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问 清溪缘何名沁芳
贾宝玉随了贾政走过翠障,“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葱茏,奇花烂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沼,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这一处景致,宝玉题曰“沁芳”,这沁芳亭是过了翠障之后第一处景致,亦是园中诸路汇通之处,实乃大观园建筑当中一大关键,宝玉为何题为沁芳?
再往后看:“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原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贾政因问:‘此闸何名?’宝玉道:‘此乃沁芳泉之正源,就名沁芳闸。’”由此可知,园内之水,皆由沁芳泉而来,则园内诸水当可名曰沁芳溪。
沁者,浸也,芳者,花也。园内诸水皆为沉没漂流落花而设,而那芳香之花,则借以喻指园内所居之众多美丽少女。因此,沁芳一名,便成为通部《红楼梦》之一绝大象征,《红楼梦》是一部哀叹美丽少女悲惨命运之书。
职此之故,园内诸位少女的居址就都与那沁芳之水相连接。我们看黛玉所居之潇湘馆:“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水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李纨所居之稻香村:“分畦列亩,佳蔬菜花,一望漫然无际。”那水乃是“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宝钗所居之蘅芜苑:“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迂回。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忽见桃柳中又露出一条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至于惜春所居之藕香榭,迎春所居之紫菱洲,更是依水而设。就连贾宝玉所居之怡红院,也是“转了两层纱厨锦,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宝相,转过花障,则见清溪前阻”。
如此明点,曹雪芹仍怕人们不解,就在元妃省亲之后,诸芳搬进大观园中,他便特意安排了一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书中说:“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那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外去了。”这个时候黛玉也来葬花,于是引出两个人偷读西厢的一节美妙绝伦的文字。《会真记》即著名的《西厢记》,“落红成阵”又是何意?它是《西厢记》中崔莺莺一段最著名的唱词:“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这一段唱词与开头楔子中崔莺莺出场一段唱词相对应,都是在抒发青春易逝的情绪,那一段唱词也很出名:“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好一个“花落水流红”,岂不正可为“沁芳”一词做一绝妙注脚?
联想本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那警幻仙姑一出场唱的什么?唱的是:“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这“飞花逐水流”,不正是“花落水流红”?不正是“沁芳”之意?
所以我说,不论是警幻仙姑所唱,还是宝玉所题,其出典都在著名的《西厢记》。曹雪芹把它拿过来放在书中,做为通部书的眼目所在,是要明确告诉人们,这一本书是讲女儿的书,讲女儿命运的书,讲女儿的眼泪与叹息。那载着无数花瓣飘飘荡荡流出沁芳闸外的一溪清水,正是无数女儿的眼泪流成。其他一切低劣的猜测,无端的比附,皆可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