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富余,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情结。“鱼”与“余”同音,一向都是吉祥之物,如鲤鱼,寓“鱼跃龙门”;鲢鱼,寓“连年有余”;鲫鱼,寓“大吉大利”;鳜鱼,寓“富贵有余”。精致品鱼,诗意观鱼,俗说渔事,成为生活中的日常话题。“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的郑板桥,其故乡兴化的“虾螺鱼蟹乡”“蒲筐包蟹”“竹笼装虾”“柳条穿鱼”,常出席其诗句中,“老渔翁,一钓竿……”更是道尽了水乡渔家的渔事特色。
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吃鱼,关键不在于吃,而在于乐,它是一种美好的文化象征,鱼又是“渔”的古字,图的就是个意象。吃鱼没有取鱼乐,取鱼没有观鱼乐,观鱼没有说鱼乐。
无鱼不成席
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无鱼不成席”是传统习俗。鱼一直寓意吉祥、富贵和美好心愿,宴席必须上鱼。
席,筵席、宴席、酒席。我国八大菜系,都离不开鱼菜名馔。民间在节日、婚寿喜庆等隆重的宴席上,为表示富贵吉庆,绝对少不了鱼这道菜。
湖、河、沟、港、汊众多的“鱼米之乡”,鱼的品种众多。汪曾祺在《鱼我所欲也》文中,一口气就写了石斑、鳜鱼、鲥鱼、刀鱼、鱼、黄河鲤鱼、鳝鱼等多种鱼类。过去,鱼类有上等鱼、下等鱼之分,有鳞为上,无鳞为下,又有青、白、鲤、鲑、鲲、鲢的排列。时代在变,不登大雅之堂的鳝、鳅、鳗、甲鱼等无鳞下等鱼,现时反而市价昂贵,成为宴席高档次的象征。
说起“无鱼不成席”里的“鱼”,有多种习俗,还大有讲究。吃鱼要吃出味道,吃出文化,吃出品位,就得懂得“席”上吃鱼的规矩。
宴请高朋贵客,可能有多种鱼,但主“鱼”要选全头全尾的囫囵鱼,得有鳞。鱼端上桌,鱼头对着谁、尾对谁,也有讲究。习惯上“鱼头朝东”,意为“鱼归东海,万事顺达”。也有的地方要鱼头对着“上岗子”,即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请其首先动筷夹鱼,即“剪彩”,然后其他人才可以举箸食鱼。
鱼在酒席上的文化地位,其俗规也很有情趣。倘若“上岗子”给你夹鱼,夹个鱼眼,这是高看一眼;夹个鱼唇,唇齿相依;夹个鱼翅,展翅高飞;夹个鱼肚什么的,即是推心置腹的意思,你一定得喝酒致谢。鱼肚对文人,赞他肚里有墨水,满腹文章;鱼脊对武将,夸他刚武豪放,可作脊梁。鱼的眼睛,那是表示爱意,不可以乱夹给异性。郑板桥吃鱼有故事:“君子不吃翻身鱼。”把吃鱼的技巧推向极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的烹饪方法,煎、炸、烧、炖,嗅之香气四溢,食之口齿生津。北方人往往食鱼喜欢给其附味,红烧的,糖醋的,五香的,剁椒的。而南方人更喜欢鱼的本味,葱油的,清蒸的,炸熘的,吃鱼更讲究鲢鱼头,草鱼尾,鲫鱼肚档,体验渔乡水产美,道出吃鱼境界鲜。
起源于原始社会崇拜鱼,年夜饭桌上的鱼,必须有鲢鱼,以预兆“年年有余”;必须有头有尾,寓意新的一年“有始有终”。“徒有羡鱼情”,必定端上桌只看不吃,供奉着,象征新年吉庆有余。其实,除夕的鱼,在餐桌上是招财,餐桌外还有隐秘的镇邪隐义,只是逐渐为人们所淡忘了。
“无鱼不成席”,实是“无鱼不成生活”“无鱼不成礼仪”。
拼死吃河豚
桃花水涨,江肥春暖,“正是河豚欲上时”。
时珍曰:豚,言其味美也。侯夷,状其形丑也。志曰:河豚,江、淮、河皆有之。河豚,古时称肺鱼、鲐、河鲀等,俗称气泡鱼、鸡泡鱼、吹肚鱼、蛤乖鱼、气鼓鱼等,体形似“豚”,常在河口捕到,出水时发出类似猪叫的唧唧声,故江、浙一带俗称“河豚”。
“蒌蒿满地芦芽短”时节,河豚洄游到江河中。记得小时候,长江闸门一开,我们下河就冲来河豚。其体较短,头腹肥大,尾部较细,呈纺锤状,皮面平滑无鳞,背面及腹面布满小棘,条纹斑块颜色鲜艳。这鱼可钓可网,很好捕获。大人说河豚喜欢吃“死人”,是毒鱼,不让碰,我们常常当皮球玩。脚一踢,它的腹部立马膨胀成球形,发出“哧哧”“咕咕”声,威吓我们,很好玩。
“鲥鱼、鱽鱼、河豚”并称长江三鲜。俗话有“不吃河豚,焉知鱼味。吃了河豚,百味无鲜”之说,东坡云“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河豚洁白如霜,肉味腴美,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却味美而剧毒,闻者色变,食者心惊。民间有“拼死吃河豚”之说,矛盾而有趣。
河豚的血、眼、鱼子,其毒比氰化钾要高近千倍,实在不能掉以轻心。“拼死”想吃河豚的人,变着法子考其味美,其红烧河豚、白汁河豚、刺身河豚,可称河豚宴三绝。只说不食者也不乏其人,汪曾祺写过河豚,但汪氏在以擅烧河豚著名的江阴待过两年,“竟未吃过河豚,至今引为憾事”。
吃河豚的程序非常独特严谨。一尝河豚,则百菜无味,所以,河豚作为最后一道菜端上酒桌,烧河豚的师傅首先当着客人面尝上一口,主人也当着客人尝上一口,三十分钟确认安然无恙时,才开始邀客共享。据说河豚皮膏脂丰腴,首敬贵宾。吃之也很有讲究,其皮带刺,翻卷后不嚼,慢慢地吞咽下去,口感特别。其实,最值得品尝的莫过于传说中的“西施乳”,河豚白子,雄鱼的精巢。
过去吃河豚,离饭桌不远要放桶粪。为啥?河豚有毒啊,一旦舌头感觉有麻痹感,立即灌以臭烘烘的粪汤,尽然吐出解毒。灌粪汤土法,其实是今天的灌肠洗胃,村野气息十足,真乃天大的讽刺。《大淖记事》中写:“十一子还有一丝悠悠气。老锡匠叫人赶紧去找陈年的尿桶。他经验过这种事,打死的人,只有喝了从桶里刮出来的尿碱,才有救。”汪先生应该是从“拼死吃河豚”灌粪汤的一招里受到了启发,很有意思。
河豚真乃狂妄之徒也。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河豚鱼说》,说的是南方的河里有一条河豚,游撞到桥柱上。它不责怪自己不小心,反而生起气来,恼怒桥柱,气得张腮竖鳍,胀起肚子,漂浮在水面。飞过的老鹰一下抓起圆鼓鼓的河豚,转眼间就成了老鹰的美食。
无限风光在险峰。少数狂热嗜食河豚者,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食欲和胆量,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与地位,面子而已。中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拼死吃河豚”值得否?当自量之。
吃鱼没有取鱼乐
吃鱼是一件乐事。尽管十里不同风,鱼的吃法风味各异,但鱼肉味道的鲜美,高营养的价值,一样的健脑、护心、补钙、养血,好食品,当然乐。
吃鱼自然得有鱼。源于家乡的鱼多,里下河人不叫捕鱼,也不叫打鱼,叫取鱼,也有土话叫逮鱼的,好像随便去就能拿到了似的。《说文》中说:“取,捕取也。”还有点文言的意味。
生于水乡,长在河边,青葱岁月就会取鱼摸虾,为了“吃鱼”而“取鱼”,辛苦着,并快乐着。不是作为职业劳动的打鱼,更能体会出“取鱼”真是一件乐事,其乐无穷。
取鱼的器具形形色色,网、罾、笼、簖、索、钩、叉、卡,取鱼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取的过程是艰辛的,但乐在其中,也充满了情致和趣味。
取鱼乐,最热闹的场景莫过于看老鸦捕鱼。“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这乌鬼就是老鸦,学名鸬鹚,俗叫鱼鹰、水老鸦,体黑色,头颈部呈紫绿光泽,喙尖且长,鹰钩状,尾圆形,是一种野生水鸟,善潜水捕鱼,经渔人把它驯养为猎鱼工具。
静谧的河面上,波光粼粼。几艘长长的、窄窄的、尖尖的、翘翘的渔船伴着古朴的渔歌漂来,一只只鱼鹰昂首挺胸地立在船帮上,打破了水路的宁静。
“放老鸦啦——”一会儿,河岸上就兴邪风似的聚满了人,如同现代人观看“丽江印象”的大型实景演出。
“吆罗嗬——”在渔人的吆喝声中,“嘎咕咕——”老鸦清脆地鸣叫一声,姿态优美地跃入水中,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
放鸦人一边娴熟地用脚不住地踩响活动的艎板,一边洒脱地扬起竹竿,像乐队挥动的指挥棒,忽左忽右,忽远忽近,忽急忽缓,不停地拍打着水面,河里顿时泛起一阵水花。老鸦时而奋力前行潜水,时而升头小憩观望,在翻动的水面出出没没。
水里蹿出一条大鱼!三四只老鸦俯冲而至,“咕咕”地叫着,争先恐后,奋力追捕。它们伸长脖子,机敏地用铁钳般尖利的喙,啄鱼眼、咬鱼尾、叼鱼鳍……鱼儿拼命挣扎,一时间水花翻飞。
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一条大鱼被“抬”到船边,鸦人眼疾手快,“吁吁吁——”一声吆喝,鱼头进了抄网,“啪”的一声,鱼儿干净利落地甩在船舱里,阳光下,鳞片泛着闪闪银光。
“老鸦衔鱼了!”岸边的人们激情四溢,欢蹦乱跳,甚比渔人还激动,好像自己吃到大鱼似的。快乐地嘶叫,沸腾声一片。
取鱼乐且有趣的事很多,小罾小网我小时候也扳过散过,张鳅鱼、钓餐鱼很好玩。最投入的莫过于出罧塘,水乡一道独特的风景。
罧,是个冷僻字,《说文解字》释是:积柴水中以聚鱼也。家乡方言称“罧”为“葱”。
春暖花开的时节,选有避风朝阳的弯塘沟汊,栽上蒿草、蒲草,播下菱种,霜降菱盘枯萎,再抛乱草杂树枝入水中,让塘里长“葱”,这叫“捂罧塘”。过程漫长的阴谋,只为鱼儿“窝”个理想的安乐窝。
进入数“夜”过年的时候,岸边举行祭祀仪式:供上猪头、鲤鱼、公鸡,俗称“六只眼敬菩萨”,点上三炷香,在鞭炮声中,出罧塘了!
出罧塘的场面格外热闹、诱人。罧塘主人请渔民用大网团团围住罧塘,沿罧塘四周敲打船板,把鱼赶至塘中。身强力壮的“罧手”们清理罧塘中的杂物后,大罱,鱼罩,捣网,搅得水花四溅,淋漓尽致地“出罧”了。塘边人头攒动,站满了观众,像是看大戏。鱼一旦被罱子夹上来,河里、岸上欢呼雀跃,笑逐颜开,一片沸腾,好一番交响曲。孩子们也来凑热闹,拿着鱼叉、捞海、趟网,鼻涕泥水弄得一身,大人嗔怪着,在塘主爽朗的笑语中把鱼放进了篓子。出罧的当天晚上,户户院落都会弥漫起鲜美的鱼味和快乐的笑语。
“取鱼”是为了“吃鱼”,吃鱼可以满足一时的口福,取鱼可以享受一时的乐趣。幸福的人生就是图的个乐嘛,吃鱼没有取鱼乐,一点儿不假。
积善人家磬有鱼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这是一副尽人皆知的常用春联,早已成为人们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平淡中藏俗语,祈愿里有寓意。
“积善人家庆有余”出于《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俗语谐音解释庆,磬,它在古代是一种礼器,敲打时会有声音传出,跟旧时人们敲打的钟有异曲同工的作用,通喜庆的“庆”字;鱼同“余”,这也是中华文化一种有趣的现象,隐喻吉庆有余。吉庆有余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清代刺绣、织锦、砖刻、木雕上常见应用,民间年画艺术中的《吉庆有余》,纹饰以一童子右手执“戟”示“吉”,左手提“磬”示“庆”。磬上之鱼示“有余”。《诗经》:“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戟为古代兵器,后戟也成为官阶、武勋的象征。“戟磬”谐音“吉庆”,“鱼”与“余”同音;“戟”“磐”“鱼”隐喻“吉庆有余”,寓意祥瑞。
中国文化自古凡事讲究蕴意,同样在表达情感或生活方面许多事儿,也是比较含蓄的,吉兆的此联,源于渔事,还引出苏东坡对联求鱼的故事。
说苏轼东坡有个老朋友诗僧佛印,虽是出家人,却不避酒肉。这日,佛印将一条西湖鱼洗净剖开清蒸好,正巧东坡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之下。苏东坡就座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故意说:“友人出了一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我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佛印“嗤”一声乐了,心想这种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随便并说出下联:“积善人家庆有余”。
“高才高才!”苏东坡忙称赞道:“我是‘向阳门第’,你是‘积善人家’;我是‘春常在’你是‘庆有余’。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出一起吃吧”。佛印这才明白,原来苏东坡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这磬下面的鱼啊!
磬有鱼,庆有余。佛印方知上了苏东坡的当,高兴地把鱼拿出来同苏东坡一起享用。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是古人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若门楣再写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春常在、庆有余,民俗中的图腾崇拜,古而不俗的生活态度,真是天下第一副吉祥春联,实诚是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绵绵相传的鱼话。
愿普天下的百姓,家家幸福有美梦,年年月月吉庆有余。
钓鱼要钓刀子鱼
民间俗语有句绕口令:“钓鱼要钓刀子鱼,刀鱼要到岛上钓。”粗一看,挺顺口的,细一读,就很绕口搞笑了,特别是快速重复嘴不“打啰”,口条就不活络了,甚至读出污秽的笑话来。
刀子鱼就是鲫鱼,大概取形似而俗称刀子鱼吧。江浙沪一带称河鲫鱼,东北称鲫瓜子,湖北称喜头鱼,又称鲋鱼、鲫瓜子、鲫皮子、肚米鱼等。家乡话“鲫”jì多读成jiù,鲫、鳜好像也难辨,很多年里,我以为鲫鱼就是指桂鱼、季花鱼,即鳜鱼,“桃花流水鳜鱼肥”常写成“桃花流水鲫鱼肥”。
鲫鱼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种鱼,自古就是内陆江河湖塘分布最广且常见的传统淡水经济鱼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上就有记载:“鱼之美者,洞庭之鲋。”生活在江河流动水里的鲫鱼,体态丰腴,身形圆润,在水中悠悠穿梭,圈圈涟漪中吐着水泡儿,游来游去的姿态很优美。性情温顺、文静而胆小,有时顺水,有时逆水,常常群集而行。到水草丰茂、饵料丰富的浅滩、河湾、沟汊中荤素杂吃,择食而居,栖息产卵,即使到了冬季,它们贪恋草根,一般都不游到无草的深水处。
鲫鱼分布广,喜在杂草丛生地群游栖息,繁殖快,食性杂,它在产卵期也不停觅食,故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能钓到鲫鱼,自然是钓鱼爱好者最常钓的对象鱼。汪曾祺在《观音寺》中写道:“龙潭里有鱼,鲫鱼。我们有时用自制的鱼竿来钓鱼。”当然,春夏秋冬垂钓鲫鱼的技巧必须掌握好,钓位、钓具和钓饵要适宜选取。
鲫鱼与大众生活较接近。如果哪家说今天吃鱼,大多吃的是鲫鱼。鲫鱼肉质细嫩,肉味甜美。有种说法:“鲫鱼头,草鱼尾,鳊鱼肚皮,鲤鱼嘴。”这概括说明了家乡里下河吃鱼的“最佳处”。鲫鱼头小,应该是最好吃的地方。像鲢鱼头大口粗,土气重,就没有鲫鱼头活筋鲜嫩。鲫鱼含脂肪少,吃起来鲜美又不肥腻。
常言道:吃鱼补脑。《本草纲目》说鲫鱼:(肉)甘、温、性平,无毒。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通络、除湿之功效,民间常给产妇炖食鲫鱼汤,既可以补虚,又能够通乳催奶。而补脑之功效,是不是在鱼中数一数二?好像大人们总会将鲫鱼头搛给孩子吃,说补脑哩。水乡的孩子聪明伶俐,似乎是与吃鲫鱼补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鲫鱼的烹制方法很多,也很简单。可红烧、炸熘、清炖或煮汤,尤其适于做鲫鱼汤,不但味香汤鲜,而且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常食可补身益体。但鲫鱼下锅前,如果只知道刮鳞抠鳃、剖腹去脏,却很少去掉鱼鳃后咽喉部的牙齿,不能将较重泥味完全消除,其味道就欠佳了。
鲫鱼也是文化鱼。成语涸泽之鲋、涸泽之鱼、涸辙枯鱼,出自《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鲋,鲫也。“莫笑过江典午鲫,岂无横槊建安才”,“过江名士多于鲫”,这些诗句,让鲫鱼的文化味更浓了。
钓鱼要钓刀子鱼,吃鱼要吃河鲫鱼。
菜花流水鳜鱼肥
春天,花开,吃鱼,吃鳜鱼。
鳜鱼,又名季花鱼、翘嘴鳜、桂鱼、胖鳜、鱼等,是凶猛性肉食淡水鱼类。与中国“四大淡水名鱼”黄河鲤鱼、松江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有“中华鱼”之誉。鳜鱼之名最早出现在《尔雅翼》中,《正字通》有:“鳜鱼扁形、阔腹、大口、细鳞、皮厚、肉紧,味如豚。一名水豚,又如鳜豚。”
在江河湖泊中的鳜鱼,广泛寻常,长相威猛霸气,但游动起来英俊潇洒、五彩斑斓,是一种长相较美的鱼。扁圆,尖头,大嘴,大眼,细鳞,鲜艳的藤黄体色,不规则地附着黑色花点斑块,泛着果绿色的金属光泽,悠然地在沿岸水草丛生的水域栖息,背脊上有12根大刺,咄咄逼人,似在彰显着贵族和王者的心境。它只吃活鱼,机警地潜伏在泥穴中,窥视目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袭击,吞下鱼、虾以后,食时十分仔细,会吐出鱼刺和虾壳,这种独特性,在其他食肉鱼类中是不多见的。
“吟哦口垂涎,嚼味有余隽。”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口大,尖头的鳜鱼,古往今来,它一直被视为“鱼中上品”。刺少,肉呈蒜瓣状,厚实肥美,洁白细嫩,味道鲜美。《本草纲目》记载:“鳜鱼肉,味甘平,无毒,可补虚劳,健脾胃,益气力。”李时珍将鳜鱼称为“水豚”,可以想见其味道鲜美如河豚;还有偏爱的古代食客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以示鳜鱼名贵。
品鱼鲜,重在时节。春暖花开时,便会想起张志和那千古绝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诗人应该是个食客,懂得桃花瘦了的时候正是“鳜鱼肥”的季节,否则,也不会为了吃口鱼不畏风雨,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确实,鳜鱼四季皆有,尤以三月最肥美。桃红柳绿菜花黄,在这江河水涨,白鹭忙碌飞翔筑巢,春光明媚的时节,经历了一寒冬的鳜鱼,成群结队饕餮着春天的气息,体内积累的营养还未转移到性腺中,所以,此时的鱼儿肉质细腻紧实,最为肥美细嫩,被称为“春令时鲜”,难怪人们纷纷想在此时一饱口福。
吃鳜鱼,赛神仙。汪曾祺先生写过:“活鳜鱼,重3斤,加花刀,在大油锅中炸熟,外皮酥脆,鱼肉白嫩,蘸花椒盐吃,极妙。”其实斤把重的活鳜鱼最为上,蒜瓣肉,极妙;大的鳜鱼,是大呆子,肉就有些“柴”了。鳜鱼做法极多,千百年来,人们创造了多种烹饪妙招,烧、炒、蒸、烩、瓤、煎、酥焖、醋熘等,最知名的要算“醋熘鳜鱼”与“松鼠鳜鱼”,更为脍炙人口。醋鳜鱼焦脆并带有甜酸味,吃起来十分爽口,它选料精,烹调方法比较讲究,但也并不难掌握;松鼠鳜鱼花刀尤其讲究,油炸后,尺把长的鳜鱼昂头翘尾,其须形似松鼠。当一盘松鼠鳜鱼端上桌,番茄卤汁一浇,顿时鱼身吱吱作响,极似松鼠叫声。在色香味之外,还多了声和形。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苏州松鹤楼尝过,甜酸适口,外酥里嫩,入口满嘴酥香连声叫绝。可谓“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家常鳜鱼通常清蒸、汆汤或红烧,皆妙,鳜鱼的本味更足些。
“鳜”“贵”同音,中国人都喜欢用语言的谐音“讨口彩”,因此历来把鳜鱼作为宴请贵客的首选,是喜庆宴席上的美味佳肴。鳜鱼还有传说:姓刘的是不能吃的。因为相传,季花鱼的祖宗和姓刘的祖宗,同争着要姓刘。结果,没有争得过姓刘的祖宗。它非常气愤:“争姓我争不过你,我就变成季花鱼,专门刺吃鱼的姓刘的。”其实,这个故事是老祖宗哄孩子吃季花鱼时小心一些,不要被鱼刺卡着了。
鳜鱼是文化鱼,宜入画。画家们常常喜欢画一两条鳜鱼,大嘴大眼,嘴里穿一根稻草扣,挂在马头篮上,旁边或有青菜、茄子,大葱自然是不可少的。桃花流水,画面飞白多,确是颇有意境。白石翁曾言八大山人画鱼最好,《鳜鱼图》亦如是:一条孤僻的鳜鱼,直尾游弋,白眼向上,四周别无笔墨,只是大片的空白,寄托了生命的悲愤,真有烟波无尽之感。邑人“扬州八怪”李复堂,也画过鳜鱼:一尾白眼大嘴鳜鱼,柳条穿嘴,旁边点衬一根大葱,一块生姜,简是简单,却有股清气孤僻之意。题曰:大官葱,嫩芽姜,巨口细鳞新鲜尝。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大概是世上最贵的鳜鱼了。
我们家乡有一道菜,名菜传奇,叫“菜花流水鳜鱼肥”,与“桃花流水鳜鱼肥”相映成趣。你看:片片菜花瓣儿漂荡在鳜鱼汤上,“扁舟来往无牵绊”;细细青葱点缀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碗中香暗渡,妙趣横生。夹上一筷子蒜瓣鱼肉,慢慢品尝,只觉得渗透着菜花的清香,催生出鳜鱼肉的鲜美,相映生辉,难得的珍馐。时巧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居然如此和谐,充满了诗情画意。
船过簖抓痒
郑板桥有副对联“船过簖抓痒,风吹水皱皮”,这副对联不但工整,难得的是形象、传神。风吹水皱皮,好理解。船过簖抓痒,也许不少人会抓头呢,因为不知道“簖”是什么。
百度释义:簖,渔具名,插在河水里,阻挡鱼类,以便捕捉鱼、虾、蟹的竹栅栏。俗称为“簖棚子”“簖上”“簖门”“鱼簖”等。
“簖”是个生僻字,用的是竹,断掉鱼蟹的去路,实用取义,恰道出了造字真谛。簖,设在源头活水的河道里,这里不叫筑簖,也不叫装簖,而是叫打簖。将丈许长、寸半宽,柔韧性强的竹条竹枝或苇秆,编为栅栏一样的簖帘,直立地插于水中,贯穿河的两岸;再用毛竹编排打桩,以固定住簖箔,拦住鱼蟹去路,又曲里拐弯的在河道两边对称地插上簖箔,如八卦阵似的“鱼道”,两侧的水下面还通着簖笼,俗称“瓮”,尼龙网“篓儿”裹着十来个铁环,其实是玄机暗藏,被誉为迷魂阵,簖笼里的铁环,大小不一,每个环节处都装有倒刺,鱼虾蟹游玩时,一旦依着习性撞进去,浑浑然进入“瓮”中,万难逃脱,便壮士一去不复还了。“芒苇织帘箔,横当湖水秋。寄言鱼与蟹,机穽在中流。”宋代金嘉谟的《鱼簖》诗描写得十分形象贴切。
河道中间的簖帘明显低于两侧的簖帘,留一段齐于水面的“口门”,可以水流舟往,却不让鱼儿通过,船只通行时,船底贴着簖帘的“口门”滑行,簖帘像一把富有弹性的大篦子,从船头梳到船艄,船过簖抓痒,抓痒的情景,“嚓嚓嚓”的声音融入水中,又回荡在河面,在空旷的水域中,空灵、灵动、动听,颇有意境,妙!
河道纵横,水网密织的里下河,鱼簖是水域中一道特殊的篱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簖在水乡很常见,簖的一侧岸边,架有看簖人的小簖屋,其实就是一座棚子,很小,但近水迎风,清新质朴,犹水上仙阁。河口系一叶“划条子”舢板船,清早,渔人划着小舟,清泠泠的咿呀咿呀声,划过绿莹莹的水草,惊起一滩鸥鹭。拎起簖笼末端,还在“篓儿”里嬉戏追逐的鲫鱼、鲤鱼、翘嘴白、胖头鲢子、鲶鱼蛙子,还有细小的罗汉、昂刺、虎头鲨、长毛鱼、河虾子、甲鱼螃蟹什么的,簖上的鱼很杂,皆席卷被倒入鱼篓、装进船舱……在迷蒙晓雾中,早市场上回荡着渔人悠扬的吆喝声:“卖鱼儿,鱼儿卖啊——”
靠水吃水,靠簖取鱼,里下河常见的渔事。朝迎日晖,夜沐月华,簖上出鱼一般早晚各一次,叫倒簖笼。当然,如果庄上有人家来了亲戚,就随时去倒簖笼。鱼虾鲜活,红烧,鲜嫩;清蒸,纯色;烧汤,雪白。
夏末秋初,渔获盛多,是簖上最忙最热闹的季节。重阳前后,是簖蟹的旺季。
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月白风清,万籁俱寂,恰逢蟹汛之夜,一盏桅灯挂在簖帘高处,摇晃着昏黄的光亮,映落到水面上,散发出温暖的气息。一两支香的时辰,簖上传来“簌簌簌”的爬动声,一只河蟹的尖爪子攀住竹栅,迎着灯光爬上簖帘,“唰唰唰”又一只肥硕的河蟹吐着白沫,如盛开的白蕊墨菊,贴在簖帘上……远处伸出长竿网兜,娴熟地抖动几下,窸窸窣窣,螃蟹便落入网兜,然后丢进了鱼篓。
秋夜越来越深,螃蟹越捉越多。冷风中艰辛的簖上守蟹、捉蟹,意趣盎然。九黄十膏,是吃螃蟹的好季节,如若在网兜中取几支青眼红毛、膏厚肉腴的簖蟹来享用,清水煮食,雌的蟹黄红中带金,雄的蟹膏透明软腻,天然烹饪,不用加调料,就能吃得满嘴留香,畅快淋漓。除却簖蟹不是鲜,风味卓然啊,那齿颊留香的鲜美滋味,大概一辈子都忘不了,真是一大乐事。
用“簖”捕鱼虾蟹,类乎“请君入瓮”。如今,尼龙网普及,乡村小河里沉着的一只只“地笼子”,从辈分上说,应该算是“簖”子玄孙了吧。
古时,上海多是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沪”,即是“簖”,又称“簄”,并称“簄簖”,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唐陆龟蒙《渔具咏序》题注:“沪,吴人今谓之簖。”后人据此,认为上海简称为“沪”,源于“簖”的身影,是从“簖”演化而来的。“沪”在前,“上海”在后;“沪”是历史老人,“上海”是时代宠儿。原来上海是河流中敞口待鱼的一只簖呀,悠悠千载,无法湮灭的地域文明痕迹,趣。
船过簖抓痒,人来沪变富。
罾上鱼虾鲜
水乡河网纵横,野藤般乱缠。满盈盈的河水,潺潺流淌,波光粼粼,几只水鸟贴浪翩跹,好一幅乡情四溢的风俗画,意蕴古雅憩美。
猛然,静静的河面四周升起水花,鸟惊水响:一张渔网腾河升起,好大的一张网呀!网着天空,刻纸一般的悬挂在河道上。水花四溅,阳光伴着水滴,穿过千千万万只网眼,洒下一河的金丝碎银,鱼虾乱蹦,闪烁迷离。
这是渔人在扳罾。《说文》解释:罾,渔网也。形似仰伞盖,四维而举之。扳罾,这一古老的捕鱼方法,已流传几千年。《楚辞·九歌》里就有“扳罾何为兮木上作渔网”的记载。故宫收藏的明、清山水画中,也有以“扳罾”为题材的作品。
扳罾捕鱼,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渔网。罾网,是一种笨重的大型捕鱼工具,一般安在水流湍急的活水河中。在河岸竖栽着两根高大的罾杆,渔民称之为“大角”,一根为竖柱,有铅丝攀条固定,可以将渔网拖出水;一根为倒柱,在扳罾网时就会竖起,放罾网入水后又倒下。罾网长宽大约相等,四角见方,四边带纲,中间凹下如锅状平放到河里,罾网口还有矮矮的一个支点木柱,另一个网角被粗大的绳子牵扣着,缠绕在木轱辘上,一根三四米长的桑木轱辘,架在两根“Y”字形的木架上,网起网落,全靠岸上的“绞关”操作。扳罾时,用手扳住“绞关”,轱辘一圈圈转动,就把罾网的缆绳一圈圈绕起,四两拨千斤,朴素的杠杆原理,河里几百上千斤重、湿淋淋的罾网就会渐渐出水,路过的鱼群便落到罾内,拼命兜着圈子逃生……罾人便用长柄捞海,抖动着网底,将鱼抄进鱼篓。特大的罾网则要撑着船去罾中捞鱼。
罾一旦固定好,就不能移动了。这种捕鱼方式,有点“守株待鱼”的意思。罾有大有小,边长要视水面的宽狭长短而定,网上的眼称作“目”,网下的脚子叫作“纲”,是渔网上的总绳。“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成语“纲举目张”的典故即由此而来,尽显了渔人的智慧。
扳罾是个力气活,也是一门技术活。扳罾人在绞关前,弓步站着,埋着屁股,两只胳膊用足力,两手交替不停地扳,成年累月,扳罾的人多腰哈背驼,满脸沧桑。扳罾技术掌握不好的话,特别是松绞关时,稍有不慎,轱辘就会伤人,打断手臂,压残手指。我们庄上有一个人没了下巴,就是扳罾时失手,轱辘回转,让扳柄砸掉了下巴。
俗话说:“勤扳罾,懒打簖。”扳罾十分辛苦。扳罾轱辘连着罾棚子,这就是扳罾人的窝。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得每天重复着扳罾、放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扳罾的人都有一颗平常心,往往放罾放下去的是希望,收获的往往都是失望,“十网九网空,捞住一网就成功”。扳罾捕鱼需要经常守护,不断地扳罾出水才能捕获到鱼,如果懒,进了罾口里的鱼,也会游出网外的。
一般白天扳罾少,常常把罾网扳在河面上空,让太阳晒晒网;夜里扳罾勤,因为天黑以后,鱼儿活动增多。梅雨季节,汛期来了,水高鱼肥,是扳罾最繁忙和收获的季节,成群的鱼儿,随着上涨的河水,赶集般地窜来窜去。罾上就要找一些帮手,几个人轮番扳罾,轮番歇息,一天一夜下来,可扳到百十斤鱼虾呢。要是碰到鱼阵子,每罾上来就是几百上千斤鱼呢。
罾上鱼很杂,不问大小,好像什么鱼都能捕到。乌黑的青鱼,肥硕的草鱼,宽大的鳊鱼,鲤鱼、鲢鱼、鲫鱼、鳗鱼、鳝鱼、餐鱼,还有螃蟹、河虾、小罗汉鱼,有时还能捕到河豚、大甲鱼呢!
沈从文先生说:“我欢喜看人在洄水里扳罾,巴掌大的活鲫鱼在网中蹦跳。”杜甫诗曰:“林居看蚁穴,野食待鱼罾。”倘若去簖上买回活蹦乱跳的鱼虾,做成菜肴,那个滋味啊,鲜美得连眉毛都要落脱啦。
鱼虾罾上来,图的个新鲜。
取到鱼艎板都会说话
“取到鱼艎板都会说话”,又作“取到渔船板也会说话”,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喻义一个人功成名就了,说话就有底气,也就有资本能摆谱了,有牛皮轰轰的意思,“没取到鱼的人”,在夸赞中内心多少带有嫉妒和不屑,反感又无奈的心态。
艎,释义为一种木制大船,艎板,船面上的铺板。《水浒传》第三十七回“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李逵不省得船上的事,只顾便把竹笆篾来拔。渔人在岸上,只叫得:‘罢了!’李逵伸手去艎板底下一绞摸时,那里有一个鱼在里面……”不省得、艎板、绞摸,都是地地道道的兴化话。李逵不晓得渔船中舱后面的“夹舱”,开半截大孔,舱壁有一个洞,用竹笆篾网拦住与河水相通,放水出入,是一个活水舱,取到的鱼儿就存在里面养着,鱼儿在活水舱里如同在河沟里一样,可以优哉游哉地戏水玩耍,因此江州有好鲜鱼……这里说的艎板,指渔船“夹舱”上面铺的一层盖板,既可防止鱼儿跳出船舱,又可方便行人。
艎板“说话”可取鱼,我儿时常见的敲响罾捕鱼的生活情景。
渐渐加深的夜色,如浓稠墨砚,徐徐地在乡村拉开藏青色的帷幕,静谧祥和……这正是敲响罾的最佳时刻。
一叶小舟慢慢地驶近河边。船上两个人,男人坐船头,左手提着小提罾,提罾是一种小型渔具,网底长方形,底面长约1.5米,宽约60厘米,三边用网加高的罾网,网便扣在框上,前面空着是“罾门”,也叫“罾口”,两边各竖一根竹竿,背后竖三根竹竿,即左中右,五根竹竿上端被绑在一起,即可放入水中取鱼;右手拿一件用竹竿绑着的三脚架形的“趟子”,从远处向罾门前划着,驱赶着东躲西窜的小鱼小虾,拦进罾里……女人在船艄撑着船,用脚踩着脚下一块悬着的长长的木板,不停地击打艎板,有节奏地发出“嘭嘭嘭”的响声,时而还一手拿槌棒不断“咚咚咚……”敲击船帮,前面船头“趟子”划,后面船艄艎板“噼噼啪啪”的响。那声音,就像一场戏剧,杂碎中浑厚铿锵,便会直往水里钻去,唬得小鱼小虾在水中慌不择路,乱游乱窜,自投罗网。男人将网放入水里,按到河底,由外到内,前划后敲,赶着鱼虾们进网。一会儿,男人一提,一抖,小鱼小虾尽数被颠到网中间,然后悠悠地往身后一倾,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鳑鲏、餐鱼、罗汉鱼、大青虾,也有鲫鱼、昂刺,运气好的,还能碰上一两条黑鱼、花鱼,便倒入船舱中。
乡村的河沟热闹得很。又见一两条小农船悠进小河沟,由外向内“倒退”着行进,开始敲提罾取鱼……夜色朦胧,就这样,撑着、敲着,划着、提着,循环往复。
敲响罾捕鱼,一般是傍晚后,冬春季节,农闲之时,农民用提罾捕到的小鱼小虾,不卖,而是和雪里蕻咸菜一起煮了晚上吃,或做鱼冻冻,味鲜美无比。男人会咪口酒,夹条小鱼,连鱼头带鱼骨吃得精光。孩子和女人则以小鱼咸菜吃粥,个个吃得喷香喷香。
专业捕鱼的渔人早上也用此捕鱼。“早上出门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渔夫晃动着船身,得意扬扬地哼着《洪湖水啊浪打浪》小调。渔船一靠岸,满舱的鱼儿,惊慌失措地蹦跳,撞得艎板“扑通扑通”直响,收获不小啊,“艎板”都在说话了,惹得岸边看热闹的人也七嘴八舌地活跃起来。
忽然想起《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鼓枻,鼓栧,这里指拍打着船板,敲打船桨。“短棹分波,轻桡泛浪。瞰堂油漆彩,艎板满平仓。”三闾大夫屈原划桨泛舟,也懂得“取到鱼艎板都会说话”?
麻虾子嗍嗍
在里下河一带,人们喜欢说:“麻虾子嗍嗍,下饭。”还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好菜一桌,不抵麻虾子一嗍。”
麻虾子为何物?
江浙一带,尤其是苏北里下河没有污染的流域,碧波粼粼的大湖小河里,有一种很有灵性的小野虾,小虾颜色白净,皮薄质软,通体几近透明,很小很小。它可能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虾,比芝麻粒稍微大一点儿,可以从针眼里穿过去,而且永远都长不大,因为它们体表长有许多麻点,又只有芝麻粒儿那么大小,因此得名“麻虾子”。虾,在我们方言里都读成“哈”,也就是叫“麻哈子”,而国外则戏谑地称其为“纳米虾”。生物学界至今对这种虾没有正式的称谓。
何为嗍嗍?
嗍,一种吮吸动作,抿紧嘴巴,用唇舌裹食,比如小孩子生下来就会嗍奶。挑一点麻虾在嘴里慢慢地嗍嗍,非常形象生动。
这里说的“麻虾子嗍嗍”,其实“嗍”的不全是原生态的麻虾子,大多是经过加工酿造过的麻虾子酱。麻虾子就是虾酱,唯有麻虾子是独特的虾酱。李渔《闲情偶寄》中所说:“世人制菜之法,可称千奇百怪,自新鲜以至于腌糟酱腊,无一不曲尽其能,务求至美。”麻虾子初闻如入鲍鱼之肆,让人掩口捂鼻。但是在此气味下,却是不可思议的味道鲜美可口。
制作麻虾子虾酱,既简单又复杂。刚捕获的麻虾子壳薄娇嫩,生命力很弱,如果不在两三小时内进行工艺处理,最后会烂成一摊水。自制麻虾子大多是先将新鲜的麻虾子漂洗干净,然后铺匀晾干,加盐腌渍,也有人家讲究,用石磨子把麻虾子磨成浆汁,黏土封缸或陶盆中,让它自然发酵,十天半月之后与上好的黄豆酱混合,加入素油及葱姜汁、香辣粉及酒等调料,搅拌均匀,再用大锅熬煮后分装,便是麻虾子酱了。过去,有专卖麻虾子的渔船,船一靠码头,腥气味便串满整个庄子,这些卖麻虾的人,总是用一根光溜溜的毛竹小扁担,挑着两只有盖的木桶,桶里装满了麻虾,桶口扣着一个竹端子,不紧不慢晃悠悠地从一个庄子挑到另一个庄子,走街串巷地吆喝着:麻虾子——卖额,卖——麻虾子哟……那时卖麻虾不用秤来称斤两,三五分钱一端子。如今,超市货架上一瓶瓶一盒盒包装精美的虾酱,也不算贵,一瓶就十来元钱吧。这种麻虾子,特咸,黏稠状,淡淡的水红色,多是用细小的杂虾子和小鱼,甚至还有小河蟹一起磨成浆汁,加了盐卤而制成的,所以价很贱。
麻虾子富含大量的蛋白质、钙、锌、磷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味道鲜美独特。麻虾子酱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用作各种烹饪和火锅调味料,又可用于做出许多独特的美味小菜,如“麻虾子炖鸡蛋”“麻虾子汪豆腐”“辣椒蒸虾酱”“麻虾子烧茄子”等,绝妙小吃很多。无论来人到客,还是自家吃饭喝粥之际,桌上摆上一小碟麻虾子酱,用筷子挑上一小撮,尽力一嗍,抿进嘴里使劲咂着,美美地享受大自然带给味蕾的深度接触,不失为一种慢生活的幸福味道。其独特的鲜美滋味,不是普通的菜肴所能比拟和替代的,若要做馅饼、下面条、煮馄饨、蒸包子,有麻虾酱做配料,绝鲜。老家“麻虾子哆豆腐”这道家常菜,看似平常,也很便宜,豆腐本身滑而不腻,野生的麻虾子无比的起鲜,有着独特的咸、香、爽、鲜、嫩味道,十分令人生津。麻虾子配菜多沉底,享用时刻,一般人都喜欢用勺子尽情地碗底挖虾,别具风味的诱惑和情趣,以至让人对其他菜肴视而不见,于是有了“好菜一桌,不抵麻虾子一嗍”的说辞。另一个原因,大概是由于以前的生活条件有限,百姓人家连吃饱饭都得不到保证,平时的餐桌上就是豆腐都难得一见,吃大鱼大肉更是一种奢望,因此小鱼小虾的味道记忆尤其深刻,即便有个机会面对满桌的佳肴,情感的天平也早已倾斜在渺小微物的麻虾子身上,感觉“好菜一桌,不抵麻虾子一嗍”。
小麻虾子还流传着一则很有意思的传说。明朝传灯大师所著的《天台山方外志》中就有相关记载记录:一日,与阇黎(戒门阇黎和尚,文殊菩萨的化身)共买虾食。虾主索钱,师曰:“我无钱。”虾主曰:“还我虾来。”师与七娘遂开口一吐,虾皆活。众人曰:“疯僧幻术何足信哉?”。这个民间传说中提及的七娘就是普贤菩萨化身的周七娘。你说,从菩萨嘴里点化而出的麻虾子,味道能不鲜美无比吗?
春夏两季是繁殖季节,此时最宜捕捞。麻虾子喜欢群聚,多于半夜三更浮出水面,一簇一簇、密密麻麻。捕虾时辰选在夜里两点左右,叫“夜推虾”;渔网是一种特制的推网,用两根约一丈五尺长的毛竹,在三分之二处交叉。前三分之一用蚊帐布为网,成兜状。前沿置底纲,与左右棍两端相连。捉虾人双臂紧夹后三分之一的竹竿根部,不停地推拉网兜,一遍又一遍,一圈又一圈,反复远近来回十数遍下来,成千上万的麻虾子便纷纷落入网兜了。夏日里,小孩子们在河里游水,常用毛巾贴近水草丛中,轻轻地一抄,毛巾上就会有几只小麻虾子在跳跃。孩子们吃着小虾子,还天真地唱道:“先吃头,争上游;后吃尾,会凫水……”有趣得很。
里下河地区还有个说法:“大鱼吃细鱼,细鱼吃麻虾,麻虾吃藻泥。”可见,在动物圈中,麻虾子位于生物链的最底层。但就是这样的底层圣灵,依然追求清澈的生活环境,依然不屈不挠地海量繁殖,依然默默无闻地提供鲜美。还有人把地位低下、财富清贫、贡献一般的人或物戏称为“细鱼麻虾子”,在调侃之余,难免有点鄙视的意味。其实,正是这样成群结队的“细鱼麻虾子”,才构成了洋洋大观的生物世界,在生物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都是千万广厦的必然要素,一个个的普通人士同样是芸芸众生的重要成分。由此看来,广大的底层劳动者与麻虾子倒是有着很多相似点的。
吃“鱼拐子”不吃字
“吃‘鱼拐子’不吃字!”里下河地区的俗语,又作“吃‘鱼拐子’不识字”“吃‘鱼拐子’不识数”“吃‘鱼拐子’不会看秤”。外地人可能莫名其妙,但我们这里人可谓耳熟能详。
拐子,字典上解释是一种简单的木制工具,形状略像“工”字,两头横木短,中间直木长,也作一种名器,十八般武器之一。通常指下肢残疾的人,瘸子或跛子。还指江湖用语的帮派老大、人贩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有句评论:“世间最可恶的是拐子。”《红楼梦》第四回也写过:“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在口语中,鲤鱼又名鲤拐子、鲤子,较小的鲤鱼被叫作拐伢子,通常钓鱼人都喜欢称为拐子。这里所说的“拐子”,是指鱼子,里下河方言,那些还在雌鱼体内、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卵子,即鱼子,形状拐头拐尾的,有点“拐”。“吃字”,是指读书习文接受快,脑瓜灵,学得进,成绩好。一个土话的“吃”字,还是挺文化的。
“吃‘鱼拐子’不吃字”,这句话是专门针对小孩子的训诫。每当孩子禁不住诱惑,抑或是好奇心驱使,伸出筷子夹起一块硬邦邦的“鱼拐子”时,无一例外,他们听到的总是这一声,要么温和的提醒,要么严厉的呵斥。那时候,家家收入寒碜,平时家里餐桌上是看不到荤的。但里下河地区是水乡,水多,鱼也多,水乡人大多又是捕鱼的能手,偶尔餐桌上还是可以看到鱼的。鱼子是下脚料,现在的人常常随手把它扔掉,那时绝对舍不得浪费鱼肚里的“拐子”。
鱼子一直都是人们的最爱,而且食用历史久远,19世纪,俄国人就提出“鱼子酱是最优质的食物”。历来名人对鱼子也是情有独钟,唐朝宰相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单》中有道菜叫“金粟平”,就是用鱼子和面做成的。宋朝的苏辙也写过“黄粱沦鱼子,白酒泻鹅儿”的诗句,而清代袁枚曾在《随园食单》中专门提及熏鱼子:“熏鱼子色如琉璃,以油重为贵。”鱼子一般都是吃新鲜的,不宜久放或腌制。汪曾祺在《故里杂记》里写道:“庞家桶里的鱼最多。但是庞家这两天没有吃鱼。他家吃的是鱼子、鱼脏。鱼呢?这妯娌三个用盐揉了,肚皮里撑一根芦柴棍,一条一条挂在门口的檐下晾着,挂了一溜。”里下河的百姓常吃的是鲤鱼和鲫鱼的鱼子,按理汪曾祺文中所指也就是这两种鱼。鱼子的家常做法很简单,一般都是红烧制作。可以先将鱼子洗净、沥干,用少量盐、黄酒拌匀腌制,热锅冷油,葱、姜、蒜爆香后,再放酱油、少许辣椒和鱼子翻炒,多放点水,先大火烧沸,再小火熬煮,待水分蒸发渐干,即可起锅装碗。如果再放进冰箱中冷冻一下,那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鱼子烧豆腐,是一道越嚼越香、妙不可言的下酒菜,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小孩子吃“鱼拐子”真的不吃字吗?这当然没有科学道理,也没有因果逻辑。鱼子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维生素的含量也很高,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大量的脑磷脂一类营养。这些营养素都是我们日常膳食中容易缺乏的,但对人体,尤其是对儿童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有利于促进发育、增强体质、乌发健脑。鱼子味道鲜美,被称为舌尖上的宝贝,要是用鲟鱼、乌鱼、鲱鱼、梭鱼、鲑鱼、大马哈鱼、大黄鱼的鱼子做成鱼子酱,那更是无上的美味。所以,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孩子吃些鱼子是无妨的,更不会变笨。
代代口口相传的小孩子吃鱼子会不识字,会变笨,又是怎么回事呢?大概是古代人已有的恻隐之心,一条鱼的鱼子成千上万,吃了一条鱼的鱼子,等于伤害了成千上万的小鱼,所以劝君不吃三月鱼,万千鱼仔在腹中;劝君不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劝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还有,“鱼拐子”是发物,胆固醇含量高,小孩子吃多了容易上火,头上、身上容易害疮生脓。可能更主要的是“鱼拐子”虽然很小,烧煮就像荞麦、玉米粒一样,很难熟透,没有鱼刺,小孩子吃起来方便,会吃多,吃进去后却难消化,容易胀腹拉肚子。
为了制止小孩子吃“鱼拐子”,大人们常叮嘱:“别吃鱼拐子,吃了就不会写字!”类似的还有“别吃鸡肠子,吃了会写弯字”。小孩子看着那黄灿灿、圆溜溜诱人的“鱼拐子”,“近在咫尺,远在天涯”地咽一咽口水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大人不让孩子吃鱼子的借口,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是对孩子的关心,想想是很有趣的,又那么让人感动。
鱼子,只要我们在烹饪的过程中煮熟煮透,吃的时候不要吃得过量,鱼子不仅不会影响智力发育,还会帮助提高智力发展和身体。不过,“鱼拐子”虽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也不要贪食,哪怕是成年人,食用过多也会消化不良的。而且,像河豚、鲶鱼的“鱼拐子”还有毒性,那更是要谨慎食用,避免食物中毒。
里下河地区还有个俗语:“矮虽矮,一肚拐。”这里的“拐”,原义就是“鱼拐子”,引申为一肚子的坏点子像鱼拐子一样的多。其实,一个人头脑灵活还是思维笨拙,与个头的高矮没有一丝关系,我们在生活中还是不能以貌取人,您说是吗?
少吃多滋味,多吃无滋味。小孩子适当吃“鱼拐子”,吃字,识字、识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