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B

中国人应知的成语常识(插图本) 作者:吴桐祯 著


B

4 八拜之交

“八拜之交”是交友双方互拜八次吗?

关于“八拜之交”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双方为了表示结交,以互拜四次为标志。双方互拜四次共八次,称“八拜之交”。如说“两人有八拜之交”,即是说“两人有深厚的友谊”。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老夫与他八拜之交,最相契厚。”两文中的“八拜之交”均指异姓同辈人结拜为兄弟之交。这种说法多见于近代小说和评书中。今日结拜为盟兄弟姊妹者亦可称为“八拜之交”。

第二种见于北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北宋政治家、任将相五十年的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不悦。他对人说:“李稷之父是我的门人。按辈分说,李稷应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应该让他收敛。”一次李稷来家拜访,文彦博就让李稷在客厅久坐,一直不接见他,让他感到自己并不被人看重。耗了李稷很长时间之后,文彦博出来并无半点歉意地说:“我与你父是挚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听了不敢造次,乖乖地向文八拜。“八拜之交”也成了有世代交情的两家子弟见两家长辈的礼节。此种说法盛行于民间。

第三种说法则把“八拜之交”演化为“八种交情”,即“伯牙子期知音之交”、“廉颇相如刎颈之交”、“陈重雷义胶漆之交”、“元伯巨卿鸡黍之交”、“角哀伯桃舍命之交”、“桃园结义生死之交”、“管仲叔牙管鲍之交”、“孔融祢衡忘年之交”。由于这八种交往代表了交往中各种最高境界的交往,因此就把这八种交往综合起来称之为“八拜之交”,以代表“最深厚的友谊”。

5 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就是“庐山面目”吗?

两语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本来面目”原是佛家用语,指人本有的心性,自己的本分。如《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然或修持未到,一入轮回,便迷却本来面目。”这段话中的“修持”指佛教徒依佛法修正自己因妄念而产生的种种错误,持戒以止恶扬善,通过持之以恒的实践而达到求证佛果的目的。引文中说“修持未到”即这种功夫下得还不够。“轮回”是梵语译音,也是佛家语,是“流转”的意思。佛家认为有“六道轮回”,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永远在“六道轮回”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引文所说的“一入轮回,便迷却本来面目”,即一旦进入此种“流转”中便迷失了人本有的心性。“本来面目”除有上述佛家语的用法外,也指“原来的样子”。如明王守仁《观傀儡次韵》:“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樽前学楚狂。”此中的“本来面目”即是“原来的样子”。此中的“楚狂”,指春秋时的楚国隐士,名陆接舆。此人平时躬耕以食,佯狂不仕。他人格高尚,不与统治者合作。所以也称他为“楚狂接舆”。引诗说“且向樽前学楚狂”,即指以饮酒为乐,学习隐士的气派。

清人绘《聊斋图册》

“庐山面目”语出北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一个人的本来面目。由此可知,此语的含义比“本来面目”宽泛。再如《〈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椠(qiàn)。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此中的“庐山面目”即指事情的真相。“铅椠”指铅粉笔与木板,是古人记录文字的工具。

6 比肩继踵

“比肩继踵”与“骈肩累迹”可通用吗?

一般地说,不通用。“比肩继踵”的“踵”指脚跟,全语的意思是: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多形容人众多而拥挤,又形容接连不断。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衣袖)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怎么能说没有人)?”“比肩继踵”也作“比肩接踵”、“比肩随踵”、“接踵比肩”、“肩摩踵接”。用例依次是:梁启超《新民说》:“若此者,不过聊举数贤以为例耳。其他豪杰之类此者,比肩接踵于历史。”《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随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绝于中。”唐韦斯立《论官职多滥疏》:“而今务进不避侥幸者,接踵比肩,布于文武之列。”清汪琬《中峰晓庵了法师塔铭》:“凡名公贵人降及闾阎仕女,无不肩摩踵接,往来络绎于支硎、天池间。”

临淄齐国都城遗址出土的鎏金龙凤纹银盘

“骈肩累迹”语出北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于车尘马足之间(当人穷困的时候,在乡里中的处境是很困难的。乡里的平庸的人以及小孩会看不起他侮辱他。像苏秦的嫂嫂在苏秦落魄而归时就不给他做饭,朱买臣砍柴为生时其妻就离他而去。可是一旦像苏秦、朱买臣这样的人做官了,高车驷马,跟班的人前呼后拥时,人们又会聚集于道路两旁看热闹,因仰慕那车队马队而感慨叹息。那些庸夫愚妇更会奔走相随甚至于趴在地上在车尘马足之间悔罪当初曾看不起人家)。”此中的“骈肩累迹”虽也有人多拥挤之意,但还是偏义于“热闹”,因为此语的前面是“夹道之人”。这“夹道之人”只是拥挤,不再走动,故与“比肩继踵”不同。

南宋梁楷绘李白行吟图

7 别有天地

“别有天地”与“琅嬛福地”同义吗?

不同义。“别有天地”常指景物幽美的境界,也指有特殊气象、特殊情况的地方。如唐李白《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yǎo,深远)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此中的“别有天地”即指景物幽美的境界。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四:“蓝鹿洲先生作《饿乡记》云:‘忽气象顿宽,别有天地,山茫茫,水淼淼,人浑浑噩噩。’”此中的“别有天地”即指有特殊气象的地方。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入门,觉别有天地,一草一木,点缀生新。”此中的“别有天地”即指有特殊情况的地方。“别有天地”也作“别有乾坤”。如《金瓶梅》第一回:“洞府无穷岁月,壶天别有乾坤。”此中的“别有乾坤”则指道家的修炼生活别有一番情趣。“壶天”在这里比喻仙界。

“琅嬛福地”是神话传说中藏书极丰的仙人洞府,应是“别有天地”的一种。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上:“引入一室中,陈书满架……华心乐之,欲赁(租借)住数十日。其人笑曰:‘君痴矣,此岂可赁地耶?’即命小童送出。华问地名,曰:‘琅嬛福地也。’”此中的“琅嬛福地”即是。明张岱《快园记》:“如入琅嬛福地,痴龙(神犬)护门,人迹罕到。”此中的“琅嬛福地”即指仙人洞府。

8 冰壶秋月

“冰壶秋月”与“冰肌玉骨”同义吗?

苏轼像

不同义。“冰壶秋月”的“冰壶”是盛冰的玉壶,比喻洁白;“秋月”是中秋的月亮,比喻明净。“冰壶秋月”作为成语比喻人心地纯洁,品格高尚。如宋苏轼《赠潘谷》:“布衫漆黑手如龟(jūn,裂开许多口子),未害冰壶贮秋月。”此中的“冰壶贮秋月”即指人虽像粗人,但品格高尚。再如《宋史·李侗传》:“愿中如冰壶秋月,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此中的“冰壶秋月”亦是。

“冰肌玉骨”则用于形容女性肌肤莹洁光润。如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柳亚子《鲁游杂诗》:“冰肌玉骨照人来。”两例中的“冰肌玉骨”均是。“冰肌玉骨”也可比喻梅花傲霜斗艳的品质。如宋毛滂《蔡天逸以诗寄梅,诗至梅不至》:“冰肌玉骨终安在,赖有清诗为写真。”此中的“冰肌玉骨”即指梅花。“冰肌玉骨”也作“玉骨冰肌”。如宋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9 擘肌分理

“擘肌分理”与“条分缕析”同义吗?

同义。“擘(bò)肌分理”的“擘”是剖开,“理”是肌肤的纹理;全语的意思是剖开肌肤分析其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密。如东汉张衡《西京赋》:“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此中的“擘肌分理”即是。“五县”指五陵,汉代的五个皇帝的陵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游丽”即游逸;“弹射臧否”指直率地指摘,直率地批评。也作“肌擘理分”。如明袁中道《李温陵传》:“所读书皆抄写为善本……雪藤丹笔,逐字雠(chóu)校,肌擘理分,时出新意。”此中的“雪藤”是一种纸的名字,产于广安州。“丹笔”即朱笔。“雠校”指校对。

茂陵采集“长乐未央”瓦当拓片

“条分缕析”的“缕”是线,全语的意思是一条一线地进行分析,比喻有条有理地细致分类剖析。如清侯方域《代司徒公屯田奏议》:“条分缕析,期于明便可行,算计见效。”梁启超《变法通议》:“凡译此类书,宜悉仿内典分析之例,条分缕析,庶易晓畅(也许容易晓畅),省读者心力。”也作“条析理分”。《新唐书·张嘉贞传》:“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洗然”,清晰的样子。

10 不愧屋漏

“不愧屋漏”与“不欺暗室”为何同义?

之所以有人认为两语不同义,主要的症结在于对“屋漏”的理解上。如把“屋漏”理解为“雨水从房顶渗下滴到屋内”之意,那样就无法与“暗室”比并,两语自然无法同义。其实“不愧屋漏”的“屋漏”乃两个词:“屋”是帷帐之意,“漏”是深处之意;“屋漏”合起来的意思乃是指“古代贵族宗庙室内西北角安放死者并遮以小帐之处”,也是指屋子,这样就与“暗室”相距不远了。“不愧屋漏”语出《诗经·大雅·抑》:“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暇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看你宴请宾客,和颜又悦色,没有过失。你单独在室内助祭,做事无愧于心)。”“不愧屋漏”即由诗中提炼而出,字面义是“不惭愧于屋中深处”,作为成语形容“处在暗地里时心地也很光明磊落”或指“在隐秘处不干坏事而无所惭愧”。用例如《宋史·张载传》:“不愧屋漏为无忝(tiǎn,惭愧),存心养性为匪懈(心地光明因为问心无愧,存心养性因为不愿懈怠)。”此中的“不愧屋漏”即是。“不愧屋漏”也作“不惭屋漏”、“不欺屋漏”、“不欺室漏”。依次举例如下:隋江总《让尚书仆射表》:“门惊如市,不惭屋漏;心抱如水,无欺暗室(门前有惊人的喧闹,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但屋主人心中平静如水,坦然处之)。”《好逑传》第八回:“台兄乃不欺屋漏之君子,不胜愧悔,故敢特请到县,以谢前愆(为以前的罪过道歉),并申厚感。”《好逑传》第十三回:“成奇道:‘自是大臣守正(坚守正道),不欺室漏。’”

清写本 乾隆御笔《诗经图》

“不欺暗室”的“暗室”比喻暗中,全语的意思是:即使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欺心的事。此语出自《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所作所为讲究诚信),不欺暗室。”“不欺暗室”即由此文中提炼而出,作为成语形容心地、行为光明磊落。如《太平广记》卷六八引《传奇·封陟》:“陟乃怒目而言曰:‘我居书斋,不欺暗室,下惠为证,叔子是师。’”此中的“下惠”指柳下惠,春秋时鲁国贤人,生平不好色,即使有女子坐在他的怀中,他也不会淫乱。“叔子”是西晋平南将军羊祜,他和东吴都护陆抗在荆州地区南北对峙,是一个光明正大的人。封陟说自己“不欺暗室”,有柳下惠为证,有羊祜做他的老师,也是说明自己心地光明。与“不欺暗室”同义的还有“弗欺暗室”、“暗室不欺”。前语出自《梁书·简文帝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弗欺暗室,岂况三光(心地光明磊落,可与日、月、星作比较)。”后语出自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如同)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综合上述可知“不愧屋漏”与“不欺暗室”同义。

11 不甚了了

“不甚了了”是贬义语吗?

不是。“不甚了了”的“了”,是象形兼会意字,篆文像婴儿无臂之形,本义当为小儿两臂两足捆绑于襁褓之中,泛指纠结、收束;由此义又引申指完毕、结束之意。如南宋翁卷《乡村四月》:“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此中的“了”即是完毕的意思。由“完毕”即把事情办利索了,又引申指“决断”。如“了绝此事”、“了断”的“了”均是。由“决断”又引申指“聪慧”。如《世说新语·言语第二》:“韪(wěi)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 jí)(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慧,大了不一定还聪慧。’孔融说:‘推想您小的时候,必定很聪慧的。’孔融的话使陈韪非常局促不安)。”此中的“了了”即指“聪慧”。此段引文说的是孔融十岁时,随父来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富有盛名,能到李府来访问的,都是有清高名声的俊才。孔融来到李府,对门吏说:“我和李太守是至亲,请通报。”见了李元礼之后,李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融答:“我的祖先仲尼(孔子)和您的祖先李耳(老子)他们有师生之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我们世世代代都友好往来。”孔融这样说之后,让元礼以及座上的宾客都很惊奇。这时太中大夫陈韪来了,宾客就把孔融的话告诉了他,接着就是引文的话。“了了”的另一义是清楚、清白。“不甚了了”即“不怎么清楚、不怎么明白”。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老爷自己却不甚了了,幸得太太在家交待得清楚。”《清朝野史大观·寇连材之忠谏》:“至十五日,乃上一折,凡十条:一请太后勿揽政权,归政皇上。二请勿修圆明园。其余数条,言者不甚了了……”两文中的“不甚了了”均是。

孔融像

12 不祧之祖

“不祧之祖”与“葭莩之亲”有关联吗?

没有关联。前语出自《宋史·礼志》:“今太祖受命开基,太宗继成大宝,则百世不祧(tiāo)之庙矣(如今太祖接受天命开创了宋朝的基业,太宗又继承了宋朝的皇位,成为了永不迁入祧庙参加合祭的始祖)。”此中的“祧”指古代帝王的远祖祠庙。古制:创业的始祖享有“独祭”的权利,永不迁入祧庙“合祭”。“不祧之祖”由文中提炼而出,比喻永远受尊崇的创业人。如清宋有仁《三唐诗品》:“高适达夫七古,与岑一骨,骈语之中,独能顿宕,启后人无限法门,当为七言不祧之祖。”此中的“达夫”是高适的字,“骨”指文学作品的笔力和风格,“七古”是七言古体诗的简称,“法门”本为佛教用语,指入道的门径,这里指门径;全语的意思是:高岑二人为七古的创始人。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自序:“百余年来,《醉翁谈录》、《都城纪胜》、《繁盛录》、《武林旧事》、《梦粱录》相继而作,此录随为不祧之祖。”此中的“此录”指《东京梦华录》。

“葭莩之亲”的“葭莩”是苇杆里的薄膜,全语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如《汉书·中山靖王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这句话说的是:群臣和皇上连疏远的亲戚关系都没有。《汉书·鲍宣传》:“侍郎驸马都尉董贤,本无葭莩之亲,但以令色、谀言自进。”此中的“葭莩之亲”指董贤没有亲戚关系,全靠自己溜须拍马得以升官。又有“葭莩之情”。用例为《聊斋志异·婴宁》:“葭莩之情,爱何待言(亲戚间的感情,自然有爱护,这就不必说了)。”

13 不学无术

“不学无术”与“绵力薄材”可通用吗?

霍光像

不能通用。“不学无术”语出《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不学无术”即由“不学亡术”演变而来。“不学亡术”的“学”原指“五经之学”,“不学”指没学五经,“亡术”指不合道术。“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说的是霍光没有经学的根底,所行不合道术,不符合关乎大局的道理。这表现在何处呢?即表现在引文的那后几句话上:汉宣帝刘询即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妃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妃。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事先霍光一点也不知道。等到事情出来了,其妻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这样做。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事隐瞒下来。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了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妻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人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霍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就表现在“不顾大局,隐瞒妻子犯罪之事”上。“不学无术”后来语义有变化。有人认为这变化起自《宋书·寇准传》:“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进入内阁),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等到寇准外放到陕西任职),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款待张咏)。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亡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这说的是寇准虚心接受建议的事。他利用张咏从成都卸任回京路过陕西的机会,向张咏请教。张咏没直说,而是让他读《霍光传》。读到“不学无术”处,寇准笑说:“这‘不学无术’就是张公说我的呀。”由于张咏说寇准是“学术不足”,所以后来“不学无术”就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了。

如果说“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那么“绵力薄材”则侧重指力量小,能力低。如《汉书·严助传》:“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此中的“绵力薄材”指军力低。北宋王安石《乞免使相充观察使第二表》:“在昔之懋勋明德,尚莫敢居,如臣之绵力薄材,岂宜非据。”此中的“绵力薄材”指人能力低,不敢担任要职。

14 不知凡几

“不知凡几”与“不知薡蕫”有区别吗?

两者有很大区别。“不知凡几”的“凡”是总共。全语的意思是:不知道总共有多少,即指同类的人或事物很多。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则大地之宝藏,全国之材物,多有废弃于无用者,每年之耗不知凡几。”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祁连山北的旅行》:“千佛洞藏有千余年来之各种珍贵文献。清末为英国大探险家斯坦因所发觉,盗窃殆尽。现在此种文献分藏于伦敦、巴黎者不知凡几。”两文中之“不知凡几”即是。

“不知薡蕫(dǐnɡ dǒnɡ)”的“薡蕫”是一种较细的草。因其柔韧,可制绳。由于此草常见,不知(识别)它,就显得有些无知,故“不知薡蕫”用来讥讽人愚昧无知。用例为《尔雅·释草》:“(lèi),薡蕫。”西晋郭璞注:“似蒲而细。不知薡蕫者,岂不辨菽麦意乎?(不知薡蕫的人不就是不会分辨豆子和麦子的人吗?)”

15 不忮不求

“不忮不求”为何是美德?

“不忮(zhì)不求”的“忮”是嫉妒,“求”是贪求;语出《诗经·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你们这些大人先生们,不知什么叫德行。不去忌恨人、不贪吝,哪里能够有不善?)”“不忮不求”是不忌恨、不贪婪的意思,因此是一种美德。用例如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不忮不求的人,他的用心是通达事理的)。”南宋陈亮《祭石天民知军文》:“故天下之士有以自负而取名,自足而善谋,未若无挟而好修(不如没有什么要求而修养自己),淡然而不忮不求者也。”两文中的“不忮不求”均是。

16 布衣之交

“布衣之交”为何是“平民之交”?

东汉高诱注《战国策》书影

“布衣之交”的“布衣”为古代庶人之服;“庶人”在春秋时代是对农业劳动者的称呼,后来泛指平民,也指官府中的吏役;所以“布衣之交”,即指平民之间的朋友关系。如果某人做了高官、当了皇上,他如对另一人说“你我是布衣之交”,这就表明“他与另一人在均为布衣时就相交了”。在经典中“布衣之交”这个成语多次出现。

《战国策·齐策三》:“居期年,君召爱夫人者而谓之曰:‘子与文游久矣,大官未可得,小官公又弗欲。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一年之后,孟尝君召见那个与他夫人私通的人,对那个人说:‘先生您与我交往已经很久了,没有做上大官,小官您又不想做。卫国君主和我有着很好的交情。我为您已准备好车马、皮裘、锦帛之物,希望您带着这些东西去和卫国君主结交。’)”此中的“布衣之交”有自谦的性质。因为孟尝君不是君主,可是要说自己与卫国君主有交情,所以就用了“布衣之交”这个词语。

《后汉书·隗嚣传》:“三辅耆老士大夫皆奔归嚣。嚣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隗嚣是上将军,和投奔他来的三辅一带的年高有德的人成为布衣之交。“三辅”指治长安以东的京兆尹、长陵以北的左冯翊、渭城以西的右扶风的三位官长;在这里指三位官长所辖的地区。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蔺相如说此番话的背景如下:蔺相如拿着和氏璧来到秦国,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大喜,让群臣传看,但就是不提把“十五座城池换给赵国”的事。蔺相如察知此意后对秦王说:“璧上有个斑点,我指给你看一下。”顺势把璧要回,接着就拿着璧倚靠梁柱(准备在需要的情况下以璧击柱相威胁),气得怒发冲冠,并说:“我在赵国的时候,人们都不让我来,说秦国贪婪,拿了璧后不会给十五城。我就对他们说:‘老百姓相交都不互相欺骗,何况秦国这样的大国呢!’”由此可知,此句中的“布衣之交”指的是“平民之交”。在这里是用来与“大国之交”进行对比的。

明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虞卿是一位被赵王封了万户侯的人,因为他的布衣之交魏齐来投奔他,可是赵国不允许魏齐停留在境内,于是虞卿就放弃了首相之位,与魏齐一起逃往他国。这就是引文所说的“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此中的“布衣之交”即指的是虞卿、魏齐两人原来都是平民,是朋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