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海明威的庄园

带着数字和玫瑰旅行 作者:蔡天新 著


2.海明威的庄园

大概正是古巴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加上热情好客的民族个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名人。曾与古巴亲密接触过的著名作家除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和让·保尔·萨特夫妇以外,至少还有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和欧内斯特·海明威。作为20世纪英语世界里最受尊敬和欢迎的作家之一,格林的作品主要探讨在当代不同政治环境下,人类充满矛盾的政治和道德问题。

格林是智利诗人聂鲁达的同龄人,出生在英国,在其父亲担任校长的中学学习了几年以后,他被家人送到伦敦,接受了为期6个月的心理治疗。在完成牛津大学历史系专业的学习以后,格林移居到伦敦,结婚并随妻子改信了天主教。他先是在《泰晤士报》做编辑,出版了处女作(诗集)和一部不太成功的长篇小说。从1940年起,36岁的格林作为一名自由撰稿的新闻记者,开始了长达30年的旅行,同时为其小说寻找故事和背景地点。

在格林的异域小说里,有一类颇具消遣功能,也是电影导演乐于改编的题材。譬如,《东方列车》描写了穿越英吉利海峡驶往伊斯坦布尔的火车上乘客们的尔虞我诈;《权力与荣耀》和《名誉领事》的故事与他在西班牙的经历有关,讲的都是神父违背教会行为,一位教父做了真正的父亲,而另一位教父投身于革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格林接连出版了4部小说,分别以面临政治动乱的第三世界国家——越南、刚果、海地和古巴为背景。其中,《我们在哈瓦那的人》是一部真实的间谍小说:一个身不由己的小人物无意间被卷入国家政权之间的争斗风波,结果竟然靠弥天大谎在两国之间无往不胜,将阴险狡诈的政客玩弄于股掌之间。

综观格林一生的创作,他的主要兴趣集中在“事物危险的边缘”,这是布朗宁的一句诗,格林将其视为“对我全部作品的概括”。事实上,格林关心的总是间谍、刺客这类人物,他本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非洲西部地区做过谍报工作。即便是在古巴游玩,他的真实身份也极有可能是英国间谍。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为何格林没有在哈瓦那留下一丝可以让我们探访的踪迹。

《老人与海》初版封面(1952)

显而易见,无论格林以什么身份出游,写作才是他最大的目的和兴趣所在。与格林的隐秘身份相比,海明威在古巴可谓是家喻户晓了。一天下午,我搭乘一辆出租车,来到哈瓦那东郊的小镇圣弗兰西斯科·德·保拉,海明威的故居坐落在一个栽满槟榔树的小山头上。

那正是维西亚小庄园,包括主卧室在内的每个房间的墙壁上挂满了猎物标本,以犀牛和野鹿居多,想必那是作家的战利品,我想与他一起生活的女人必须得学会容忍。这可能是海明威居住时间最久,也是最为舒适的一个家了,海明威的9 000册藏书和在基韦斯特注册的比拿号游艇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在那里。不过,书房的门口拉了一条警示线,游客只能在门口参观,据说里面的打字机敲出了《老人与海》这部著作,游艇则被放置在一个搭好的凉棚下。

从29岁那年第一次为躲避风浪来到哈瓦那,到古巴革命后离开,海明威断断续续在这个国家居住了20多年,虽说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曾和他一起出海捕鱼,但他们所追求的毕竟不同。海明威以前曾经说过,“我热爱这个国家,就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除了出生的故乡,此处是命运归宿的地方。”海明威初到哈瓦那时,住在老城区的“两个世界”饭店,在那里完成了《丧钟为谁而鸣》。由于他当时的妻子玛莎不喜欢住饭店,海明威才买下维西亚小庄园。

海明威返回美国后,他的精神极度沮丧,加上两度接受电击疗法,次年便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在维西亚小庄园徘徊了许久,随着黄昏的来临,它显得更加颓败。由于年代久远,树根已侵入墙体和地基,白蚁啃噬着木块,屋顶开始漏雨,楼梯也已经变形。在经济封锁了40多年以后,美国的“海明威基金会”拟向古巴提供200多万美元的专款,用于修缮作家的故居,但却被小布什政府阻止。当时的政府认为,提供这笔资金等于资助古巴的旅游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