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库切小说“他者”多维度研究 作者:石云龙 著


李维屏

石云龙教授是当前国内研究库切的几位重要学者之一。他的这部新作以中国学者特有的目光,有效地借鉴了当代后殖民理论,对库切小说的“他者”问题作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我以为,这是一部颇有学术水平和理论价值的学术著作,其间不时闪烁着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智慧火花。

所谓“他者”,首先是个哲学命题。德国哲学家托尼逊(Michael Theunissen)在《他者》(The Other)一书中指出,“他者”问题是20世纪第一哲学命题。“他者”最初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为现象学所论述,其后又在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拉康(Jacques Lacan)的心理学、布伯(Martin Buber)的犹太哲学、后现代主义等思想中得以深化。“他者”理论首先要表述的是“非同一性”的原则立场,认定他者是在我之外的另一个,不能被同一。从古希腊哲学智者派到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无不强调差异性思想。法国哲学家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早年的萨特(Jean Paul Sartre)、梅洛-庞蒂(Maurece Merleau-Ponty)、列维纳斯(Emmanuel Lévinas),还是后来的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拉康、德里达(J.Jacques Derrida)、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e Deleuze),都曾对他者理论有过论述。

然而,文学中的“他者”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哲学研究中的“他者”,文学批评中的“他者”命题实际上与当代后殖民理论密切相关。后殖民理论家赛义德(Edward Said)在其著作《东方主义》中论及欧洲与东方关系时明确地提出“他者”概念,认为“东方”并非自然存在,而是欧洲最常出现的他者形象,欧洲与东方因而是主体与他者的关系。在后殖民语境中,前者处于具有强势话语的书写地位,而后者则处于弱势话语甚至话语缺失的被书写地位。他在阐释两者关系现状基础上强调,他者的重要性在于衬托主体,因为在西方理论家眼里,没有被书写者的“杂乱”、“矛盾”和“混乱”就无法凸显书写者的“理性”、“逻辑”和“科学”。在后殖民理论中,西方人往往被称为主体性的“自我”,殖民地的人民则被称为“殖民地的他者”,或直接称为“他者”。

后殖民理论的杰出代表之一、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者福柯(Michel Foucault)在讨论知识和权力关系时提出,两者其实是一对共生体,知识为表象,权力是实质。这意味着知识与权力并不客观中立,而从来就是权力之下的强者声音。强者声音即为主体、主流话语,而被主体遮蔽的总是“他者”。他者的缺场、沉默已是习惯使然,然而,在后现代语境中,“他者”开始以不同方式出场。作为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文学,在强调人类性、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真实性等特征的同时,必然参与知识和权力的游戏,必定关注到主体与他者的关系。平民化的“他者”角色作为多视角和多元的性质特征受到作家的普遍关注。作家往往把“他者”作为想象的存在,这种想象的存在是对文化形象的渗透,成为异国或异族的文化形象,如英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在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想象”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他者”文化形象。

文学批评对他者的关注,按照美国罗德学院谢弗(Brian W.Shaffer)教授的说法,仅开始于20世纪,但近年来有了深入发展之势。文学批评界运用不同理论从意识形态、心理探索、叙事分析等方面对他者进行研究,例如,后殖民女性主义当代先锋斯皮瓦克(Gayatri C.Spivak)就在其批评实践名篇《三个女性文本与帝国主义批判》(Three Women's Texts and a Critique of Imperialism)中深入文本叙事和美学交织的网络,从后殖民角度解构了勃朗特(Charlotte Bront)小说《简·爱》中女性他者伯莎的形象,约克大学教授阿特里奇(Derek Attridge)在《伦理现代主义》(Ethical Modernism)中则解析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早期小说中的仆人他者形象,等等。

石云龙教授于2009年涉足他者研究,其耗时5年的新作《库切小说“他者”多维度研究》是他近年来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该书根据近10年来脱离本土的所谓流散作家屡获国际大奖的独特现象,在查阅大量资料基础上,选取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东南部港口城市阿德莱德、2006年3月正式入籍澳大利亚的南非英语作家库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代表性小说《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耻》和《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的研究,从殖民霸权时代、后基督时代、后种族隔离时代、后现代语境等不同维度系统地探讨了库切小说中的“他者”形象。

石云龙教授的著作选取的视角新颖,主导理论明确,尤为可贵的是,该书在占主导地位的“他者”理论贯穿全书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引用了包括怀特(Hayden White)的新历史主义、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博埃默(Elleke Boehmer)的后殖民理论、赫尔曼(Judith Herman)的创伤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的女性主义理论、巴赫金(Mikhail Bakhtin)的复调小说理论以及相关叙事学理论等多种理论。这些理论的运用自然贴切而且不露痕迹,与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相得益彰,不仅增加了论著的理论深度,而且使得文本分析结论更具说服力,这充分表明论著作者宽阔的研究视野和娴熟驾驭理论的功力。

我认为,《库切小说“他者”多维度研究》是一部原创性研究成果。作者在书中多维度地探讨“他者”在库切文本中的表征、他者的内涵、他者群像背后的意蕴、历史的渊源、与现实的关系,展示了库切偏好呈现他者群像的缘由、库切的哲学反思等。作者以翔实的资料证明,库切塑造的他者群体对后殖民理论的发展、对后现代理论的充实、对文学创作与批评皆具启发意义,认为库切的文学创作实践对世界文学从主题到样式都做出了卓越贡献。该论著以其富于新意的立论、严密的逻辑、充分的论证表明,其研究已经处于国内库切研究的前沿,代表了学术界库切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

石云龙教授在这部专著成书过程中,十分注重与学界的交流。书中观点在数次国际会议上经过交流与碰撞后得到后殖民理论、批评界专家学者的认可。他在武汉“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研讨会上主持库切研究专题讨论时,与牛津大学博埃默等一批国际知名教授深入探讨,其小说他者论点得到充实;在雅典“语言与文学”国际研讨会上与包括开普敦大学教授们在内的库切研究者的讨论,丰富了其库切的书写为南非英语文学非传统性创作的观点;他在上海英美文学国际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以及同与会代表的讨论,得到同行专家充分认同。石云龙教授积极参与国际会议、敢于展示自己的研究观点,与学界同行充分交流,不仅使其开阔了研究视域,而且使其专著提出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石云龙教授还在该著作后面附录了较为详细的库切研究资料。这些资料是他为库切研究而多次出国悉心查阅的结果,其中包括专著、博士论文、期刊论文等。这些研究资料为今后中国库切研究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我相信,这部难能可贵的著作不仅能使石云龙教授成功地建构其清晰的库切研究者的学术面貌,而且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库切研究及后殖民文学批评的发展,并在学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2013年8月30日于上海

  1. 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校英语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荣誉研究员,中国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主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