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魏晋以前若只如初见的时代
《芥子园画谱》说:天有云霞,烂然成锦,此天之设色也;地生草树,斐然有章,此地之设色也;人有眉目唇齿,明皓红黑,错陈于面,此人之设色也。
唐的王维说: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青。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
宋的郭熙说: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碧,秋净,冬黯。
而清的沈宗骞说:人之颜色,由少及老随时而易,婴孩之时,肌嫩理细,色彩晶莹,当略现粉光,少施墨晕,要如花朵初放之色。盛年之际,气足血旺,骨骼隆起,当墨主内拓,色由外提,要有光华发越之象。若中年以后,气就衰而欲敛。色虽润而带苍,棱角折痕,俱属全显,当以墨植骨,色以融神,要使肥泽者浑厚而不磨棱,瘦削者清峻而不晓刻。若在老年,则皮绉血衰,折痕深嵌,气曰衰而渐近苍茫,色纵腴而少憔悴,甚或垢若冻梨,或绉如枯木,当全向墨求,以合其形……又人皆以妇人及少年之色宜嫩白嫩红,而不知少年及妇人亦有极苍色者。中年往及老年之人亦有极嫩色者,然少而色苍,究是少年之神色,而不与老年类,老而色嫩,究是老年之气色,而不与少年同。
从这些文字里,满目唯见色彩斑斓。
人间因为有颜色而美,而中国的文字皆是有颜色的。
譬如紫是暮色。是天闭眼前眼里流露的最后一丝余光,是太阳的光,经过浅蓝深蓝暗蓝的天空,渐渐灭下去。一种意犹未尽的深远。所以紫像是先秦,宴席未散,花朵还未睡去,淡淡的倦,倦看苍生。就像一朵花微微地颓废,却依然开得好美。每一种美都独一无二,都开天辟地。
譬如黑,黑色归一,又生万物。如果说中国是一幅画的话,那么先秦,磨好了墨,铺开了纸张,而秦始皇拿起笔来在纸上起了一个黑色的色块,他不像以往的人再画一朵花,让人一眼知道,这是一幅百花齐放,见惯了百花那花瓣的曲线的人们,困惑了,所以不能分明,连鹿也要说成是马。而刘邦明白秦始皇的意思,他知道这是一座山,于是他顺势在山下画上了水,水映照着蓝天,山上画上了云,云行在天下,人们终于才明白,原来这是一幅山水的大画卷。所以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人都开始任意泼墨于此。
譬如蓝,蓝色有爱而含情,就像汉。若说秦是山水画里的山,那么汉就是山水画里的蓝天清水。一水萦蓝,群峰耸翠,让人见着而心目俱宽。秦亡于不能让天下人有私情,如此界限分明的江山,碰着有情的刘邦,也就豁朗一声,如玻璃缸破了,里面的水喷溅出来,化为无限的山水。
譬如白是东汉的曹操时代,即是白日高升,人、花、小狗小猫都欢腾起来,世界的喧闹,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东汉是白色,历史的白纸上,平地起风云,一场混战,却被文人们用画家的笔墨浓淡相宜地将战争化为一场艺术,做人做事在刀光剑影中得到了最极致的发挥。
先是曹操起了一笔墨,接着,刘备孙权,纷纷出场,你画山来,我绕水,你绕水来,我搭桥,你搭桥来,我行舟,你行舟来,我就做那搭船的人。于是一幅东汉末年英雄混战的山水画就渲染于白纸上,那场面就如同只有一种墨色的中国山水画,虽然所下的笔墨皆为战争的黑色,却在一张白纸上层次万千,风起云涌,抵得上万紫千红的花间之处。
譬如“青”,陆龟蒙有句:“山上花明水上曛,一桡青翰破霞文。”山上的花照着水上的色,青色的小舟一桡一挠击破彩霞的文彩。陆龟蒙只想起了这绝美的一句诗,就再无下文,因为再配上句子,都是狗尾续貂。清龚自珍也有词:“门前青翰泊双双,怕见芙蓉未敢涉秋江。”
古人有色石青,用来画的正是青绿山水,从魏晋的时候中国的山水画开始出现端倪,怯怯地藏于人物身后的背景之上,因为那魏晋满眼见到的都是人的风骨,山水只能浅淡于人身后,露出青山绿水的一角,让隋唐见着,而推到极致,终究发展为水墨山水、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没骨山水、浅绛山水和淡彩山水。一重山盖着一层水,一层水上浮着一重山,绵延不绝,而千百年来青山绿水只是去无声。
所以青是魏,是一种端倪,尚未绿透,却正是清淡。是一笔冷云,浮在中国历史的长空,是一抹清晨的青山,浮着那冷云,落于那文化的画卷之上。
譬如绿,那王胄只留下一句诗,就让人记下了:“庭草无人随意绿”。《苕溪渔隐丛话》说他:“古今诗人以诗名世者,或只一句,或只一联,夫岂在多哉?”
因为绿,这人间,如此可亲可爱。不在多,只在那惊鸿一瞥的刹那。
所以绿,是晋,短短的,一个凝绿的时代,一个由烟化水的时代,在这里,一些以前将起未起的品调都浓郁而胶着成型,让后人亦在此间纠缠不开。
这是一个花鸟画的人间,但这花鸟画里,因为七分为绿,而静。静静地在历史的这段漩涡里喧嚣着热闹着人间的私情。
以前的那些时代,皆是青山与浮云,都可高调与轻逸,只能远观,唯有这晋,化为你近旁一处山石下的花鸟画,多见得绿草,少见得花,而那开花的时代就在它之后,所以这晋是一幅早春的花鸟画。
所以中国的历史,都成倾城之色,那先秦有紫,汉代成蓝,三国留白,魏是一抹清晨的青山色,而晋的绿,是回眸绿水波初起,合掌白莲花未开。而他们皆是历史,最美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时。
中国的历史有好色,而中国的历史也有好音,每个时代都有一些善鸣人士为这个时代鸣响,这些声音的不同,注定了每个时代的不同乐章。譬如这先秦,要出现孔子这些大师横空出世,以《幽兰》之香沁入中国文明历史千年以来、千年以后,要出现那《高山》与《流水》,让这个时代成为知识分子与樵夫携手共赏山水的时代。
而汉先是一曲《十面埋伏》,埋尽战场的英雄,再来得一曲《霸王卸甲》,而得一个雀噪山村、鸡鸣茅窗的天下,在这个天下里,时不时听得那远嫁的昭君乱弹得一首《塞上曲》。
魏晋则是一曲离世而闲逸的《归去来辞》,是一曲入世而悲壮的《广陵散》……
所以张爱玲说:中国的文字有颜色、有声音、有美感、有感情。
喜欢中国的文字,喜欢中国的文字写成的诗篇,更喜欢写诗的诗人,他们是人间最美的颜色,倾城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