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十年前,我们编写了《文学理论基础》教材。这次重新编写,是出于以下考虑:第一,《文学理论基础》编写于多年前,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获得过一些好评,证明我们当初的一些想法具有可行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一些内容需要重新编写。第二,文学理论学科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新材料、新观点,加上国外文学理论的不断输入,使我们感到有必要通过重新编写教材,对这门学科及其发展进行反思和审视。第三,国内文学理论界在最近几年里对大学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展开过一些较为深入的讨论,出现了一些新编的教材,其中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看法和观点,我们认为可以在编写教材和教学实践中适当加以吸取。
我们主讲的“文学概论”课程于2003年获得了四川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和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支持,这些支持导致了这部教材的诞生。我们当时确立了新教材的编写理念:打破国内文学理论教科书惯用的编写方法,即按照所谓“通论”的方式表达编写者对文学理论学科和各种理论问题的见解,试图以此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理论观点,甚至认为可以用来“指导”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我们可以把这种编写教材的理念叫作“全知全能”式的,其弊端显而易见,最主要的是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独立思考容易形成束缚。鉴于此,我们在重新编写本教材时,确立了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注重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即刚刚进入大学学习、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学专业训练的高中学生。教材应当为这样的学生提供文学理论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强调阅读和理解相关理论问题的文献原典。我们认为,文学理论的文献原典主要由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三个部分构成。理解和把握文献原典,是掌握文学理论基础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第二,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材内容中突出基础性、知识性、经典性、开放性、多元性和新颖性。以相对客观、中性的介绍不同观点和理论为主,尽量避免以一己的观点代替客观的介绍和陈述。在同一个问题上或同一个论域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目的在于启发和开拓他们自己的思路,而不是把他们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知识领域中。或者说,我们不应像过去那样,一再重复老师讲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的僵化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相信,老师或教材的观点都不应成为“真理”的化身。同时,人文学科的理论总是有限的,要受理论家的视野和立场的限制,不存在无所不包的“总体性理论”。
第三,我们并不主张在教学中完全放任自流,必要的梳理和引导仍然很有必要。这一原则与前述看法并不矛盾。梳理和引导的主旨不是以偏概全,以一己的看法代替经过时间检验的各种理论见解。梳理和引导的重点在于介绍语境,概述一种观点或理论的传承、演变、发展和问题的焦点所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经典文献中把握住观点或理论的内在脉络。所以,我们在各章前面撰写了“概述”,以问题为核心,对相关的、有重要影响的问题、理论、观点的发展演变作出简要的概括。每个小节前也有概述,就本节内容的发展概况、主要代表人物、理论、观点作出尽可能全面的介绍,并与本节选录的文献原典挂钩。
第四,全书的构成以论域和问题为基本框架,以概述为引导,以选录经典理论和观点为主要内容,每章列出若干有针对性的思考题,覆盖本章的内容,以此体现我们试图改变传统教材编写法的基本思路。我们将尽可能地提供可靠的文献选录,要求所选文献要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采用的选本为学术界公认的权威版本,并且注明版本的作者(译者)、书名、出版社、版本、页码,以便学生自学时查对原初文本。我们的做法是以这一认识为基础的:任何理论建构都必须有坚实的文献资料作为支撑,否则就会流于空洞或者自说自话,经不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当然,我们也意识到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我们的意图能否真正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要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依然需要进行大量努力。但无论如何,我们已经走出了试图改变文学理论教学和教材缺乏活力与生气的第一步,往后没有后退的余地。我们愿意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基础之上,不断努力推进改变文学理论教材和教学现状的这种进程。
本书编写分工如下:
第一章,阎嘉;第二章,毛娟;第三章,马睿;第四章,任真;第五章,傅其林、张意、任真;第六章,刘文勇、彭静、杜婕欣、何嘉闵、王超。
最后,要感谢四川大学中文系文艺学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对文学理论课程和教材改革所付出的长期努力。本教材是文艺学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智慧和知识积累的结晶,也是集体努力的一项成果。
阎 嘉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