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投笔从戎入新军

陶家齐传 作者:濮潇 著


投笔从戎入新军

陶家齐家境优裕,又是家中独子,父亲希望他日后能接手自己的医馆,把这份家业传承下去。他哪里知道,儿子的心思早已不在湖熟这个江南名镇,他早就在谋划到外面去闯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陶家齐终于决定要离开家乡了。他对父亲说:“现在国家面临内欺外侮,百姓居无定所,我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和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想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陶家齐的这番话让父亲有些震撼,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儿子思想已开始成熟,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竟有这般远大的志向。他既无奈又欣慰,无奈是因为他对儿子的疼爱和不舍,不知道儿子这一走要走多久,他们何时才能再见;欣慰的是儿子竟有了兼济天下的胸襟和气度。他陷入长时间的沉默中,一遍又一遍仔细地看着儿子,想把儿子此刻的模样全部记在心底,留着在看不见的日子里想想。他拍拍儿子的肩膀,坚定地说:“我的好儿子,爹支持你出去好好闯荡,闯出一片天地来。”陶家齐深情地看着父亲,他觉得父亲此刻的形象在他心里比以往更加高大。

1905年秋,陶家齐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带了一些盘缠,告别了泪流不止的母亲和低头不语的父亲,便独自踏上去南京的行程。清末,南京不仅是江苏的政治中心,也是东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在全国政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陶家齐来到这里,开启了他人生的新旅程。

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

当年7月,两江总督周馥奏拟在南京操练新军,“暂编南洋陆军第九镇,步队名为暂编第十七、十八等协,第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等标,马炮工程辎重各队补足后名为暂编马队炮队第九标,工程队辎重队第九营”。经练兵处核议照准“暂编陆军第九镇”番号。10月,周馥保荐苏松镇总兵徐绍桢为第九镇统制。

筹建新军第九镇伊始,徐绍桢就定下一个原则:实行征兵制,招收有文化、头脑新的青年入伍。他还制订士兵入伍优待办法,规定士兵入伍后与秀才享有同等待遇。当时科举制度甫停,一般读书的士子大都没有出路,这一优待办法吸引了不少爱国青年投笔从戎。陶家齐作为他们中的一员,积极投入第九镇的征兵潮。

在第九镇新兵入伍考核时,陶家齐虽是第一次经历这种考核,但他沉着镇定,应对自如,侃侃而谈。他向徐绍桢及其他考官介绍了自己年少时读私塾、跟父亲从医的经历,还讲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徐绍桢问他:“你家境殷实,为什么不留在家乡继承家业,却选择背井离乡来从军呢?”陶家齐回答:“如今国家内忧外患,如果人人都只顾自己的小家,那么谁来管国家的安危?所以我不能守在乡野默默无闻,我要到外面闯世界,为国家安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国家安定了,我的小家才会更好。”徐绍桢和其他考官对他的回答十分满意,都点头表示赞许。就这样,陶家齐正式踏入第九镇,开始了艰苦的军旅生涯。

第九镇有步、骑、炮、马、辎、工等兵种以及卫生、气球、军乐、电讯队。建制序列为镇、协、标、营、队、排、棚,相当于今天的师、旅、团、营、连、排、班。编制基本采用日本陆军编制,以镇为基本战略作战单位。全镇有官长及司书人等748名,弁目兵丁10436名,夫役1328名,共计12512名。武器装备方面,步兵的枪支多半购于外国,有日本三八式、德国毛瑟式,还有为数不多的汉阳造。大炮有日本平射炮和德国管退炮。

1905年,第九镇司令部、步兵第十七协司令部及所辖第三十三标、三十四标、马标、炮标、工、辎、宪兵各营均驻南京城内,步兵第十八协司令部和所辖第三十五标驻镇江,第三十六标驻江阴。

初进军营,陶家齐被编入步兵第十七协第三十三标。步兵日常除学习军事文化知识外,最艰苦的就是军事训练。到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酷热难挡,陶家齐每日都要和战友在烈日下练拳,一练就是一个时辰。常常是刚开始练一刻钟,就汗流浃背,粗布军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天下来,衣服上凝结出一层白白的盐霜,透着一股汗酸味。除了练拳,还有做操、打靶等等,训练单调乏味,沉闷艰苦,一些吃不了苦的士子选择脱下戎装回家种田。陶家齐却不在乎,他觉得,堂堂七尺男儿吃这点苦算不得什么。他也经常告诫那些整日叫苦叫累的少数步兵:“今日大家的训练是为日后上战场打基础的,如果连这么点苦都吃不了,以后还怎么杀敌?恐怕早就被敌人碎尸万段了,就是有几百条命也不够死的。”经过两年的艰苦磨练,陶家齐养成不服输、肯吃苦的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步兵。

新军操练图

1907年,时值第九镇炮标在军中选拔、吸收优秀士兵。由于陶家齐在日常训练中表现突出,且文化素养较高,第三十三标标统赵声向炮标标统极力推荐他。炮标首领找到陶家齐,问他是否愿意加入炮标,成为一名炮兵?陶家齐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他看来,如有机会加入炮标,便能接触学习大炮等先进的武器,这不仅能提升自己,日后在战场上也多一个克敌的机会。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陶家齐终于成为一名炮兵。

在炮标,各项训练的艰苦程度一点不比步兵弱,且军事文化知识课程比重加大。这些课程所用教材多是西方教本翻译而来,涉及大量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陶家齐学习起来勤奋刻苦,遇到不懂的就问战友,请教教官或自行查阅。长此以往,他的基础知识根基打得很牢固,在历次军事文化知识考核中,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此外,在实战训练中,他根据平时掌握的理论知识,首先熟悉了大炮,进而知晓大炮的每一个零部件,直到掌握每一步操作规范。经过多次实战训练,陶家齐操控大炮的技能逐步提高。然而在长期的训练和演练中,每一次大炮射击后发出的巨大声响震耳欲聋,陶家齐的耳膜经常受到炮声的振动,导致听力严重下降,但这并未妨碍他对大炮的热衷。

第九镇军纪严明,日常训练要达到考核指标,如不达标,就要加倍训练,直到达标为止。规定星期天放假之日,外出官兵必须午后归营。由多名标统、管带带员外出巡查,一旦发现有军官和士兵逛妓院、上戏园,冶游滋事,就立即抓回营地惩办,以肃军纪。这种严格的军纪,不仅稳定了军心,更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这些初入新军的年轻士兵。在这里,陶家齐不仅学习了专业的军事知识,在个人素养上也得到良好的培养。

1905年至1910年,陶家齐在第九镇待了6个年头,从15岁到20岁,这是他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思想进步的革命党人士,有第三十三标标统赵声、第三十六标标统林述庆,同盟会骨干柏文蔚、倪映典、冷遹、熊成基等等。他们都是激进的革命分子,每逢在讲堂上课或野外演习时,都热血沸腾、慷慨激昂地痛陈革命反清的道理。他们的演讲深入人心,时常激起军中年轻士兵的斗志,在他们的影响下,年轻士兵们的反清思想一触即发,时刻准备着战斗号角吹响的神圣时刻。陶家齐作为他们中的一员,不仅有这些年轻士兵们随时走上战场的澎湃激情,更有理性的思考,他从没忘记自己保家卫国的理想和抱负。

在第九镇从军岁月中,有三个人对陶家齐的影响很大。第一位就是第九镇统制徐绍桢。他编练有绩,治军有方,在第九镇被称为“新军模范”。他十分重视新军官兵的思想文化教育,力求打造一支文武兼备的军队。处于成长期的陶家齐正是受到他的影响,选择加入第九镇,继而从步兵第三十三标转入炮标。第二位是第九镇炮标队官、同盟会骨干倪映典。倪映典工于辞令、善于鼓动。他将岳飞、韩世忠、“扬州十日”及“嘉定三屠”等历史人物和故事编印成册发给士兵们看,士兵们备受教育。他还以读书会的名义,在军中散发《革命先锋》《立宪问题》《外交问题》等宣传革命的小册子。在倪映典的教育下,许多新军士兵争相要求加入同盟会,并奉他为“革命大师”。陶家齐喜欢听他娓娓道来那些振奋人心的历史名将故事,并时常翻阅那些宣传革命思想的小册子。陶家齐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接受了革命的洗礼和教育。第三位是第九镇第三十三标标统赵声,他是同盟会长江(流域)盟主。赵声十分重视新兵的思想教育,他在军中设阅书报社,把一些进步书刊及小册子给士兵们阅读,并亲自讲解。他经常向年轻士兵们发表演说,宣传反清革命思想;给士兵讲洪秀全领导太平军起义的故事,并痛斥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的暴行。他的宣传鼓动激发了陶家齐和一众士兵们的爱国激情以及为拯救民族而甘洒热血的斗志。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驻上海的同盟会中部总会机关和武昌革命政府不断派员秘密来南京宣传鼓动,联络新军起义。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陶家齐同战友们心情振奋,紧握拳头,随时准备举起刀枪,向清政府进攻。

1911年10月30日,在时任两江总督张人骏的强制命令下,徐绍桢无可奈何,将第九镇驻南京各标、营编成一战时混成协,计5000多人,随即率部离开南京开赴秣陵关。陶家齐跟随大部队赶往秣陵关。这里距离他的家乡湖熟只有不到20公里路程,因战事紧张,陶家齐放弃了探望父母的念头,坚守自己的阵地。

新军整装待发图

11月初,第九镇抵达秣陵关驻地后,发生了一系列震惊全国的事件:张人骏派间谍刺探情报、谋刺徐绍桢、监视第九镇……陶家齐同第九镇全体官兵群情激愤。他们觉得革命的时机到来了!于是他和战友们不待上级命令,即自发行动,积极准备起义。与此同时,陶家齐和战友们不断到第九镇司令部,要求徐绍桢“请速举事”。11月3日,徐绍桢召开部署起义会议,会上决定:“以第九镇主兵力,经马家桥袭取雨花台炮台,使孙铭先占领镇江,分遣三十五标经龙潭夹攻朝阳门;粮秣之购自里下河者,由下蜀、句容河道运送,购自芜湖者,由大胜关起陆;弹药则俟上海军民领有制造局后,由宁沪铁道越汤水密运补充。并约不得劫商民,不得侵外人,不得伤将军总督。”

11月8日,根据战略部署,陶家齐和战友们佯作演习,然后至距南京城南门外十里远的姑娘桥宿营。待晚上三点钟内应一起,立即进城。当时,城中发生了苏良斌等人的起义。由于城中风云突变,徐绍桢下令立即起义。他命令兵分三路,以第十七协统领沈同午为总指挥,率主力部队进攻雨花台,为中路军;由朱元岳率右路军向通济门进击;由傅鑫带领左路军直取汉西门。是日午前,各路进攻部队均到达无名河南岸高地。午后,中路先遣队到达花神庙北端,遇城内起义而被击溃之督辕卫队,误以为内应军队已成功,即扬白旗。事为清政府江南提督张勋的清军江防营雨花台守军发现,新军当即遭炮击。陶家齐随同新军大部向前跃进,猛攻雨花台,守军炮弹密如雨注,当冲至炮台前1公里处,子弹已打光,他们只得隐蔽在田埂后。此时,先锋队长唐有泰中弹牺牲。夜里,陶家齐和一众战友在弹尽援绝、牺牲严重的情况下,誓死不退,以血肉之躯,奋夺雨花台炮台。前敌指挥官朱履先,挥动指挥刀,多次率众冲锋拼杀,均未成功。第三十四标敢死队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尽脱装具袒而前,攀登东雨花台,徒手夺其机关枪二门,辄以友军失联络,不能守。队官汉铭等四十七人死之。”总指挥沈同午见此情形,立即决定:“不可为矣!弹药愆期,中必有变。兵力已不堪近战,久伏突击阵地,天明必陷于全灭,不如背进镇江以图再举。”于是,次日晨,部队在大雾的掩护下向后转移,由秣陵向镇江方面退却。

“计是役,马队伤亡十余名,三十四标死百余名,三十三标廿余名,炮标十余名,连工程、辎重,共计不下二百余名。而防军亦死亡一百余名。”第九镇新军秣陵关起义虽然失败,但是他们响应武昌起义、高举义旗、敢于反戈一击的斗争精神,揭开了光复南京的序幕,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光复。随后,陶家齐跟随徐绍桢的大部队退到镇江,徐绍桢收容整顿新军队伍,准备东山再起。

在这次起义中,陶家齐认识了湖熟老乡李应彪。李应彪,原名荣生,江宁湖熟后胡村人。其父李长林原是太平军战士,后战死沙场。他继承父亲遗志,参加新军第九镇,任警卫营管带。他积极响应革命,参加了秣陵关起义。在起义中,陶家齐和李应彪同仇敌忾,相互鼓励、打气,相互扶持、照顾,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他比陶家齐年长9岁,看起来却十分老成,身材高大魁梧,皮肤黝黑,国字脸,浓眉大眼,目光如炬。他处处提携、关照陶家齐,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弟弟来看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