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构图

达·芬奇笔记 作者:[意大利] 莱奥纳多·达·芬奇 著;周莉 译


第六章 构图

绘画真正而科学的原则为首先明确何为有影物体,何为原生阴影,何为派生阴影,何为光。也就是说,应首先明确明暗、色彩、材质、形状、位置、距离远近及动静的状态。这些只需在头脑中领会,而并不需动手。这些便构成了绘画的科学,存在观察思考者的脑中;而由此孕育出的实际创作则比之前的思索或研究更高贵得多。

人群中的演说者

若想表现人群中的演说者,应考虑演说者所讲的内容,并令他的动作配合演讲的主题。更具体地说,若在劝说,应让动作与主题一致;若在立论,可让演讲者拢起左手较小的两根手指,并用右手手指握住左手一指,同时让他一脸专注地面对听众,嘴微张,看上去似乎正在演讲。若演说者为坐姿,应令他的头前倾,显得似乎即将站起;若将演说者表现为站姿,则让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头和肩朝向听众。听众应表现得安静而专注,都用钦佩的姿态凝望演说者的脸。令一些满面皱纹的老人对所听到的内容面露惊异之色,嘴角下拉,双眉上扬,纠结在一起,令额头出现许多皱纹;一些老人用手指紧扣无力的双膝而坐;一些驼背的老者则双膝交叠,一手搁在腿上,举肘用另一手托住留须的下颌。

《最后的晚餐》

一人适才正在喝酒,他放下酒杯,将头转向说话者。

一人眉头紧锁,绞拧双手手指,转向同伴。一人摊开双手,露出掌心,两肩高耸至耳,惊得张口结舌。一人对邻座者耳语,邻座者一手持餐刀,另一只手中拿有切至一半的面包,转向耳语者,附耳倾听。一人手持餐刀转身时,打翻了桌上的酒杯。一人双手扶桌凝望。一人喷出了满口的食物。一人将双手遮于眼睛上方,倾身凝望说话者。一人缩身于身体前倾者背后,从墙壁和前倾者之间望向说话者。

画家绘制壁画时,必须始终考虑人物所在的高度。为壁画进行写生时,应让视线低于写生的物体,所低高度等于纳入构图的该物体与下方观者眼睛间的高度差。否则,便是幅应受指摘的壁画。

许多画师在绘制教堂壁画时,普遍采用一种依理应严厉指责的方法。他们先在一水平高度绘制风景和建筑,随后登上高一层的脚手架,绘制另一景。这第二景的视点便不同于第一景,再照此法相继绘制第三、第四景,如此一来,一幅壁画中便有四个视点,这样的画师愚蠢至极。

我们都知道,视点应位于观看壁画者的眼睛的对面。若问我如何在一面墙壁上表现分为多幅场景的圣徒的生活,我的回答是,前景的视点必须与壁画观赏者的眼睛置于同一水平线,然后在这一平面,绘制放大的第一幅场景,继而通过逐渐缩小各座山峦和各片平原上的人物建筑,便可表现故事的所有场景。在墙面至天花板的其余部分,可根据人物或天使的尺寸,绘制合乎故事,符合比例的树、云、鸟等等。若不如此绘制,便不必自找麻烦,因为所做一切都是错。

战场

应先画出炮火的烟雾与鏖战人马激起的尘土混合。应这样表现烟尘:地上的尘土虽然细微,可轻易被激起与空气混合,但毕竟有重量,很快便会再次下落,因此升腾得最高的首批烟尘看去几乎已是空气的颜色,最不易察觉。烟雾与充满尘土的空气混合,升至一定的高度,观之俨如黑云。烟泛浅蓝色,尘土则始终为土色,在烟尘顶端,烟比尘土更显眼。这种烟雾、尘土和空气的混合体在向光的一面与背光的一面相比,显得较轻盈,颜色较淡。混战者越多,他们的明暗对比越不明显,便越不易看清。应令炮火旁的炮手、周围的空气,及附近的人物脸庞微泛红光,距开炮处越远,这种红光便越淡。远处的人物,若处于观者和光源之间,在明亮背景的衬托下会显黑。腿越贴近地面,便越不易察觉,因为地面的尘土最浓重。若画马匹奔离人群,应令马蹄激起的小团烟尘间的间距与奔马的步幅相等,而且离马最远的烟尘团应最不易察觉,因为最远的烟尘应已于高空中飘散,变得稀薄;最近的烟尘团则应画得较小、较浓、较显眼。令空中飞满各方向的箭矢,有些上冲,有些下落,有些平飞。飞行的炮弹尾部应拖有一道烟。应在前景中人物的头发和眉毛上,及其他类似可能积灰的平坦处画出积尘。令征服者皱眉向前猛冲,头发及其他轻巧的东西随风飘扬,冲锋者们伸出的应是相反的肢体,即如果迈出的是右腿,同时伸出的便应是左臂。若描绘死伤者倒下,应将他跌倒处的尘土画为染血的泥浆,并在周围半湿的土地上画出人马经过踩踏的痕迹。画一马拖着主人的尸体,尸体后留有一道烟尘和死尸在泥地上被一路拖拽的痕迹。令落败者脸色苍白,抬起的双眉紧锁,额头布满痛苦的皱纹,鼻翼上提,致使皱纹从鼻翼两侧弧形延伸至眼角,嘴唇上拱,露出上齿,牙齿因恸哭而翕开。画一人用一手护住惊恐的眼睛,掌心朝向敌人,另一人倒在地上,半撑起身体,另有人大张着嘴,边喊边逃。在战斗者们的脚掌间画下各种武器,如破盾、残矛、短剑等。令死者被尘土部分或全部遮盖,并让鲜红的血醒目地从尸体上蜿蜒流入尘土,尘土与徐徐流出的鲜血混合,变成猩红的泥浆。另有人在垂死的痛苦中转动眼睛,紧咬牙关,腿脚扭曲,紧握的双拳抵着身体。还可表现某个已落败,失去武器的人扑向敌手,用牙齿和指甲恶狠狠地报仇;一匹失主的战马冲入敌阵,马鬃迎风飘扬,用蹄子给敌人造成极大的损伤;某个重伤的战士倒在地上,用盾牌自保,身前的敌人正俯身,试图给他致命的一击;几具倒伏的尸体堆压在一匹死马上;一些胜利者因尘土刺痛眼睛,撤出战团,离开人群,用双手擦拭尘土封蒙的眼睛和脸颊。

可见多支预备队满怀希望地扬眉挺立,手搭凉棚,凝望浓重模糊的烟尘,警惕地等待指挥官的命令。同样注目凝望的指挥官举起军杖,急忙走向预备队,向他们指出需要增援的方向。还可画一条河,战马在河中奔腾,阻断水流,搅得四周的河水翻起动荡的白浪,水花溅入空中,洒在马腿和马身上。必须注意,不能在画中留下一块未踩染血痕的平地。

安吉亚里之战的经过以尼可罗·毕其尼诺向士兵发表演说,并驱逐佛罗伦萨人开始。被驱逐者包括里纳尔多·德格里·阿尔比齐先生。随后表现披甲的领军者如何纵身上马,四十个中队的骑兵及两千步兵的大军如何紧随其后开拔。

[阿奎列加的]主教黎明时登上山顶,勘察家乡的丘陵、田野及河流灌溉的河谷。他发现尼可罗·毕其尼诺率兵从圣塞波尔克罗杀来,烟尘滚滚。主教也已被发现。他赶回己方营中,报告敌情。

汇报完敌情,主教双手合十,向天主祈祷。没多久,他的眼前出现一朵云,圣彼得从云间显圣,晓谕主教……

主教派五百骑兵牵阻敌人进攻。先头部队中,尼可罗·毕其尼诺之子弗朗切斯科率先抵达,开始攻击主教和佛罗伦萨人据守的桥梁。弗朗切斯科派出步兵攻击桥梁左翼,我方战士在米切列托的统领下击退了他们。那一天,米切列托的队伍冲在全军之首。桥上两军展开激烈争夺,我军成功地将敌军击退。圭多和他的兄弟——法恩扎的领主阿斯托里重整大军,再度投入战斗,杀向佛罗伦萨人。凭凶猛的攻势,他们夺下桥梁,并一路推进至营帐。西蒙尼托带领六百骑兵冲向敌军,发起攻击,将他们击退,重新夺回桥梁。两千骑兵紧随其后。战斗这般拉锯良久后,主教派比萨的尼可罗及拿破利奥尼·奥西诺——一位尚未生须的年轻人率领大批人马,前去扰乱敌阵,又获大功。与此同时,尼可罗·毕其尼诺率残部奋力推进,再度迫使我方后退。若非主教亲入军中,用言语和行动鼓励将领们,我方战士便可能溃逃。主教早在山上架设了几门炮,他用炮火击溃了敌人的步兵,敌军大乱,尼可罗开始召回儿子及所有部众,向圣塞波尔克罗逃去。一场大屠杀就此开始,除了抢先遁走及躲藏的,无人逃脱。战斗一直持续至日落时分,主教决定收兵,并在掩埋死者后,立起一座胜利纪念碑。

夜景

完全失去光明便是黑暗,黑夜正是如此,所以若希望表现夜景,先得引入一团旺火。若将火绘成红色,则被火焰照亮的物体皆泛红光。由于距离元素最近的物体分得最多元素的特性,所以离火最近的物体所染红色最深,而离火较远的物体则更多地染有暗夜的黑色。背火的物体在火光中显得黝黑,因为该物体所见部分未被火光照亮,而被暗夜染黑。立于火边的人应一半在黑暗中,一半在红色的火光中。火焰边缘外可见的那些人在黑色背景衬托下都泛有红光。至于火边人物的姿态,可让近火者将脸扭开,用手和斗篷遮挡,抵御炙热,似乎即将逃开;较远处的人中则有许多举手遮眼,避免被难以忍受的强光刺伤。

暴风雨

描绘陆地和海上的风。

描绘暴风雨。

若想表现暴风雨,请设想好暴风吹过海面和陆地,席卷未大面积固着的一切时,所造成的后果。为表现暴风雨,应先画出被风扯碎,随风翻飞的残云,风中还裹挟着从海滨吹起的大量沙土、被狂风愤怒的力量卷起的枝干树叶,以及其他没什么分量的散落物体。树木植物应被吹弯在地,枝条逆自然的长势扭曲,叶片摇动翻转,似乎险些便要随风而去。至于暴风雨中的人,一些应已被衣服裹缠,摔倒在地,由于沙尘,已几乎看不清身形;那些依然站立的人躲在树后,用双臂环抱树木,以求不被风卷走;另应表现一些蹲伏在地的人,他们用双手遮眼,以避风沙,头发和衣服随风飘动。将大海表现得狂暴,无尽的白沫在巨浪间旋转,狂风将细浪卷入空中,宛如包裹一切的浓雾。表现海上的船只,应将一些画得帆缆残破,被撕成条的船帆和断裂的缆绳在风中飞动;一些船桅碎裂折倒,船身也被狂怒的海浪击残,无法航行,倾侧入海,船上的人们尖叫着,紧紧攀住失事船只的残骸。令云团被狂风驱赶,猛撞于高山之巅,像撞击礁岩的海浪一样激起一圈圈漩涡。天空本身也因尘土、雾气和浓云变得幽黑,令人胆战心惊。

洪水

一座嶙峋的山峰,峰底围有多座河谷,山峰坡面的土壤与矮小灌木的细根一同下滑,裸露出周围大片的岩石。石块从这些峭壁上毁灭性地直冲而下,翻倒撞毁大树,露出扭曲而多节的树根。变秃的山峰露出因古代地震所致深沟,灌木和碎石从高耸的山侧滚落,混有泥土、树根、树枝,以及挤于泥土和石块中的各种树叶,将山脚大部覆盖。一些碎裂的山石落入深邃的河谷,堆在谷中的河水边,猛涨的河水已经决堤,巨浪冲击损毁着谷中的城墙和农田。城中高大的建筑坍塌,大量尘土烟云般顶着下落的雨水一圈圈腾起。由于从高山或高大的建筑上落下大量碎石,砸向大湖的水面,大量水花反向溅入空中;更确切地说,反射角会与入射角相等。被水流挟卷的物体越大、越沉重,离相对两岸的距离便会显得越远。涨起的流水被困在湖中回旋,涡流冲击着各种障碍,泥浆溅入空中,随即又落入湖内,将水花击得冲入空中,产生震荡处的涡流被迫回退,与其他反向流动的涡流相交,相互撞击,水流不断,腾入空中。

还可见衰减的波浪向湖口处延流,流水从湖口飞落入空中,获得重量和动力,撞击下方的水面,将水面撕开,猛烈地直冲至底,随即反冲,带着与其一同下潜的空气跃回水面。这股空气留于水沫中,与木头及其他比水轻的物体相混杂。这些物体的周围会形成新的波浪,波浪获得的动量越大,扩散的范围便越大,然而随水波的扩散,波浪的动量会相应地减弱,因而在渐止时,已几乎没有痕迹。若波浪遇物回弹,与逼近的其他波浪相撞,仍会照先前动势的规律扩展波纹。从云中落下的雨在阴面与云同色,若阳光透过云层,雨水会显得比云透亮。若高山或高大建筑上众多沉重的碎石砸落入大面积的水中,大量的水会逆入水物体的方向溅入空中;更确切地说,反射角会等于入射角。被水裹挟的物体越大,越沉重,离两岸便会越远。涡流中的水距中心越近,转的速度便越快。海浪的波峰前落至浪底时,与形成浪面的水泡撞击摩擦,摩擦力将前落的水磨成细小的颗粒,化为浓雾,像烟圈或盘曲的云一样糅入狂风,最终升入高空,转化为云。空中落下的雨水被气流击荡,其疏密程度的变化由风速决定,大气中因此产生由上述雨水形成的大量透明云团,观者透过降下的雨水在眼前形成的条条雨丝见到这些云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