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周恩来究竟是什么关系
对鲁迅和周恩来他们两人的家族关系,感兴趣的人很多。几十年来,学术界一直在进行着有关的研究。1998年,曾先后有好几篇研究此事的文章发表。其中,绍兴鲁迅纪念馆馆长裘士雄和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员吴长华的考证较为翔实。年初,裘士雄发表《鲁迅与周恩来之关系研究二题》,以他所看到的几部周氏族谱资料为据,作了深入的研究,梳理了两个周氏分支的关系,廓清了一些不实的说法。吴长华则以重印的鲁迅家族族谱《越城周氏支谱》参以周恩来家族资料《老八房祭簿》,排出了两家的辈份关系。但是,两人的说法也是不一致的:吴长华认为两人的亲属关系已基本弄清了,而裘士雄认为还存在疑问。当年报刊的说法很多,更多的说法是认为既然有了新的发现,那么两人的家族渊源关系就已经清楚了。但是,事实上现有的资料表明,事情并没有真的弄清楚。这个秘密的最后破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资料发现。
最早探究此事的是周恩来
本来,中华民族从周朝以来,姓周的人何止千万,谁都知道,鲁迅生长在浙江绍兴,而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谁会想到考察他们两人的家族渊源关系呢?其实,最早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的是周恩来本人。
有资料表明,鲁迅与周恩来最早产生关联,是在“五四”时期的1919年。那年6月19日,鲁迅与周作人一起到北京的第一舞台观看北京大学学生剧团演出的新剧《新村正》。鲁迅在日记里写道:“晚与二弟同至第一舞台观学生演剧,计《终身大事》一幕,胡适之作,《新村正》四幕,南开学校本也,夜半归。”这个《新村正》就是周恩来等人在南开学校时编演过的。但当然,周恩来与鲁迅那时还没有发生直接的联系。
1939年3月,周恩来在绍兴大禹陵与乡亲合影
后来在苏区,冯雪峰到了瑞金后,向毛泽东等人谈到了鲁迅,使周恩来逐渐了解了鲁迅。到1936年,冯雪峰回上海重整上海地下党,这时候,周恩来对鲁迅的印象已经非常清晰了,而且也与当时中共中央达成了共识:让冯到上海后首先通过鲁迅了解情况,然后逐步打开局面。冯到上海后,果然通过鲁迅顺利了解了上海地下党的状况,从而打开局面。同年7月,张闻天、周恩来又写信给冯雪峰,还特地谈到鲁迅,对鲁迅当时的郁闷心情多所劝慰,言辞恳切。
到这时为止,周恩来还没有表示出对这个问题的特别兴趣。但其实,他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确信自己与鲁迅是有亲属关系的了,只是还没有公开表示罢了。1938年10月,周恩来正在武汉,武汉各界举行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活动,周恩来前往出席并发表了演说。在演说中,周恩来出人意料地提到了这种关系。他说:
在血统上我也许是鲁迅先生的本家,因为都是出身于浙江绍兴城的周家。
从这时开始,周恩来似乎对自己的绍兴祖籍兴趣大为增加。1939年3月,周恩来随新四军抵达浙江,在借道绍兴转赴时,特地到自己的祖居地———绍兴城内保佑桥百岁堂———拜谒了祖居老宅。在拜访自己的堂姑夫王子余时特地问及鲁迅与本家族的关系。王子余当时正在主持绍兴县志的纂修工作,而且,他也曾经为此专门向鲁迅征集过个人有关资料。王子余以肯定的语气回答周恩来:“你们是后马周。”周氏在绍兴有很多分支,王子余这话的意思就是说,鲁迅、周恩来属于绍兴周氏不同的分支,周恩来家族属于绍兴周氏住在后马地方的一支。3月29日,周恩来偕族曾祖周熙农(希农)、周炳文(守白),族叔周云峰、周金麟,堂房姑表弟王贶甫等一行下乡祭祖扫墓回到城里,又在老宅查阅了族谱《老八房祭簿》,并亲手续补了族谱,添写了整整一页。补上了祭簿中所缺的自己这一辈一些人的情况:
周恩来在其族谱《老八房祭簿》上亲手续写了一页自己这一辈及下一辈的情况
这之后,周恩来似乎对他与鲁迅的家族关系已经了然于胸了。后来又两次明确地确认。一次是1952年,鲁迅夫人许广平到周恩来家里作客,周恩来对许广平说:“广平同志,排起辈份来,我应该叫你婶母哩。”
另一次是1969年4月,周恩来在党的“九大”期间,专程去北京饭店拜访周建人时说:“建老!我已查过哉,你是绍兴周氏二十世孙,我是绍兴周氏二十一世孙,你是我的长辈,我要叫你叔叔!”
周恩来这样热切地与鲁迅族人一再“认亲”,有点异乎寻常,连在“九大”时期对于家族关系之类颇有“封建色彩”的东西特别忌讳的时候,他都不避讳。而且周恩来向来做事严谨,决不虚饰,他说他已经查过了,他的说法一定是有道理的。但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不知他是如何查来的。尤其是,他居然说得那么精确:他们是二十世与二十一世的关系。他的根据究竟是什么呢?这可谁也没有见过。
周氏渊源
现在我们根据周恩来当年所续写的族谱来查证。
《老八房祭簿》并不是家谱或族谱,而是一本手抄的家谱资料。现收藏于绍兴鲁迅纪念馆。这本家谱资料记载了周恩来家族从始祖周茂(字元泊,号茂庵)在南宋末年从绍兴周桥迁居到绍兴郊外后马居住及后来的情况。
绍兴风俗,在祭祀祖宗的时候,要将参加祭祖的族人名字及家属等情况都一一列在祭簿上。这本《老八房祭簿》就是周氏“老八房”这一支的祭祖记录簿。至于为什么叫“老八房”,现在还说不清楚,可能是其中有两代人都是兄弟八人,各各成家后,就称为“老八房”“小八房”。例如鲁迅家族中就有“老七房”“小七房”,就是因为两代人都是七兄弟。
另外,在这本祭簿中还有“五十房”的记载,周恩来在补写时也这样写。为什么称“五十房”?据我看,可能是出于排行的次序。据《老八房祭簿》记载,第十一世周懋章在族中排行第五十,其兄懋文排行第四十九。所以,“五十房”可能就是从周懋章开始的。
据裘士雄查证,周茂的四世孙周庆在元代末年因躲避兵祸而迁入绍兴城内保佑桥,建立了“百岁堂”的宅基,而十一世孙周懋章长寿至91岁,其妻寿100岁,巡抚颁给“百岁寿母”匾额,从而产生了“百岁堂”的堂名,一直延续到周恩来的祖父因为到淮安做官而举家迁居淮安。但似乎他们家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家族当作淮安人,而是一直自认绍兴人。所以有“因为都是出身于浙江绍兴城的周家”的说法。
但是看这本家谱资料却找不到任何与鲁迅家族有关的证据。
而从鲁迅家族的族谱看,也找不到任何与周恩来家族有关的证据。现存鲁迅家族的族谱是《越城周氏支谱》,周以均(鲁迅的曾叔祖)编纂,1877年木活字版印刷。1931年周作人曾在这部族谱上写了题记,证明这是可靠的。这显然是比《老八房祭簿》更正规的族谱,它记载了他们家族从始祖周逸斋,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迁居到绍兴城内竹园桥居住。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和父亲周凤仪列其中第十二世和第十三世。那就是说,鲁迅是周逸斋第十四世孙。但这却不能说明与周恩来家族有什么关系。因此,几十年来人们虽然相信周恩来说的话,但却无法证实。这个问题也就一直是个悬案。
但实际上,无论是周恩来家族的族谱还是鲁迅家的族谱,都没有记载其始祖的来历。这既是人们一直感到困惑的,也正是这个谜案无法破解的症结所在。所以,人们就把目光转向了更早的周氏家族谱系资料。
事实上,早在清嘉庆年间,绍兴后马周氏的周蚏等人就对其家族作过考证。周蚏作《周氏家谱·序》说:“余家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源远流长,久为浙东望族。”《周氏家谱·姓族考》说:“谱传周氏出于平王少子,食采于周,子孙因之为姓,而南宋益国公讳必大者作家谱序,但云周之先本姬姓,黄帝裔孙,后稷至太王,文王邑于周,子孙以邑为氏,世望汝南,不云平王少子。”
1996年,在南京发现了一部大型的周氏族谱,叫做《锡山周氏大统综谱》,里面将周氏的谱系一直上溯到了轩辕帝。因为传说轩辕帝之后姓姬,后来封邑于周地,后来便有周朝,平王东迁,周烈就是周家的最早直接始祖。宋代的周敦颐则是直系嫡传。但是,这部综谱对于解决鲁迅与周恩来的家族关系却没有多大帮助,因为它仍然缺少直接的证据,连上述清代的家谱都不肯说直接来自平王少子。
在王子余主持编纂的《绍兴县志资料》中,关于周氏的历史有这样的记载:
先世 谱载先世居汝南,唐永泰中有名崇昌者,仕至廉州刺史,居于道州宁远。其裔孙名从远者迁于营道濂溪。从远子智强。智强四子,其第四子曰辅成,宋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仕至桂岭令。三子,其仲子即濂溪先生敦颐也。二子:寿、焘。焘官徽猷阁待制,随父徙居南康莲花峰下。三子:其次子名彝(初名),绍圣四年进士,仕至礼部侍郎,出知河南祥符县,遂家于祥符东镇关。一子靖,号天锡,宣和间进士,为国子监博士,随宋室南渡,初寓于杭,至绍兴十一年,由杭迁诸暨之紫岩盛厚里。靖子亥,仕至大理评事。三子:勤、谨、和。谨号克顺,为节度行军司马。三子:治、、恪。恪号梅轩,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居诸暨之南门。三子:文乔、文郁、文实。文郁二子:茂森、茂林。茂林二子:淇、澳。澳仕元为行省令史,元贞间赘于山阴周家温渎村俞氏。
这实际上是根据鲁迅族谱《越城周氏支谱》概括而来的。据此知道,周家原来住在汝南,唐代迁居道州宁远,又迁营道,后又辗转迁居南康、祥符、杭州、诸暨,后来,周澳入赘山阴,终于到了绍兴。现在有一点是很明确的了:这位周澳,就是绍兴周氏各支系的共同祖先。但是,至此还并不能说明鲁迅与周恩来的真正谱系关系和辈份。
“保佑桥周”和“鱼化桥周”的关系
多年来对于绍兴周氏的渊源探究,由此打开了坚冰。
《绍兴县志资料》对“后马周”有这样的记载:
后马周氏
始迁 周茂,号茂庵,明初人,始居后马(今属柯桥镇)。
先世 其先世与前梅周氏同出自名澳者,始居周桥。有四子:曰德,曰完一,曰完二,曰完三。完二四子:文奇、文惠、文原、文成。茂为
文惠长子,初居小赭,后迁后马。
这里的“完二四子”有误。据《越城周氏支谱》中的《寿一公世系表》:“澳次子完一,以第行,元大德三年己亥生,赘马氏。四子:文奇、文惠、文原、文城。迁周桥东。”而完二生二子:文益、文显。可知《绍兴县志资料》有误。
《绍兴县志资料》对周恩来所属的保佑桥周氏有如下的记载:
宝佑桥周氏 亦以名茂者为始祖,但不言出于后马(后马之始祖茂,谱载系明初人,此则云元代人)。
对于鲁迅所属的鱼化桥周氏也有记载:
鱼化桥周氏
始迁 周逸斋,明正德间人,其始居在越城竹园桥南(今属城东镇)。
先世 其先与后马周同为澳长子名德者之后。
家谱 现谱为清光绪三年所修,凡六册。
附记 此族支派有竹园桥、清道桥、鹅行街、广宁桥、跨湖桥、通市桥、合壁楼、华仙弄、保佑桥、圆通寺、覆盆桥、大树下、松林、半壁街、王府庄、湖南岸、箪醪河、小任家坂、商家村、谢家湾头等。此称鱼化桥者系就其宗祠所在地而言。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越城周氏支谱》虽然没有直接记载两家的关系,但却指出了一条线索。
在《越城周氏支谱》中,有一篇渊源考:《南门派分宗》,是追述其始祖逸斋公以前的家族繁衍概况的。其中有这样的记载:
瓜田(即后马):楮斋公孙、文惠长子茂居焉。
“瓜田”就是后马。楮斋公就是周恩来家族先祖周澳,字希衡,号楮斋,生于1263年,他迁居山阴,后定居周桥。生有四子:周德、周完一、周完二、周完三。其中二子完一又生四子:文奇、文惠、文原、文城。文惠的长子叫周茂。这里的记载是说,“周澳的孙子、周文惠的长子周茂住在(瓜田)那里”。这样,就可以看到,周恩来的家族(保佑桥周氏)的始祖周茂的曾祖叫周澳。这也就把周恩来家族的始祖又推前了四代。
但还是没有发现与鲁迅家族的关联。
在该族谱的另一篇渊源考《周氏寿一公世系表》中,却发现了与周澳的关联:
澳长子德:寿一,字俊德,元至元十七年庚辰生,赘江苏吴江烂溪张氏院判张公女,遂居焉。子希贤。烂溪一称车溪。按南门谱楮斋公列传云,宗子德,赘吴江张氏,开族烂溪,六传吏部尚书用,谥恭肃,十六传御史宗建,谥忠毅,裔最盛,先世相传,逸斋公盖出其后。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原来逸斋公也是周澳的后代。而且还是周澳长子周德之后。周德出生于元朝初年的至元十七年,就是1280年。而完一生于大德三年(1299年),两人实际年龄相差近20年。这是因为,周澳先娶了元配胡氏,生了周德,胡氏逝后,又娶继室俞氏,是山阴人,她又生了完一等三个儿子。这样一来,我们终于了解到,鲁迅家族的早于《越城周氏支谱》八代、按周敦颐为始祖十一世的周德,与周恩来家族的始祖周茂(按周敦颐为始祖的十三世)的祖父完一,是亲兄弟,都是周澳的儿子。而鲁迅家的先祖周德是长子,周恩来家的先祖周完一是次子。从十一世周德到三十二世鲁迅,中间是二十一世,从完一到恩来是二十二世;而从老八房以周茂为一世计算,到鲁迅是二十世,到恩来是二十一世。所以周恩来说的:鲁迅是周家二十世,而他是二十一世,这是以老八房的谱系计算的。
疑问仍存
但是,这里还存在着疑问。我们从周恩来家的系谱可以看到从周恩来一直追溯到周澳甚至追溯到周敦颐,都已十分清楚了。但鲁迅家族的《越城周氏支谱》记载却只有山阴周氏始祖逸斋公。从该支谱的渊源考中也只能了解到从一世周敦颐到第十世周澳、十一世周德、十二世周希贤,而到第十九世的周逸斋,中间缺了六代,看不到逸斋公与他的先祖周澳更具体的承传关系。按吴长华排列的周氏谱系,逸斋公是第十九世,但中间既然断了线索,何以能够确知其为第十九世呢?也许吴氏是从周恩来说的按保佑桥世系倒推上去算的,但周恩来的说法只能证明周恩来家族,却不能证明鲁迅家族。从现在所见资料来说,似乎并不能确认逸斋公是第几代。尽管从年代来计算,从十二世周希贤(1300年左右)到周逸斋(1490年左右)近200年,以25年为一代,约七到八代,也相差无几。另外,从周完一到周恩来相距599年计二十三世,而从周德到鲁迅相距601年以二十二世计,以此计算,也大体相当,似乎也可信。但毕竟未见实据,也就没法真正弄清楚二者的关系。
但在2000年,江苏吴江和浙江上虞差不多同时发现了相关的两部族谱,正是关于漏落的烂溪周氏的。
在上虞,有人发现一套修于清光绪年间的山阴《天乐周氏宗谱》,上面有“烂溪姑苏吴江”支系的记载,记录了周德一脉流入那一带后的状况,与上面关于周德“入赘吴江张氏”的记载一致,但仍没有更详细的记载,而使这个问题仍无法得到解决。同时,在江苏吴江发现了另一部族谱,叫做《烂溪周氏宗谱》。其中记载,周德因为“母亡父谪”,飘泊无定而入赘吴江车溪村(又称烂溪)为张院判的女婿,从而开始了“开族烂溪”,繁衍出烂溪一支。但据看过这部族谱的裘士雄先生说,根据这部族谱的记载,仍无法确认从周德到周逸斋的传承关系。这样,我们还是没法明白准确地画出从周敦颐到鲁迅的整个世系表(见附录)。
还有,从上面的《周氏寿一公世系表》中看,还有一个地方也很可疑:其中说,周澳的长子周德“六传吏部尚书用,谥恭肃;十六传御史宗建,谥忠毅”,就是说,其“六传”即第七代叫周用,官至吏部尚书;“十六传”即第十七代叫周宗建,官至御史,而“逸斋公盖出其后”。可是,看《越城周氏支谱》的世系表,从周德到周逸斋只有八代左右,根本没法“出于”第十七代周宗建之“后”。按周德生于1280年,周逸斋约生于1480—1490年间(正德年共16年,取其中,以正德八年[1513年]时逸斋公40岁作为家长主持迁居事宜计算,上推40年,其出生年代应在1473年左右,姑以1480年为计算基点。又据《越城周氏支谱》的《世录》,周逸斋元配赵氏生于明弘治己酉[1489年],卒于嘉靖庚申[1560年],则周逸斋生卒年应大抵与其相当,可见正德年间他年龄应不会太大)。那么,周德与周澳间相差近200年,以25年为一代计算,则正好八代,显然,其间不可能有十六代。所以这种假设绝对不能成立。因此,《越城周氏支谱》中的《周氏寿一公世系表》关于周用、周宗建的记载肯定是错的。
尤其是,根据史书记载,上述《世系表》所说的周用和周宗建,都是实有其人的。据《明史》卷二百二《列传第九十》,有《周用传》,其中说:周用字行之,吴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授行人。正德初年擢南京兵科给事中。后历任浙江山东副使,福建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等职,嘉靖八年(1529年)擢右副都御史,又任右、左都御史等职,嘉靖二十五年代唐龙为吏部尚书,次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恭肃。周用为人“端亮有节概”。又说:“曾孙宗建,自有传”(意即在《明史》中另有传)。可见,周宗建是周用的曾孙,而不是第十世孙。
周恩来曾祖周樵水墓碑,可以辨识的是“邑庠生樵水周公”等字
又据《明史》卷二百四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周宗建,字季侯,吴江人。尚书用曾孙也。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由武康知县擢御史。天启元年,魏忠贤乱政,宗建首疏劾之。”他带头上疏弹劾魏忠贤,反复较量之后,天启六年(1626年),周宗建被魏忠贤矫旨削籍,“诬以赃罪。下狱死”。次年魏忠贤事败,崇祯“诏赠宗建太仆寺卿,官其一子,福王时追谥忠毅”。周宗建还有一个妾,姓宋,也跟周宗建一起上了《中国人名大辞典》的,其事迹是:当周宗建准备上书弹劾魏忠贤时,宋氏说,“你的谏言若皇帝听从了,是国家的福分;如果不听,也是你作为臣子的本分。你不要顾虑亲属,尽忠就是尽孝”,鼓励他上疏揭露魏忠贤。当宗建遇害时,宋氏才21岁。
这些记载都与上述世系表所说相合。都是吴江人,官职也对,连谥号也都对。但是,以史书的记载反观世系表,发现世系表本身也有问题。周德第七代周用,在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1547年去世,到第十七代周宗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中进士,天启六年(1626年)去世,不过相距100年,中间不可能历经十代人。而且,《明史》明确说周宗建是周用曾孙,死于天启六年;而周逸斋在早于他近100年的正德(1506—1521)年间迁居绍兴鱼化桥,而周用在1502年中进士,恰恰与周逸斋迁居绍兴差不多同时。两人可能倒是同辈。可《世系表》却说“逸斋公盖出其后”,显然说不通。因为是“先世相传”之说,本来就靠不住的。既然“十六传周宗建”的说法已不能成立,则事实上“六传周用”也是可疑的了。如果按周德到周逸斋约200年,应有八代,而周用与周逸斋差不多同时代,则辈份差两代,但有时这也是可能的。旧时大家族中因兄弟间年龄可差20多岁,故族中祖父辈与孙儿辈年龄相同的事,也是常有的。张能耿《鲁迅家世》指出:应为六传周用,九传周宗建,这才与《明史》相合。
即使我们再假设,上面所引的《世系表》所谓“盖出其后”指周逸斋出于周德之后,也稍嫌牵强了。
不过,现在我们比原来知道的又增加了一点:在周德之后约六代,有周用,周用有个曾孙叫周宗建。而周逸斋与周用是同时代人,两人间的辈份关系还是不清楚,所以,鲁迅和周恩来的辈份关系也就不清楚。
但是,到此为止,又没有更多资料可资更清楚地说明问题,因此,鲁迅与周恩来之间的亲属关系,虽然现在已经确知是同宗,也知道其共同祖先是周澳,但两人的辈份,是否真如周恩来所说的那样,是以周茂为始计算的第二十世与二十一世,还是远房叔侄关系,毕竟我们没有看到准确的资料,不知他的所据,只能期待新的资料发现来解决问题了。
附录:鲁迅、周恩来家族世系表
注:自周希贤以下至逸斋公近200年无考,故周敦颐十二世以下无据。但据《越城周氏支谱》,其逸斋公系下十世列有“文”字辈,十一世列有“元”字辈,而十二世列有“光”字辈,均与周恩来家族同辈相同,其间似有关联,故姑列之。又,周恩来家族称“五十房”,不知是怎样排列出来的,现见第十一世懋文行四十九,懋章(即周恩来所属一支)行五十,不知是否由此称“五十房”。
续记
本书出版后,2003年5月3日《文汇报》发表倪墨炎《鲁迅是周恩来的叔叔吗》一文,对本文提出质疑,主要是:1.认为既然目前还无法弄清鲁迅与周恩来的辈份关系,又怎能排出世系表?把鲁、周辈份列为叔侄,是以讹传讹;2.指本世系表为抄袭吴长华的世系表,只是加了一点细枝末节,以显示与前者不同,不仅违反学术规则,而且违反法令规章;3.指此世系表连抄也没有抄对,标线错误导致鲁迅家的列祖列宗变成了周恩来家族的成员。这几个问题其实都是针对文末所附《世系表》的,但口气却是针对全篇的,而且把问题提到了法律层面。
同年5月16日,《文汇报》发表陈福康的《“考证鲁、周辈份”议》一文,指出,首先把鲁、周辈份说成叔侄的,是周恩来,而且明确说“我已查过”,我们虽然不清楚其证据是什么,但其必有所据,“人们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是不该随便怀疑和否定的”,王锡荣等人都以周恩来的说法为基础排列该表,而对中间一段情况不明的,注明“不明”,是实事求是的做法,而倪墨炎却径将以周恩来的说法为基础排列的该表称为“以讹传讹”;其次指出,倪所称本表为“照抄照搬吴长华”的说法也是失之公允的,本表并非吴长华所发明,前人早有排列,且不仅纠正了前人所有表中的多处错误,而且补充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并且还有一些新的发现和思考,对于进一步查清鲁、周关系有重要启示,不是深入研究第一手资料,是绝对做不到的;至于第三点,陈文指出,实际上大家都明白系排版错误,而倪文仍加以调侃,“有失厚道”。
关于这个问题,迄今仍无新进展。我在文末提出的鲁迅家族鱼化桥周第十世到第十二世有“文”“元”“光”,正和周恩来家族的保佑桥周同辈相同,如能证明其有关联,则周恩来说可以确证,但还需要进一步查证。鉴于这一情况,我特地说明了我接受如此排列的理由:一是明确声明“周敦颐十二世以下无据”;二是考虑到上述迹象,“似有关联,故姑列之”,意即既承认这个问题尚有不清楚之处,但暂且以周恩来说为依据,并不是确认。
参考文献:
《越城周氏支谱》,周以均纂,清光绪三年(1877年)活字版印刷,1981年重印。《老八房祭簿》,手抄本。
裘士雄:《鲁海拾贝》,大连出版社2000年8月版。
吴长华:《周恩来与鲁迅》,载《上海鲁迅研究》第9辑,百家出版社1998年版。
张能耿、张款:《鲁迅家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
- 张能耿确定为懋文、懋章各四子,合称“老八房”(见《周恩来家世》第64、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