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蓝,一朵深渊色
蓝字里,那去掉草字头后的监字,其甲骨文,就像人跪在一盆水旁边临水照镜,一个象形文字就是一个说了很长的故事却还没有结束……
它是牵牛花瓣上那软软的蓝,有俳句说“牵牛花,一朵深渊色”,所以那落在深山底处的深渊也是这般的蓝色。此句还译成“牵牛花,一朵碧潭色”,也是一种幽蓝的美。
有人还说:涧水湛如蓝。我在云南见过这种蓝色的涧水,因为那里冬日的天太蓝,也因为那里的澜沧江特别特别清的缘故,行车在那里的公路上时,一直看着这条幽蓝的江水陪着你,而当再路遇一株满树都顶着大红朵的攀枝花临水照镜的时候,你就会惊叹天上人间呵!
你几乎都有点诚惶诚恐地去接受这江水红花慷慨的馈赠。和暖的春天,湛蓝的晴空与江水,花映入眼,这就是人间最美最值得感恩的风景。
所以万般喜欢正冈子规的俳句:
一桶蓝靛,
漂流春川。
蓝,总有几分柔弱,也有一些温柔,更有一点点忧愁,俳句里说:“插菊瓷瓶上,画有一尾蓝色鱼。”你就觉得这瓷瓶上的鱼几乎要有一丝蓝色的忧愁了。
所以清冈卓行直接就用俳句说了这般蓝色的忧愁:“我之罪是湛蓝,翅膀在天空哀伤。”
现代社会下,难见自然精致的景,当森田高司隔着蓝色的玻璃窗等人的时候,他说:“也许因为隔着玻璃,约会显得格外的蓝。”
你突然觉得,这蓝色总能在任何背景下泼出最优美的情绪。
如果说男人婉转就成紫色,那么女子旖旎就该是这般的蓝。最深的蓝也不过是坚强的女人,而最浅的紫就是温柔的男人。
千种层次上的蓝,总有自己如诗一般的情绪,所以日本给蓝配的名字,总像一首首诗:比如水浅葱是种带灰的蓝,像是水里衍了一点点墨;薄花色是种柔美的蓝,像农家着蓝葛的女子般洁净;而当蓝深川这个名字出现的时候,我就已然见到了那蓝色的家乡。在云南老家,开门见山,那山一层一层递进,而颜色也一层一层渐变,最后连绵不绝的是蓝色的远山如幕布般垂挂在远端。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绿色的山到了远处会莫名地变成蓝呢?只可惜当时我没有诗一般的情绪,只觉被抛弃的恐怖,那样绵延不绝的山把我隔绝在一个繁华世界之外,心里涌起的都是不甘,才有了今日远在千山以外再看山时。
所以我一有机会绕到那绵延不绝的山外面的时候,我就再也不愿回家乡长驻。至今见山依然心有余悸,所以走到香山脚下,懒得爬,回;所以至今只见过压在明信片里的香山红叶;所以走到山西恒山脚下,被拖着爬了一半,嫌太高,找了个借口拨开重重正往上爬的人群溜下山去;每次结伴出门旅游,总跟最老的老爷爷在一起,因为两个人见到山就躲。
有次去宁夏的须弥山,不想跟着驴友爬到山顶,于是就跟着老弱妇孺闲情信步绕到半山的小山坡上,却撞见了最美最宁静的佛窟。当我们打开山门,那光线洒进来,那佛如睡莲般醒来微微地睁眼,渺小的我们仰头望佛,为这般美色倾倒得五体投地——原来佛也不喜欢爬山,坐在半山的山腰处,一样地普度众生。
而那好写颜色的桂苓说张爱玲的小说:“似乎流动着一种音乐,似乎有色阶的变化,都是蓝色,有的是灰蓝,有的是赭蓝,有的是天鹅绒蓝,而有的是宝蓝,更华贵些,绮彩些,是皇家蓝。另外有油蓝、宝蓝、紫蓝、晕蓝、闷蓝、灰蓝、蓝灰、蓝绿……从对色彩的独特悟性来看,张爱玲该是凡高天堂里的邻居。”我觉得连这桂苓也如那临水的美女,那水蓝的影子也慢慢爬上了她的衣裳。
而康定斯基则为每一种色彩在音乐中找到了与其相对应的乐器,所以:“蓝色是典型的天堂色彩,它所唤起的最根本的感觉是宁静。当它几乎成为黑色时,就会发出一种仿佛是非人类所有的悲哀。当它趋向白色时,它对人的感染力就会变弱。”因此他说,淡蓝色是长笛,深蓝色是大提琴,更深的蓝色是雷鸣般的双管巴斯,最深的蓝色是管风琴。
蓝色的海总是让童话的主人公得到救赎。从中国的神笔马良到法国尤瑟纳尔精美的中国故事《王佛脱险记》,主人公们都画了一片大海,让自己逃脱人世的魔爪。
那王佛是一位奇妙的画师,他和弟子林浪游在汉代的道路上。这个故事精致如花,宛若汉代的女子服饰,层层包裹成花朵。人宛若要走在花里一般,去看这个故事。而这里面,色彩斑斓,拨花还是见花,一层一层,一重色彩蔓延到另一重色彩之上。
最后,这个王佛,在残暴到欲挖其双眼、砍其双手的皇帝命他先将他过去的一幅半成品画完的时候,王佛在那幅只勾有大海和蓝天形象的画稿上,想起了自己的青春,里面清新的意境是他后来再也无法企及的。
所以他接着在那未画完的大海上抹上了大片大片代表海水的蓝颜色,又在海面补上了一些小小的波纹,加深了大海的宁静感。这时候奇怪的事出现了,宫庭玉石的地面潮湿了起来,然后海水涌上来了,“朝臣们在深齐肩头的大水中慑于礼仪不敢动弹……最后大水终于涨到了皇帝的心口。”一叶扁舟在王佛的笔下逐渐变大,接着远处传来了有节奏的荡桨声,来到近前,王佛看到弟子林站在船上,林将师傅扶上了船,对师傅说:“大海真美,海风和煦,海鸟正在筑巢。师傅,我们动身吧!到大海彼岸的那个地方去。”
于是王佛掌舵,林俯身划桨。桨声响彻大殿,小船渐渐远去。殿堂上的潮水也退走了,大臣们的朝服全都干了,只有皇帝大衣的流苏上还留着几朵浪花。王佛完成的那幅画靠着帷幔放在那里,一只小船占去了整个近景,逐渐远去后,“桨声渐微,最后完全中止,因为距离太远,听不见了。皇帝俯身向前,手搭凉棚,望着王佛的小船越驶越远,在苍茫的暮色中变成了难以望见的一个黑点。一股金黄色的水气从海面升起并且弥漫开来。最后,小舟沿着一块封住海门的岩石转了弯,峭壁的阴影落在船上;船尾的航迹消失在那空旷的海面上。画家王佛和他的徒弟林便永远消失在刚刚由他自己制作的蓝天般的海洋里。”
好喜欢这个法国人的故事,那种蓝里,人生似乎也得到了救赎——见着那中国的山水画里大片大片为水而做的留白原来是每个文人逃避到静处无灾无难的家园。而那徒弟眼里的“大海真美,海风和煦,海鸟正在筑巢”就像一个汉代的诗人喊一句话就能成诗一般动听。
而这种汉代青春的意境,正如后来的王佛所难达到的,也是今天的我们所难达到的。
蓝色的花,除了那种蓝得如一朵深渊色的牵牛花外,还有矢车菊,她的蓝总让人想起海水里的美人鱼。
因为安徒生童话里的那个《海的女儿》就住在矢车菊花瓣般的蓝色海水深处: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海底的人就住在这下面。
多么美丽的住处,连鱼也能有诗意的情绪。
而童话之外的很久以前,德国的一条开满矢车菊蓝色小花的乡间小路上,行来了未来的普鲁士皇帝威廉一世和母亲路易斯王后,他们在一次内战中被迫离开柏林。在这逃难的途中,车子坏了,王后和孩子停在路边等待,见着路边蓝色的矢车菊,王后就用它编成了小花环,戴在九岁的威廉胸前,孩子不安的心从这童话般的蓝中得到了勇气,他一辈子记住了路边这些蓝色的小花。后来威廉一世加冕成了德意志皇帝,他坚信自己得到了蓝色矢车菊的祝福,所以把它当成自己的吉祥之花,时时珍爱。
矢车菊的英文名字是Bluebonnet,意思是“蓝色太阳帽”。这个名字来自于花的颜色是蓝的(blue)以及花的形状像女士的太阳帽(sunbonnet)。在网上曾看过一个蓝色的童话:
有一次,在南美洲一个印第安人的部落中,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很多族人都饿死了。神于是谕示族长:族人必须做出牺牲,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火化献给神,让那灰烬随风散到大地的各个角落,雨水才会再降大地,使大地重生。但是自私的族人们谁也舍不得将自家的宝贝献出来,只有一个叫安妮的小女孩,把因饥荒饿死的父母留给她的唯一遗物,也是她在这个世上最珍贵的东西——一个戴蓝帽子的布娃娃投入火中,然后将灰烬一把一把地撒向大地的每个角落。
第二天早上,当她醒来时,看到灰烬所到的每一处,都开满了美丽的蓝色花朵,那些花朵就好像蓝色的帽子般,铺满了整个大地。而就在这时,雨点开始降下,大地又恢复生机,族人都获救了。
从那以后,每逢春天,这地方都开满了美丽的蓝帽花,因为伟大的神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小女孩为爱而做出的牺牲。
爱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奉献自己最珍爱的东西,而现世上,我们有多少人还能这么奉献?
有几天一直在看湖南卫视的《洞穴之光》,看见那山里的孩子,那么纯真。城里的问题孩子去贵州的深山里体验生活,这个山里的小孩,看见城里的孩子不喜欢吃自己每天都在吃的玉米面,又不喜欢走自己每天都要走的崎岖山路,觉得是自己的错一般在那难过地哭泣。然后,家里拿出过年才吃的白米,又特地去邻家借了只鸡来煮,山里的小孩快乐了,而城里的孩子却难过了,他们不忍吃那白米也不想动那只鸡,大家都僵在那儿……
后来,城里孩子去集市给山里的孩子买了衣服,也买了香皂,说他用洗衣粉洗头对头发不好,我看着这些,依然只是觉得,这城里的小孩买再多的东西,他也无法抵偿那山里的小孩对他的珍视。因为,山里的小孩,拿出来的可是倾尽所有的最珍贵的东西啊。但是,他那倾尽所有的爱终究让城里的问题孩子醒悟了,他们重新又成为了好孩子。
所以,财富不能代表爱的程度。最珍贵的爱有时候恰是那些最不值钱的爱……
——无论是中国的神笔马良还是法国的王佛,以及德国的皇帝,他们都从蓝色里找到了夺命而逃的生路。而那个南美洲的小女孩,更是将自己的珍爱化做了蓝。
我不禁要想,蓝色一定是天使的爱的颜色。它化在大海里,化在蓝色的菊花里,让人见着天使在自己身畔的脚印而心安。有个故事说,有一个人最难的时候却只见到了一个人的脚印,于是他向天使抱怨,天使说,那是因为我在抱着你走路……
蓝色有爱而含情,就像汉。
若说秦是山水画里的山,那么汉就是山水画里的蓝天清水。一水萦蓝,群峰耸翠,让人见着而心目俱宽。
秦亡于不能让天下人有私情,如此界限分明的江山,碰着有情的刘邦,也就豁朗一声,如玻璃缸破了,里面的水喷溅出来,化为无限的山水。
那汉,山与山之间,各占天下,亦棱角分明,却不相隔,中间低的地方有水亦有桥,高的地方有云,总之皆是情谊。
有秩序,也有人情,所以汉代的人间再唱诗的时候,不再说“帝力于我何有哉”,只说自己如鱼:“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天下的世界,鱼有鱼路,虾有虾径,人有人道。
秦无情,汉有情,所以我们从未听说过秦始皇的爱情故事,但汉,从刘邦开始,他的情就刚可以刚到刀光剑影的相残,柔也可以柔出善舞的长袖。
他的发妻,吕雉,跟他一起拼得了江山,在他软弱的时候,把江山当成了小家小院,让自己如一个普通的丈夫一般,遇到难处也当找自己的妻商量相论,柔蓝一水萦花草,平岸小桥千嶂抱,他如是地把天下做成小山小水,小到他只是凭栏望极蓝桥,但见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便罢了。一桥的天下,不过是山浅见天多、细草浓蓝泼,所以跟他同凭栏的妻,也就成为了他目之所及的江山的半边天。
吕后及刘邦的父母曾经被项羽俘走过,但他们终究在划江而治的时候,一起安然回到了刘邦的身侧。伴在虎侧的羔羊,所受的苦,吕雉终究挺了过来,还照顾了刘邦的父亲,所以刘邦是万分感激的。他得承认他有君王之志向,但也有小人之手段,刘邦有情的一面,让他英雄暮年尚能与戚夫人倚瑟而歌;刘邦无情的一面,竟能在当年与项羽以楚汉荥阳对峙时,项羽欲烹他的父亲以迫其退兵,他竟然还能说: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
因为他的无情,他尚能成就项羽未尽的霸业。若说为什么刘邦会取代了项羽的江山,只不过他比项羽更无情。但他只把无情用在当下狠心之处,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也闭眼挥剑,斩断那一丝私情的羁绊。
霸王凶残,但他尚能于关键时刻念一丝温情而放过了鸿门宴上的刘邦,也会在英雄得意时,一心只想衣锦还乡,他孩子气地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的志向不过是要让家乡的人一起为他高兴,而不是这个天下。当英雄末路,还要唱一出霸王别姬。而走到江边的绝路,也不肯上逃生的小船,只因为他觉得他无脸再见江东的父老。
他心里有太多的私情相绊,注定了他只能做一个自刎于江边的项羽。
其实只能说,他做的天下比刘邦做的天下还小,碰到小山遮断蓝桥路,就回转与楼上美人相倚看,看碧纱窗外水挪蓝。
一窗的天下,也不过见到烟锁蓝桥花径。
所以美人没有了,英雄也就没有了去处,也就君行直到蓝桥处,无路就停下来,也不凭栏,也不上船,就金剑沈埋,壮气蒿莱。
刘邦无情,无情到要与项羽分食了父亲,项羽不见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刘邦心里拿定了项羽的恻隐之心,所以他不惜做一个千古的小人来拿到天下。
刘邦的父亲如何看待这件事,而同被项羽俘虏的吕雉又如何替夫君担待,因为她必须了解夫君的志向方能接受这样的残酷,历史上从未说过,只说,当他们以鸿沟分界各占半个天下的时候,项羽送还了他的父亲和他的妻子。《史记》里还说项羽终究是妇人之仁:“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他的一点私情,终究被刘邦稳稳地拿捏在手中。老百姓会扼腕唱叹这个妇人之仁的项羽,但最后天下却还是归依了这个无情的刘邦。
那吕雉回来后终究被刘邦封了皇后。
那么多年的屈辱与恐惧以及在困境中对夫君的绝望,终于在做了皇后后得到了补偿。但是她却比他的夫君更无情,因为她终究学会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为了稳固大汉的江山,刘邦必须得杀了韩信,但是他不忍,有那三不杀的誓言也罢:“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终究是不忍也念及那义字。所以吕后来下手,用布兜起来,用竹签刺死,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史记》里说刘邦听到韩信被吕后杀死的心情是“且喜且哀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呵。
吕后比刘邦更无情,她眼里没有亲情,没有夫君,她凭栏而看的时候,满眼只看到江山与王道。于是花迎剑佩星初落,吕后终究指点了刘邦之后汉家的江山。
而刘邦此时想要一个温柔的女子做自己的妻与自己共看小家小院上的月,不再需要一个指点自己江山的女人,此时他却发现他得到了国却得不到家,他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与孩子都已经无力再保护。
在京剧里项羽更是唱尽了其英雄美人的悲伤:“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而虞姬也只能哀叹一声自己人世的薄凉:“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所以英雄暮年的刘邦也已然无奈,常拥戚夫人倚瑟而歌。歌毕,每泣下流连。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云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婢数百人,皆为之后宫齐首高唱,响入云霄。
厚爱之下,美人却不能心安,因为她清楚,隔墙便起风云,她唱得越心欢,她的繁华就会歇得越早。所以,戚夫人很希望刘邦能立自己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但吕后早已招得商山四皓辅佐太子。
见这日后的江山已不是自己所能染指的,所以刘邦告诉戚夫人:“我欲易之,彼羽翼已成,难动摇矣。”看着戚夫人哭,刘邦不忍:“汝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于是唱了一首歌,伤心欲绝:“鸿鹄高飞兮,一举千里,羽翼已成兮,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兮,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兮,尚安所施!”
一个君王,一个习惯了与美人共语却只见娟娟缺月西南落的君王,已无力到只能用一首歌来安慰自己的美人。
这些男人明白,有些女人给自己带来江山,而有些女人给自己带来爱情。刘邦很幸运,他同时拥有了江山美人。但是他的江山却保护不了他的美人,最终爱情落入悲惨的结局。而为他带来江山的那位女子,已然成为他的继位者,睥睨着且保护了他的天下。
项羽很失败,他只拥有了爱情。江山到得自己手上,又能怎么样呢?还是一样连自己的爱人都保护不了。
那男人的锋芒落到女人的手上,总有些爱情蓝色的忧伤。
所以,两个天下最雄心的男人的结局都不过如此。
刘邦死后,戚夫人髡钳,衣赭衣,被命舂米,心里凄凉而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
戚夫人没有吕后那种忍辱负重的心思,所以歌声被吕后以为把柄,砍去手脚,做成了人彘。被吕后的儿子惠帝见着,怒而把江山都扔给了母亲。
而对于戚夫人身在赵地的儿子赵王如意,吕后早前诱其到了长安,而惠帝终有着人之手足常情,怕母亲杀了赵王,所以每天同饮同睡,不想让母亲有机会下手。未曾想,有一天,惠帝起得早,看见赵王熟睡,不忍叫醒他,所以先行离去,等他再回来时,却发现赵王已被吕后鸩死。
喜欢惠帝这点点人情,即使江山是自己的却无力去行,也不忍去看,步步都踏着亲人的血,不如就立定于此蓝桥之上,凭栏看罢。
把这用亲人的血泼就的江山扔给想要的女人罢,她要的都给她,是对自己的救赎。
汉总是这样,隔墙便是蓝桥,桥上是天下,桥下是人间。
不过吕后对于危及她政权的人或事,如同刘邦一样,极尽无情之举,但对于她的臣民,她也如同刘邦一样是懂得有情乃有道的,所以刘邦的最终成功不在于他有多无情,而在于他以及他的妻的“有情”,此情不关风月,乃至于天下。所以,《史记》和《汉书》都称赞吕后:“高后女主,制政不出闺阁,而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经过那么多年的辛苦,她比刘邦,也比惠帝更在乎这个江山,所以她势必要用她的无情无义去拼得自己的天下,又要用有情有义去让这江山断岸行簪影,荒畦落履痕。所以即使她让戚夫人死得那么惨,但戚夫人死后,她的侍儿皆复为民妻。
所以,她是个王。
而也正是她无情无义的手段让大汉得以安然,而她用情用义看待江山,也让大汉从此开始,天下清明,一朵牵牛花上,泛着深渊的蓝。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
山形依旧枕寒流。
人世几回伤往事,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汉有义而有可敬的人间,有志而有澄蓝的天下。
从先秦那个击壤而歌“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人到常常去咸阳望见秦始皇的刘邦的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又到那年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时,让项羽见着而说“彼可取而代也”的话——那汉以前的人间,人人都可把自己当成天下的主人,所以当有英雄振臂一呼,天都可以塌下来,变成英雄的人间。
只是,刘邦见到了坐在壮美的咸阳都城里的秦始皇的王气,而项羽见到的是衣锦还乡让众人欣羡而膜拜的秦始皇的霸气。
所以最终,有志气的两个男人,一个做了皇帝,一个也做了个霸王。
刘邦那时不过是沛县泗水小小的亭长,就是这个小小的亭长,趾高气扬地去参加吕公的宴会,吕家本有一规矩,需进千钱者方可坐于堂下,刘邦信口开河说他进万钱,却不带一钱地进去,惊得吕公起身相迎,见刘邦容貌而窥得天机,乃将女儿嫁与刘邦,是为日后亦曾独步天下的吕后。
那刘邦立于堂前,当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概,而让吕公窥得这大王之雄风如何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
后来,身为亭长的刘邦送囚徒到骊山做苦工,一路上不断有囚徒逃亡,刘邦自忖等到得骊山,囚徒当大多逃脱而自己也难逃一死,所以夜里,喝完酒的他,就把囚徒都放了,说:“你们走了,我也当从此消失。”而有十余志士,感于其恩而动于其志,誓死相随。
——从远古而来的中国民间,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男人与女人有情,而汉代的男人与男人之间有的就是这样的义。
刘邦,可爱的刘邦,心有决断,却依然要用酒来壮志,所以,历史上尤其要留一笔,他放了这些人,是在“止饮”之后,但不管怎样,尚不知自己何等能耐的刘邦,做这事的时候,无论有多少是为自己而考虑,但终究,他还是有一个义字当道,所以终能感动十余志士,又终能感动天下之志士。
而那个时候的民间,率性而为,见着志士,一跺脚击壤,便要做一番事出来而留史千古。
所以十多个人就这样掀起一个朝代新篇章的一小角,让人窥得那光,有了光,就能看见天下。
所以《汉书》里,一点一点当做真事亦或是传奇一般记述着刘邦的神迹,其实也许,不过是刘邦以容易让人信服而膜拜的神迹告知天下他的志向而已。
所以当一行人携酒行于夜径,路不能明,刘邦令一人前探,回报说,一蛇当道,刘邦醉而胆大,说“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二,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妇夜哭。人问妇何哭,老妇说:“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老妇不诚,欲为难之,老妇忽不见。后人告诉了刘邦,刘邦乃心独喜,自负。于是诸从者日益畏之。
那个时候,人总是喜欢把人当做神,因为有这般的神气,才能有击壤而歌的勇气。喜欢那汉代的人,仿佛都有着这种做人的神气而立于天下,从苏武到司马相如,到霍去病……
也喜欢这个时候“乃心独喜而自负”的刘邦,如同一阵风,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还仅是一阵风而已,亦或撞山而止,亦或绕山而行。而刘邦的风却将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所以刘邦从一开始,就以起于青萍之末而非塕然起于穷巷之间的风向告知天下——他大王之雄风的气象。
所以当秦始皇说“东南有天子气”,刘邦以为说的是自己,就躲进了山里。而吕雉却屡屡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吕雉说,你居所上方常升腾起云气,所以我循云而来。
于是,追随者又甚众。
后来的李白说“志人贵藏辉”,那是寄篱于别人天下的手腕。
而刘邦,从一开始,就不同凡响地以“盛怒于土壤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飓熛怒”的雄风,宣告了他如天之临如地之载的到来。
——那藏也藏不住的雄心,总是会暴露了他的行踪。所以走到哪儿都有一团云烟跟到哪儿的刘邦,且喜且郁闷,郁闷的是他再也无法在秦的天下里藏身,所以遥相呼应那英雄的振臂一呼,一介布衣提三尺宝剑,以其大王之风的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终入得咸阳,迎来自己大汉即将开启的蓝光。
未及咸阳而至于霸上的时候,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带着皇帝玉玺前来投降,诸将有说要杀秦王的,刘邦终未允,说:“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刘邦再是无情,他也只杀对其有害而不会杀对其无益的人,他终究懂得但凡自己能立足于天下,当收剑而给别人一天地,让民安身立命。
所以等他到得咸阳,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又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遣人广告天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刘邦推辞不接受,曰:“仓粟多,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刘邦不为王。
如是他这样的清凉雄风,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后,只抵花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
——终究做的是一走云行水抚花的风,怀着恭敬之心立于花间树下与水上,不像项羽以一场暴风骤雨横扫而去,风雨过后,世间已无他安身立命之处。
因刘邦对民的恭敬与情义,让范增惊于其志,对项羽说:刘邦居山东时,贪财好色。今闻其入关,珍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小。
于是演了一出鸿门宴。终究项羽做事犹豫,刘邦才得以逃脱——项羽常怀私心却不能容有大志,他做霸王有义却未曾与民留情,他总以为刀剑之上立天下,所以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可怜这子婴,这个曾为鹤独立于天下者,在刘邦凭栏睥睨之下得以存活,却在霸王剑下,终不得一苟活之地。项羽烧了秦宫室,所过残灭,秦民大失所望。
——刘邦,终究懂得刀剑之下不及山水之天地宽,所以他用的是山来顶天,水来盖地,所以他得以在山高水远的天下里安身立命,而他的民也安于此山长水阔的大汉。
刀尖之上无安身立命之地,而一朵花,即使只是一朵花,也能花底天宽春无限。
这就是刘邦与项羽的不同,一个可以拈花微笑看另一个拔剑自刎于乌江边。
刘邦与项羽的争战,被人们谱写成了一曲千军万马之势的《十面埋伏》,有史书记载此曲:“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乐曲高昂、气势磅礴;而人们又谱写了一曲《霸王卸甲》来唱待他们心中悲壮的霸王项羽,乐曲沉闷悲壮。因此有人说:“得意者弹《十面》,失意者奏《霸王》。”
刘邦再得意,他得到天下后,亦铩羽而立,与民于花前月下安身立命,其王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幢,经于洞房——马上夺得的天下,当于马下治理,一步一步用人的脚印击壤而过,才能知道天下有情有义的滋味,而非马蹄踏过百花残尽。所以,他给民一天地,也给自己一家园,终究安了心,与美人看花南陌,待月西厢,鼓瑟相歌。
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这就是刘邦马上雷厉风行雨疾、马下“台笠冒山雨,渚田耕荇花”的天下。
刘邦,独步天下之后,与项羽的志向一样,他锦衣还乡,回到了沛县,与父老乡亲酒酣之时,他击筑自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首歌,让他从马上大王成为马下的诗人。那个时候的人,再是威仪如君王也当留下一首大风诗,而再是残暴如霸王,也当凄凄唱下“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那个时候每个人不经意一张口便成诗人,所以他们所行过的路也皆是诗情与画意。
唱完歌,刘邦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父老乡亲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
志士怀感伤,心胸已倾倒。
刘邦再有天子之云气,落地依然只是个普通的人而有着民间的情。
刘邦衣锦还乡,留下一曲风光的大风歌,但被后人演绎,终究成了小人的得意。
先看他如何的风光:
“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蹬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些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再看他如何地被乡人揭开老底:
“那大汉下得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膛。
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耙扶锄。
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涂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这元人终究是麻雀之腹无法容纳鸿浩之志,也终究是浅薄,不了解汉代的情义志气,可以重重过天下,也因此得到天下。
他终究永远只记得,有人欠了他的钱粟,而不知道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汉高祖欠他的也早就用一个大汉“闲门只掩扉、花禽惊曙月、邻女上鸣机”的天下来相还。
元人的器量之小,而无汉代人间那行云过后留云烟、云烟散后见澄蓝的天下的神气。
所以,《汉书》里说:“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
所以,那蓝天里白云行去的人间,只见那刘邦蹬鞍下马,倏忽云散,雀噪山村,鸡鸣茅窗。
汉代蓝色的黎明就这样降临天下。
汉宫有水 锦水有鸳——司马相如
只有相思无尽处。
天涯地角有穷时,
——宋·晏殊《木兰花·春恨》
汉代民间的爱情,就像那陌上采桑的女子,用林徽因的话说,“蓝天里白云行去”,坦荡荡的,连多余的装饰都没有,唯独只有爱情。
那秦氏罗敷,款款下得楼来,走在这片蓝晃晃的天下,一点点嗔怪的蓝色心绪,都成了《大明宫词》里最美的情诗:野花迎风飘摆,好像是在倾诉衷肠;绿草凄凄抖动,如无尽的缠绵依恋;初绿的柳枝轻拂悠悠碧水,搅乱了苦心柔情荡漾。为什么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而我远行的丈夫却年年不见音讯……
汉代的爱情,总是能放在光天化日之下,让老百姓热闹地看着。
所以这样一个款款走在路上的思夫的女子,让众人见着,那热闹的风景让人见着汉代最清亮坦荡的风光:“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这种看热闹的风景从没有消失过,而可以落成诗的只在汉代。因为他们的风情以蓝天做底以白云做墨,泼色不多,却是最自然的所在。当年的汉代人,是“蓝天里白云行去”的人,而如今,我们再看他们的爱情,就像看着头顶的蓝天与白云。
——两种颜色,却已是最动人的风光。
所以当那轻薄的男人出现,《大明宫词》遥想当年那亮丽的风景:
“离家去国整整三年,为了梦想中金碧辉煌的长安,为了都市里充满了神奇的历险,为了满足一个男儿宏伟的心愿。现在终于衣锦还乡。又遇上这故人的春天。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满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改变……也不知我新婚一个月就别离的妻子是否依旧红颜。……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满面春光,美丽非凡?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样的错误?”
再是满月春色,也不及这一抬头见到的蓝天里行去的白云。所以,那别了霸王的姬,出门来,也要“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只是那时大汉的蓝天尚未升起,她见到的只是黎明前那微微的蓝而已。
所以《大明宫词》里罗敷的回答,只让天越发得高,而越高的天,见到的蓝越发得纯净:“这位将军,明明是你的马蹄踢翻了我的竹篮,你看这宽阔的道路直通蓝天,你却非让这可恶的畜生溅起我满身污点,怎么反倒……怪罪起我的错误?”
汉诗的《陌上桑》里,接下来,是罗敷如何夸赞自己的夫君而让这立马踯躅的太守羞惭。
所以有人把罗敷的话写成了这诗,那诗里分明见着花枝乱颤地窃笑,笑那轻薄太守的污浊: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鬓鬓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那太守,就像地上一滩污浊的水,立于罗敷的脚下,却是映照了蓝天一般,太守的心里,也晃荡了一汪的蓝天。
当然,汉代诗外的风景,却比诗里更加热闹,正因为,他们的生活,比诗更能成诗,比故事更能成故事,所以行着的时候可以成诗,坐着的时候也可以成诗;远望可以当成归乡的诗,而傻望可以落成看那采桑女子的诗;立马踯躅时是说那太守如何地被美色勾引,而踯躅登门的青骢马的诗,又说的是焦仲卿的妻再嫁时那万重风光里的哀伤。
所以刘歆《西京杂记》里的那真正的罗敷女子的故事,只比这诗更好。诗里拘泥于细节,而诗外却是天大地大的一个人间。这人间却已然还有一些哀伤,来不得戏台上的半分圆转。说的是:秋胡新婚方三月,即辞家游宦。三年后锦衣还乡,路上遇一采桑女,见而悦之。女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如今日也,采不顾。胡惭而退,至家,问家人妻何在。曰行采桑于郊未返,既还,乃向所挑之妇也。夫妻并惭,妻赴沂水而死。
我记得看过后人改编的这场戏的介绍,说的是夫妻误解消除,皆大欢喜和好如初。看来后人总喜欢圆满,有时候,蓝色的哀伤的结局却意义高远。
——妻子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夫君如何辜负了自己,这种困局只怕是当今的女子也万难处理的。
汉代的刘歆写得好。这就是人间,不是诗。
而《陌上桑》也写得好。这是诗,也是汉代的人间。
那时候的女子,男人尚来不及对她们有太多的要求,但她们已然有自己铿然有声的解决方式。这些方式,比后来那些礼教要来得更加清明。因为这是她们自己选择的生活,再大的代价她们亦懂得去承受。
所以秋胡的妻子的死,我不想说是礼教害人,我想,那时候的女子尚能做主,她选择死,是因为她不想再面对这被丈夫的轻薄污浊的人间,她要的是蓝天白云的清明,所以她不能飞天,那就入水,一样的清明。她也许会后悔,后悔的也只是也许自己踯躅半晌,也就妥协了,就像后人的戏一样,她也许不会后悔,因为这是她自己的抉择,不是朱熹告诉她她应该这么做。
所以,对于这个汉代蓝色的哀伤的悲剧,我选择了尊重。
而那卓文君轰轰烈烈到整个大汉的天地都要为她让路歌唱的爱情,我亦是喜欢。喜欢那时候的女子,还能有这么多的自由,以及自主。
她的坚强以及坚韧,让当今的女子也自叹不如。而她和司马相如戏剧化的矛盾解决方式,把他们夫妻俩的爱情做成了一个传奇,似乎天生的,他们就是要来做这个传奇才相遇于临邛,所以彼此都是大汉天下的爱情剧里最好的演员。
那年,他尚穷困,而那年,她亦刚做了寡妇。
原名不叫相如,因为十分仰慕战国时代赵国名相蔺相如的智慧与胆识,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司马相如,以表崇敬之意和效法之志。
卓家三请四请请他去,他本是不想去的,但碍不过这情面,去了,却惹来急流暗涌。他遇见了自己的红颜。
放下孤傲的身份,使上了一个恋爱中的男人那小小的坏。
假意敬重别人,弹起的琴曲却是献给她的,让她暗对自己侧目。
后来他又再弹琴,让她“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终究对自己倾了心。
但他懂得适可而止又欲擒故纵,于是花了重金让人将自己的倾慕传给她。
所以她连夜亡奔于他,两人一起急急驰归成都。
然而,他的家,没有那弦窕窈瑟的欢娱,只有家徒四壁的困窘。
她的父亲大怒:“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女儿也不着急。
只与夫君一起,重回临邛,在父亲的眼皮底下她当垆卖酒,而他自己穿上酒保的衣服,涤器市中。
两个人过着最清贫的生活,拥着泥暖草生的快乐。
父亲终究受不了,也不忍心。分予文君仆从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父亲的钱再多留着有什么用?不如给自己买来我要的现世爱情的欢愉。这就是卓文君简简单单的想法。因为简单,所以幸福。
有了钱财,他们的爱情故事就不会停止于男耕女织的安贫结局。
所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他们的爱情可以如此不同,不在于这之前,而在于这之后。
所以……
后来,司马相如获得了众人瞩目的成就。
连皇帝,读到了他的《子虚赋》,都要惆怅:“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有人说这是司马相如写的,惊得皇帝连忙召见了他。
于是,他如对待爱人一样对待着皇帝,为他作赋一篇,是为《游猎赋》,极尽铺排夸张、雄浑宏丽,司马相如用笔为自己的君王建造了一处极尽奢华的仙境。似乎对于君王,话都不能好好说,一定要挑这字里最难的字最猗靡的词才能供奉于这君主的脚下。所以这词极其难懂,也不是什么可以让人朗朗上口随意就能想起的诗篇。
但他终究因此升了官。
据说,作完如此奢华铺张的《游猎赋》而一时春风得意的他想起了休妻。
于是派人给妻子送去一封信,信上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大字,并要她立刻回信。卓文君看了信,知道丈夫有意为难自己,十分伤心。提笔一一道出当年两人爱情的欢愉:
一别之后
二地悬念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尽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几断
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见诗愧而收起休妻的念头。
据说司马相如后又起了想纳妾的念头。
于是,妻子,又为夫作诗一首,这首诗,大家都确定是卓文君写的:《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徙徙。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诗里附上了一封信: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夫君阅完,收起了花心,与妻和好如初。
喜欢她这样勇敢的女子,因为现今的世上,依然需要女人勇敢,才能有幸福。
也喜欢这样的男人,尚能见好诗而悔过,终究是爱诗的诗人。
后来司马相如生病辞了官,终究在家中因为糖尿病去世。如果他活得再长一点,像他这样时时有着一点小花心思的男人,大概心里还会冒出一朵一朵的小花,逼得他的妻还要一写再写那一首首让爱情成为绝叹的诗。
只是这种诗再多下去,这个爱情故事就无趣了。所以终究都结束了,结束得刚刚好。
喜欢汉诗的爱情,从《诗经》中涉水而来,却又比《诗经》更亲切,《诗经》是河对岸手捧芙蓉欲渡水而来的女子,让你远远地想她手捧的芙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啊。
而汉诗里的爱情,就像是已经渡水上岸、见着了你、微微颔首而笑的女子,依然手捧芙蓉而去,让你傻傻地立在那,想她。所以用一首诗来说汉的爱情就是:水边佳丽地,近前细看。娉婷笑语,流觞美满。意思不到,夕阳孤馆。流光冉冉为谁忙,小桥伫立斜阳晚啊。
隔了一千多年,爱情,还是一样的爱情。那上山去采蘼芜的女子,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那前妻下跪相询,自己终究哪点不如那新人,心里终究是不甘,丈夫亦是不甘,新人到手了,反而觉得还是原来的最好,所以一千多年后的张爱玲也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可是话是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丈夫只能含蓄地说那新人只能日织缣一匹,而你能织素五丈余。所以还是你最好啊。
故人也满意了,似乎所受的再大的委屈也烟消云散了去。她赢了这口气,也就原谅了这薄情的丈夫。
记得家乡里邻家的一个男子,长得很帅,起先吃了些苦而后又有了些钱,也娶了貌美如花的贤淑的妻,终究还是被另一个风情万种的有夫之妇给勾引了去。万般无奈,两个家庭分崩离析,那贤淑的妻一个人离了去,而对方的丈夫也离去发奋挣钱。两人心安理得地结了婚,在妇家盖了新洋房,一时两人的日子好得意。但十年后,远水兜转。等我再得知这个故事的时候,却是这男的早没了钱,而那女的前夫竟然赚了很多钱,那前夫终究情深,这女的竟然也就回到了前夫的身边,而这男的,找到了前妻哭诉,想要重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