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一个美好的“杨梅老师”
杨美
【校友名片】
杨美,2005年6月毕业于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方向),现任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教务处副主任、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
曾两次获得栖霞区小学数学教学竞赛一等奖,栖霞区小学数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南京市论文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10篇文章,担任过4次市个人课题主持人,带领附小数学组获得了南京市优秀教研组,申报的“数学与生活”课程获全国卓越课程。先后获得区教坛新秀、区青优、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我是杨美,我的学生喜欢脆生生地叫我“杨梅”。2005年从南京晓庄学院毕业进入晓院附小工作,至今已有13个年头。13年来,我没有统计自己一共教过多少个孩子,但他们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却时不时地在我的眼前浮现。我想,他们的记忆中,大概也会留有一个美好的“杨梅老师”吧。
我是一个幸运的老师。晓院附小的百年积淀,前辈师长的优秀传承,让我浸润其中,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那一个。回望过去的13年,我付出了自己的热情,收获了内心的成长,前行的每一步都无比珍贵。
我当班主任:为了找学生,第一次爬上门框
在从教的13年里,我当过3年班主任。我特别喜欢当班主任,因为我喜欢孩子,更喜欢带着孩子一起玩耍,共同学习。他们俏皮地叫我“杨梅”,我总是开心地答应。
在我的班级里,总有一些困难家庭的孩子,我特别心疼他们。记得一个叫小沈的同学,妈妈跑了,爸爸一时想不开,将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扔在火车站,给孩子妈妈发了一个信息,人就消失了。看到小沈没来上学,我急坏了,打了好多个电话,他爸爸就是不接;去家里敲门,也没人开门。那是我第一次不顾形象,爬到门框上,努力地向房间里看:为什么床上明明有人,就是不起来开门?
无数个坏结果缠绕在我的脑子里。不得已,我求助了燕子矶派出所。可是当警察撞开了沈家的门以后,屋子里并没有我的学生小沈。经过警察的一再盘问,历经辛苦,才将孩子从外地找了回来。记得小沈回来的那一天,蓬头垢面,一个男孩的头发竟然比女孩还长。见到小沈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我立即带着他去理发,亲手帮他洗了头,他的颈脖里全是污垢,衣领黑黑的。从那一刻起,我就把像妈妈一样照顾小沈的责任担在了自己的肩头。
令人欣慰的是,我当班主任期间,班风正,学风好,所有的孩子都和我很亲,他们懂得我的真心,也对我真心以待,一个个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顺利毕业。
我爱上课:分数小数“活”起来,让孩子爱上数学
我平时为人很谦和,但在教学上却比较“泼辣”。我们学校坚持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育,在这个基础上,我在班级大胆尝试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运用“小先生讲坛”“成绩星卡”等激励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和热情,因此,我班里学生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17年,我参加了南京市教务主任培训,学习了前沿的教育思想,无论工作有多繁忙,我都会第一时间将这些思想分享给附小的老师们。我现在还是南京市“小学数学学习历程”研究的核心成员,2017年2月以来,几乎每晚都要12点之后才能休息。在我的带领下,附小数学组多人对市、区开设有关学习历程案的研究课与讲座,我个人也开设市级学历案研究课“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与“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在研修过程中,附小数学组老师解读教材的水平与课堂教学的能力都在逐步提高。
我始终认为,其实孩子们都是爱学习的,关键是我们老师怎样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钻研。在小学数学里,小数、分数的学习是难点,概念比较枯燥,我就想办法尽量让它们“活”起来。教分数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故事:“古人狩猎时打了两只兔子,分给两个人很容易,可是怎么分给五个人呢?”在鲜活的情境中,孩子们主动联想,思路一下子打开。讲小数的时候,我跟孩子们说,小数很“无辜”,它们都是被逼出来的,当1/2加1/5不容易计算时,换算成小数就容易多了,小数就被逼出来了。我在全区开设了CCTALK课“玩转分数”“被逼出来的小数”,有趣的课堂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为了传递“学历案”设计的前沿理念,我在江苏省小学数学课改成果汇报会上开设了“学习历程案的设计”讲座;为了帮助师范生尽快地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技能,我对南京晓庄学院小教专业的学生开设了3节远程录播课、两次讲座。除此之外,我还对栖霞区的同行开设了多节研究课与讲座,和区里的数学老师们共同研究教材、切磋教学方法。因常年执着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我于2012年、2017年两次获得栖霞区“红枫杯”赛课一等奖,并获得教学能手的称号。
我紧盯学业:怀孕期间上课时垃圾篓随身带
记得2015年怀孕时,因为身体反应大,我在床上一躺就是个把月。当情况略有好转、能下地站立时,我立即回到附小上班。不过在上课时,我的讲台旁边总是放着一个垃圾篓,常常背过身去呕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所带的班级在期末考试时依然获得全年级均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一直认为,教学的优异成绩与教师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是分不开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与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研磨周周练与天天练,认真辅导学生,所以我所教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常常名列前茅。
经过教学反思,我总结出的一些教学小窍门,让我校所有数学老师都获益匪浅。(1) 课堂教学不放松。认真备好每节课,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收获知识与能力,关键还要学会数学思维,积累基本活动经验。(2) 提优补差要到位。平时教学抓两头,针对学生薄弱点进行教学设计才有效果。(3) 易错题天天练。分析班级学生的作业,找出学生学习的盲点、易错点,重点强化练习。(4) 团结友爱共进步。一个年级就是一个集体,大家集思广益,编制《周周练》《天天练》,一起检测,一起分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我爱钻研:关注过程,让每个孩子有一份专属“学历案”
我认为,多读书、多思考,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把师生的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则能让更多的老师从分享中受益。我们数学教研组一直致力于“学历案”的研究和实际应用,让每一个孩子有一份专属于他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预习、上课、复习都可以用,而一位老师想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打开学历案就一目了然。
近几年,我都坚持利用晚上时间读书、写作,目前有了一些小小的收获:我担任主持人的南京市第十期个人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学历案的编写与实施的研究”顺利立项;担任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市“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时代陶行知‘真人教育’思想的创新实践”顺利开题。此外,担任课题主持人的区级第九期个人课题“高层次思维能力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正在研究之中。我所撰写的论文、案例,已有多篇发表或获奖。如《找准教学起点,构筑高效课堂》发表于《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第10期;《学生社团的规划、引领与实施》发表于《教育视界》2017年第1期;《基于“学历案”:关注学习历程,让学生真正学会》发表在《生活教育》2017年第10期。此外,我在参加南京市教务主任培训时,跨学科撰写的《活力“球”真 健康一生——晓院附小“活力篮球”校本课程实施案例》荣获南京市教师培训中心一等奖。
我是教研组长:全力打造数学团队
俗话说“一个人好不是真正的好”。真正优秀的人会带着大家一起上进。从2014年接管数学教研组以来,为了提高整个数学组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我带着数学组所有老师一起奋斗,获得了“全国卓越课程”“南京市优秀教研组”“栖霞区数学学科校本研修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每一个荣誉称号的背后都凝结着全体老师辛勤的汗水。记得评“新教育卓越课程”时,我和顾新佳老师、邹海燕老师彻夜未眠准备材料;评“南京市优秀教研组”时,我们全组老师一起加班,连续工作10天,成功地完成了材料上传,在最后的展示环节,我们数学组五人自觉加班两周打磨发言稿,精彩地呈现了我们数学组的风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两年,我和我们的数学组收获颇为丰硕。
我爱心帮扶:共同研制钟化小学教研策略
2017年,我在承担繁重的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的同时,主动申请到钟化小学交流,和钟化小学的佘文婷组长、王颖老师一起学习,共同研制钟化小学的教研策略。在我的积极引荐下,钟化小学的数学老师们走进附小的教研团队中,大家一起教研、一起磨课、一起读书、一起写文章,我以这样的方式帮助钟化小学的年轻老师们快速成长。2018年6月,我又主动到晓庄小学交流,因为晓庄小学是今年刚开办的新建校,万事开头难,我就从7月底开始提前上班,协助金校长一起制定晓庄小学课程方案、排课表,均衡分班、落实弹性离校……为新学期开学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我结对年轻老师:徒弟已经定级为二级教师
虽然学校教务工作繁忙、孩子年幼,但我坚持指导徒弟徐鹏阳老师与其他年轻老师的课,帮助他们更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目前,我的徒弟已经定级为二级教师,并为全区开设了一节公开课,他撰写的论文还获得了南京市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我热爱我的学生,热爱我的教学,潜心研究,不断进步。从教13年以来,我先后获得区青优、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一个美好的“杨梅老师”,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
【从教感言】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既要像母亲一样爱护孩子,关心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学业水平,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在教学上,教师需要保持不断创新的理念,以课题为引领,不断调整教学思想,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