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海底观察地球——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

瀛海探径:汪品先科学人文随笔 作者:汪品先 著


从海底观察地球——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

海底观测平台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监测视域,这就从根本上改变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了海洋科学新阶段。

观测地球的视野和视角

回顾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一部不断扩展视野的历史。古人没有想到海洋有这么大,15世纪重新发现的“托勒密地图”上并没有太平洋,以为欧洲航海西行到亚洲并不遥远,否则哥伦布也许不敢冒这个险。当然更不会知道海底的地形起伏,会比陆地的高山深谷还大,这要等到20世纪中期,有了声波测深技术才能发现。现在我们知道,海水比河水多百万倍,海洋的平均水深3 700多米,隔了厚层的水,人类对深海海底的了解,还不如月亮和火星表面。而地球深处“地幔”中的水,又比地球表面的海水多出许多倍。

人类视域的突变发生在17世纪:用新发明的显微镜,看到了细胞,看到了微生物;用新发明的望远镜观察行星,提出了“日心说”,导致“哥白尼革命”。又一次的突变发生在20世纪:航天技术使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第一次看到地球的全貌,开始将地球看作一个整体,将地球上种种现象联结为“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导致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与17世纪发明“显微镜”相反,这次用的遥测遥感技术是一种“显宏镜”(macroscope),通过观测对象的缩小方才看到了地球整体。17世纪从地球向外看太阳系,带来哥白尼革命;20世纪从太空向内看地球,带来的科学进步被喻为“第二次哥白尼革命”。

这次“革命”对地球科学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对浩瀚的大洋。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大都是19世纪晚期以来通过航海从船上取得的,这种星星点点、断断续续的观测,带来了许多错觉和误会。例如,直到20世纪早期,测量海底地形的办法还是用绳子系上重锤抛到海底,用绳子的长度测算水深,如此得来的测点寥若晨星,绘在图上当然只能说明海底平坦,地形单调。再如,船上用温度计测量海水表层,只能测了上一点再测下一点,永远也画不出一张同时的海洋温度图。20世纪出现的遥测遥感技术从卫星获取地球信息,开辟了全新的对地观测系统,能够获取全球性的和动态性的图景,同时得到的不仅有海水表面的温度、风场、海流和波浪,而且有生产力、污染以至浅海地形等各方面的信息。

遥感技术的主要观测对象在于地面与海面,缺乏深入穿透的能力。隔了千百米厚的水层,遥感技术难以达到大洋海底。现在要问:能不能换一个视角:不要老是从海面看海底,可不可以从海底看海面,把观测平台放到海底?21世纪伊始,一个新的热点正在出现:这就是海底观测系统。假如把地面与海面看作地球科学的第一个观测平台,把空中的遥测遥感看作第二个观测平台,那么21世纪在海底建立的,将是第三个观测平台。海底的观测平台的功能是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结果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

深海的持续观测

作为陆生动物,人类自古以来把海底让给神怪世界。虽然相传纪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大帝曾经亲自潜入海底进行观察,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达·芬奇也确实设计过潜水服,而人类真的潜入深海还是20世纪的事。最深的记录是在1960年1月23日,瑞士工程师J.Piccard和一名美国军官乘坐Trieste号深潜器,下到了世界大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在10 916米深的海底呆了20分钟。但是,千米水深就有上百个大气压,到深海作“探险”可以,要蹲在海底进行长期“观测”又谈何容易?

然而,长期现场观测是当代地球科学的要求。当地球科学处在描述阶段、以寻找矿产资源为主要目标时,探险、考察大体上可以解决问题;而现代的地球科学要作环境预测,就只有通过过程观测才能揭示机理,不能满足于短暂的“考察”。对静态的对象,无论是“新大陆”还是古墓葬,探险就可以发现;对动态的过程,不管是风向、海流还是火山爆发,都要求连续观测,只摄取个别镜头的“考察”无济于事。好比领导“视察”,看到的不见得有代表性,除非长期“蹲点”,否则很难发现真相。海洋上有很好的例子。

秘鲁和厄瓜多尔的渔民,很久以来就看到几年一度的“厄尔尼诺”,但谁也不明白它的来历。1985年开始,在太平洋赤道两侧投放了将近70个锚系,对水文、风速、风向等连续观测十几年,终于找到原因:在于赤道的东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池的次表层水东侵,压住了东太平洋上升流,从此厄尔尼诺的预测就有了依据。另一个例子是海洋沉积。深海海底的泥来自表层,长期以来总以为这是一种缓慢、均匀的过程,就像空气中的雨点那样降到海底。1978年,发明了“沉积捕获器”,把下面装有杯子的“漏斗”投放到海水深层,每隔几天换一“杯”,看沉积颗粒究竟是怎样降到海底的。结果大出意外:有的杯子几乎是空的。原来海洋里的沉积作用平时微乎其微,来时如疾风暴雨,是突发性的。

说了半天还都是海水中的观测,没有到海底。但是,在海里进行连续观测都有能源供应和信息回收的限制,因为必须定期派船替换电池、取回观测记录。这种一年半载后才能取回的记录,连续但并不及时,而海上预警要求有实时观测的信息,不是要“事后诸葛亮”的“马后炮”。海面作业更大的限制在于安全,而偏偏最不安全时的观测最有价值,比如台风和海啸。

近来的动向,就是把观测点放到海底:在海底布设观测网,用电缆或光纤供应能量,收集信息,多年连续作自动化观测,随时提供实时观测信息。其优点在于摆脱电池寿命、船时与舱位、天气和数据迟到等种种局限性,科学家可以从陆上通过网络实时监测自己的深海实验,命令自己的实验设备冒着风险去监测风暴、藻类勃发、地震、海底喷发、滑坡等各种突发事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