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绪论

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修订版) 作者:张旭


第一章 绪论

朱湘(1904—1933),现代诗人兼翻译家,字子沅,笔名天用,祖籍安徽太湖县,出生于湖南沅陵。父亲朱延熙,进士出身。其母为清末洋务派首领、文渊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张之洞胞侄女。朱湘自幼天资聪颖,6岁启蒙,7岁学作文,11岁入小学。1917年夏毕业于南京第四师范附属小学。1919年考入南京工业学校预科学习一年,开始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同年插班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三年级,1921年再升高等科,从此开始他的文学生涯。后加入闻一多、梁实秋等组建的清华文学社,并与诗人饶孟侃(子离)、孙大雨(子潜)、杨世恩(子惠)过从甚密,一同获得“清华四子”的雅号。自1922年起朱湘开始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新诗创作和翻译作品等。1923年冬,因不满清华学校课程的死板安排,不守校规,被校方开除,随即离开清华来到上海,加入当时最大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专心于诗歌创作和翻译。1926年他参与闻一多和徐志摩创办《晨报副刊·诗镌》的工作,提倡格律诗运动。同年在好友孙大雨及罗念生的说项下,终于获准回到清华就读。此后又创办《新文》,专登自己的创作和翻译。1927年9月获官费资助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威斯康星州劳伦斯大学、芝加哥大学、俄亥俄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等课程。朱湘于1929年9月提前回国,旋即应聘到安徽大学担任外文系主任。1932年夏去职,漂泊辗转于北平、上海、长沙等地,以写诗卖文为生。终因生活窘困,愤懑失望,于1933年12月5日凌晨在上海开往南京的船上投江自杀,年仅30岁。[1]朱湘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诗集数部:《夏天》(1925)、《草莽集》(1927)、《石门集》(1934)和《永言集》(1936),其中许多诗篇早已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此外他还写过不少散文随笔与诗歌批评,翻译介绍了不少外国名诗,其中包括散文和评论《中书集》(1934)、《文学闲谈》(1934),书信《海外寄霓君》(1934)、《朱湘书信集》(1936),译作《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番石榴集》(1936)等。在这些作品当中,他的诗歌和散文早已为中国文坛所乐道,他的翻译诗歌却鲜有人论及。事实上,他的创作诗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翻译诗歌的经验,因而这些译诗就值得认真加以审视和重新评价。


[1]参见秦贤次《孤高的沉江诗人——朱湘》,《文讯杂志》(台北)第39期(1988年12月1日);孙玉石《朱湘传略及其作品》,《朱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第215页;等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