吒闹海,《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水晶宫,既不抽象,也不是悲剧。然而,这些想象中的海底世界,与陆地并无区别,孙悟空打进东海的水晶宫,照样献茶喝酒,看不出有海水的模样;而哪吒大闹龙宫,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更与陆上没有两样。明朝《东游记》讲八仙过海,也有火烧龙宫,“铁拐、洞宾放出葫芦之火,须臾之间,东洋火炽,竟成一片白地”。这些神话里的海洋,只是把陆地搬到了海底,是一种抽象的空想产物。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众多有关海洋之神,从海神Poseidon到Oceanus与Tethys夫妇,而这类神话往往具有实际航海生活作为基础,不只是凭空的想象。例如,希腊神话中的舍伦(Siren)女妖,这种人首鸟身的女妖在海边岩石上唱歌,用甜美的歌声蛊惑航海者溺死,反映了爱琴海区日中太阳的可畏,在“无风的沉静”中的午睡具有生命危险。同样,19世纪法国的凡尔纳(Jules Verne)如果没有海洋知识,根本不可能写出像《海底两万里》那样的科幻小说,这类小说也不可能在当时的中国文化中产生。
从具体的人物身上,也许可以更好地看出两种文明的区别。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比秦始皇(前259—前210)差不多早一世纪。两位都是创有统一大业的旷古伟人,但是对海洋的态度各异。秦始皇尽管也曾“东临碣石”,还派遣徐福东渡求仙,但他的兴趣在山不在海。亚历山大大帝却总是向着远方未知世界,去发现新土地,探寻新海域,不仅曾经派遣舰队考察阿曼海、波斯湾和红海,临终前还安排人去考察里海是否同黑海相通,而且身体力行,传说曾经亲自潜入海底进行观察。我们也可以举艺术家进行比较:明朝的苏州才子、画家唐寅(1470—1523)和意大利的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属于同时代人。唐寅的山水画和仕女画属于中国古代艺术的极品;而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达·芬奇,却不仅是艺术家,同时又是发明家、科学家。他笔下的大洪水具有流体力学的内涵,它的人像和马像都具有解剖学的基础,更有趣的是他留下了潜水服的设计图,直接为探索海洋做出贡献(图3)。
图3 达·芬奇画的(A)人腿、(B)洪水和(C)他发明的潜水服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学术界,重视实践,亲自动手,与长期沉湎在科举制度下只注重“务虚”,不重视“务实”的中国学术界,形成鲜明的对照。值得指出的是对海洋的观察,16世纪瑞典Olaus Magnus所作的北海海图Carta Marina(1539年),不但表示了海岸与海洋动物,而且所画的海冰的分布与涡流也被现代的遥感观测所证实,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对海洋的兴趣,也反映在现代和近代政治家身上,美国老罗斯福总统(Theodore Roosevelt,1858—1919)参加过海洋深潜器的设计,虽然他的方案未被采用。近代史上,东方的日本也是以海洋为特色,1975年裕仁天皇参观美国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了解深潜技术;1987年,当时的平成皇太子不仅参观还钻进了Alvin号深潜器。
历史的反思
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本来各具特色,并无优劣之分。问题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趋势,却对海洋的作用越来越大:海洋从提供“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发展到今天的“海洋世纪”,已经成为未来能源与资源的宝库,各国权益之争的焦点;世界各国也从“自给自足”发展到“全球经济”,海洋是进入全球经济的必由之路。说到底,人类虽然在陆地上生活,而现代地球上的几片大陆相互间远隔重洋,人类社会越是全球化,海洋的作用也越大。这与两三亿年前,全球只有一个“联合大陆(Pangaea)”的时期大不相同:如果那时候产生人类文明,显然大陆文明会比海洋文明更具优势。
应当承认,中国长期以来对海洋的忽视,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古代史的根源,因为起源在河域而不是海岸和海岛;近代史的根源,在于几百年的主动“海禁”;现代史的根源,则是20世纪中期以来遭受封锁,几十年的被动“海禁”。我国历史上长期忽视海洋,直到洋炮从军舰上把我们轰醒,仍然没有改变“以农立国”的大陆性内向性质。由于长期重陆轻海的习惯,导致我们缺乏对海上权益的敏感,总以为“让他三尺又何妨”;我们至今缺乏海洋国策,缺乏国家层面的海上定位,总以为说到海洋也无非是近岸,“家门口还弄不好,跑老远去干吗”,习惯性地把大洋留给别人。海洋观念的薄弱,同样影响着文教战线,在地球科学的“海(海洋科学)陆(固体地球科学)空(大气科学)”三军中,我国以“海军”为最弱。连中学地理教材,近年来也出现海洋部分越来越弱的偏向。
东西方文化差异,是中国知识界的百年话题。当我们将两者进行比较时,惊人地发现海洋文化是其中最大的差异之一。本文从海洋文化的比较着眼讨论东西方文化的异同,重点在于探索我国长期忽视海洋的深层次原因,因此谈到负面的内容比正面的多,但决没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意思。更不想把我们今天的缺陷推到祖先头上,如鲁迅先生嘲笑的,烂掉了鼻子还说是祖传老病。而是相信,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相信高尔基的话:意识到自己是傻瓜的人,就不再是傻瓜了。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心落后,或者不承认落后,能够发展的时候也不去发展。由于对海洋的漠视,600年前我们曾自毁水师,将海上优势拱手让人,直到今天还在尝其苦果;600年后的今天,如果我们讳疾忌医、依然故我,会不会重蹈覆辙,再一次丧失历史的良机?
(本文原载《郑和下西洋的回顾与思考》(苏纪兰主编),2005年,科学出版社;《科学新闻》,2005年15期)
- Manzies, G.1421—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America [M].Perennial, 2004:650.
- 贺志雄,保惠红,无言的慧深——谁先发现美洲[J].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178.
- 马南邨,谁最早发现美洲[M].(转载于《燕山夜话》,1979)北京:北京出版社,1961.
-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书海出版社,2004:478.
-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书海出版社,2004:478.
- 秀娥,张翅,海盗地图[M].北京: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353.
- Levathes L.,当中国称霸海上[M].邱仲麟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8.
- Levathes L.,当中国称霸海上[M].邱仲麟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8.
- Levathes L.,当中国称霸海上[M].邱仲麟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8.
- Levathes L.,当中国称霸海上[M].邱仲麟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8.
- 倪键中,海洋中国(中册)[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509-1121.
- 倪键中,海洋中国(中册)[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509-1121.
- Toynbee A.,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M].徐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84.
- Silverman D.P., Ancient Egypt [M].Duncan Baird Publ., London, 1997:255.
- 周振鹤,假如齐国统一天下[M].(转载于周振鹤,1999,《学腊一十九》).青岛: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25-239.
-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490.
- Ryan W.B.F., Pitman, W.C.III.Major, C.O., et al., 1997.An abrupt drowning of the Black Sea Shelf [J].Marine Geology, 138:119-126.
- Ryan W.B.F.and Pitman, W., Noah's Flood.The New Scientific Discoveries about the Event that Changed History [M].Simon & Schuster, London, 1998:337.
- Gross, M.G.Oceanography, A View of the Earth [M].Prentice-Hall, 1987, 406.
- 谢清高著,安京校释[M].商务印书馆,2002:347.
- 宋正海,中国传统海洋文化[J].自然杂志,27(2):99-102.
- 劳斯,希腊的神与英雄[M].周作人译.海南出版社,1998:317.
- Bellone, E.and Laurenza, D., Leonardo:Künstler, Forscher, Ingenieur [M].Spektrum der Wissenshcaft, Biographie 1.2000:1-105.
- Rossby, H.T.and Miller, P., Ocean eddies in the 1539 Carta Marina by Olaus Magnus[J].Oceanography, 2003, 16,(4):77-88.
- Broad, W.J., The Universe Below — Discovering the Secrets of the Deep Sea [M].Simon & Schuster, London, 199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