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二 专心与专业

墨韵三闲 作者:黄寿德 著


十二 专心与专业

我国明朝洪应明先生所著《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把洪先生的这段文言文译为现代文,可以这样来表述:“做学问的人要抱有专心求学的想法,行为谨慎犹勤事业,也要有大度洒脱不受拘束的情怀,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趣味。如果一味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过着清苦克制的生活,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只像秋天一样充满肃杀凄凉之感,而缺乏春天般万木争发的勃勃生机,如何去培育万物成长呢?”

如果我们能够准确理解与努力践行这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专心,即集中注意力,“有段兢业的心思。”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专心一意,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我们能够专心学习某个方面的理论或科学知识,久而久之我们就能掌握某方面的专业技术,就可以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甚至高级专家。也就可以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发育万物”了。

如我国的大科学家、大学者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大有建树,他们的成功之源有四点:

一是勤于学习。他们能够专心专意,锲而不舍地学习,都是学有专长之学者或大师。

二是善于思考。他们能够抓住要害或难点,以苦思冥想的顽强精神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提供化解难题的办法。

三是勇于创新。他们不是书呆子,“有段潇洒的趣味”,而不是“一味敛束清苦”,才能够不断地提高知识的生成化水平,在科研工作中也就时常能够别开生面,独具匠心地创造出前人没有创造出的科研成果来。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也就能呈现出“春天般万木争发的勃勃生机”。

四是能于实践。他们既是创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能手,又是能将新理论与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并能取得良好的科研、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高手。

咱们国家拥有这样的一大批优秀的高级创新型人才,就有了推动教育、科研、技术、经济等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所以党和国家也就高瞻远瞩地长期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战略方针。就是要充分发挥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用他们的“专心”

与“专业”去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所以,我们只有专心,才有专心专意,真心真意地把我们专业技术工作等做好的基础。没有专心,就不可能掌握某方面的专业知识,也就与“专家”的头衔无缘了。

因此,大凡有作为的人们,他们都是学习专心,专业技术知识渊博的群体,在教学、科研、经济建设、理论创新等领域都是出类拔萃的。可以说没有专心,就没有专业技术的本事。没有孜孜不倦的劲头,就不会有一鸣惊人的业绩。如当年的数学家陈景润先生,走路都在思考数学中的问题,撞到电线杆后才回过神来。是多么的专注啊。有了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他才攻克了“1+1”的数学难关。

那么,我们的专心,专业来自何处呢?

一是人生应该有志向,有追求。从小就要立大志。不做碌碌无为的懦夫,要当敢闯敢干的勇士。这要求我们要早规划,早绸缪。这样,当我们回首往日时,就不会有追悔莫及,悔不当初的遗憾了。

二是注意培养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自己认定了的事,要长期坚持下去。如我练习书法是由喜欢书法艺术开始的。不求成名成家,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因为练习书法要与古人神交,与唐诗宋词多有接触。二十多年来的坚守,乐此不疲,虽然花了许多钱,出了不少的汗,但觉得很有意义。有一次参加家乡的募捐活动,我写了两幅字(已经装裱的),当场拍卖得善款23000元,全部捐给了安化灾区。我认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社会认可,感到非常高兴。

三是树立恒心。要成为专业技术人员,成为高级知识分子这样的专门学者或专家,必须刻苦,必须耐劳,必须有股钻牛角尖的劲头。学新的知识或某门艺术时,不能浅尝辄止,要下死功夫钻进去,要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