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格律化的完成

中国诗歌发展史(套装3册) 作者:张国伟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格律化的完成

唐诗的发展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的,武德、贞观年间,在内容上给予较多关注,想扭转南北朝不合“雅正”的诗风,“变从前纤靡之习”。在形式上,虽然已有“四声”、“八病”之说,词句也渐趋整饬,王绩还写出了符合唐律的《野望》,但这只是一种自发行为,偶一为之,缺乏自觉性与理论指导。诗歌格律化任务的完成,落到了贞观以后的诗人身上,主要由上官仪、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等人来完成。

第一节 文章四友

一、上官仪

上官仪(约605—665),字游韶,陕县(今河南陕县)人。贞观进士,官弘文馆直学士、西台侍郎等职。高宗时,为秘书少监,颇受宠幸,宫中每有宴会,他都得以参加并应诏赋诗。他的诗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写成,故绮错婉媚、华丽精工,时称“上官体”。有人以上官仪的《八咏应制》为例,说明太宗之世诗风仍然“淫靡浮艳”。其实上官仪显贵是在龙朔二年(662),“上官体”的流行更在这以后,而唐太宗是在649年去世的,其间相隔十多年,怎么能把这算在十多年前已经去世了的唐太宗账上?其实上官仪对诗歌的发展是有一定贡献的,他总结归纳了六朝以来诗中运用对仗的写作技巧,提出了“六对”与“八对”之说,在探讨律诗的形式与丰富对仗的表现手法上做出了贡献。《全唐诗》存其诗20首,大多数为应制、应诏、奉和侍宴等应酬之作。他的诗“文辞婉丽,属对工稳”,如“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早春桂林殿应诏》)、“密树风烟积,回塘荷芰新”(《安德山池宴集》)、“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奉和山夜临秋》)、“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奉和秋日即目应制》)、“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洛滨春雪回,巫峡暮云来”(《八咏应制》)、“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咏画障》)等。尽管“上官体”在当时有不少人效法,但在他现存的20首诗中,为后人传咏的却是一首五言绝句《入朝洛堤步月》,这是一首即兴诗,并无太多修饰,语言较平实,不像一般“上官体”那样“文辞婉丽”,然这首诗“音韵清亮”,善于用事,写景如画,情寓景中,情景交融: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二、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后其祖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定居于此,其子孙遂为巩县人。高宗咸亨元年(670)登进士第,历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武则天时,授著作郎,迁膳部员外郎。中宗神龙初(705),因依附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峰州(今为越南河西省一带,唐代在大唐帝国版图内,属岭南道),不久又召还,授国子监主簿,迁修文馆直学士。他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合称“文章四友”,四人中他的成就最高,但官最小,苏、李二人都官至宰相。他善诗文,但过于自负,以至于狂妄,曾有“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的狂言。今存诗40余首,其中律体居多数,五律已达到成熟境地,七律还未完全谐调。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推进律诗格律化,特别是五律的定型。他的五言律诗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首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全诗音韵和谐,风格清丽,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称赞这首诗说:“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始叶于度。”其他如五律《登襄阳城》,人们对他的颔联“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颇为欣赏。另外,他的七绝《渡湘江》也历来为人们赞赏: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这首诗是杜审言流放峰州时写,通首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很有特色,标志着七言绝句已走向成熟。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说,初唐七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唯杜审言《渡湘江》、《赠苏绾》二首,结皆作对,而工致天然,风味可掬”。他的七言律诗如《守岁侍宴应制》、《大辅》两首也已完全符合唐七律的规格,比上官仪的七律明显进了一步。

杜审言的另一个贡献就是改变了梁、陈以来华艳靡丽的诗风,变得或刚健浑厚,或清丽华美,用闻一多的话来说,他的诗“已转变为纯粹的唐代诗风”。清丽华美的如我们上边举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即是;刚健浑厚的如我们在前边举过的《登襄阳城》的颔联,境界开阔,笔力劲健,已属唐代诗风。

三、苏味道和李峤

“文章四友”中的苏味道(648—705),虽曾高居相位,但只知媚附武则天的弄臣张易之兄弟,处事圆滑,无政绩可谈,诗作大多平平,只有一首《正月十五夜》,颇为人传诵,为咏灯节的名篇,是初唐较好的五律: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李峤(644—713),四友之一,也曾高居相位,早年尚称正直,后媚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兄弟,为人所鄙夷。有文才,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为御用文人。他曾有咏物五律120首,刻画虽工细,但了无生气,只是在初唐五律尚未定型,写律诗还不很普遍,他以宰相之尊,写了160多首五律,对律诗的发展无疑起了推动作用。

四、崔融

崔融(653—706),四友之一,曾任崇文馆学士,太子侍读,官至凤阁舍人(为皇帝拟写诏诰),也因依附张易之兄弟而被贬,嗣后又召回,任国子监司业。他擅长写文章,存诗不多,仅18首。但他的边塞诗很有特色,如《关山月》、《拟古》、《西征军行遇风》、《塞垣行》、《从军行》、《塞上寄内》等,这些诗或气势宏大,笔力劲健;或状写塞外景色,生动真切;或写征夫怀乡思亲之情,真挚感人。这些诗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在这里,让我们来读一读他的《关山月》吧: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

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

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

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上官仪与“文章四友”在律诗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真正使律诗定型的是沈佺期与宋之问,并称“沈宋”。

第二节 另一类“四杰”

一、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约713),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一说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上元二年(675)进士,与杨炯分直习艺馆,并与沈佺期、杨炯一起预修《三教珠英》,历任虢州参军、尚方监丞,也因媚附张易之兄弟,贬泷州,后逃归。时武三思用事,太平公主受宠,他又谀媚太平公主,起为鸿胪丞,转考功员外郎,转越州长史。太平公主败亡,他坐徙钦州(今广西钦州),不久赐死。他在当文学侍臣时的诗大体上与沈佺期相仿,多为歌功颂德,点缀升平,辞采华丽绮靡,有浓重的南朝遗风。但他几度贬斥、流放,阅历丰富,感受也深,因此写了不少有真情实感、艺术成就较高的诗篇,脍炙人口。《旧唐书·文苑中》本传称“之问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布远近”。宋之问的诗作中,“传布远近”的有: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新年作》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送杜审言》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题大庾岭北驿》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登逍遥楼》

宋之问的诗不仅韵律和顺,而且在遣词造句上也颇见功力。他善于锤字炼句,因此诗中有不少名句,如“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初到陆浑山庄》)、“泉晚更幽咽,云秋尚嵯峨。药栏听蝉噪,书幌见禽过”(《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气冲落日红,影入春潭碧”(《初至崖口》)、“风恬鱼自跃,云夕雁相呼”(《洞庭湖》)、“地阔八荒近,天回百川澍”(《景龙四年春祠海》)、“白云遥入怀,青霭近可掬”(《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以诗代书答李舍人适》)、“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奉使嵩山途经缑岭》)、“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夏日仙萼亭应制》)、“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江亭晚望》)、“去国夏云断,还乡秋雁飞”(《送李侍御》)、“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晚泊湘江》)、“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灵隐寺》)等,写景状物,细腻逼真;抒情达意,委婉真切。看似寻常口语,情意蕴含其中,耐人寻味。

二、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713),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与宋之问为同年进士,历任通事舍人、考功员外郎、给事中。因谄附张易之兄弟,流州(今越南荣市一带)。后遇赦还京,历任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他是宫廷文学侍臣,诗的内容多为歌功颂德,点缀升平;辞采华丽绮靡,未挣脱六朝诗风的影响。沈佺期诗较宋之问少,但也有一些为人称赞的诗,如: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杂诗三首》之三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夜宿七盘岭》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独不见》

这些诗都格律严密,属对工稳,文气流畅,为初唐律诗的佼佼者。从上面三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沈佺期遣词造句的功力和属对工稳,像“九月”、“十年”和“白狼”、“丹凤”,在自然中颇见功力。其他如“远望河流缓,周看原野绿”(《临高台》)、“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巫山高》)、“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杂诗三首》之二)、“树接前山暗,溪承瀑水凉”(《乐城白鹤寺》)、“树悉江中见,猿多天外闻”(《十三四时尝从巫峡过他日偶然有思》)、“汉家宫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从幸香山寺应制》)等等。

沈、宋的贡献并不在于写了几首较好的诗,而是作为初唐律诗奠基人载入史册的。自齐梁以来,经过不少诗人的探索、改进,经过沈、宋的努力,五言律诗终于完全成熟,《新唐书·宋之问传》说:“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转引自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

在沈、宋同时,对律诗的成熟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还有两人,那就是王勃与杨炯。他们二人与卢照邻、骆宾王合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据闻一多先生在《四杰》中说:“诗中的四杰是唐诗开创期中负起了时代使命的四位作家……诗中的四杰并非一个单纯的、统一的宗派,而是一个大宗派中包孕着两个小宗派。而两个小宗派之间,同点恐怕还不如异点多。”“首先,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专工五律,这是两派选择形式的不同……卢、骆与王、杨选择形式的不同,是由于他们两派的使命不同……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五言八句的五律,到王、杨才正式成为定型,同时完整的真正唐音的抒情诗也是这时才出现的。”“王、杨与沈、宋也是一脉相承,李商隐早无意地道著了秘密:‘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漫成章》)以沈、宋与王、杨并举,实在是最自然最合理的看法……就奠定五律基础的观点看,王、杨与沈、宋未尝不可视为一个集团,因此也有资格承受‘四杰’的徽号……”我赞同闻一多先生的意见,因此把“王杨卢骆”分开来说,而“王杨”与“沈宋”合在一起,作为“奠定五律基础”的“四杰”(即沈宋王杨)来论述。

三、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王绩的哥哥王通的孙子。他自幼聪敏过人,15岁时,曾上书右相刘祥,畅论国家利害、帝王纲纪,并对当时的大政提出三项建议。刘祥读后,叹为“神童”,立即上表推荐。翌年,即乾封元年(666),对策及第,授朝散郎,因献《宸游东岳颂》和《乾元殿颂》而文名大显,为沛王李贤所知,召入王府为编修。不久因一篇戏作《檄英王鸡》,惹怒高宗李治,被逐出王府,对他打击不小。后经朋友陆季友举荐,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参军,因擅杀官奴,被免职;其父也受牵连,被贬为交趾(今越南河内,唐代也在版图内,属岭南道)令。上元三年(676),王勃往交趾探望父亲,渡海时堕水惊悸而死,时仅27岁。他是一位才高学富的青年诗人,还写过大量学术著作,可惜天不假年。他现存诗90馀首,五、七言小诗较多,而其五律尤为精湛,其中最为人传诵的无疑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属于初唐律诗,韵律尚未完全精工,但从内容上看,已从台阁中走了出来,显示了唐音抒情诗的特色。其他比较著名的诗有: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重别薛华》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绕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仲春郊外》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中》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一

四、杨炯

杨炯(650—?),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幼聪敏博学,善属文。11岁时,举神童,授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恃才倨傲,不容于人,一直沉于下僚,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前后,卒于盈川县令任所。现存诗33首,数量与质量虽都远不及王勃,但他的五律已较成熟,如: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紫骝马》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战城南》

从上述王勃与杨炯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五律诗已完全成熟,他们所写的五律跟沈宋一样,已有固定的格式,在声调上平仄相间相对,已有一定法度;在写法上,中间四句严格对仗;在内容上,已从应制、奉诏等台阁中的呆板应酬之作,移至江山与边塞,真正抒发自身情感,“才有低回与怅惘,严肃与激昂”,成为“完整的真正唐音的抒情诗”(闻一多语)。王、杨这样做,并不是自发现象,而是自觉地、有意识地要改革当时宫廷文学的风气,王勃以“开辟翰藻,扫荡文场”(《山亭思友人序》)自命,杨炯在《王勃集序》中说:“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矛头直指当时的宫廷文学,扫荡其没有骨气的纤弱文风。七律诗在这时虽然还未完全成熟,但已有定型的五律作参照,也正逐步走向成熟,沈佺期的《独不见》虽还未完全符合成熟后的唐人七律的规律,但已十分接近,可以说七律的完全成熟定型,为时已经不远了。在中国古典诗格律化的进程中,“宋、沈、王、杨”在吸取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终于完成了五律最后定型的工作,为建造中国古典五言格律诗的宫殿盖上了最后一片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