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序
本书是根据我在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后现代主义文学和文论研究”之后对当代西方文化理论思潮进行考察研究而写成的。1998年中国文学版中主要收集了我写于1997-1998年的一些论文,并进行了编辑加工,形成一部比较有体系的专著。此次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邀请,再版之前又加了两章,并且对原来的章节作了一些修订。正如我在原来的“序”中所说,我本来的打算是回答国内学术界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即后现代主义之后的西方文论还有什么值得研究的?确实,后现代主义在经历了风靡北美到欧洲乃至全世界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后,终于日趋衰落,原先被压抑在边缘地带的一些非主流话语力量,诸如女权/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后殖民主义与第三世界批评以及二十多年来兴起的文化研究是如何伺机从边缘向中心运动,并在实际上消解了帝国话语的中心地位的。中国读者也许还记得,我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曾陆续写下不少关于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和文学的一些文字,同时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和理论批评界引起过讨论和争鸣。因此,不管是出于好意还是恶意,我的名字也就自然而然地被人们与中国的后现代主义相联系了。我本人当时曾多次发誓再也不写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文章了,但却总是推托不掉一些出版社和杂志社编辑们的再三命题约稿。后来有人向我建议,要想告别后现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写出一本全面介绍后现代主义之后西方理论与思潮的书。但是说这话容易,果真干起来就得先读上好多本书才能下笔。于是我就利用十多年来每次出国开会和研究讲学的机会,大量购置了这方面的书籍资料和学术期刊,再加上一些外国朋友赠送的,总共也有几百种了。由此,我一边读书,一边写作,然后将写成的单篇论文寄给一些催稿最急的杂志社先行发表。这样,不知不觉地两年之内,我已在国内外发表了几十篇关于这方面论题的文章,在朋友们的建议下,我挑选出十几篇重新编排改写成本书的第一版。
目前这个版本,按内容和体例分为四编。第一编的文章分别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关于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讨论做出总结性的评述,并对后现代主义争鸣衰落之后西方文化学术界出现的新格局做出概括。当然,这样的概括难免挂一漏万,但至少能给一般读者一些新鲜感,同时也为学界同行们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编“后殖民主义”应当说是本书的重点,在首先对后殖民理论的源起以及后殖民地文学的概况做一“鸟瞰式”的评介后,我便根据赛义德、斯皮瓦克和巴巴这三位公认的后殖民理论的代表人物的理论特点予以较为详细的评析,并联系近十多年来中国文学界、电影界和文化界所关心的“后殖民性”以及“非殖民化”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介入第三世界语境下关于后殖民主义的讨论。这一编的第七章初版时未来得及收入本书,此次修订时将其补上,也算是完成了对后殖民理论“三剑客”的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介和讨论。第三编可以说并非我研究所长,因此初版时只有两章,分别论述了西方和中国的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理论。坦率地说,我过去的研究(特别是在论述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性时)往往忽视了二十多年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崛起,因而引起一些妇女界朋友们的不满甚至批评。我想本书初版的这两章至少证明我本人对当今的文化研究语境下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和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关注和重视,当然其挂一漏万之处还有待她们的批评指正。此次再版时增加了第十章,总算将后现代主义之后女权/女性主义理论向性别研究过渡的一些新动向作了总结性的研究。第四编所论述的文化研究目前正在西方(尤其是英语文学界和文化界)风行,许多问题由于离当下太近而仍在讨论之中;而且对“文化研究”的定义也远未达成相对的共识,因此我也只能一般概述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将其运用,至于其成败得失,我想自有读者去评说。
总之,由于我本人主要的研究领域是比较文学和西方文学与文论,即使偶然涉猎中国文学,所采用的视角也是比较的和跨文化的,尤其是中西方之间的比较,因此这本书基本上反映了我一贯的著述风格:超越学科的界限,跨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立足于比较文学研究,立足于将西方的理论改造后运用于中国当代文化和文学研究,最后达到与西方学术界进行对话的目的。当然这只是我本人的愿望,至于是否已经做到这一点,还有待广大读者的检验。本书如有论述不当之处,恳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不吝匡正。
王宁
2018年8月
修改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