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

中国人应知的成语常识(插图本) 作者:吴桐祯 著


C

17 材大难用

“材大难用”与“志大才疏”互为反义吗?

不是。“材大难用”语出杜甫《古柏行》:“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意思是:有志之士和隐士不要埋怨嗟叹,自古以来如果木材特别巨大,就难以派给用场。因为既想不浪费又想把材料全使上,这样它们被使用的机会就很少。“材大难用”由诗中提炼而出,比喻大的才干难以用于小事或怀才不遇。如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有才不遇,曰材大难用。”此中的“材大难用”即是。

“志大才疏”的“才”是才干,“疏”是浅薄。全语的意思是:抱负很大而才能不足。如《宋史·王安石传》:“徐禧计议边事(边疆保卫之事),安礼曰:‘禧志大材疏,必误国。”此中的“志大材疏”即是。材,通“才”。也作“志大才短”、“才疏志大”、“才疏意广”。用例依次是:《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陆游《大风登城》:“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北宋苏轼《孔北海赞》:“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而公见谓才疏意广,岂不悲哉(世上的人以‘胜者王侯败者贼’的结果来论列英雄,这样就使曹操进入了英雄之列。而您被认为是才干有限而抱负心却很大的人,这岂不是太让人悲哀了吗)!”

18 采薪之忧

为何用“采薪之忧”称病?

“采薪”是砍柴,“采薪之忧”是连木柴都不能砍了的忧虑。古人砍柴烧火是家常最必要的活计。干不了这种活计了,就表明有病了,所以用此语婉称自己有病。语出《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有病不能上朝)。”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奈至河中府普救寺,忽值采薪之忧,不及径造(拜访)。”此中的“采薪之忧”即是。也作“负薪之疾”、“负薪之患”、“负薪之忧”。用例依次是唐韩愈《复志赋序》:“其明年七月,有负薪之疾,退休于居。”《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漏(计时器)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竟为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礼记·曲礼下》:“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国君让士陪贵宾比箭,如不能射,士就借口有病,说:‘某有负薪之疾。’)”

19 彩云易散

“彩云易散”是指“天有不测风云”吗?

司马光像

不是。“彩云易散”的“彩云”多指美好的事物、情景,故此语比喻好景不长、好的事物易损。如南宋许《彦周诗话》:“玉爵弗挥,典礼虽闻于往记;彩云易散,过差宜恕于斯人。”这是司马光对一个家奴作的判词。司马光家的家奴把名贵的琉璃盏摔碎了,人问司马光如何处置这个奴婢,司马光就作了这两句判词。判词中“玉爵弗挥”语出《礼记·曲礼上》:“饮玉爵者弗挥。”意思是“拿玉爵饮酒时不要挥动玉爵。因为玉爵名贵,挥动它容易失手摔碎”。“彩云易散”中的“彩云”代指美好事物,“易散”代指容易损坏。两句判词的意思是:拿着琉璃盏这样贵重的东西时不要挥动,此话虽然在过去的典礼中让人听到过;但是美好的事物容易损坏,奴婢摔琉璃盏的过失已成事实了,就宽恕这个犯错的人吧。再如唐白居易《简简吟》:“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眉……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此中的“彩云易散”比喻美满的姻缘轻易被拆散。

“天有不测风云”指人的祸福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难以预料。与多指好景不长的“彩云易散”不同义。如《青春之歌》第十四章:“不要去吧。听说外面常捕人……天有不测风云,谁知道哪块云彩下雨。”此中的“天有不测风云”即指会不会被捕难以预料。另外,此语常和“人有旦夕祸福”连用,意义不变。如元曲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小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人有旦夕祸福”也单用。如《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

20 惨无人道

“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冰霜惨烈”的“惨”同义吗?

不同义。“惨”本义为“凶恶”。如《荀子·议兵》:“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如金石;宛钜铁,惨如蜂虿(chài)(楚人用鲨鱼皮、犀牛皮制作的甲,如金石般坚固;宛地所产的钢制成的铁矛,凶恶如蜂蝎)。”此中的“钜”是钢,“”是矛。再如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五章:“最残暴的要算是日本兵,许多惨无人道的事情都由他们做出来。”

由“凶恶”又引申指“程度严重”。如《荀子·天论》:“其说甚尔,其灾甚惨(这种说法的内容很浅近,但是对人的危害十分严重)。”

由“严重”又引申指“悲伤”。如茅盾《狼》:“波兰境内许多大规模屠杀人民的‘工场’使用毒气、熬人油等等惨绝人寰的事实,一年以前苏联就有过详细的报导。”“惨绝人寰”即指令人悲伤的程度为人世所未有。

由“悲伤”又引申指“寒冷”。如东汉张衡《西京赋》:“雨雪飘飘,冰霜惨烈,百卉具零。”此中的“惨”即指“因寒冷以致各种植物都凋零了”。

21 藏锋敛锷

“藏锋敛锷”与“藏器待时”可互相代用吗?

不可。“藏锋敛锷”的“锋”指兵器的锐利部分,“锷”则指兵器的刃;全语的意思是:把锋和刃隐藏收敛起来,形容谦抑含蓄,不露锋芒。如清刘熙载《艺概·文概》:“欧阳公文章为一代宗师,然藏锋敛锷,韬光沈馨,不如韩文公之奇奇怪怪,可喜可愕。”此中的“藏锋敛锷”即是形容欧阳修的文章有“阴柔之美”。这种“阴柔之美”的具体表现是“悠远幽邃,隐匿含蓄”。用例如王朝闻《论凤姐》第十六章:“多摘引要占许多篇幅,少摘引又难于说明袭人这个奴才的……那种藏锋敛锷的‘高明’之处。”此中的“藏锋敛锷”则着重表现袭人的“不露锋芒”。

“藏器待时”的“器”引申指才能,全语的意思是:胸怀大才伟略,等待施展时机的到来。此语出自《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用例如《梁书·武帝纪中》:“若有确然乡党,独行州闾,肥遁丘园,不求闻达,藏器待时,未加收采;或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并即腾奏,具以名上。”此中的“藏器待时”即是。“确然”是信实正派;“乡党”本指乡亲,这里指一般的人;“独行州闾”指在家赋闲;“肥遁”语出《周易·遁》,原指崇高的隐士,这里指隐居;“丘园”原指家园或乡村,这里也指隐居;“贤良方正”原是汉武帝时推选官吏的一种制度,在这里指才德兼备的好人品;“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的人。这段引文说的是:如果有胸怀才略等待时机的人和贤良方正的人都要具名上奏。再如明李贽《续焚书·与焦弱侯》:“李如真四月二十六日书到黄安,知兄已到家,藏器待时,最喜最喜。”此中的“藏器待时”亦是。

22 陈言务去

“言”能分新鲜与陈旧吗?

韩愈像

“陈言务去”的“陈言”确实指陈旧的言辞,“陈言务去”则是强调写作时要力戒旧套,努力创新。此语出自唐韩愈《与李翊(yì)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困难的样子)乎其难哉!”“陈言务去”即是韩愈在此文中提出的主张,对后世的写作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清朱彝尊《橡村诗序》:“吾家橡村弟善古今诗,其取材必良,其炼句必极精致,陈言务去,而夕秀启焉。”此中的“夕秀启焉”是用了西晋陆机《文赋》的典:“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意思是:古人已用之意与辞犹如已开的花(朝华),应谢而去之,而古人未述之意与辞,就如未开的花(夕秀)一样,宜采用之。“古人已用之意”指大家都知道了,不能“动心惊耳”了,故“务去”。再如清刘熙载《艺概·诗概》:“陈言务去,杜诗与韩文同。黄山谷、陈后山诸公学杜在此。”那么黄庭坚与陈师道是怎样“学杜”的呢?下面各举一例:古典诗词里以惜春、伤春、送春入题的,大多表现的是空虚、伤感、孤独、寂寞的情绪;而黄庭坚的《清平乐》则是:“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此词入题就一反上述情绪,没有伤春,而是天真地、诚恳地、痴情地去寻觅春天,宣告:谁要是找到了春天,就让春天来与我一起同住。同样是“惜春”,但抱的却是积极态度。再如人“喜极”了应该是尽情地“笑”,但陈师道写他久别之后见到儿女则是“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示三子》)。说的是喜出望外时,人的两种异乎寻常的表现:千言万语,不知从哪里说起,幸福的眼泪夺眶而出;激动的感情稍稍平静,这才笑逐颜开。这样写感情丰富,符合生活中的真实情况,不落俗套。

23 惩羹吹齑

“惩羹吹齑”为何与“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同义?

清张若霭《屈子行吟图》

“惩羹”的“惩”是警戒,“羹”是熬或蒸成的有浓汁的食品,“齑(jī)”是切碎的冷食肉菜或调味用的姜、葱、蒜;全语的意思是被热羹烫过的人,心存警戒,吃冷食也要用嘴吹一吹,比喻心有余悸、小心过甚。此语出自《楚辞·九章·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惩羹吹齑”即由前一分句提炼而出,这句话是占梦者对屈原说的话,“君可思而不可恃(依赖)”,但屈原对他们太留恋了,所以占梦者让屈原总结教训,对屈原说:被热羹烫过的人吃冷东西都知道吹一吹,你已有过教训,为何不接受教训改一改“心志”?用例如《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然而矫枉过直,惩羹吹齑,土地封疆,逾越往古。”这段话说的是:汉朝兴起时,鉴于秦朝因“内无社稷之臣,外缺藩维之助”因而亡国的教训,汉高祖刘邦建国之后就“广树藩屏”,在外地封了许多王。这“王”的数量之多超过了“往古”。这样做实际上等于削弱了自己的权力。所以此文中的“惩羹吹齑”是说刘邦接受秦朝的教训,接受得小心过甚了。再如南宋陆游《秋兴》:“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此中的“惩羹吹齑”则说这样做是应该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是心有余悸、小心过甚的意思,所以与“惩羹吹齑”同义。

24 尺幅千里

“尺幅千里”的含义是什么?

“尺幅千里”是一个形容绘画和诗文的成语。“尺幅”指的是绘画和诗文的篇幅不过一尺见宽;“千里”则指的是绘画让观画人感觉画面有千里之遥,诗文让人领悟到深刻的哲理或登高望远开拓出崭新的境界,总之是觉得内容极其丰富。语出唐徐安贞《题襄阳图》:“图书空咫尺,千里意悠悠。”“尺幅千里”即由诗中提炼出。

下面再举两个可以解释这个成语的例子:(一)《南史·昭胄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此中的“扇面”即做到了“尺幅千里”。(二)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也做到了“尺幅千里”。

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篇能关其景。”了解了鹳雀楼的概况后,我们看诗的第一句,写了一轮落日徐徐依山西沉,那落日的余晖染遍了一望无际的原野与绵绵不断的群山;“依山尽”写出了视野的尽头,写出了地平线的遥远。如果首句是写实,那么次句则是把写实与想象统一起来:“黄河”是视野中的真实物象,“入海”则纯系想象。这样就写出了黄河的浩然气势,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情怀。在前两句“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势”的基础上,接着用后两句写意。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把人生哲理、景物与情势融化得天衣无缝,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成为人们追求崇高精神境界的指南。由于诗的前两句画出了虚实有序、远近相接的精彩江山图,后两句又富含难以言尽的诗人主观感受和客观真理,所以清代的评论家给此诗下了二十四个字的评语:“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25 出口成章

“出口成章”有几种含义?

“出口成章”这一成语可以望文生义,因为它的第一种含义正是:话说出口就是文章,常用来夸赞人作诗文事先不用起草稿。

此外,《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谈到“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唐司马贞《索隐》是这样写的:“一云滑稽,酒器,可转注吐酒不已。以言俳优之人出口成章,词不穷竭,如滑稽之吐酒不已也。”此中的“滑稽”指酒器,读音为“ɡǔ jī”。西汉扬雄《酒箴》:“鸱夷(皮革制的酒囊)滑稽,腹大如壶。”由于这段引文是用“吐酒不已”来比喻俳优出口成章,可知“出口成章”又有口齿伶俐,说话滔滔不绝之意。第三,在大多数情况下,“出口成章”指人学识丰富。如《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此人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此中的“出口成章”即是。也作“出言成章”。用例如《淮南子·脩务训》:“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舜有两个瞳仁,人们称他重明。他做事的过程可以成为人们再做此类事时应遵循的法则,他说出的话可以成为文章)。”

26 触类旁通

“触类旁通”与“触类而通”

“触类旁通”语出两处:第一处是《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意思是:天下事物的变化已基本在《周易》的变易之中,如更进一步引申,依类别推演扩大,即可做无限的应用。那样天下可能发生的一切变化就完全包括在内了。第二处是《周易·乾》:“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意思是:六爻的变化无穷无尽,其所发挥的作用,无不与天的本性真情相互沟通。“触类旁通”即由第一处的“触类”与第二处的“旁通”结合起来组成,指接触了某一事物或掌握了某一知识之后,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同类事物或知识。用例如清刘开《诗读说下》:“理无尽藏,非触类旁通则无以见(道理不可能完全包藏在某一说法中,不通过触类旁通则无法把道理完全穷究出来)。”此中的“触类旁通”即是。与“触类旁通”同义的还有“触类而通”。用例为清方苞《古文约选序》:“学者能切究于此,而以求《左》、《史》、《公》、《谷》、《语》、《策》之义法,则触类而通,用为制举之文,敷陈论策,绰有余裕矣。”此中的“触类而通”即是。在这句话中,“学者切究于此”的“此”,指唐宋八大家之文(在这些人的文章中又多选韩愈与欧阳修的);“义法”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种写作方法的概称,实际是对于文章写作的一种要求;“制举之文”是“制举考试”要写的文章,此种考试也是选拔济世治国人才的方式;全句话的意思是:学者切实地研究了“八大家之文”,就可以把《左传》等史传的义法触类旁通了;学者触类旁通之后,用来写制举考试的文章就得心应手了。

27 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与“洗垢索瘢”同义吗?

不仅同义而且出处也相同。两语均出自《韩非子·大体》:“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不违反自然的道理,不伤害人性;不吹起茸毛寻找小瘢痕,不洗去污垢详察隐情;既不把法度随便扩大,又不把法度任意缩小;法令所无绝不苛求,法令所有绝不宽缓)。”这是《韩非子》中列举的“至关重要的执法原则”。“吹毛求疵”、“洗垢索瘢”即由文中提炼而出。前后两语均用来比喻故意挑毛病,找差错。如西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处位而任政者,皆短于仁义,长于酷虐,狼挚虎攫,怀残秉贼……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慑伏,吹毛求疵,并施螫毒。”此中的“吹毛求疵”即指当政者对百姓不讲仁义,长于酷虐,像虎狼贪吃那样剥削百姓,心怀十分残忍。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对百姓吹毛求疵,迫使那里的百姓战栗屈服。“吹毛求疵”也作“吹毛索疵”、“吹毛求瑕”、“吹毛取瑕”。用例依次是《后汉书·杜林传》:“及至其后,渐以吹毛索疵,诋欺无限(诋毁欺压人达到极点)。”《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重案深诬,辄欲陷人以成威福(据我所知,许多办案的人都特别挑剔小的细节,吹毛求疵,把轻罪重判从而成就自己的威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次骨为戾(晋代以后弹劾人的奏章都是以尽力地诋毁为快,吹毛求疵,苛酷入骨)。”

《三国志》(宋刻本)

“洗垢索瘢”与“吹毛求疵”同义。清邹弢(tāo)《三借庐笔谈》:“田以为讪己,愈恶之,每见嗔喝,吹毛索瘢。”“瘢”的本义为创伤,也指疮疖痊愈后留下的痕迹,在这里则指通过找瘢痕证明曾经有病。

28 春兰秋菊

“春兰秋菊”指的是两种花吗?

不仅指两种花。这个成语含有几种意义:

《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虽然是春秋轮回,年复一年地过去,但是祭祀之礼不废,礼乐终古而相传)。”在此篇中“春兰秋菊”指春秋轮回,年复一年地过去。还有一种说法是洪兴祖对这两句诗的补注:“古语云,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按这种说法,引文可译为“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各是一季的秀美之色”。

鲁迅《偶成》:“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遗憾的是芳林之中太冷清了,春兰秋菊不能同时在林中开放)。”此中的“春兰秋菊”亦比喻各有其秀美的特色。

“春兰秋菊”也作“秋菊春兰”。用例如南朝梁刘峻《重答刘秣陵沼书》:“秋菊春兰,英华靡绝(秋季之菊、春季之兰,其美丽特色从未消失,依旧在延续不断)。”南宋赵蕃《学诗诗》:“学诗浑似学参禅,要保心传与耳传。秋菊春兰宁易地,清风明月本同天。”此中的“参禅”是佛教用语,指佛教徒静坐冥想领会佛理;“秋菊春兰”代表参禅与学诗;全诗的意思是:学诗与参禅一样,都需要自己去“悟”(耳听心受)。只要抓住了“悟”这一条,就抓住了根本,如同“秋菊春兰换到其他地方去开放也不要紧”,因为其他任何地方都是可供“秋菊春兰”开放的相同的“清风明月”。

29 莼羹鲈脍

为何用“莼羹鲈脍”比喻思念故乡之情?

唐欧阳询书《 张翰思鲈帖》

这是用了晋人张翰的典故。张翰是西晋文学家,齐王司马囧执政时期,张翰为大司马东曹掾。但他对从政不感兴趣,向往山林生活。一日,“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翰认为: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不应该为了自己并不想追求的名誉、官位跑到千里之外去受限制。因此秋风起,他想起了家乡的美食,就弃官回家了。不久,司马冏兵败,张翰反倒因弃官而没受到牵连。张翰的诗文都非常好,但对后世影响不大。唯独他思乡这件事给后人留下了“莼羹鲈脍”这一成语,被广泛运用,用以比喻思念故乡之情。“莼”是莼菜,茎和叶可做汤羹;“鲈脍”是切细的鲈鱼肉;全语指这两样食材做成的菜。如南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做官感到疲倦了,就辞官回乡,清闲下来是越早越好,哪里是因为思乡太切)。”此中的“莼羹鲈脍”即指思念家乡。“莼羹鲈脍”也作“莼菜鲈鱼”、“莼羹鱼脍”、“莼鲈之思”。用例依次为北宋欧阳修《初出真州泛大江作》:“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余嘉锡论学杂著·释伧楚》:“(陆)机(陆)云入洛,厌北人之厚重少文,嗜羊枣而啖酥酪,不如南方之莼羹鱼脍,辄目之为伧父。”此中的“厚重少文”也是成语,形容人稳重敦厚,质朴平淡,但在此文中则指粗鄙;“羊枣”是果名;“伧父”是蔑称,南北朝时南人对北人的称呼。张恨水《八十一梦·第五十五梦》:“一个来四川多年的人,对于这些食物都不免有点莼鲈之思的。”

30 从井救人

“从井救人”的做法对不对?

“从井救人”的“从”,是“跟随”的意思。有人掉进井里,自己也跟着跳入井中去救人。此语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请看《论语·雍也》,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即使告诉他‘井里有一位仁人’,难道他也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呢?君子可以让他走远点,不可以陷害他;可以用正当理由瞒骗他,不可以无礼愚弄他。”“从井救人”即从此文中的“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提炼而出,用来比喻主观愿望虽好,但方法不对,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如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从井以救人,解衣以活友,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跟着跳入井中救人,脱下自己的衣服救已经冻僵了的人,主观上想的很好,这样做是不是也把自己置于死地了?)”清孔尚任《桃花扇·却奁》:“我虽至愚,亦不肯从井救人。”两文中的“从井救人”均是。不过有时对此语也做正面理解。如章炳麟《革命之道德》:“昔华盛顿拯一溺儿,跃入湍水,盖所谓从井救人者。”此中的“从井救人”即是。

31 存而不论

是“存而不论”还是“姑置勿论”?

两语都有。前语出自《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天地四方之外的事情玄妙渺茫,圣人采取保留起来不加解说的态度;天地四方之内的事情可闻可见,圣人采取只加以解说不进行讨论的态度)。”“存而不论”即从文中节出,原意是超出天地四方以外的理,非言语所能说清,所以搁下不谈。后来泛指对于弄不清楚的问题,可以保留下来,暂不讨论或保留意见,不加评论。如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东郭顺子,无择存而不论。”这句话的意思是:无择(春秋时魏国田子方名无择,字子方)对自己的老师(东郭顺子)不加评论。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其说尽可存而不论。”这是对某种说法不加评论。朱自清《看花》:“这个我自己其实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这是因不清楚故不加评论。

“姑置勿论”的“姑”用作副词,表示时间短暂,相当于“暂且”。“姑置勿论”即是暂且搁下不进行讨论或评论。如明归有光《上总制书》:“夫留都自府部科道而下,庸流冗员,姑置勿论。”此中的“姑置勿论”是对府部等部门的多余的人员暂时不讨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先生笑曰:‘汝词直,姑置勿论。’”此中的“姑置勿论”是对某种说法暂时不讨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