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长生殿选译(修订版) 作者:戚海燕 译注


前言

《长生殿》是清代初年剧作家洪昇创作的一部传奇名著。这部剧作给剧作家本人带来了不幸的结局,却给中国戏曲史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出身于一个藏书很多的仕宦家庭,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得到很好的文学教育。康熙七年(1668)在北京国子监习业,第二年返回故乡。康熙十三年(1674)又到京师,做了二十多年的国子监生。他曾先后从师于知名的学者、音乐家、诗人陆繁弨、朱之京、毛先舒、王士祯、施闰章,还和当时杰出的诗人朱彝尊、毛奇龄、吴舒凫、查慎行、赵执信等有交往。洪昇的诗词曲作品都很有名。

洪昇的夫人是清初吏部尚书黄机的孙女,洪昇则是黄机的外孙。他们夫妇二人感情和美,对《长生殿》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洪昇热心功名,但始终怀才不遇。康熙二十八年(1689),明珠党专权,借口在佟皇后丧期演唱《长生殿》而革去了洪昇的国学生籍,洪昇回到故乡杭州。康熙四十三年(1704),他出游南京,不幸于归途中在浙西乌镇酒后失足落水而死。真是“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洪昇所作剧作现存有《长生殿》和《四婵娟》两种。《四婵娟》由四个单折短剧组成,分别写晋代谢道韫和卫茂漪、宋代李清照、元代管仲姬四位才女的故事。

《长生殿》取材于历史人物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故事。洪昇创作此剧,前后共花了十多年时间,三易其稿。作者在《例言》、《自序》中谈到了他在处理这一历史题材时的思维轨迹。

洪昇在和朋友谈起开元天宝遗事时,开始感兴趣的是大诗人李白的故事。怀才不遇的洪昇与壮志未酬的李白产生共鸣,他于是写成《沉香亭》传奇。后来接受友人毛玉斯的意见,“因去李白,入李泌辅肃宗中兴”,剧本的主角由李白转为唐明皇、杨贵妃,超出抒写个人身世的范围,力图反映更广阔的社会内容,更名《舞霓裳》。最后,则“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而“专写钗盒情缘”。定稿的《长生殿》以描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为核心,同时也借以抒发对于乐尽哀来国破家亡历史变迁的深沉感叹,寄寓了“垂戒来世”之意。

从作品的实际描写来看,作者在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和白朴《梧桐雨》的基础上,对李、杨故事题材重新进行艺术处理,既描写了李、杨爱情在人世间建立、发展、巩固、毁灭和在忉利天得到永恒存在的全过程,也反映了帝妃爱情与国家兴亡的密切关系。他歌颂李、杨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又清醒地看到国家兴衰制约着他们的爱情。沉溺爱情必然导致朝政荒疏,而国家衰亡必然毁灭爱情。只有那超脱尘世的仙界爱情才是地久天长、永恒不变的。“神仙本是多情种,蓬山远,有情通。情根历劫无生死,看到底终相共,尘缘倥偬,忉利天情更永”。但是,要到达理想的爱情天地,仍需要在凡世做出努力。既要具有那种天涯海角难阻隔、生生死死不变移、心心相印不相欺的专一至情,又要有“败而能悔”的精神。

洪昇通过许多情节表现出了李、杨爱情中既带有帝妃爱情的特殊性又具有普通男女爱情的一般性。他真实地写出了帝妃生活中的荒淫糜乱、争宠权诈等特点,也极力表现了李、杨之间充满浓情蜜意的爱情关系。在李隆基方面主要表现了他从风流好色、三心二意到感情真挚专一、缠绵深沉的转变;在杨贵妃方面则主要突出了她为争取到皇帝钟情于她而受尽煎熬。

《长生殿》中的李隆基上场时唐朝已非盛世,他沉溺安乐,寄情声色,唯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已是年迈之人的他,又册封年轻美貌的杨玉环为贵妃,并拿出金钗、钿盒与杨妃定情,愿与她“并翅交飞,牢扣同心结合欢”。他以一个封建皇帝所能给予的奢侈享受给予杨妃,以示恩宠。他为得到爱妃的欢心,赐杨家“一门荣宠”。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被拜为右相,三个姐姐都被封为夫人。唐明皇“弛了朝纲,占了情场”,不察奸忠,不仅赦免了安禄山失误军机的死罪,还委以三镇节度使的重任,为安史之乱埋下祸根。他为博得杨妃一笑,竟然责令远隔千山万水的涪州、海南两道每年进贡新鲜荔枝,致使进贡使臣疲于奔命,驿马多半累死,驿官几乎逃尽,禾苗被践踏,行人被马踩死。洪昇客观地写出了帝妃之间的爱情使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在杨妃的不断努力下,李隆基的感情被渐渐征服了。李、杨继《定情》后又在《密誓》中海誓山盟,“愿世世生生永为夫妇,永不相离”。他们在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发出的誓言,标志着李隆基专一爱恋杨玉环的开始。马嵬之变则是李、杨爱情的转折点,李隆基经受了一次最严峻的爱情考验。在杨妃将要与他永诀的时候,他痛不欲生:“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抛舍你也!”“若是再禁加,拚代你陨黄沙。”在李隆基看来,爱妃若死,皇帝的宝座又有什么用?他甚至要替杨妃去死。他感叹“堂堂天子贵,不及莫愁家”。《埋玉》以后,李杨之间由人间爱情变为人仙爱恋。李隆基出逃四川,退出宫廷,传位太子。历史与人生的巨大变迁使他终日抱恨,忏悔万端。他一悔天下变乱是因“朕之不明”;二悔爱妃丧生是因“寡人昧了他誓盟深,负了他恩情广,生拆开比翼鸾凰”。从《埋玉》、《闻铃》到《哭像》、《雨梦》,李隆基完全沉浸在对杨妃刻骨铭心的思念之中,沉浸在失去所爱之人以后的难以排遣的孤独寂寞的情绪里。李隆基退出了政治舞台,却使得他对杨妃的爱情变得纯洁了。于是,欣赏者便能够同情、理解他的感情和遭遇,并为他最终在月宫与杨妃重圆,得到了永恒美满的爱情而感到欣慰。

《长生殿》中的杨贵妃是一个不倦地追求真挚、专一爱情的女性形象,与历史上的杨贵妃有所不同。洪昇在对杨玉环形象的改造加工过程中表现了他的爱情理想。在《例言》中,洪昇写道:“史载杨妃多污乱事,予撰此剧,止按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为之。而中间点染处,多采《天宝遗事》、《杨妃全传》。若一涉秽迹,恐妨风教,绝不阑入,览者有以知予之意也。”洪昇的爱情理想是实现“纵到九地轮回也永不忘,博得个终随唱”(见洪昇《四婵娟》)的真诚专一、始终不变的夫妇关系,他笔下的杨玉环的所作所为几乎是他的爱情理想的现实表现。从《定情》开始,杨玉环就对着金钗、钿盒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追求:“惟愿取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完。”他把爱情的专一性、永恒性的要求加到享有“后宫粉黛三千人”的皇帝身上。她“拔自宫嫔”,知道后宫三千美人就是威胁她的专宠地位的隐患。容貌体态的娇美固然是她的天生资本,但夺取君心还需要斩断帝王对其他人的眷恋情思。于是,她被册立为贵妃后,不容李隆基勾搭虢国夫人,又“逼得个梅娘娘,直迁置楼东无奈”。她还自制《霓裳羽衣曲》压倒了梅妃的《惊鸿舞》。在被贬出宫外的不利情况下,她剪断青丝以表深情。在听说李隆基暗召梅妃后,她虽然一夜哀怨,但又清醒地意识到:“江采苹,江采苹,非是我容你不得,只怕我容了你,你就容不得我也。”她揣摸君心,清晨追至翠华西阁,奚落唐明皇的用情不专,取出金钗、钿盒要向明皇把“深情蜜意从头缴”。这种又娇又妒的情态反而打动了李隆基,他更喜欢“情深妒亦真”的爱妃了。七月七日之夜,长生殿中,杨玉环对着牛郎、织女星发出了“愿钗盒情缘长久订,莫使做秋风扇冷”的祈祷。杨玉环千方百计,巩固了李隆基对自己的爱情,同时也为自己的马嵬命绝设置了坟墓。杨玉环临死时恋恋不舍李隆基,她嘱托高力士小心侍奉明皇,她声泪俱下地对李隆基说道:“我那圣上啊,我一命儿便死在黄泉下,一灵儿只傍着黄旗下。”杨玉环的痴情始终不变。在《情悔》中,杨玉环的鬼魂忏悔道:“只想我在生所为,那一桩不是罪案。况且弟兄姊妹,挟势弄权,罪恶滔天,总皆由我,如何忏悔得尽。”然而,“只有一点那痴情,爱河沉未醒。说到此悔不来,惟天表证。纵冷骨不重生,拼向九泉待等……敢仍望做蓬莱座的仙班,只愿还杨玉环旧日的匹聘”。她唯一无悔的是她和李隆基的美满爱情,在作者看来,她这一悔“能教万孽清”。成仙后的杨玉环仍然是“位纵在神仙列,梦不离唐宫阙,千回万转情难灭”。于是,作者就让杨玉环在仙境中实现了在人间宫廷中难以实现的和李隆基永久团圆的美好愿望。洪昇从“从今闺阁长携手,翻笑双星惯别离”(见洪昇《稗畦集·七夕·时新婚后》)到“天上留佳会,年年在斯,却笑他人世情缘顷刻时”的思想变化,说明了他对于永恒爱情的向往和对人世情缘短暂的遗憾。

《长生殿》围绕李、杨爱情这个核心,又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写,起到了深化爱情主题的作用。作品的前半部穿插描述了杨氏兄妹的倚势弄权,骄奢淫逸;安禄山的阴谋叛逆;人民群众的愤懑反抗。后半部则穿插描绘了雷海青的英勇骂贼,郭子仪的坚决抗敌,李龟年的慷慨悲歌。在《疑谶》中,郭子仪的一段唱词,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认识:“怪私家恁僭窃,竞豪奢,夸土木。一班儿公卿甘作折腰趋,争向权门如市附。再没有一个人呵,把舆情向九重分诉。可知他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在《骂贼》中,乐工雷海青对叛贼降臣的痛斥反映了作者的耿耿正气:“平日价张着口将忠孝谈,到临危翻着脸把富贵贪。早一齐儿摇尾受新衔,把一个君亲仇敌当作恩人感。咱,只问你蒙面可羞惭?”在《弹词》中李龟年对天宝遗事的弹唱吐露了作者对于国破家亡、历史兴衰的深沉感叹和痛定思痛的严肃思索:“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他沉痛地指出最高统治者“弛了朝纲,占了情场”。一曲《弹词》拨动了清初广大人民的心弦,这与洪昇真实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人们普遍的社会心理不无关系。

《长生殿》的艺术成就很高。梁廷柟在《曲话》中认为它是“千百年来曲中巨擘”。吴舒凫在《长生殿·序》中说:“昉思句精字研,罔不谐叶。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是传闻益远。蓄家乐者,攒笔竞写,优伶能是,升价什佰。”《长生殿》成功地在李、杨故事历史题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把现实与幻想融为一体,既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又描绘了令人神往的理想境地。既满足了人们喜欢真实的心理,又顺应了人类喜爱幻想的天性。《密誓》是根据《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两句诗敷演出来的。写天宝十年七月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看李隆基和杨玉环在长生殿山盟海誓的过程。牛郎织女将天上人间相比较,得出“天上留佳会,年年在斯,却笑他人世情缘顷刻时”的结论,并指出李、杨劫难将至,预示00了李、杨爱情的乐极生悲。这一出把天上与人间融为一体,意境很美。《长生殿》前半部深刻的现实描写与后半部美好的浪漫描绘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使得《长生殿》的艺术成就超过了《长恨歌》和《梧桐雨》。棠村相国称《长生殿》“乃一部闹热《牡丹亭》”就是看到了《长生殿》的这种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特点和其不亚于《牡丹亭》的绚丽文采。

《长生殿》的文辞曲律既具有阴柔之美,也不乏阳刚之气,既富诗情画意,又有沉雄顿挫之力,能满足欣赏者多层次的审美需要。《偷曲》一出写李谟在宫墙外偷听《霓裳羽衣》舞曲的情景。那种景、情、声、色相交融的场面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和美的享受。《闻铃》一出则把风声、雨声、铃声交织一起,烘托了在雨打梧桐的秋夜李隆基思念杨玉环的凄切心境:

【前腔】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

而在《疑谶》、《骂贼》、《弹词》中,郭子仪、雷海青、李龟年等的曲词多具激昂慷慨的格调。如《疑谶》写郭子仪的壮志情怀,曲词豪壮,很有英雄气概:

【商调集贤宾】论男儿壮怀须自吐,肯空向杞天呼?笑他每似堂间处燕,有谁曾屋上瞻乌!不提防柙虎樊熊,任纵横社鼠城狐。几回家听鸡鸣,起身独夜舞。想古来多少乘除,显得个勋名垂宇宙,不争便姓字老樵渔!

洪昇在宫调运用和审音协律方面造诣精湛,《长生殿》的文辞读来朗朗上口,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

《长生殿》的关目安排十分精巧。爱情线索与社会生活线索交叉进行,相互对照,取得了强烈的戏剧效果。又以金钗、钿盒作线索来贯穿全剧。在剧本刚一开始时就让唐明皇拿出金钗、钿盒与杨妃定情。在最后一出《重圆》中,又让李、杨各拿一半金钗、钿盒,会合于月宫。这其间钗盒出现了多次。吴舒凫说:“钗盒乃本传始终作合处。”“大抵此剧以钗盒为经,盟言为纬,而借织女之机梭以织成之。呜呼,巧矣!”

《长生殿》在音乐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如《觅魂·后庭花滚》,从第六句开始增添了四十八句不计衬字在内的五字句,吸收了弋阳腔加滚的手法,进一步丰富了昆曲的曲牌和唱法。

总之,《长生殿》的思想艺术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此,剧本一出现就流行起来。康熙时北京流传着“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说法。“收拾起”为《千忠戮》中《惨睹》一出的[倾杯玉芙蓉]曲,“不提防”则为《长生殿》中《弹词》一出的[南吕一枝花]曲。这说明《长生殿》在当时是家喻户晓的。

《长生殿》全剧共五十出,规模宏大。本书只选译了其中的十四出。这些折出都是《长生殿》剧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折出,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长生殿》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其中《定情(赐盒)》、《疑谶(酒楼)》、《偷曲》、《进果》、《絮阁》、《密誓》、《埋玉》、《闻铃》、《哭像》、《弹词》等,至今还是南北昆剧团的保留剧目。

《长生殿》是明末清初传奇剧作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传奇有多种涵义,既指唐代的短篇传奇小说,也把宋元南戏和元杂剧称为传奇。近代以来,戏曲史沿袭明人说法,把明清以演唱南曲为主的戏曲作品确定为传奇。从结构上说,传奇剧本大都是二十出到六十出之间的宏篇巨制,每一出多是剧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段落,大都在结尾处有两句或四句的下场诗,或说明本出戏结束,或总结本出戏内容,或为下出戏设置悬念;从音乐体制看,曲牌更加丰富,“集曲”的运用增强了传奇的音乐表现力[1];从演出体制看,角色分工更细,末、生、小生、外、旦、贴、老旦、净、副净、丑十行角色凡上场者都能唱。从《长生殿》的选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传奇剧作的上述主要特征。

本书以徐朔方先生的校注本《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为底本,参考了蔡运长先生的《长生殿通俗注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一书及许多注家的成果,在此郑重说明,并深表谢意。

本书的译注工作是在业师李修生先生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刘仁清先生修改审定了每一选出,花费了大量心血。在此谨向二位先生表示感谢!

古典戏曲曲辞的今译是相当困难的,由于译者水平的限制,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的,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正。

戚海燕(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考试报社)


注释

[1] 集曲:从同一宫调或属于同一笛色的不同宫调内,选取不同曲牌的各一节,联为新曲,再从所用曲牌名中各取一二字,合为曲名,成为南曲曲牌的一种体式,叫集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