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对于“朦胧诗”的看法

朦胧诗研究资料 作者:李建立


我对于“朦胧诗”的看法

方冰

朦胧诗这两三年来发展得很快、很时髦,很多青年人去写它,也吸引了很多青年人。有人说:朦胧诗的兴起,是中国诗的新时代的到来,是中国新诗的崛起。认为诗写得太明白了不美,朦胧才是美,是诗表现生活的重要的特征。并且说开创了三十年不曾有过的新局面。

朦胧诗顾名思义,其诗意是朦胧的,好像在雾中,又好像蒙上一层纱布,使你看不清事物的真相,读了不知道诗的确切的意义在哪里,诗里具体说的是什么,要读者苦苦地去思索、去猜想,有时还是猜不着想不出。有人说只有这样,才真正有诗意,才是好诗。

朦胧诗我读得不多,但就这不多的朦胧诗中,我认为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有的诗并不朦胧,谢冕同志在发言中举出的青年作者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一诗,不但写得不朦胧,而且还很新颖,很好。谢冕同志举的梁小斌同志的另外一首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不过写得曲折一些,诗意是很清楚的。我看像这样的诗,都不能算作朦胧诗。有的诗就朦胧了,经过苦思苦想,猜测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表现的什么。猜来猜去,还不知道猜得对不对。如《诗刊》1980年10月号上顾城同志的两首诗:

远和近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弧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还有的诗,怎么读也读不懂,如坠五里雾中,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诗。我看过几本诗刊,其中这样的诗就不少。1980年6月号的《滇池》,有一首诗近似,诗题是《浆糊》,全诗仅一句:“你能把一切都粘在一起吗?”字句是能看得懂的。既然叫作诗,就要有诗的主题,就要有诗的意境,两者我怎么也琢磨不出在哪里。这能算诗吗?!浆糊不能把一切都粘在一起,不是尽人皆知的吗?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去年我参加了两次诗歌讨论会:一次是四月间在广西南宁,是几个文艺团体联合召开的;另一次是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的东北三省诗歌工作者联谊会。在会上,大家争论得很激烈,都说出了真心话。我记得在南宁的诗歌讨论会上,一位年轻的诗歌理论家说的话非常直率。他说中国新诗的发展的前途就是朦胧诗。如果说读者读不懂朦胧诗,那是读者的耻辱,应该提高读者的文化修养,到能够读得懂。又说:在中国的旧诗和民歌的基础上去发展中国的新诗,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凡是学习外国诗歌去写新诗的,才能取得成功,郭沫若、艾青等几位有名的大诗人,没有哪一个不是如此。外国的诗歌在急剧地发展着,打开门来一看,现实主义老了,吃不开了,新的诗派,新的表现方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大量地吸收学习。中国现在兴起的朦胧诗,就是学习的新的成果,是最有前途的。(大意如此)在那次会议上,有不少人反对他的意见。会议不作结论,当然也不应该作结论,事情才开头嘛,可以深入讨论下去。

我认为一个民族的诗歌的特点,是由这个民族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等诸因素形成的。中国诗歌当然也是如此。各民族的诗歌有共同的地方,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吸收其他民族诗歌的长处、优点,加以消化,来丰富自己民族的诗歌,这是非常需要的。但是这种吸收决不会取消这个民族诗歌的特点——语言和表现形式的特点。中国的新诗虽然和中国旧体诗有很大的不同,但那是合乎中国语言的规律、特点,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所喜爱的中国的新诗,决不是毫无选择地对外国诗歌的死搬与硬套。唐宋间中国词的兴起,固然是溯源于中国古代的乐府。乐府能唱,词也能唱,都与音乐有关。词初兴时叫“曲子”,“曲子”是隋唐时期流行的西域音乐——燕乐(即宴乐),带着西北民族刚健的风格。“词”是这种新兴的“曲子词”的简称,传入中原后,它最初盛行于民间,后来被文人接受,加以改造,按曲填词,又有了许多新的创造,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就被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了,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新的形式、一个重要的阶段。

外国新的诗派,如达达派、未来派、印象派、现代派等等,这在三十年代就开始了的。虽然在某些方面——如表现手法方面,也有某些可取的地方,但总的说来,模仿的结果,是不被中国广大读者所接受所喜爱的,接受它喜爱它的只是极少数人。印象派诗人李金发的诗,我不但过去读不懂,现在还是读不懂,怎能叫人民群众去接受呢?

其实朦胧诗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外国早就有了的,中国也早就输入了的,不过借着中国现在的新的机缘,又重新生长起来罢了,当然和过去相比会有新的特点、新的不同。

朦胧能不能成为一种美呢?我认为能够成为一种美。如绘画中西洋画的点彩派,中国画的米派山水,都有它们的朦胧的美。朦胧诗有没有它的美呢?我认为有它的一种独特的美。如主张写诗要老妪俱解的中唐的大诗人白居易,他的诗最明白易懂了,但是他也写过朦胧诗。如他的词《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就写得很朦胧,是表现他的一种朦胧的意境的,但读了是可以理解的,也感觉到它的美。这种朦胧的美就是表现了为读者所理解的朦胧的意境。就是大家说是写朦胧诗的顾城,也是有不少不朦胧的好诗的。如登在《星星》一九八〇年三月号上的短诗《一代人》和《祭》,含意蕴藉而深沉。

朦胧派的诗我所看到的,只有反映了社会现实,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才是好诗,才能被人理解,但是,这一来,往往也就不是朦胧诗了。

值得研究的是:一、朦胧诗的兴起,为什么要在打倒“四人帮”以后?二、为什么写朦胧诗的、喜爱朦胧诗的,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一切文学现象和一切文学流派的产生,都是有政治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的原因的。朦胧诗的产生也是如此。

现在风华正茂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是在新中国的红旗下长大的,没有经过残酷的革命斗争的锻炼,一遇到十年“文革”造成的难堪的现实,他们中的一部分,头脑比较清醒,逐渐看清了现实,参加了新的战斗;也有一部分怀疑了,迷惑了。甚至是悲观失望了,他们要寻求,他们要探索,这当然是好的。但是他们看不清前途究竟应该怎样,于是便朦胧起来,写出来的诗便是朦胧诗。

朦胧诗并不只是语言形式上的朦胧,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朦胧,内容上的朦胧。例如:有一首诗,题目叫《生活》,诗的内容就一个字,叫“网”。这样的诗很难理解。这种一个字的“诗”其实不能算诗。有人又称它为“古怪诗”,也的确怪。写出这样的“古怪诗”,首先是作者对于生活失去坚定的信心,追求自由化,才会把生活看成是束缚人的“网”。

朦胧诗的作者认为:诗歌的唯一任务就是表现自我,抒发自我的情怀,甚至是一刹那间的难于捉摸的自我情怀。很少谈到诗歌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而且他们所说的这个自我,是脱离集体的、脱离社会的、无限膨胀的自我表现。其实他们头脑中的这个自我情怀,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是客观世界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不过是被歪曲了的杂乱无章的反映罢了。

我们向来主张诗歌一定要有自己的强烈的个性特点。但是,现实主义者所说的自我,是集体中的自我,是人民大众中的一分子,他们的喜、怒、哀、乐是与广大人民息息相通的。他们决不去作孤芳自赏式的自我表现。他们的诗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而写的,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斗争,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他们的诗歌力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他们决不苛求读者,而是适应读者,提高读者,为读者服务,朝向共产主义目标共同前进。这是诗人应尽的职责。

有一位朦胧诗的作者说:我的诗现在你们看不懂、不喜欢,不要紧。我相信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一定会看得懂的,会喜欢它的。我看他的这个信心是绝对靠不住的。你是现在的人,你写的是现在的事物,现在的人都不理解,都看不懂,我们的下一代,没有在现阶段生活过,能够理解、能够看得懂吗?这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诗,不能把什么都说尽,把什么都说尽就没有诗了。诗,要含蓄,要凝练,要有言外之意,要使读者读了能够引起很多联想,参加再创造,但绝不能把诗写得使人看了莫名其妙。含蓄和朦胧是绝对不同的两回事,朦胧得使人看不懂就变成晦涩了。

所以我认为朦胧诗的朦胧,主要的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对时事看不清,一种是看清了不敢直说的表现。这是就诗人的思想认识方面说的。还有一种朦胧诗的作者,他们不是思想感情或是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至少主要的不是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在探索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他们认为现在的新诗陈旧了,不新鲜了。这种探索的精神当然是好的,应该鼓励与支持。“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时代在前进,诗歌也在前进,我们当然要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方法。我们绝不能满足于现状,停滞不前,这样,新诗就要衰亡,就没有发展的前途了。当然,吸收外国诗歌的好的东西、新的东西,是促进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但是,绝不能拒绝继承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是有着丰富的优良传统的,我们绝不能把它丢弃。只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东西,才愈具有世界性。

我们的诗歌总要鼓舞大家前进,给广大人民群众以美的享受,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尽到它的一分力量,不能老使大家处于朦朦胧胧之中。

应该怎样对待朦胧诗呢?我认为既然有不少的青年人在写它,也有不少的人在爱好它,还有它的理论家,这是一个客观存在。它是一株新的花,应该让它占有一块园地,让它发展。大家来研究、来竞赛,互相取长补短,当然也可以互相批评,不要听到一句不爱听的话,就认为是“又在打棍子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来检验,来鉴定,来取舍。

原载《光明日报》1981年1月28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