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在小说史上的意义及其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一节 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在小说史上的意义
韩国的古代包括上古到1895年的“甲午更张”〔1〕。就小说而言,韩国古代小说可分为汉文小说与韩文小说两大类。长期以来,这两大类小说在韩国古代文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文学景观,从而成为韩国乃至东亚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取代的瑰丽的文学珍宝。
由于韩国的民族文字——“训民正音”的晚出,韩国古代汉文小说比韩国古代韩文小说孕育、诞生的时间要早许多,因此为韩国古代韩文小说的创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艺术经验。自“训民正音”创制以来,在韩国古代的语言文字生活中,汉文与韩文并用,随着韩文在社会各阶层的普及和广泛使用,韩文小说也应运而生,与汉文小说并行发展。然而,就其所达到的艺术水平而言,汉文小说仍然占据上风,依然对韩文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众所周知,近代以前在中国以至韩国的文学价值观念体系中,所谓“小说”或“小说家”是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所谓“大道”相去甚远,“君子不为”的行当。因此,在这种文化语境中,韩国古代的许多参与小说创作的文人学士大都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使得传至今日的数百种小说作品中,署自己真实姓名的只占少数,而绝大部分则是佚名之作。这种状况在韩国古代韩文小说中尤甚,所以若要系统地梳理韩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过程,就存在着不少障碍和难题。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尽一切有效可行的考据和探讨,编写一部完整而又具有科学性的韩国古代小说史专著,而首先把能够大体上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的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作为基础性的工作,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再者,在以往的韩国古代汉文学研究中,往往以汉诗为中心,而相对忽略汉文小说的研究,因此撰写出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专著,大可改善目前学界不合理的韩国古代汉文学研究格局。尽管在韩国汉文学整体结构中,汉诗固然占有较大的比重,然而汉文小说和用汉文写成的散文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且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亦是事实,所以韩国汉文学史必须包容汉文小说以及其他用汉文写成的散文等。因此,撰写一部较完整、系统而有科学性的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专著,是今后我们撰写韩国古代汉文学史乃至东亚古代汉文学史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和诗歌等其他文学样式一样,小说这个特定的文学样式也有着自己形成、发展的过程。正如在东亚汉字文化圈里“小说”这个概念有着漫长的演变过程一样,小说这个文学样式也经历了自己独特的孕育、诞生以及发展、变化的漫长过程。然而,在以往的许多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专著中往往忽略了“神话传说”、“史传”(包括假传、杂传、托传等)、“笔记”(韩国称“稗官文学”或“稗说”等)等小说史前期的各种文学样式及其与汉文小说的深层关联。因此,很少涉猎金时习《金鳌新话》以前的叙事文学,论述也较疏漏。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对韩国古代汉文小说演变过程的认识有失偏颇。金时习的《金鳌新话》在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上确实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和地位,可以说它标志着韩国古代汉文小说的诞生,但它并非突然而致,至少有几百年的孕育过程。基于这种小说进化观,本书从作为韩国古代小说的渊源的韩国上古神话传说开始写起,充分论述韩国上古神话传说以来“史传”、“笔记”等小说史前期的各种文学样式及其与汉文小说之间的互文性。
在韩国古代汉文小说中有不少小说作品汉韩两种文本并行于世,其中大部分作品很难分辨孰先孰后,或汉韩两种文本中哪个为原创,哪个为译本,如金万重的《九云梦》就是典型一例。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汉文版《谢氏南征记》(金万重的作品)之类的作品确属韩文小说的译本,然而这些作品在读者中的影响并不亚于韩文版《谢氏南征记》,还曾对后世汉文小说的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凡对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的作品,本书一概列入汉文小说的范围加以论述。此外,实在不能分辨出创作年代的汉文小说作品,在本书中只好纳入具有同类性质的小说之范围加以论述。
韩国汉文小说的意义和地位,又可以从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这两个层面去说明。韩国汉文小说的作者和读者大多是对汉文化具有深湛学养的文人学士,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当时韩国社会的文化精英,所以一般来说汉文小说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可称为“精英文学”。在古代韩国,汉文小说一开始就成为文化精英思想意识的载体,他们往往利用这一思想载体来反映社会真实的面貌,来批判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病,来表现自己的社会和人格理想。汉文小说所具备的这种思想倾向,到了朝鲜朝后期日臻成熟。所以,我们通过汉文小说可以看到许多韩文小说中很难看到的韩国古代精神文化史的另一侧面,因而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第二节 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的时代划分
在编写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时代划分。看待以往的历史,因历史研究的主体或历史研究的对象不同,会有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时代划分。如,在政治、经济、文艺等不同学科领域,时代划分可以采用各自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就是具体到一个特定的学科领域里也会因史观的不同而因人而异。本书将采用三分法,即把韩国古代小说史的时代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这三个大时代,又把近古细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因为近古时代包含着韩国古代小说的诞生期、兴盛期、繁荣期、衰落期等最重要的阶段。
上古时代包括自古朝鲜(公元前4、5世纪)至统一新罗末期(公元935年)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韩国古代小说的原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早期书面叙事文学,可谓韩国古代小说的原型出现期。
中古时代为高丽时期(936年—1392年)。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史传、假传、笔记等书面叙事文学,可谓韩国古代小说的孕育期。
近古时代为朝鲜朝时期的500年左右。在这一时期,继承史传、假传、笔记等书面叙事文学所积累的文学传统,出现了诸如金时习《金鳌新话》等真正意义上的传奇小说,以及假传体小说、寓言小说、梦游录小说、笔记体小说、章回体长篇小说等,可谓韩国古代小说的孕育期、生长期、繁荣期。
但是为了更为明确地梳理和描述近古时代小说发展的脉络,本书又将近古时代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近古初期,即自朝鲜朝建国(1392年)至“壬辰倭乱”〔2〕(1592年)之前;第二阶段为近古中期,即自“壬辰倭乱”(1592年)至景中(1724年)时期;第三阶段为近古后期,即英祖(1725年)时期至“甲午改革”(1895年)之前。
上古时代部分,其叙述的重点为檀君神话、朱蒙神话、朴赫居世神话、新罗殊异传以及《三国史记》、《三国遗事》所载重要的传说、民间故事等;中古时代部分,其叙述的重点为笔记文学、传记文学、假传等。
近古初期部分,其叙述的重点为传奇小说、笔记小说、寓言小说、假传体小说、梦游录小说等各种形式的汉文小说作品,这些小说为后世小说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界大都把此时期视为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得以确立的时期。
近古中期部分,其叙述的重点为长篇小说、梦游录小说、寓言小说等。在这一时期,中国明清小说大量流入韩国,为韩国的小说创作主体提供了小说创作的范本,“壬辰倭乱”、“丁卯胡乱”〔3〕、“丙子胡乱”〔4〕又给小说创作主体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于是,韩国古代小说进入了繁荣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整个小说创作的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从小说的思想内容层面上看,这一时期的小说再现了诸如身份等级制度、封建统治秩序的动摇等韩国社会出现的种种变化,呈现出了社会转型期小说文学的鲜明特色。
近古末期部分,其叙述的重点为长篇小说和富有写实倾向的短篇小说。在这一时期,随着韩国封建社会危机四伏,支撑着整个韩国封建社会的程朱理学日趋衰退,与此同时实学思想勃兴,在这个思想文化出现混乱之际,西方的先进文化开始传人韩国,于是韩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小说文学及时地反映这样的生活变化,出现了许多张扬庶民意识的作品,以及真实地再现实生活、针砭社会矛盾和弊病的作品,而且在创作技巧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近古末期与韩国近代开化期连在一起,随着韩国开化期“新小说”〔5〕的出现,韩国汉文小说急剧衰落,尽管19世纪末20世纪初韩国启蒙期也出现过一些汉文小说,但已经是明日黄花再不能引起世人的瞩目了。于是,历经一千多年的韩国汉文小说史到此也就落下了帷幕。
注释
〔1〕“甲午更张”亦称“甲午改革”。系指1894年朝鲜朝实行的内政改革,其改革内容包括行政、管制、司法、身份制度、经济、教育、风俗等。改革虽不彻底,但符合韩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加速了韩国近代化的步伐,因此韩国学术界把“甲午更张”看做封建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2〕“壬辰倭乱”是指日本侵略者侵略朝鲜的战争。1592年4月,日本侵略者以17万陆军和3,4万海军的兵力入侵朝鲜。明朝廷应朝鲜国王的请兵要求,派援军与朝鲜军民并肩战斗。在经历了7年艰苦卓绝的战争之后,朝明联军取得了胜利。
〔3〕“丁卯胡乱”是指后金入侵朝鲜的战争。1627年正月8日,皇太极为了斩断朝鲜与明王朝之间的同盟关系,防止明王朝与朝鲜对后金可能形成的两面夹击之势,派大军往征朝鲜。朝鲜战败,与后金签订了《江华和约》。和约规定:后金与朝鲜结为兄弟之邦,后金为兄,朝鲜为弟;朝鲜国王派遣胞弟入后金为质;朝鲜每年向后金进贡大米千石、各种土特产不等;并且朝鲜与后金在会宁、中江开展互市。
〔4〕“丙子胡乱”是指清军入侵朝鲜的战争。1636年12月初1日,皇太极御驾亲征朝鲜,朝鲜诸处官员将士自知不敌而纷纷败逃。朝鲜国王亦无法力挽狂澜,遂携长子遁入距离朝鲜王京40里处之南汉山城,但旋遭清军先锋多尔衮所部围困。接着全罗、忠清援兵也败退,朝鲜国王父子再无期望,遂于1637年1月30日出城投降,双方再次签订城下之盟。其内容包括:朝鲜停止使用明王朝年号,交出所领明王朝赐予的诰命册印,并开始奉行大清正朔;朝鲜派遣世子等人入大清为质;遇大清婚丧嫁娶之事,朝鲜俱应遣使上表贡献;双方使臣相互往来,接待礼仪与馈赠物品,俱遵照往日明王朝使臣出使朝鲜之例;当大清遇有战事时,朝鲜应遵旨出兵相助;朝鲜停止修筑城池,并不得擅自收留大清境内逃来的人口;朝鲜每年还需向大清遣使进贡一次。
〔5〕所谓“新小说”是相对传统小说而言的,它以写文明开化为主,并全部用韩文写成,具有明显的近代启蒙色彩。1906年韩国出版了第一部新小说,一直持续到19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