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杨小楼之庐山真面目

菊圃掇英录 作者:翁偶虹 著,张景山 编


杨小楼之庐山真面目

杨小楼每年于酷暑之际,必演《五人义》,以其所饰的十三太保周文元,不盔不帽,不蟒不靠,服装轻便,且可袒臂,凉爽宜人。此剧源于《清忠谱》传奇,京剧改名《古瓷瓶》。辛亥革命后,北演易名《反苏州》,南演易名《大闹苏州城》或《看看苏州人》。突出周文元、颜佩韦、沈扬、马杰、杨念如五位疾恶如仇、反抗官府的劳动人民,而以周、颜为代表。

颜佩韦武净应行,周文元武生、武丑兼演。当年谭鑫培、麻德子演此,饰颜佩韦者为黄润甫。继之驰名者则为杨小楼与王长林,均由钱金福或李连仲饰颜佩韦。钱、李故后,何佩亭、刘砚亭常为小楼配演。颜佩韦出场唱【斗鹌鹑】,定场诗用名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非故求典雅,实为胸中块垒。周文元则繁曲全删,只出场“散香”时念【缕缕金】干牌子。然铿锵清脆的京白,飒爽脆帅的身段,勇中有智、躁而又稳的神情,寓狠于准、寓庄于谐的武打,非文皮武骨而又熟知江湖生活者,难得个中神韵。予曾三看杨演此剧,从扮相上即高人一筹。武丑演者多于鼻梁上画白粉蝎虎,头扎“江湖帕”(土布手巾),杨则利用他常年蓄留的“马子盖”(旧时武行演员,惯留此发,形似背头而剃光“月亮门”,高至额际,短及颈上),不扎“江湖帕”,不勒网子,不吊眉,不抹高红。整个面部,只用银朱淡揉,把他那天生的剑眉凤目,通关鼻子,广额长颊,一一呈现于观众眼帘。左脑门上,斜勒“汗溜儿”。“汗溜儿”是苏州劳动人民惯用的遮汗工具,以细绒制成窄细条,斜勒眉上,以防酷暑流汗,滴而迷眼。《五人义》是苏州发生的抗暴事件,故以本地装束显示特征。右脑门上,用断续红笔,斜画出弧形的血道子,看出是碗碴的伤疤,表现周文元之负武喜斗。旁画绿地黑心斜三角的太阳膏,也是江湖人常贴的防风膏药。鼻翅左右,用干黄加紫,抹出两个对称的蝴蝶膀儿,示其惯闻鼻烟。此外别无图案。身穿米黄色五花葛小褂,取其色近土布而又绵软灵活。敞开半襟,袒出左边的白皙猿臂,不时运用气功,特意露出胳膊肚上的腱子肉。下穿同色打裤,裤脚掩映于“鱼鳞靸”上面蓝白相间的裹腿中,腰间只系一条白地绣黑梅花的汗巾,此外别无他饰。这整个化装把杨小楼之庐山真面目整个地展现于舞台之上。所以他每演此剧,虽自谦“歇工”,而坐客常满,一为欣赏他那别开生面的武打,二为瞻仰他的庐山真面目。至于他在此剧中的表演及体会,已详见拙作《杨小楼的做、表》一文,不再赘述。

《灞陵挑袍》杨小楼饰关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