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式规则的可靠与不可靠

行走的思想:英美访学随记 作者:冯秀军,李庆霞,白显良,王智,徐艳国 著


西式规则的可靠与不可靠

现代性(modernity)是个好东西,它让人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更为优越。西方创立了现代性秩序,并通过宗教、文化、殖民、战争等多种手段将其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毫无疑问,当下的西方人比非西方人更为懂得什么是现代性秩序、如何遵守现代性秩序。

马克斯·韦伯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名著证明西方产生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与宗教缘由,以此推导,中国是韦伯所称的无法内生出现代性的东方国家。事实上,在过去的百年,中国也确实一直在苦苦学习西方并追赶现代化。时至今日,按照西方建构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尽管在硬件方面已奋力追赶,但在软性的现代秩序的制定与遵守方面,仍被认为与西方差距显著。

可是当身处西方,我更多体认到的是“劳心劳力说”支配下的东西方的总体性鸿沟。在日常生活层面,所谓的西方“秩序”与中国“无秩序”恐怕在一定程度上被误读乃至神话。在英国这样一个最老牌、最正宗的现代化国家、后工业社会,作为最能够代言现代性的英国人,除了比中国人、东方人显得更为富足外,在对现代秩序的遵守方面未见得就多么“高大上”。

譬如闯红灯。前些日子,“中国式过马路”曾在国内引起广泛的关注、讨论与反思。所谓“中国式过马路”指的是凑够一定人数就闯红灯过马路。然而,此现象并不是中国“专利”,冠之以“中国式”未免有失偏颇。在英国的伦敦、爱丁堡、约克、亨利、里丁等大小城镇,常常可见“英国式过马路”现象,即一些英国人以及或许是生活在英国的一些人,并不屑于凑够一定人数,而是见到机动车间隙就强闯抢过。根据我的观测,犯规的人以自诩熟门熟路的本土英国人居多,反而是我们这些外国人,在语言不通畅的异国他乡“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战战兢兢”,不敢随意“闯关”。我还看到,即使在海德公园这样的市中心区域,也不难发现被随意丢弃的垃圾;而白金汉宫边的人行地下通道中,竟然飘散着难闻的便溺味道;大小马路上的烟头也多处可见,堆放垃圾的角落污渍显著;美丽的泰晤士河也藏污纳垢;公交车司机内急之时会匆忙跑到街角就地解决,对待有语言障碍的外国人也会恶狠狠地说“I told you”,等等。

人类的劣根何其相通。根据之前的考察经验,我曾对香港的现代秩序深为叹服,再加上各种信息灌输,因此理所当然对英国在这方面可能具有的表现抱有厚望。但多日观察下来,即便不是大失所望,至少也是踩空一级台阶、有点趔趄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也许由于强大和先进已久,英国及英国人要比中国及中国人更少学习、开放与包容精神。中华文化曾经灿烂辉煌,但近代以降,中西、华夷、道器、体用之辨被一论再论,中国已足够放低姿态,去沐浴欧风美雨,去学习西方改造自己。这个过程现在以及很久的未来,仍然在延续。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贴上西方文明先进、中国愚昧落后的标签。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国一定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西方以及一切优秀的文化,但并非西方已臻于至善,学之可一劳永逸,正如中国也拥有一些值得异域关注与学习的传统,但也不乏为人所鄙弃之物事。

言既至此,干脆再发挥一二。

话说1917年底,梁启超辞去段祺瑞内阁中的财政总长之职,决心“中止政治生涯”。1919年1月,梁启超一行抵达伦敦,开始为期一年的欧洲游历。梁启超的考察足迹遍及大部分欧洲国家,其中也包括伦敦、爱丁堡、伯明翰等城市,亚当·斯密、莎士比亚等名人故居,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著名学府。欧游之前,梁启超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更多怀疑与批评态度;欧游归来,他竟以欧洲“科学万能”为需要放弃的迷梦,其实质是对欧洲现代理性的反思。梁启超的这一思想变换,见诸他所撰写的名著《欧游心影录》,此作被认为是梁启超倡导“中国不能效法欧洲”的“告白”。梁启超的观察与思考未必一定精准可靠,但彼时欧洲梦的幻灭却导致中国几乎一代知识分子的集体思想转向。换言之,在这之后,中国尽管仍然是在“效法欧洲”,可是理路与方向却已经与此前大相径庭了。

话题还是要拉回现实当中。在经过数十年历史风云翻覆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门打开后的中国再一次将西方“至善化”,尤其是在知识界,一部分人“言必称希腊”,或者“言必称哈耶克”。或许,重提梁启超的欧游反思,有助于以史明智。在中西比较问题上,故步自封一定是不对的,断言历史已经终结,终结于西方形态或模式,也一定无法令人信服。就譬如前面所说的那些最为基本的现代秩序,你以为你“发达”了,你的国家是现代化国家了,你就不闯红灯了吗?

因此,西方规则有着可靠与不可靠的多重悖论。所谓西方国家的规则,有数百年积累的可靠秩序,也有随处可见的不可靠遵守。在中国知识界被神话的西方规则,并不是神话。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过去数百年的国际规则,“可靠”地占据食物链上端,导致下端国家的“不可靠”。当近年来中国等越来越挑战规则、重新书写规则时,西方也必然致力于捍卫既有规则。

还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佐证。根据媒体的报道,当地时间2015年1月20日晚9时许,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国会进行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这是他任内倒数第二份国情咨文。奥巴马一如既往地展现其演讲技能,声称“But tonight,we turn the page”,洋洋洒洒的背后却难免夸夸其谈。我特别关注到奥巴马关于所谓中美谁来订立贸易规则的言论。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找到原文,仔细读下来,果然一如既往地领略到这位全世界最有权势总统的“霸气”。他说道:我们美国需要向海外销售更多商品,可是中国却在书写规则,这会对我们不利;我们为什么任由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应该书写这些规则(We should write those rules),云云。这话的逻辑听起来很“强盗”,牢记美国价值观的演说家奥巴马当然不认为自己是强盗,而是为了所谓的自由和公平。看来,近代以来习惯于坐在食物链上端、习惯于乐享世界体系中“劳心者”地位的美国乃至西方国家,一定不能容忍“劳力者”造反,不能容忍新来者“搅局”,不能容忍西方主导的秩序崩塌。奥巴马在位不久矣,此后的继任者,自然还会继续奥巴马式的、实际上是西方“上大人”式的大言不惭。我没有奥巴马的霸气,但总想模仿一句:美国和西方书写规则多年,这一直就对我们不利;我们为什么任由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应该书写这些规则,二三十个“劳心者”国度之外的芸芸“劳力者”众国需要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公平。

(王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