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韩国是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最重要的成员之一,长期以来使用汉语言文字,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文学。和汉诗一样,其汉文小说也蔚为大观。韩国古代汉文小说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孕育、诞生、发展、繁荣以及衰退的过程,给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学遗产。这份丰厚的文学遗产,不仅属于韩国,也属于中国,还属于整个东亚。韩国汉文小说是东亚文化交流的宝贵结晶,又是东亚学人同读共赏的文学遗产和共同的学术资源。人们可以通过这份丰厚的文学遗产,充分认识东亚文学所具有的一元性和多元性,尤其是东亚文学所具有的一元性。而在传统社会中东亚文学所具有的一元性,要求人们撰写出能够体现这种属性的东亚文学发展史,本书旨在为将来撰写一部东亚文学发展史作我们力所能及的基础性的工作。
《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略》以本书作者之一金宽雄的《韩国古小说史稿》(1997年出版)为底本,又在参考古今中外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举凡版本异同佚存、作者的生平事迹等,均作以摭取辨析,探赜索隐,对韩国古典小说的源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早在1982年,本书作者之一金宽雄在攻读韩国文学硕士学位时,就开始了对有关韩国古代汉文小说资料的搜集工作,嗣后又对韩国古代汉文小说以及中韩古代小说之关联作了近三十年的研究工作,并出版了《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中朝古代小说比较研究》等学术专著。本书另一作者金晶银在近几年参与了中国明清小说辞典的编写,对明清小说进行了较全面的校读,并将其缩写为故事梗概,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有关中韩古代小说的宝贵资料,又与金宽雄合作翻译了《文心雕龙》、《儒林外史》、《菜根谭》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从而提高了文学理论水平和对汉文小说的解读、欣赏、分析能力。可以说,《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略》是我们两位作者在掌握了大量可靠的作品和史料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它的问世,对韩国古代汉文小说的历史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从而改变了在中国的外国文学以及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还没有“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的局面。
全书凡六章,脉络清晰地勾勒出了从上古至近代开化期的韩国古代汉文小说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抓住重点较详细地评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和小说流派。既有宏观的概述,又有微观的个案分析;既有全面的阐述,又有局部认真的考证。本书的主要内容撮要如下: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在小说史上的意义,并对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发展阶段做了划分;第二章共分五节,分别论述了成为韩国古代小说原型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第三章共分四节,分别论述了成为韩国古代小说重要源流的传记及笔记文学等;第四章共分七节,分别论述了韩国近古初期的代表性的汉文小说家金时习、申光汉、林悌的传奇、寓言、佛教小说等;第五章共分九节,分别论述了韩国近古中期明清小说在朝鲜的传播及影响,以及许筠、金万重等的代表作,还有笔记小说、战争小说、寓言小说、梦游录小说等;第六章共分九节,分别论述了韩国近古后期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朴趾源、李钰、金鑢等重要作家,还注重论述了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笔记小说、寓言小说、讽刺小说等。
对于朝鲜朝以前小说的发展状况,本书认为: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其原型一直在韩国上古的神话传说、三国时期的民间故事和罗末丽初的殊异传及高丽时期的史传、假传、笔记等各种叙事文学中孕育和发展着。尤其是罗末丽初的殊异传在中国魏晋南北朝志怪、传奇的直接影响下,开始成为粗具小说规模的作品。这些作品短小精悍,简洁灵活,有以小见大和以一目传精神的特点。但当时除了《崔致远》等个别作品的作者之外,大部分作者还没有意识到小说文学本身所应具备的各种要素,没有完全有意识地进行到小说创作。大部分作者“始有意为小说”是在朝鲜朝初期。然而,在朝鲜朝以前的韩国上古、中古时期长达一千年以上的漫长岁月里,韩国小说文学实处于孕育期,为其后小说文学的呱呱坠地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韩国的近古时期就是朝鲜朝统治的500年左右。到了朝鲜朝初期(即近古初期),一些文人开始把小说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进行有意识的创作了。在《剪灯新话》等明代文言传奇的直接影响下,金时习的《金鳌新话》等文言传奇小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与前代的殊异传、假传、笔记相比,可以说是一次跃进。一般而言,韩国近古初期的文言传奇的作者们都能以凝练生动的语言,粗线条地刻画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描绘富有幻想色彩的奇异故事,在结构布局、情节安排、引诗入文等方面,都颇见功力。这表明韩国古代小说已经正式诞生。
韩国近古中期是整个韩国封建社会的一个转型期。16、17世纪之交连续发生的“壬辰倭乱”、“丁酉再乱”、“丁卯胡乱”、“丙子胡乱”等外敌的入侵,不仅触发了韩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软弱无能和作为统治思想的朱子性理学的种种弊端,促使当时的先进的士子们寻求救国救民的新的思想和途径。在这种社会文化语境中,小说文学开始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社会现实,因而反映反对侵略,歌颂爱国将士的战争小说和英雄小说成了当时的一大主流,同时及时地反映当时思想、观念、行为、文化上新的变化的作品也应运而生。本书对《壬辰录》、《林庆业传》、《崔陟传》、《江都梦游录》等反映“壬辰倭乱”、“丁酉再乱”、“丁卯胡乱”、“丙子胡乱”的小说作品加以充分的论述,同时对《寿圣宫梦游录》、《周生传》等描写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作品给予比较高的评价。此外,对反映民族意识觉醒的《崔孤云传》等作品也用较大的篇幅予以介绍,并加以深入的分析。
韩国近古后期是韩国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愈加紊乱,朝鲜朝日趋衰落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种种弊病,并对此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讽刺。本书对朴趾源的短篇小说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些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法,展示了韩国封建社会末世的历史画卷,在主题开掘、讽刺手法、人物性格刻画、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思想艺术成就。在这一时期,韩国的笔记小说有了质的飞跃,诸如《霅桥漫录》、《青邱野谈》、《东野彙辑》等笔记集中的一些精品也取得了较高的思想艺术成就:从内容层面上看,真实地反映了身份等级制度的动摇和瓦解,张扬了婚恋自主和女性意识,抨击了贪官污吏,展示了开始形成的市民社会的风情画,富有社会认识价值;从小说形式和艺术表现层面上看,故事写得曲折工巧,人物的内心表现得婉转细腻,体式和语言也变化多姿,富有审美价值。这一时期,汉文长篇小说的繁盛是最为引人瞩目的现象。
关于《玉楼梦》,本书认为它是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发展史上的空前高峰。《玉楼梦》在借鉴前代作家金万重之《九云梦》等长篇小说的基础上,又把朝鲜朝中、后期盛行的各种小说的内容包括了进去。如天降原型、梦幻结构、儒道互补的盛行文化结构,一夫多妻之家庭结构以及爱情奇缘、战地英雄、神魔鬼怪、家庭伦理、忠奸之争等这些以往神话传说原型和小说的内容,它都无不包罗殆尽。因此,在《玉楼梦》中可以看到韩国小说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情形,可谓韩国古代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又可谓一部韩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除参考了中韩两国古代文献外,还借鉴、援引了中韩两国许多前辈及当代著名学者的相关论著,在此,一并向海内外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部书是在研究尚未深入,图书资料尚不完备的基础上,利用几个寒暑假的时间执笔,匆忙写就的,因此难免有疏漏和欠缺之处,在此亦敬请各位读者和方家匡正。
最后还要提及的是,得益于北京大学出版社领导和诸位编辑细心审稿,纠谬匡正,这部书稿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在此,亦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忱。
作者
2010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