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资助姐姐留学
这段时期,玛丽发现姐姐布洛妮亚十分苦闷。原来,布洛妮亚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料理家务。她最大的愿望是到巴黎学医,然后回到波兰开家乡间诊所。可留学国外的费用太高了,以现在的收入怎么可能呢?
玛丽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但看到姐姐有心事,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姐姐。其实她也无数次梦想到索邦大学(巴黎大学神学院、理学院和文学院的总称)去学习,然后回到华沙,做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
布洛妮亚在做家庭主妇的同时,也教了几个学生,攒下了一点钱。一天,她又在计算有多少积蓄的时候,玛丽走过来,对姐姐说道:
“姐姐,我们算算看,你节省下来的钱,够你在巴黎住几个月?”
“足够旅费和大学医院一年的费用。可是你知道,医学院要读五年才能毕业。”
“是啊,布洛妮亚,可是我们工作一小时只能赚半卢布,想要攒够钱是不可能的。”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我们可以联合起来。如果我们各自奋斗,那就谁也去不了。如果照我的计划办,说不定再过几个月,你秋天就可以动身去巴黎了……”
“玛丽,你疯了!”
为了实现和姐姐定下的计划,玛丽必须挑起生活的重担,向自己的少女时代挥手告别。
这一天是1886年1月1日。
在布洛妮亚离开以后,玛丽为了负担姐姐和家庭的花销,开始去职业介绍所寻找长期的家庭教师工作。经过一番选择,玛丽接受了一位律师夫人的邀请,成为一个八岁女孩儿和一个六岁男孩儿的家庭教师。
火车缓缓地开动了,玛丽把身子探出窗外,紧紧地握住父亲的手。
“爸爸,您多保重啊!”
“你也一样啊,玛丽。”
父亲随火车跑了两三步,终于依依不舍地放开了手。
再也看不见父亲在月台上挥别的影子时,玛丽关上窗子,坐了下来,此时,一直强忍着的泪水终于滚滚落下。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条白手绢,悄悄地拭去泪水,然后好像担心别人看见哭红的双眼似的,把脸侧向窗外。
往后飞驰的街景、屋顶以及教堂尖塔上都覆盖着厚重的雪,大地静悄悄的,好似沉睡一般。
玛丽第一次与家人离别
“我暂时要和可爱的故乡华沙分别了。”玛丽心中暗暗想着,涌起一股离情别绪。
对玛丽来说,这是她头一次单独出远门,而且是要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家庭去。
车厢里挤满了新春休假的人潮,洋溢着喧哗热闹的气氛。可是孤寂的玛丽,心情却像窗外的积雪一般沉重。
她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刚才月台上和父亲分离的那一幕;同时住在诺巴里普基街公寓的哥哥约瑟夫、姐姐希拉的影子,也像泡沬般地在她胸海中湧起、消散……;最后,姐姐布洛妮亚的一头金色秀发,也在她心里刻下怀念的印子。
“布洛妮亚,此刻你正在巴黎做些什么呢?一定身无分文,生活艰苦吧?啊,为了你,我应该坚强起来。”
玛丽一想起布洛妮亚,就竭力勉励自己,不要太软弱了。
在兄弟姐妹当中,她俩最为要好。她们都嗜书如命、成绩优异,并且毕业于同一所公立高等女子学校。她们都渴望能够继续深造,但是,当时华沙并无女子大学,想求学的人都必须到俄国、瑞典或法国去,当然,没有钱的人家是负担不起异国的学费和生活费的。
布洛妮亚和玛丽的同学中,有许多人早已经去留学了。在外国的大学中,法国首都巴黎的学府是最令人向往的。但是到那里读书,要花费一笔为数不少的钱。
虽然艰苦的日子像箭一般地飞驰着,但是玛丽和布洛妮亚攒钱升学的理想并没有实现。布洛妮亚已经二十岁了,再这样下去,她会失去到巴黎留学的机会的。玛丽为了姐姐的前途,经过再三考虑,有一天晚上,她终于找布洛妮亚长谈了。
“姐姐,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呀?玛丽。”
“是关于你留学的事。我们拼命工作,却没存几个钱,再这样下去,等年纪超过了,是会失去留学机会的,所以你必须赶紧到巴黎去读书。你估计一下,以你个人目前所有的钱,大概可以维持多久?”
“以我的存款来说,扣除华沙到巴黎的旅费之外,大约还可维持一年。”
“你想读医学院,对吗?读医学院需要五年,那么就只要再筹措四年的学费就可以了。”
布洛妮亚以迷惑不安的眼神凝望着玛丽。
“你赶快到巴黎参加秋季入学考试。下一年的学费,我一定会寄给你。”
“你胡说些什么呀?玛丽!”布洛妮亚简直被搅糊涂了。
“姐姐,我并没有胡说呀!我是觉得如果咱们俩都要去留学,最好不要个别努力,应该彼此轮流帮助。你先读书,由我为你筹措学费,五年后,等你毕业,当了医生,那时再由你来帮助我,怎么样?这个办法不错吧?你现在就去,还赶得上呢!”
说着说着,不知何时,姐妹俩已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姐姐的神情激动万分。
“谢谢你,玛丽。”
对于妹妹这番恳挚的计划,布洛妮亚非常感动,她抱住了玛丽,泪水夺眶而出。
“玛丽,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想想看,你赚的钱点补家用都不够,若是全数都寄给我,家里怎么办呢?”
“姐姐,这事你不用担心,我早就和爸爸商量过了……我有一个攒钱的机会,也许刚开始,爸爸会累一点,但是他已经答应了。”
“寄钱给我,还能存点钱?你不是说梦话吧?”
“不,这是事实,不是做梦。我不是要像以前那样到处兼家教;现在我打算住在别人家里,这样不仅不愁食宿问题,可省下许多开支,而且一年还能领到400卢布。前些日子我到职业介绍所去,运气很好,找到了一个很合适的工作。姐姐,你看。”玛丽从一本书中抽出一张纸,递给布洛妮亚。这是职业介绍所的通知单。
台端应征乙事,谨列资料如下:
一、布朗律师拟征求住宿家庭教师,条件与台端所提吻合,请迳自前去拜候。
二、年薪400卢布。
三、职种:住宿家庭教师。
玛丽接着又说:“收到通知单,我立刻就去拜访布朗夫人,可是我觉得……”
“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很失望。她就像是小说里描绘的暴发户一样,蛮横无理。我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待在那种环境里,但是想了一下,反正以前我所到过的人家也是那种态度,所以对他们的不讲理,我早就习以为常了,应当还可以忍受。只是,那时就不能再和爸爸、姐姐们住在一起了,会比较寂寞些……但是我这样做,可以为你筹措学费呀,姐姐,你还是早一点到巴黎去吧!”
布洛妮亚情不自禁地握紧玛丽的手,说道:“啊!玛丽,我可爱的妹妹,为了我,你竟肯这样牺牲你自己。”
深受感动的布洛妮亚,眼角闪烁的晶莹泪光,轻轻地滴落在玛丽金色的秀发上。
“玛丽,谢谢你,还是把那份工作让给我吧!你先去巴黎读书好吗?在我们兄弟姊妹当中,你最聪明,成绩也最优秀,去吧,这样子爸爸和已经过世的妈妈都会感到高兴的。”
玛丽仰起头,凝视着布洛妮亚:“你说什么呀?姐姐,我才十六岁,而你却已经二十岁。还是你先去,等你毕了业,当了医生,那时你再供应我读书好了。何况,我已经答应布朗夫人后天就去上班呢!”
玛丽(居里夫人)与姐姐布洛妮亚
既然玛丽心意已决,布洛妮亚也只有听她的话,打点行装,前往在她心目中向往已久的巴黎。
于是,这对感情深挚的姐妹分离了。布洛妮亚到巴黎大学文理学院就读,玛丽到布朗律师家任教。可是,玛丽在布朗家的生活实在是太痛苦了,这点从她的日记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我过的日子就像囚犯一般。即使对一个具有血海深仇的大敌,我们也不会让她住在连地狱都不如的地方,布朗夫人待我真是太苛刻了。
布朗家完全一副暴发户的作风,斤斤计较于灯油等日用品,在物质享受上却挥金如土;家里用了五个像奴隶般的仆人,却又标榜自己是个人道主义者。他们的修养实在够不上任何水准,还经常说人是非、道人长短。
我住进了这个家庭,才了解人究竟是怎样的动物。可悲,这是我来此的唯一收获。
对年轻、纯洁、不知人间有黑暗面的玛丽来说,这个家庭使她觉得一切希望全都归于幻灭。更糟的是,对方连薪水也没有如约支付。
虽然是免费提供食宿,但是日常用品却必须自掏腰包,往往一个月下来薪水已经所剩无几了。
这样下去,布洛妮亚的学费怎么办?点补家用的钱从那里来?每天晚上,玛丽经常为这些问题辗转反侧,不能成眠。
巧的是,这时,玛丽的一个朋友出现了,她告诉玛丽,距华沙北方一百公里处,有一个叫做斯邱基的小村,那里有一位公爵的土地管理人,打算请个家庭教师,年薪500卢布。
玛丽虽然跃跃欲试,可是又想起到斯邱基那么遥远的地方去,不知要何时才能和家人见面,那将是多么寂寞的生活呀!话说回来,待在斯邱基那种穷乡僻壤也有好处,可以省下不少钱,并且远离城市的喧嚣。生活在森林、田园环绕的大自然中,不但能使心情开朗,还能趁机多读一点书,何况年薪也多了100卢布,可以寄更多钱给布洛妮亚;再说,这也是离开布朗家的绝好机会。于是,她和居住了十六年的故乡华沙挥别了。
玛丽坐着雪橇来到斯邱基村
这是她有生以来首次远离家门,今后若想看看家人、享享天伦之乐,都比较难了。因为,从华沙到斯邱基总共要搭乘三个小时的火车,再转坐四个小时的雪橇。
坐在车厢内的玛丽孤寂之情油然而生。她不断地想着:“如果新主人也和布朗先生一样怎么办?父亲万一生病了怎么办?啊!我应该找一个距家近一点的工作才对。”
想着,想着,玛丽把脸颊紧帖在夜车冰冷的玻璃窗上,一边擦拭着不断涌出的泪水,玻璃窗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