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我家的小精灵
樊 辉
为了纪念我的外甥女方静,姐姐收集了许多朋友、同事、同学写的纪念文章,准备为她出一本书。姐姐也让我写写她小时候的故事。
拿起笔,顿时她儿时的点点滴滴、桩桩件件以及在北京师范大学与我们小住时的欢愉,她那调皮、可爱的模样,一一浮出脑海,激起了内心的波澜。
可爱的小静,是我们大家庭里第三代中,第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
1971年夏天,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下午,那一刻她是坐着降生下来的。医生称这为臀位。或许是巧合,她来到世上的瞬间,风停了,雨住了,天空豁然开朗,大地洁净如洗,一切是那么的平静祥和。一位老奶奶来看其生小孩的女儿,她为了安慰姐姐难产的痛苦,就问姐姐说:“你生的是女孩?”姐姐点点头,“是坐着生的?”“嗯。”“哇,你这个孩子不得了呀,将来一定有出息,坐生娘娘,立生官嘛,你看这狂风暴雨的,这是仙女下凡呀。”本来虚弱的姐姐一下笑了,心想这老太太可真会说话。
出院后她的外祖母给她起名叫“静”。
静出生之后,我们全家视她为掌上明珠,加之她天资聪慧,乖巧可人,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孩。邻里们也常以她可爱的模样为荣。一次,邻居的同学聚会,把她“借”走抱去向大家炫耀了一番。我有个上海的朋友,一次回上海探亲,竟要带上她到上海游玩。
小静天性大方,从不认生。两岁多的时候,因病住进儿童医院,当时医院不让陪床,家里人都很不放心。她却很快适应了医院的环境,称护士长为“护士妈妈”、称她的医生为“医生奶奶”,不做治疗时,东走西逛,俨然把医院当成了自己的家。
三周岁的方静
小静从小爱唱歌,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有“小郭兰英”之称。这可能与家族的遗传有关。姥姥的嗓子极好。老人家在她年近九十的高龄时,一段京剧“苏三起解”仍能震惊四座;二哥是男高音,从事文艺;姐姐、三哥唱歌也都唱得很好。其实我的嗓音比不上家里的人,但是我也曾在内蒙生产建设兵团文艺汇演时,勉为其难地扮演过《红灯记》里的李铁梅、《智取威虎山》里的小常宝。静非常喜欢唱郭兰英老师的歌,小小年纪,演唱《绣金匾》时,一条小辫子,一身中式衣裤,配上一个黑色绣花小兜兜。那声音、那神情、那动作,真是爱煞人。一下子唱红了京城。她演出时,从不怯场,人越多她越来精神,先后在人民大会堂、首都体育馆、北京工人体育场、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大型场所参加过演出。每次都震惊全场,掌声雷动。音乐家郭兰英将她收为徒弟,她也是郭老师最小的徒弟。师徒俩有时同场演出。小静与郭兰英老师一起演出了《窦娥冤》。她饰演了剧中的小窦娥。小窦娥扮演得也是活灵活现,所有观看的人都赞叹不已。她还随郭兰英老师一同下过煤矿、到过工厂去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郭兰英老师也更加地疼爱她,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去住,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上小学了才回到自己家。
小静的演唱和表演功底以及以后所取得的成就,都和郭兰英老师对她的培养和付出密不可分。小静和我们全家永远都会感念在心的!
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我们家和许多人都住到了在陶然亭公园里搭建的地震棚里。她那年5岁,她用自己清纯的歌舞,为避难的民众带来了快乐。在那些忧虑、愁苦的日子里,她驱散了不少蒙在人们心头上的阴霾。大家都很喜爱她,喜欢逗她。一天有位老奶奶问她:“孩子,晚上有蚊子吗?”她神秘地悄悄地答道:“有,还有毛毛虫!”把老人家笑得前仰后合。
该上小学了,静被“北京实验小学”破例录取。学校与住家相距十多公里,一年级的小豆包独自挤公交车去上学。妈妈骑着自行车在女儿所乘坐那辆车的前后一路飞奔,她要在汽车到达之前先到,然后骑车再带她前往学校,然后再返回单位去上班。车厢里的小人儿被夹在人群中间动弹不得,经常下不来车,不是提前一站下了就是坐过了站,妈妈就拼命地前后去找,后来是一个敬业的售票员每次都把她拉到她的售票台里保护起来,关照她上车下车,从此这位10路公共汽车的售票员阿姨成了外甥女的“保护神”,妈妈和静记住了车号,有时车不准点,她们宁愿在寒风酷暑里多等几班也要等这位阿姨的车次。
风雨无阻,暑去寒来,年复一年长达五个年头。后来静考取了实验中学,妈妈才让她自己坐车上下学,育儿的辛苦可见一斑。我始终对姐姐为女儿付出的辛苦,和为她选择的未来之路的坚持而心存敬意!
艰辛困苦磨炼着静,造就了静的勇敢和坚强。她不甘平庸,如饥似渴地学习和拼搏,与众不同是她的追求,固守己心是她的人生准则,就像冬日里的蜡梅不惧严寒,如夏日里的花儿灿烂盛放。
一天我突然得到静重病的消息,如晴天霹雳,心急如焚!立即和哥哥瞒着姐姐,在大雪纷飞中赶往机场,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她的病床前,她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竟是:“舅舅、姨,我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你们,对不起!请原谅……”她十分激动,瘦弱的胸脯一起一伏,我们泪流满面又不敢让她看到,极力地掩藏着我们的悲痛!没想到这竟成了她临终前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动情而又伤感的话!她有许许多多想做还没有来得及做的事,还有许多想说没有来得及说的话,就这样匆匆地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她该承担的都承担了,她所能做的也都做了,太忙、太累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2014年3月在她外祖母临终前,她放下手中所有的事,也要为姥姥来送行。她太累、太忙、太辛苦啦!
她的故事很多、很多,感谢上帝赐给我们家这么优秀的孩子!
她没有走,只是去了另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她一直都在我们的心中!
静,亲爱的孩子!谢谢你来到我们的家,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和荣耀!我们爱你、深深地爱你、永远爱你!
(作者系北京颐和园小学退休教师)
幼儿园的一朵小奇葩
童年方静在幼儿园成长的一个侧面
兰 静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20世纪70年代末,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一首女童声独唱《绣金匾》引来了全场掌声雷动,台上的小姑娘除了稚嫩的声音以外,那神态,那动作,那打扮,真的酷似歌唱家郭兰英,人们激动了:小郭兰英!自此“小郭兰英”便叫响北京市,乃至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她就是北京市原宣武区虎坊路幼儿园五岁的小方静。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的小方静扎着两个小辫子,圆圆稚嫩的小脸,甜美可爱,是个文静的小姑娘。那时候的虎坊路幼儿园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很注重幼儿艺术能力的培养。请在歌剧舞剧院工作的家长给老师们培训音乐技能;请少年宫杨春华老师指导孩子的唱歌;请幼儿园有舞蹈专长的老师为孩子们编排舞蹈。尤其是因家庭有困难而自愿调入我园的北京第一师范专职音乐教师孙慧敏老师担任了全园音乐教学工作以后,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启了生动活泼的音乐课程,在音乐活动中她注意观察、培养,给孩子们创造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正是她的慧眼发现了一批声音洪亮、清脆、节奏感强,有一定表演天赋的孩子们,并成立了幼儿合唱队,小方静也在其中。
孙老师每天下午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孩子们进行训练。她发现小方静的音域较宽,音质好,节奏感较强,记忆力也比较好,还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于是对她格外关注,采取了单独训练的方式,主要是提高她声音的表现力,并对她进行了手、眼、身段的训练,特别是选择了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歌曲,如《南泥湾》《绣金匾》等,精心地教唱,领会其词意,一句歌词、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步法地教练。带她观看郭兰英老师演唱的影片,以增强她视觉模仿的效果。小方静非常聪明,悟性也极强,小小的年纪,在训练过程中,非常认真,刻苦努力,从不叫苦喊累,老师都说:小方静真像个“小大人”一样!
为提高她的演唱技能,方静的妈妈亲自带她拜访了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老师,她的表演风格得到了郭老师的认可。为了保护好她的嗓子,我们也曾带她去中央音乐学院请教授专门指导幼儿声带保护知识。为了演出形象逼真,幼儿园老师亲手为她制作了郭兰英式的辫子和佩戴的黑兜兜的民族服饰以加强貌似神似的效果。为培养她的演唱技能,幼儿园让她到各班去独唱,把好听的歌唱给全园的小朋友们听,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增强了她的自信心,每次唱完都会看到她的小脸上洋溢着开心快乐的笑容。
在随后的日子里她多次参加了社区、区、市里各种演出,并有幸得到了182中学学生民乐队大力支持,每次演出都由他们无偿地伴奏。小方静在演出中得到了锻炼,从一个比较腼腆的小姑娘变得落落大方,很有自己的表演风格,演唱的技能越来越好,表现力也越来越强,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小方静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在人人对她赞誉时,她都不骄傲,给人以甜美的一笑,和小朋友们开心快乐友好相处。有时因为演出需要集体住园,有时需要去老师家居住,她都像个小姐姐,团结帮助小朋友,懂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在小方静成长的道路上,从园领导到全体老师们,都给予她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
在人民大会堂她与郭兰英、蒋大为、李谷一等著名歌唱家同台演出,获得了大家一致肯定的赞扬!电台、报纸的赞誉也纷纷而来,“小郭兰英”的称呼响遍全国,并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接见,全园师生也为此感到无比自豪,无比的开心!
小方静在虎坊路幼儿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成长起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小歌唱家—小郭兰英。
(作者系虎坊路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原宣武区幼教科科长)
五岁和郭兰英老师同台演出《窦娥冤》
小学时的小方静
王晓青 秦孝瑞
方静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毕业生,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大家都非常痛惜。当我们得知方静妈妈要在她离世两周年之际出一本纪念她的书,希望能有一篇文章回忆她上小学时的情景,方静是实验二小的学生,作为母校,我们积极认真地提供帮助。在和方静妈妈通电话后得知方静当时的班主任是秦老师,由于当时的任课老师都已退休,咨询了几位退休教师后得知秦老师就是学校退休的秦孝瑞老师。秦老师年事已高,身体也不是很好。在和秦老师的通话中,才知道她并不知道方静去世的消息,或许是孩子们和经常去看望她的同学们都怕她经受不了这样的刺激而不敢告诉她。毕竟方静是给秦老师留下印象最深的学生之一,也是她最喜爱的学生。就是这个原因,身边的人一直瞒着这个消息,不敢告诉秦老师。当电话中无意说出这个噩耗的时候,秦老师非常激动,一直哽咽,不停地叫着“小方静,小方静……”过了许久才平静下来。当得知请老师写点回忆的时候,虽然她内心非常的难过,但还是一口答应了。
小方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努力学习、遵守纪律、恬静懂事的小姑娘。在班里,她和同学们相处融洽,永远洋溢着喜笑的容颜,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五年的小学生活中,她不仅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庆、文艺演出等多项活动,也在班里积极参与和组织班会等活动。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小女孩儿,能歌善舞,参加了学校的合唱队,从小就展现出了她在音乐、口才、舞蹈等方面的才华。在大型活动中,她从不怯场,在每一个自我展现的机会中她都表现出色,也为学校争得了许多荣誉,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习上她也是刻苦努力,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父母非常负责,经常和老师沟通她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在五年中,她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欢笑,让我们永远难以忘记。
我们把这篇文章转交给方妈妈,让我们一同纪念她,愿她的在天之灵能感受到我们对她的怀念和喜爱。
(王晓青: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办公室副主任;秦孝瑞: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退休教师)
忆方静妹妹
孙明明
1981年春季我所在的单位“中国煤矿文工团”将赴北票矿务局慰问演出,时任团长的刘炽特邀艺术家郭兰英随我团同行,她不仅亲临矿山看望煤矿工人,还带着她最小的徒弟,当时一鸣惊人、声名鹊起、人称“小郭兰英”的方静一同前往。
那一年方静虽然只有9岁,但早已活跃在舞台上,她同柳石明、李元华、郭兰英等艺术家们同台献艺,最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她同中国歌舞剧院排演歌剧《窦娥冤》扮演小窦娥的精彩演出。她当时不但能背诵大段的别人的台词,还站在幕旁给大人们提词,当时扮演窦娥父亲的柳石明激动地说:“这孩子太神奇,太可爱了,看到她,我的戏都入骨三分。”郭兰英扮演的大窦娥的大段唱腔,她全都会唱。这件事多年后还常被人们提起并称赞不已。
团里的同事们为这次下矿慰问演出有这一老一少的特邀嘉宾,增加了许多欢乐,个个欢声笑语,信心满满。
郭兰英每次都让方静和她同乘一辆小车。可方静总是早早地就跳上乐队、舞蹈队员们乘坐的大轿车上,她和大家一起有说不完的开心事、讲不尽的幽默段子,这让小方静舍不得离开这个年轻人的群体,把郭老师的呼唤常当耳旁风……
时间一长郭老师开始不放心了,一天冲着我大喊:“大个儿,我把方静交给你,你替我看好她,不然出点事我没法向她妈妈交代。”从这以后我便成了专职看管方静的大哥哥,吃饭在一块、坐车在一块……大家都说:“你有了个可爱的小妹妹。”
矿工们非常喜欢方静表演的节目,为了这次演出,团里还特别为方静和团里声乐演员赶排《白毛女》剧中杨白劳与喜儿的唱段《北风吹》。
当她和郭兰英同台演唱《南泥湾》等歌曲时,台下矿务局领导和工人们的掌声雷动,常常让郭兰英和方静多次谢幕,多次返场,场面空前的热烈。
从小就锻炼出的专业艺术修养使方静落落大方,对于场上场下观众的肯定与赞赏,她表现得十分得体与职业,虽然30多年过去了,但这种印象犹如昨日。
后来我和同事时常去家里看望她,我们已成为家人一样的朋友,阿姨做得一手好菜,我们时常一起享受美食。小方静长大了,一路考入了实验中学、景山中学、广播学院,成绩非常优秀,她课余还参加了民族舞、芭蕾舞,朗诵、声乐等专业课训练。
再后来她被中央电视台录取,短短几年就取得了同行业中顶尖的成就和荣誉。一路走来,我为她所取得的这一切高兴也骄傲。同时也见证了阿姨为培养方静所付出的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
前几年的“莫须有事件”给这个母女相依为命的家庭带来了怎样的伤害,至今我都不敢回首。造谣者伤天害理,罪不可恕。
小静走了,如同晴天霹雳,我不敢相信,也不敢想,哀痛悲伤不能自已,但这毕竟是事实,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还能说什么呢?这么优秀的一个人才,带着踌躇满志,带着委屈,带着郁闷走了。
我能做的也只是时常用苍白的语言安慰一下阿姨,把这份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
小静,你在天堂可好?你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美丽,永远的怀念和我们对你满满的记忆。我们爱你!永远爱你!
(作者系中国煤矿文工团原手风琴演奏员,现北京元盛达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哭一笑一世界
吴 兵
提起笔算了一下,认识方静竟然有一万一千多天了,那时候景山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她叫“小郭兰英”,不光是因为她嗓音甜美,还因为她穿着演出服装和郭兰英老师的合影在学校的橱窗里挂了很长时间。
高中的记忆丰富而又朦胧,点滴如泉涌,却又时常支离破碎前言不搭后语,伴随着生命的成长不离不弃如影随形。
记得她爱笑,随便一点小事都会忍俊不禁,笑得两只眼睛眯成一条小缝,这跟后来很多人对她的印象大相径庭,还有人为此和我争论过,想来是别人对她的印象都来自屏幕上的形象,严肃、自信、坚毅、英气逼人,却少有人知她曾经天真烂漫的一面,因此也就不再争辩了。
她也爱哭,不是因为不坚强,而是因为太善良。记得高中期间我和她曾经搭档主持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年之友”节目一年有余,期间经常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听友来信,每有诉说不幸遭遇或者内心苦痛的内容她都会流眼泪,事后却总是叮嘱我不要告诉别人。之后的一万多天我信守和她的承诺,没有对任何人提及过这些泪水,今天却想借此机会还她一个酣畅淋漓!
人活百岁其实不过三万多天,这一万一千多天是一段不短的日子,虽然高中毕业之后的一万多天我们交集不多,偶尔同学聚会或者年节问候之外,更多的是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她的样貌,但少年时的记忆却始终是我对她的真实印象。
或许是这些年编故事编得太多了,笔下文字虚构者越写越实,真实存在的事物却越写越虚,而一万多天前的那段岁月竟愈发真实触手可及,它穿透尘世的镜花水月扑面而来,反倒使人迷失了真物真我,搞不清世人眼中她的千般变化万种风姿与我记忆中的那个女孩有多少关联,只想把这一笑一哭永久地记忆下去,算是一个交代!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喜欢读书的小女孩
崔文华
大约是1991年深秋的一个黄昏,枯坐默读间听得板门轻叩。
由于直接授过课而常来聊天的学生们大都已毕业离校,斗室便“扉虽设而常关”了,叩门之声鲜矣。
起身应门,昏暗的走廊灯下,是一个梳麻花辫儿的小女孩,不会超过高中三年级,一身半旧的浅蓝色“仔装”,此外再无一点多余的饰物。
“老师,我是播音系的,方静。可以跟您请教吗?”淡淡的笑意间是一缕平静的语气,竟没有小女孩儿见生人的羞涩腼腆。
既然还膺教师之名,似乎就没有拒“学生”于门外的道理。
斗室中只有一桌两椅,于是“分宾主”坐定。
“老师,听往届同学说,您讲课经常列书目,我该读些什么书呢?”
好吧,就说读书。
窗外秋声浩荡。玻璃杯里的半装清水不会久温。她用右手的食指中指与拇指对捏水杯,纤细的手指在灯光下几近透明。
蓝色玻璃罩透出来的台灯灯光由灰暗的白灰墙皮上反射下来,让说话的声音听起来会有些遥远感。其境过清,不可久坐。方静临去借书,竟是抽走了矮书架上的一本黑格尔《小逻辑》!
江湖广阔,校园逼仄。此后,方静的造访或适逢外出,或返居而遇。只记得,只要是得遇一坐,她便说读书。依然是如同第一次见面时没有一件多余饰物的素净,依然在斗室里听她说:授课方式的单调,教科书内容的贫乏,校园思想氛围的通俗。她要在阅读拓展中寻求“超拔”。
依然是灯冷墙灰的斗室,依然是人未走水已凉的清杯和几近透明的捏杯纤指。
能跟一个小女孩儿说什么呢?说“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吗?只能说,喜欢读什么就读吧。但在她这个年纪,合上书页之后,跟着常规走吧—十年、二十年之后才知道,这样的俗人俗见,是她直到最后都不肯接受的。
岁月匆匆之间,竟不知道方静是什么时间毕业离校的。
在通信工具不发达的年代,流动中的个体是没有信息的。流动在中国的不同角落,流动的客舍电视屏幕上不时能够看到,长大了,方静。
你好。流动。
20世纪90年代中期,手机逐渐向普通人普及。流动中知道方静依然在读书。屏幕上,依然看不到方静身上有多余的饰物。
1998年仲春的某一天,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阅览室似乎已经停了暖气,手机提醒有来电,接听得知是方静相约一见。
紫竹院公园南门侧的隋园与图书馆仅隔一条高粱河,小而少客。已经是知名主持人的方静依然如同一个着装简素的女大学生,对着几碟简素的小菜,有一搭没一搭地拣选着,认真讲述自己觉得工作似乎缺少新意,自我充实作用不强,很想再去读个研究生。
读个什么专业好呢?
社会学吧。
她明白,她相信,因为她的知识储备支持她。
于今隋园酒楼早已拆除了。
一个隆冬黄昏的上灯时,赁居的板门轻叩,披一身夜寒的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方静到访。研究生论文开题了,想写电视新闻的社会监督作用。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棘手的题目呢?明知棘手,反而特别想写。
于今想来,如果她在主持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之后再作研究生论文,会放弃这个题目吗?或许会更坚定她写这篇论文的选择,并会写得更突显中国特色的电视监督的特色。后来当她告知这篇论文获评学校的优秀论文时,能够感到于她少见的喜悦感。
北京甘家口车河人潮。经验表明,在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的熙攘大路口得见相识者,数十年不遇一次。过街通道上,迎面而见,是方静,一如一个简素的上班女孩。
不记得又是过了多久,确切说,是过了不久,大约是为了一期节目的策划而见面。事情说完了,方静随手撩起自己的背包起身相辞。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是她的风格。
风格就是人—谁说的来着,想不起来了。
貌似遥远的21世纪,过了开头就刹不住车。大约就是这个闹人的21世纪开头第二年的某一天,方静电话约见面,说她要出国学习小一年。
地点约在中央电视台侧后方的一个上海本帮菜馆,算是为她饯行。方静点菜的方式似乎喜欢对菜名做“望文生义”的想象性理解,四菜一汤,第一个上来的小凉菜自然算是“菜”,端上来第二个菜是汤型的,第三个菜是汤型的,第四个竟然还是汤型的!它们在菜谱里的原名至少有两个应该不是汤。否则不是有损点菜者的慧眼吗?对着自己的点菜成果,她笑得很敞亮,是难得一见的因逗趣而开心。
简易楼里的菜馆,那菜做得自然简易,味道确实本帮,菜量也很上海。再补点一两个吧?方静坚持说,这就很好。是对自己点菜成果很负责的样子。拳头大的碗里拨出三分之二的饭量,剩下的一点儿浇上几勺清汤,数米粒一般地吃着,说自己的出国计划,主要心思还是讨论,出去后该怎样读外国的书。
但这个新的学习机会好像并没有让她很开心。“饭局”接近尾声,离开读书的话题,说起貌似风光的工作:凭着自己的才能上岗,难道还要借助底线之外的条件固岗吗?这是许多人,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在岗人不时会发出的“时代之问”。身单力孤者不肯妥协,那便只能避走。出国学习机会的自我争取,让避走能够有所收获,是一种逆境中求进取的智慧。
人间世,哪里的风光之下没有隐忧显阻呢?
但这种隐忧显阻在她身上出现的力度和频率竟然高出了平均数。
2009年5月的某一天,一个熟人打来电话:你知道吗?网上都在说,方静是……哑然失笑之余,特别想回复的一句话是:你才是……,你们全家都是……
这怎么可能呢!
接下来的日子,谣言越传越盛。在人类语言文化史上,谣言的繁殖能力一直稳居第一。大约它源于人性的某个最活跃部分。
谣言如箭,被瞄者总会受伤。尽管谣言被证伪,方静还是离开了自己的岗位。
在着急上火中,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竟然就过完了。方静开始争取设计第二个乃至此后第N个十年里的自由选择与发展。带着自己多年勤奋积累的无形资产,进入另一个电视制作单位,她特别想按照自己的意愿与风格,制作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节目。策划是周到而深入的。
2013年初,方静作为制片人和主持人的栏目《静观》推上播出线。2013年7月5日,《静观》栏目研讨会举行。五位与会者全是方静的私交,会议服务人员是她个人的两三个助理人员。看不到一点电视制作单位的“官方”介入和支持感。经验表明,这样的电视栏目是难以为继的。方静一直感觉,自己找来的制作经费,自己打通的节目素材渠道,自己聚集的劳作队伍,怎么就不能拥有一定的创作自主性呢?
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渐增烈度,最终避走的依然是个人。
在另一个据说颇有文化的单位,方静依然按照职业背景,主管单位的电视传播工作。她依然不忘制作有品位电视节目的追求,开始策划“五四”以来人文大师系列,并且是电视片与丛书并进。
2015年大约是8月上旬的一个黄昏,方静如约而至,少见的身体疲惫也未能冲淡她心情的兴奋。她说是已经就职一家传媒机构,主攻文化项目开发,体制之内不能实现的诸多想法,可以借助体制外的力量来实现。已经靠谱的项目是在前门大栅栏找一块合适的地方,首先创办一个公益性的大众化的文化大讲堂,借助互联网,线上线下并举,电子媒介与纸媒共用,做出影响力之后再少许拓展一些经营性内容,使之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存在。
少年读书而造就的文化幻想真的会对人蛊惑一生的。
她此时此刻的陈述少了些许以往的淡定雅静,舌尖偶尔会抿润一下略显干燥的嘴唇。她原本平展的额头也时常蹙聚一下。
抿唇蹙额之间,她已不再是二十多年前那样人淡如菊、眉黛鬓青。她只是心性依然是不肯融入流俗的那个小女孩儿。一身银灰衣装,还是全无饰物。似乎从不记得她穿过艳丽花色。
夜色渐浓时送她出门。黄昏疏雨让路灯下的叶片如露如泣。
纤薄而素雅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消融于夜色。
素雅总是容易被夜色吞噬的。
此后数月便未再有她的信息,也不知道她的文化项目进展如何。
2015年12月上旬的某一天,方静病逝的消息传遍网上。
谣言高产的时代已经让人对谣言脱敏,觉得这又是某某案谣言的变种吧。名人“被病逝”多矣,拨个电话不就求证了吗?
熟悉的号码拨出,长时间无人接听:这也是偶有发生之事,当她看到“未接电话”会回拨的。一天之后未有回拨;第二天拨出电话无人接听后又未有回拨;第三天拨出,亦然。网上的各种说法已经在交叉证实着。更可信的渠道也通了。
深冬的星光恍如冰屑,隔窗似乎都能够直透心底,心底里是说不出来的沉和冷,深重悠长的沉和冷。
能为她做点儿什么呢?一年多前想送给她一本书,关于书法的。见面时总是忘,老想着下次见面时会想起来。她早就说自己在练毛笔字,很喜欢黄庭坚的“长枪大戟”。现在,怎么样能够让她看到呢?书里也说了一点儿“长枪大戟”。送给她,她就喜欢谈读书。
心底里说不出来的沉和冷愈加深重而悠长,慢慢浮现一些不连贯的记忆形象,不连贯的字句。后来定下神,它们才变得整齐起来:
新著细焚作瓣香,
黯当聚话续灯窗。
菊姿黉苑含芬远,
梅骨职门拒垢殃。
髫绺春秋薄怙恃,
闺夕风雨赏孤芳。
留得机号久存贮,
可待铃音来幻乡?
20个月过去了,没有铃音来幻乡。
写完以上文字,再次拨出那个熟悉的手机号码。
能够得到的回音已经多次验证了,一个很职业的声音准确告知: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
(作者系原北京广播学院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
永远的思念
忆我心中的方静
叶咏梅
2017年9月16日,今夜阴,不见月亮与星星。万籁静寂……
已进入子时,我全无睡意,只一人静静地开始思念、思考,用我的方式与天国里的方静进行心与心的独特交流与对话,默默无语。
那年,我结识方静还是在她高中期间,当时我担任北京景山学校朗诵组的校外辅导员,我俩第一次见面时,她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座位上,她的名字正像她留给我的印象:方静—大大方方,文文静静,梳着一根马尾辫,惹人喜爱。那次辅导课正巧是邀请总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牟云给她辅导如何做节目和舞台的主持人。她好学恬静,仿佛我们之间就是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神交。
后来,我就听说她毕业时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再后来我就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她主持的节目—《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或许是我们熟识的缘故与缘分,每每看她的节目就是一种享受,我心灵的一角总是暖暖的。她淡定、沉稳,娓娓道来的主持风格凸显了她的后劲儿和潜质,我坚信她会成为央视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而这种温暖与坚信,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里,让我们之间有了一次难忘的三天演出合作。我们主办的《永不消失的电波—中外名著名家演诵会》,就是邀请方明和方静主持的。演出之前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插曲,我在电话里得知方明就是方静的播音指导老师,方明夫妇已认方静做干女儿,我一下子打通了方静的电话,“……方静,你愿意同方明老师共同来主持我们的演诵会吗?”“当然愿意!”方静由衷肯定的回答,于是有了三场精彩、圆满、成功的演出。
记得一开场,全场观众的视线一下聚焦在这一老一少男女主持人的身上,一睹他们的风采。“人类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演绎着无数的故事,是故事滋养它,使它从幼年走向成年,走到了今天。在浩浩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诗中,在漫漫历史的文学艺术长河里,无论是荡气回肠的唐宋诗篇,还是千古经典的散文、小说,无论是世界名著,还是中国佳作,这些作品都融会时代风云,描摹社会生活,包孕历史精神,塑造英雄群像,表达人类情感,讲述命运沉浮,为我们建造了一座恢宏的艺术文库,留存了无价珍宝。”方明的声音激情澎湃、大气磅礴!
“朋友,在你的人生中,你聆听过多少个震撼过你的故事呢?今晚,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的祝福里,让我们领略一下演播艺术家的风采,他们是人类灿烂文化瑰宝的传播者,感受一下声音的艺术魅力,品一品文学艺术的内涵与真谛,你会难忘今宵!”方静的声音亲切柔和,像在与你述说交流。
这一刚一柔的主持风格,引起人们对语言艺术的理解与探讨。按约定时间,方静打来电话,我们便无拘无束地聊起对主持“演诵会”的不同感受来,我问得直率,她回答得坦诚。
我问方静:“你同这些演播艺术家同台演出,你有什么感受呀?”
“我觉得我与这台晚会的演播艺术家们有些不同,我是在电视台主持节目,从真正意义上说,我谈不上是从事声音艺术的。我原来在广播学院学习播音,但在电视台主持节目后对声音就不是那么强调了,在这里我有几方面的感受:一是电视主持愈来愈通俗化、大众化,它在不断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这倒并不是说明声音艺术表现力在消失,也许是这种表达方式和未来需求的本身已经有些差距不一样了。另外,电视是视听艺术,它还是以视觉艺术为主,因而自己在电视主持上对声音不是特别重视的。可以说,现在对主持人的风格出现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有些人甚至认为不要声音好的、形象好的,我以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完全这样就有些偏激了。也许以前的播音员主持人都是广播学院毕业的,由于对这些学生其他素质方面有些看法,因而把他们的一些优点也就否定掉了;他们也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当记者、做主持人,结果不是所有人都那样尽人意,故而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极度地忽视这方面。在我看来,两方面还需要和谐兼顾,比如在电视台选拔主持人的时候,要求主持人不仅具备一副好嗓子,一张好面孔,还要具备其他方面的素质。就以国外的主持人来说,并不是从声音到形象一定要怎么好,但他的表达一定是要清楚的,一定要在语言上没有障碍,在形象方面是可以被人接受的;不是说所有长得漂亮的人就一定被人接受,有些大家喜欢的人也并不一定漂亮。所以现在出现过于忽视主持人外在表现方面的素质,可能这要有一个过程吧,相信过一段时间大家会认识到的。”方静不加修饰地娓娓道来,有见地有思想径直地向你走来,这恐怕就是现代主持人方静的个性风格吧。
“我认为,我与这些演播艺术家的功底是完全没法比的,但同时我也觉得没有必要感叹声音艺术会不会消失,我认为声音艺术不会消失的。虽然声音在电视里不那么重视,但它在其他领域,如电影、舞台还是非常重要的。又如这次出演的李野墨,他就很年轻,但大家对他特别欢迎,所以我觉得不用担心声音艺术这方面会失去观众。”方静仿佛又在探索着另一课题,思考更深层面的话题。
我又问:“那你与方明老师共同主持,有什么感受呢?”
“我和方明老师以前没有合作过,只是师生,他来指导我,这次合作,首先我感觉到的是差距,在语言艺术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另外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是他们的这种认真态度,无论对演出还是对语言艺术的认真是我们这一代主持人不具备的,不仅是方明老师,还有其他老师,如张家声老师等,他们早早来到后台,一遍遍地练习。我看到了我们现在这代人与他们的差距。”方静无论在谈什么,都显得那样平和亲近,尽管有多大的差异,她都在同你述说交流,倾诉着自己内心的感受。“是的,这次‘演诵会’对我最大的触动是,来欣赏这台晚会的观众群的多元化,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演播艺术家又以多元化的演播风格,呈现出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百花盛景。”
我试探地问:“你是否在主持人的风格个性上有自己的想法?”
方静不回避地说:“……他们的这种播音风格,首先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他们所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现在广播电视虽然仍然是党的喉舌,但是它这种社会传播的功能已经大大地增强了,因而这种面对面的平等平易地交流成为现在主持人的一种风格,它已经是亲和平等地与观众述说交流。我从声音艺术的功底上不能与这些演播艺术家相比,但是因为我长时间在电视做主持人,有一点区别是,它需要亲切,这亲切不是指微笑表面的东西,实际是一种非常平等地用心去和别人交流的愿望。我从自己的心态和条件来说,我都希望比较柔和、亲切,像述说一样的感觉,我已经很长时间不再接触朗诵这方面了。我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每人有每人的风格,像他们这种时代形成的声音权威与力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后不会再有了,以后人们表现的这种语言艺术的权威和力度,更多的是思想和观念上的东西,用这些去感染人、震撼人,而不会像现在一听谁的声音就会肃然起敬的感觉,肯定不会再有了。”
方静在电话里谈得极坦诚,她的观点也很明确。现在人们的审美趋向已经不喜欢完美的大美人似的主持人,更趋向有特点而个性化的主持人。很自然,方静这番见解正阐释了自己对主持人风格的一种追求:亲和地用心去述说交流。
方静已然将主持风格的话题引向深入探讨,各界观众也有着各种不同的反馈:广播业内人士更多地去探求评价语言艺术的功底、力度和感染力;甚至希望男女主持人采用一样的风格。影视界的朋友却道出另一番感悟,认为这种亲和平易的风格个性很快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两人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向观众讲述不同的故事。更多的是各界朋友认可就这样亦刚亦柔的两种不同的主持风格好,它使“演诵会”既有气势恢宏的磅礴澎湃,又有柔和亲切的娓娓述说,使整个晚会能满足观众各种需求,品味到兼容各种艺术风格的精神大餐。
这使我想到,方静无论在主持《中国新闻》还是在主持《东方时空》节目时,她总显得那样从容、自信,或许,正是她自己追求的这种亲和平等的主持风格给予了她的内在气质、宏观把握、沉稳节奏,营造了节目的内涵与魅力,使人在观赏中得到满足与启迪。
方静很年轻,但她已经多次主持大型直播节目。譬如在72小时的《香港回归电视报道》和24小时的《相逢2000》迎新千年等直播节目中都担任总主持人。还曾经用中英文主持过《欢迎克林顿总统访华音乐会》以及《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幕式》等大型晚会。
方静大方文静,她虽然自己觉得没有前辈们的那种认真劲儿,然而她却很用心,用心做事的人依然有她的收获。她曾三次获得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国家级政府奖并获国际华语主持人金奖。由于她用心用功,她还获得北京大学的法学硕士学位。
“声音是人的第二张面孔,我有幸与演播结缘。”这是方静参加这次“演诵会”时对主创人讲的一句话,我想,美是人人向往的,没有人可以拒绝美,作为一个主持人,我渴望她(或他)既有一副好嗓子、好面孔,又应该具有各方面修养素质,并独辟自己个性风格的人,希望方静在不懈地追求中,成为大家最喜爱的主持人。
我喜爱方静的主持风格,亲和而有内涵,淡定而有深度,她坚定执着而有思想,只要看过她主持的节目,你就不会忘记。由此我便更加关注方静主持的节目,在我心灵中,不仅永远有她的位置,还要不断看到她更多的精彩和发展。
可后来,我看到听到了什么?!我至今仍不愿相信这一切……
当恶毒的谣言与诽谤发生时,我又用自己的方式在“微博”上与方静进行交流,“方静,你在北京吗?”“在呢!”只一个“在”字便让我的心完全踏实了。能与我自由沟通交流,这本身就击碎了所有的谣言与诽谤。再后来,得知她患了癌症,去了台湾,我的心就被纠结起来。她其实和方明老师一样,得的是胃癌,方明老师2016年是他的新生命十周年,而方静却静静地离我们远去……
不,不!我分明见到了她的音容笑貌,听到了她独有的内心述说—
有一种爱,往往在你最失意的时候来到身边。在这个时候,一盏烛火的温暖足以抵御全世界的冰冷,拥有了它,便在命运交错中找到了心之归所。
不,不!我分明见到了她的音容笑貌,听到了她独有的内心述说—她用她儿时积淀的独特歌喉,吟唱出她豁达包容的心胸,一生追求与归宿的情怀。她给这个世界做出了令人永难忘怀而最有力的回答!
烛光,在暮色中点燃,你低声的轻唱淹没了满城风雨。祝你生日快乐,我祝你生日快乐,太过熟悉的旋律竟让我无语泪千行。酒杯,在霓虹里斟满,你用满捧的鲜花遮挡我满目的炎凉。你是否还相信我,是否依然爱我,在全世界的误解中,我只在乎你的回答。而你,依然固执地握紧我的手,不让我走,而我,宁愿被世界抛弃只要能醉在你的怀中。不经世事的我,曾经沧海的你,却在命运交错中找到心之归所……曾经迷失的我,看遍人间的你,终在繁华喧闹中回首灯火阑珊处。
2017年我们在一起为方静召开了追思会,来寄托我们的哀思。我的心很痛,痛到极致!希望一切不要这样发生,这种遭际是最令人痛心的!但我听了方静自己创作演唱的这首歌,我的心与她的心交融在一起,我们生死都做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我还要对方静的母亲及所有的亲朋好友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单独的消失,除非记得他的人,全都一同死去,不然,那人不会就这么不存在了。如果我们一日不死,那人就会在我们记忆中永远共存,直到我们又走了,又会有其他爱我们的人,把我们保持在怀念中。是这样的,方静的追思会,是对方静最好的怀念。我还想说,方静虽然芳年早逝,但她依然为我们这个世界,留下了那么多的电视主持精品,连同她的思想—如果一个人,在临死之前能够尽可能多的获得文化遗产,并将其传给世人,那么他是幸运的,因为这种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滋养我们灵魂的甘露,也是延续我们生命的母体,为此,他的最后的一口呼吸将变得悠然而平静。
方静虽然走了,但她留给这个世界的电视文化精品很多,她的母亲在搜集整理,她的亲朋好友在搜集整理,我们追思怀念她,仅仅是开始。是的,一切仅仅才开始……
在方静的追思会上,我带去了她和方明主持的《永不消失的电波》视频录像,转眼又要一年了。这些天里,我反反复复地在看,在思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方静的人生格言,也是她的座右铭,我心中的那个方静又向我们走来,微笑地走来!我们拥有了时间与空间,方静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作家)
我的学生方静
方 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方静妈妈—宝珠老师,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上午我来参加这样一个会,对我来说内心有说不出的一种情感。
早在1988年,我们文艺部的一位老编辑,黑淑琴同志,把方静介绍到我这里来,希望我能够帮助方静考广播学院。当时我想,怎样来帮助方静呢?我就把我参加播音工作时我的老师跟我说的一些话,跟她说了。我是1956年进入广播战线的,当时我是学无线电技术的,是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的,也就是广播学院的前身。我一上训练班,头一个礼拜,有很多领导给我们做报告,像广播事业局的副局长温济泽,干部处的处长杨子毅,后来还有广播事业局党委副书记顾湘来给我们做报告。顾湘书记给我们做报告的时候,一上来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你们是自己自觉自愿来参加革命的,这是他的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不是谁拿八抬大轿请你们来的。既然是来参加革命的,那就要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唯物主义,学习辩证法,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句话在我们训练班的五期学员当中都记得非常清楚。上个礼拜我们还开了一个参加广播工作60周年会,我们这些学员共同聚会到一起,回忆过去,大家都记得这些话。我当时就跟方静说了这些话,把这句话告诉她。我还告诉她,我参加播音工作之后很多老师带过我,齐越、夏青、林田、潘杰、费继平、葛兰、林如、王欢、刘炜、肖楠、陆茜、马尔芳,这些老播音员,都做过我的老师,我是他们一字一句带出来的,有三句话,我记得最清楚,每次讲课的时候都讲这个事情,这三句话我也告诉方静了。
第一句话是齐越老师讲的,你要玩真的。什么叫玩真的?就是要用真实的思想感情对待每一篇稿件,这些稿件要激发你真实的思想感情。不是像演员在做表演,不是表现你的声音,不是表演你的语言有多么利索,把这些东西真正放在你工作中去指导你的工作。
第二句话是夏青老师讲的,你要真正感觉到被你所播的这些稿件,所播的这些事情,它背后的很多情况你要了解清楚,这样你在播出的时候才能让广大观众听到、看到之后,感觉那是真实的。在20世纪60年代播反修文章的时候,反响很大,第一阶段完成之后,中央开了一个招待会,把写文章的,印文章的,翻译文章的,播文章的,传输文章的所有的这些人都请到大会堂吃了一顿饭,周总理去了。总理一进门就问广播事业局的局长梅益同志,梅益啊,夏青同志在哪儿,我要见夏青。梅益拉着夏青的手到了总理面前,总理握着夏青的手就到播音员所在的那个桌坐下了。从宴会开始到宴会结束,周总理就没有到主桌去,一直坐在播音员这个桌上,问夏青你对这些文章都是怎么看的?有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需要改进的?又问夏青同志,你生活当中有什么困难?有困难跟我说,我会帮你解决。然后又说,夏青同志像你这样的播音员中央台有几个?像你这样的播音员全国有多少?你们要培养接班人啊!根据总理的这个指示,我们中央台组织了八个年轻人,学播政论性文章。老师给我们讲课,很多领导给我们讲课,夏青同志当时也在,他说你要真正懂得。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么回事?导火索在哪儿?哪些国家参加了?对中国有些什么影响?经过几十年之后到了今天还有些什么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是怎么回事?有几个战场?开罗宣言有哪些国家参加了?他们都发表了什么样的讲话?牵扯到自己国家的利益是在什么地方?波茨坦公告是怎么回事?都要了解清楚,这样你在播这些文章的时候,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才让人觉得是真实的。
第三句话就是林如老师跟我讲的,你要处理好句子中的意思。你不是在那儿表演这个句子多么长,多么令人感动,声音要多么亮,不是的。你要告诉给听众具体的意思。
我当时把这三句话也都跟方静讲了,她特别认真地记录下来,而且在实践当中确实这样去做了。她看了很多很多的书,准备了很多很多的稿件,每一个节目她都很仔细、认真地做准备。所以她在班上学习成绩是很靠前的,她所播的这些稿件那确确实实是很感人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当时还不知道,她小的时候是跟很多老师学习,跟大歌唱家一起学习,但是后来我了解情况之后,才知道她是从小就一直非常认真地去学习的,而且是把自己所有的情感,倾注到她所播的这些稿件当中去的。所以她到中央电视台之后,无论什么类型的节目,每一个节目都让我们感觉到非常实事求是,非常感人,都是从内心发出来的。非常好。所以在她工作的过程中,获得那么多的奖项。
当时我还跟她说了一句话,我说延安时期的老播音员,教导延安时期的年轻播音员,要仔细认真地备稿。延安时期的播音员教导解放后的播音员要仔细认真备稿,解放后的老播音员教导我们也是要仔细认真备稿。不要像有些所谓的理论家所说的,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要时尚,别看这么多稿子,溜一遍就马上可以播,这才是好播音员,好主持人。别像老播音员那样,老播音员他们都不会说人话。这是现在一些理论家说的话。
方静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那都是仔细认真地备稿,所以她所做的节目中,都能够让人感觉得到,铿锵有力,而且非常的感人。方静在学习播音主持过程中,能够真正把这个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业,不是单纯赚钱的一个职业,不是的。她有非常清晰的表达能力,这是她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她把这些东西都放在心里。而且她对周围,对我们党的方针政策,都学到心里去,而且用她自己、老百姓都听得懂的话表现出来。她把老百姓的要求、愿望、困难,如实地反映给中央,在这个过程中,她真正起到了党的喉舌和新闻工作者对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她话很少,但是真正去做了。所以让人感觉到非常实事求是,非常感人,非常亲切,让人感觉到她和广大观众广大听众是心连心的,我觉得方静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好,非常值得我们所有新闻工作者学习。
但是她还很年轻就离开了我们,对我们事业来讲是一个重大损失,对于我们这些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损失,对于我们亲人更是一个重大损失。多次我想写个稿子在这里来跟大家说一说,但是我写不出来。因为我内心有很多的回忆和触动。记得有一次我过生日,她送了一个蛋糕,上面写什么呢?明德惟馨。我的播音名字叫方明,我的原名叫作崔明德,她把明德这两个字和惟馨两个字凑在一起,我心里特别地高兴,特别地感动!她能够把这些国学的一些东西,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出来,真是非常高兴。
再有就是刚才叶咏梅老师说的,我们一起主持过大型节目,在主持节目过程中,手的一招一式,眼睛的一招一式,这个话怎么说,怎么更让人感觉到亲切。我们在下面做了很多准备。她认真极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认真的一个小女孩,当时也是让我很受感动。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我们怎样互相搭接,怎样使语言形成一个完整的东西。不是各自在表现,我感觉到方静做得都非常好。
今天我们回忆她,追忆她。我还有很多话要说,从我的内心里她的形象一直都在,是我们所有活着的人,所有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永远学习的榜样。把她的形象,把她的工作表现,放在我们心里,使我们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更符合广大老百姓的需要。真正起到党的喉舌作用。方静到国外大学去学习,也是非常有分寸的。西方东西要学,不学不对,但是她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和我们的核心理念,和我们的新闻工作者的核心理念是不一样的。西方那一套,怎么吸引人的眼球怎么来,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实事求是,她在这点上做得非常好,而且不露一丝痕迹,这也是我们向她学习的地方。方静身上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其实想要说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她,怀念她,她一定也能感受得到。
方静会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活在所有爱她的人心里,谢谢大家。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理事长,国家语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获国家级多项大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