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九一九年 二十二岁(民国八年己未)

郑振铎研究书系:郑振铎年谱 作者:陈福康


一九一九年 二十二岁(民国八年己未)

一月十日

学校年假期满,继行开学。

二月十四日

“[交通]部令派技监沈琪兼本校校长。”(《本校大事记》)

二月十九日

“全体教职员、学生开会,欢送俞校长并欢迎沈新校长。”(《本校大事记》。又,《庚申级小史》则记为18日。)

二月

铁路管理学校开办图书阅览室。

三月十八日

林琴南在北京《公言报》发表《致蔡鹤卿太史书》。在此前后,他又发表《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及小说《荆生》《妖梦》等,攻击新文化运动。蔡元培随即于4月1日《公言报》上发表《答林琴南书》,予以驳斥。郑振铎后来回忆:“当时,蔡孑民先生是我们的崇拜的中心。他的一言一动,无不被我们当作了范式。我和许多朋友们都不是他的学生,然而,受他的感动,也许并不下(或更甚)于他的学生们。他的答林琴南的信,他的答彭允彝的话,他的‘三不主义’,都叫我们感动异常。”(《从〈艺术论〉说起》)

三月二十五日

“[交通]部令于高等科乙班课程内酌加俄文钟点。”(《本校大事记》)“是年春,中东铁路收归本国管理,而我国铁路员司之俄文俄语者极为缺乏,遂决议将本班所授日文改授俄文。”(《庚申级小史》)

三月

“[交通]部令本年起每学年改作三学期。”(《本校大事记》)

四月一日

学校遵章放春假。

四月八日

学校继行开学。

五月四日

星期日。北京三千余青年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并至赵家楼火烧曹汝霖住宅,痛打章宗祥。警察赶至现场镇压。郑振铎因所在学校是个小单位,故未能参加前一天的会议,也未参加以上活动;但他的住所离赵家楼很近,这天午后他目睹了曹宅起火和警察追捕学生等情形。

五月五日

从报上了解到昨日事件的起因,赶到学校和同学们商量,并出席了当天组织起来的“北京市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积极参加营救被捕学生等斗争。

五月九日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宣布辞职离京,北京学界震动。各校学生相约于11日一律罢课,并组织讲演团赴各处作爱国讲演。运动很快波及全国。当时,郑振铎作为铁路管理学校的代表,瞿秋白、耿济之作为俄文专修学校的代表,瞿世英作为汇文学校的代表。郑振铎后来回忆: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了一个小单位,主要的原因是平常见面多,比较熟悉,因此,在开会、活动时也就常常在一起了。秋白在我们之中成为主要的‘谋主’,在学生会方面也以他的出色的辨才,起了很大的作用”,“越到后来,我们的活动越困难,北大、高师都无法开会了。只好到东城根的‘汇文’去开。开的时候,老在夜间。悄悄的个别的溜进来开会。散了会之后,也一个个的悄悄的溜出去。”(《记瞿秋白早年的二三事》)

六月三日

铁路管理学校因学生运动提前放暑假。据《本校大事记》:“同日,校令高等科乙、丙两班全体学生分赴京汉、京奉、津浦三路旅行参观。”而据《庚申级小史》:“六月,学潮屡起,本校因将暑假提前,各班同学均于六月四日旋里,逮至八月望日返京到校,补试假前学期试验,经十余日试毕开课。”郑振铎当时回温州老家,当时他家住在温州沧河巷(据《永嘉新学会会员录》)。

六、七月

积极投入温州的爱国运动,除了参加各种会议、介绍北京爱国学生运动情况、发表演说、外出宣传等以外,还与陈仲陶等人发起组织救国讲演周刊社,并创办《救国讲演周刊》。该刊用红黑二色石印,毛边纸,二十四开。编辑部设在城东华盖山资福寺。该刊富有反帝爱国精神,旗帜鲜明,形式活泼,受到群众欢迎,曾推销到八百多份。约出了六七期,因揭露瓯海道尹黄庆澜而被他扼杀。“刊物上登了一个《漏海道尹黄庆澜》的消息,后又故意在刊物上登了一个《漏海道尹乃瓯海道尹之误》的更正消息,因此触怒了他,被他派兵搜查了一番,把东西拿走查封了。”(王希逸《“五四”期间温州的〈救国讲演周刊〉》)按,民国成立后,温州属瓯海道,1926年道制取消,改称永嘉县。

七月二十五日

下午二时,在母校浙江第十中学校礼堂参加“永嘉新学会”成立大会。到会共41人,讨论该会简章并选举职员。该会宗旨是“培养德性、交换知识、促进思想之革新”,是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温州成立的第一个较大的新文化社团。郑振铎后来说:“去年夏天,北京学生回他们的家时,有几个人很做了些成绩,把新文化带了归去,传播到他们的乡里去。最显著的例就是……温州的永嘉新学会之产生。”(《再论我们今后的社会改造运动》)当时参加该会的北京各校毕业生有7人、肄业生(包括郑振铎)有11人。

七月

在《救国讲演周刊》第4期上发表一条短讯《私进日货被获》,署名铎,报道温州学生查禁日货的爱国行动。是为迄今所见郑振铎最早发表的文字。

八月一日

下午二时,参加永嘉新学会在浙江十中礼堂召开的第一次常年大会,讨论通过该会宣言书。郑振铎在会上提议创办出版部,出版会刊,被通过,后定刊名为《新学报》,半年刊。

八月十日

《永嘉新学会会员录》交付石印,共64人,郑振铎列名第48。(后据1920年1月《新学报》第1期所载会员录,共73人,郑振铎列名第53。)

八月中旬

回到北京。学校“乙、丙两班补行上学期考试”。(《本校大事记》)

九月

铁路管理学校各班续行开学。但郑振铎课余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十月二十一日

作一万六千余字长篇论文《中国妇女解放问题》,副标题为《中国妇女解放的必要/道德、社会心理、教育、职业、政治各方面解放的方法》,为我国妇女解放运动早期重要论文之一。后发表于1920年1月《新学报》第1期。

十月二十九日

在《时事新报·学灯》发表《〈新社会〉出版宣言》,表示“我们是向着德莫克拉西一方面,以改造中国的旧社会的。我们改造的目的就是想创造德莫克拉西的新社会——自由平等,没有一切阶级一切战争的和平幸福的新社会”,并提出改造的方法是“向下的”、“渐进的”、“切实的”,改造的态度是“研究的”、“慎重的”、“诚恳的”。当时,北京社会实进会想出一本专给青年人看的刊物,郑振铎便与瞿秋白、耿济之、瞿世英等四人创办《新社会》旬刊。郑振铎起草的该刊出版宣言代表了他们改造社会的纲领,当时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读到这宣言,即作了详细的笔记(见《达化斋日记》)。

十月

铁路管理学校“高等科乙、丙两班开欢送甲班同学(毕业)大会”(《本校大事记》)。

十一月一日

《新社会》旬刊在北京创刊,四开一大张。郑振铎主要负责集稿、编辑和校对。郑振铎在该刊卷首发表《发刊词》(同前《出版宣言》),在“社会实况”栏发表《北京的女佣》,是关于北京女佣的来源、劳动状况、待遇等等的调查报告。还发表了新诗《我是少年》,抒发了自己具有“濆腾的热血和活泼进取的气象”的激情,表示了“不管它浊浪排空,狂飙肆虐,/我只向光明的所在,进前!进前!进前!”这是已知作者发表的第一首诗。该诗1920年由“新诗社”编入《新诗集》;1921年又由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亲自朗诵并灌成唱片;还被谱上曲,广为传唱。《新社会》旬刊“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队伍里的一支勇敢的尖兵队。远到四川、两广、东北等地,都有我们的读者”。(郑振铎《记瞿秋白早年的二三事》)

十一月七日

晚七时,社会实进会借青年会会馆开扩大会员大会,请名人演讲,并备有游艺电影,以作余兴。

十一月九日

星期日,一早与耿济之二人携《新社会》创刊号去箭竿胡同访问陈独秀。陈独秀对如何编好《新社会》有所指示,并谈了对新文化运动一些问题的看法。郑振铎受到感动和启发,回来后即根据这次谈话内容写了《我们今后的社会改造运动》。

十一月十一日

《新社会》旬刊第2期出版。发表散文诗《灯光》,歌颂了先驱者“深秋中夜,黑云四罩,风吹叶落,萧萧作响。一个人提着灯,在荒野中寻路迈往”的探索精神,同时批评了某些青年不要“灯光”一味“乱闯”的猛撞作法。

从这期起,知《新社会》已有北京、天津、唐山、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温州及日本的销售代办处,第3期起又增加长沙。由此可见郑振铎他们的干劲和能力。

十一月二十一日

《新社会》旬刊第3期出版。发表《我们今后的社会改造运动》,指出当前的运动仍局限于知识阶级、不向切实方面做、范围过于广泛,认为今后必须“着眼于社会的全体”、“实地去做改造的工作”、“从小区域做起”。该文为受陈独秀(仲甫)启发而作,“至说到本报改变体裁一层,则我们本极愿意照办,但仔细想来,不如将本报维持最初的主张,而将来另外出一种通俗报的好。什么呢?因为(一)中国人素来不注重社会一方面的学问;(二)在中国像本会这样的机关,将来必定很多,所以我们一方面仍旧使他登载‘社会研究’的著作,做传播社会学问的机关,一方面注重本会各部工作成绩的报告,使大家有所参考。而通俗报的刊行,则俟之将来另外组织。这样分开来的办法,不知仲甫先生,‘以为何如?’”此文后又连载于同月25至27日上海《民国日报·觉悟》。

十一月二十七日

浙江省督军卢永祥、省长齐耀珊密电北洋政府大总统、国务院、内务部、教育部,提及:“此外如《新社会》、《解放与改造》、《少年中国》等书[刊]以及上海《时事新报》,无不以改造新社会、推翻旧道德为标帜,掇拾外人过激言论,迎合少年浮动心理,将使一旦信从,终身迷罔。”“当此邪说横行,不啻众流就下,防范之法,尤应加严。”后,12月2日北洋政府国务院密电各省督军、省长、都统、护军使:“此种书报,宗旨背谬,足为人心世道之忧”,“应即随时严密查察。如果与出版法相违,立予禁止刷印邮寄,毋俾滋蔓,以遏乱萌。是为至要!”(见北洋政府国务院档案)

十一月

铁路管理学校“令高等科乙、丙两班全体学生随同教员程弢甫、尤芸阁、许子钦、鲍雪帆赴长辛店参观京汉机厂。”(《本校大事记》)

本月,日本帝国主义者在福州开枪逞凶,并派军舰威胁,消息传到北京,27日北京学界在北大开会,29日上午北京学生约五千人在天安门集会游行抗议,12月7日北京各界人民约万余人在天安门召开大会。郑振铎积极参加了“旅京福建学生联合会”,“奔走忙碌得了不得”(致张东荪信,见1919年12月8日《时事新报·学灯》),并参与创办油印刊物《闽潮》。郑天挺后来回忆:“‘五四’运动及福建学生运动(即‘闽案’)时,和我常在一起的有郭梦良(弼蕃)、徐其湘(六几)、朱谦之、郑振铎、黄英(庐隐)、许地山、龚启鋈(礼贤)、张忠稼(哲农)、刘庆平、高兴伟等人。大家都是福建人,其中郑振铎还是我的本家侄子,以后过从亦多。”(《自传》)

十二月一日

《新社会》旬刊第4期出版,在“社会事情”栏发表关于国际劳动会议、英国铁路共管、美国煤矿工人罢工等纪事三则。上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女生李超因封建家庭压迫忧郁而死,本月北京大学学生林德扬又绝望自杀,此事引起社会震动,李大钊也写了文章,郑振铎在本期《新社会》上发表随感录《万恶的社会》,说:“我听见了这些消息,心里非常难过。咳!万恶的社会!你不改造,中国纯洁的青年,个个都要被你磨折死了!”

十二月六日

在骑河楼寇牧师宅开社会实进会职员会。会上提到扩充《新社会》旬刊及筹款等方案。

十二月八日

在《时事新报·学灯》发表11月26日致张东荪信,讨论社会改造问题,并提议成立一个“宗旨趋向”相同的新文化期刊的联合机关。

十二月十一日

《新社会》旬刊第5期出版。发表宋介、耿济之等人讨论青年自杀问题的专论,郑振铎加了短序并也作了专论,认为这“第一是社会制度的缺憾”,必须“第一把旧社会改造”,提出“要实行泛劳动主义”,希望有“新村的组织”出现。

十二月十五日

在《新中国》月刊第1卷第8期上发表李宁(列宁)在1917年4月初写的《俄罗斯之政党》(以及《对于战争之解释》)的译文。这是列宁最早被译成中文的著作之一。(该文今译收入中文第二版《列宁全集》第29卷,题为《俄国的政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郑振铎在附记中说:“本文为尼古拉·李宁所著,载在1917年11、12月号的社会党机关报《阶级竞争》(The Class Struggle)中。法宁(Fauning)所编之《俄罗斯》(1918年出版)亦尝转载之。以下译文,即根据法宁所载者译出。”又说:“此篇所载,于各政党之内容,主张,及态度,皆极明确,而又要言不烦。关于世界问题之广义派主义[按,即布尔什维克主义]亦可因此略见一斑。文末所附《对于战争之解释》一篇[按,今译作《关于战争的决议》,亦收《列宁全集》第29卷]尤足见广义派之精神,实当今研究俄事者之最好的参考资料也。”郑振铎后来回忆:“耿济之先生和《新中国》杂志社的主者叶先生认识,复介绍我为他写稿子,才第一次为写文章而得着些稿费……”(《〈中国文学论集〉序》)

十二月二十一日

《新社会》旬刊第6期出版。郑振铎发表随感录《面子!》,批判封建的贞节礼教,“原来只是面子上的事!”所载《社会实进会现在的职员与各部工作的现状》一文中,透露耿济之和郑振铎是该会编辑部正副部长,“编辑部共有会员四十二人。现在的工作,除《新社会》外还想着手编辑通俗丛书,及通俗周刊”。这后一工作是陈独秀指示的,但后来似未办成。

十二月二十五日

学校开始放年假(据《本校大事记》,《庚申级小史》说是26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