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倾听思想的花开:王雪瑛散文集 作者:王雪瑛


序言

文学是内在于我生命的,而不是外在于我生命的一种形式。

沉浸在写作中,我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回望,一些淹没在往昔经验水面下的瞬间,那些意味深长的瞬间,就会灵动地浮现出来,等待着被重温,被语言提取和凝固,从此,它们不再坠入黑暗的虚无,而是真实地悬挂在语言的枝桠上,告诉我游走的生命留下的痕迹和果实。

写作,是通往内心的路,也是通向世界的路。

写作,最大的快感是倾听思想的花开,呈现生命的丰富,品尝语言的鲜果。

                                              

序一 美的追求

钱谷融

我的一生没有离开过学校,先是读书,后是教书与读书。读心爱之书,自然是赏心乐事,而终身以教师为职业,则是我人生的乐事。在做人和治学上,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我认为做人必须正直和诚恳,治学必须踏实和严谨,而在学生面前,我的态度是亲切而随和的,这样在专业指导和人生体验的交流中都很自然和畅达,我不故弄玄虚,也不喜人云亦云,而是以诚挚之心引导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诚朴学风。

王雪瑛是我招收的最后一届硕士生,也是我带教的第一批大学中文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当年她跟我研习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时候,才20岁,中学、大学、研究生,她从学校走向学校,从没有校园生活之外的历练,和那些有过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的师兄、师姐比起来,她是一个青涩未退的学生。但从她的考试作文中,表现出聪慧灵动的才气,上课讨论中体现出她对文学敏锐的眼光,颖悟的能力,已经不同一般。然而我还是有些担心,毕竟她年少而缺乏历练,记得她交过一份作业,有关当代中国诗歌的评论,看得出她态度认真,材料扎实,也体现出她对现代派诗歌语言与意象的敏感与才气,但我还是对她选择的研究对象与现代派风格的语言提出了直率的批评。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读研第二年的暑假过后,王雪瑛在《上海文论》上发表了《从自我分析到自我掩饰——论丁玲的小说创作》,无论是从研究对象还是从研究方法上都可以看出她的成长与进步,她从细致的作品分析入手,深入丁玲的创作心理层面,分析她创作历程的演变与时代风云的关系,揭示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这篇论文在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是现代文学研究“重写文学史”中的重要论文。

毕业后,雪瑛先后在杂志和报社工作,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我们不可能像以前在学校读书时那样交流了,她有时会在节假日来看我,闲谈之余,我总会加上一句,报社工作忙,也不要放下手中的笔,她当然明白我的心意。

其实,雪瑛在这段时间里写了不少随笔、作家访谈、书评,还有一些文学评论,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关于90年代小说创作的评论《生长的状态》,她发现王安忆以细致的笔触在小说的天地中,构筑出了两个相对的、独立的审美空间:都市与乡村;她还发现对于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来说,小说不仅是他们用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洞悉、对人性的发现的方式,同时也是认识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从此文中,我感到了雪瑛的成熟与深度,她的洞察力与概括力,她对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作家的创作,分析与认识的能力,还有她对小说艺术的独到见解。

散文往往是一个作家直抒胸臆、品味人生、流露性情的方式。闲聊的时候,雪瑛会提到我青年时代的一些趣事,在我的讶异的目光中,她得意地一笑,“是从你的文章中看来的呀”。记得一个春日的午后,她拿出我的文集,在阳光下给我朗读其中的段落。

我也看过她的一些散文,如《暗香如故》《日常与传奇》《叶与云》《海洋之心》等。《日常与传奇》不同于一般的怀念文章,文中既有真挚的怀念与友情,也有深切的理解与认识。李子云是一个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文化人,雪瑛以真切生动的笔墨勾勒出了她心中李子云的形象,“李老师很健谈,她思路敏捷,丰富而不失细致,宽容而不弃原则,尖锐中不乏理解,她对作家和作品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不受当下潮流、知名度与职位高低的影响;她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坚持以文学的审美标准为尺度。她见证着中国当代文学在历史蜿蜒的岸边激起的一阵阵浪潮;参与着新时期文学冲破异化与僵化的禁锢,告别极左模式后地毅然前行。”文中体现出年轻一代评论家对子云这代文化人的理解与尊重。

2014年的5月,雪瑛获得了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海洋之心》捕捉的细节动人心魄,一条脱离了大海还在顽强呼吸的小小仓鱼,让她敏锐地感受了大海的心跳,弱小仓鱼的呼吸与浩瀚大海的心跳,构成鲜明的对比,这是雪瑛以真挚的情感,敏感的心建构而成独特的文思,强烈地折射出一个沉重的事实: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让读者体会海洋之心被摧残的疼痛:博大并不意味着可以被无限地索取,和谐是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最佳方式。

文如其人,一个作家的生命况味和人生意境往往是通过文字渗透出来的,从雪瑛的文章中,流露着她对人性的认识,对现实的理解,对审美的眷恋,对精神高度和纯度的追求。记得雪瑛对我说过:“先生,文学是内在于我生命的,而不是外在于我生命的一种形式。文学也是我理解世界,沟通世界的方式。”她为文喜欢刘勰所言:“义既极于性情,辞亦匠于文理。”雪瑛的行文与为人都让我想到了年轻时,我所倾心的王尔德的一句话,“美的追求是生命的真正秘密。”

2014年10月于上海

钱谷融,著名文艺评论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2014年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序二 一颗热爱之心

谢冕

她走进这座校园,她感觉到了“北大之心”。她不是一般的游客或访者,我知道她的心情,她热爱这座校园。她从北大西门进入,缓步跨过那座拱桥,两棵古老的银杏迎接她,她知道,这里是冯友兰先生撰写碑文的校友碑,这里是当年马寅初校长办公的楼台。然后,她向我们介绍燕园周边那些留存或不留存的古园林:淑春园、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勺园、治贝子园、蔚秀园、畅春园和承泽园。她如数家珍,这让我称奇,即使是长住燕园的居民,也未必全能道出这些旧园的名字。

我说的是这本散文集的作者王雪瑛,这一天她再一次拜访北大校园,为此写了这篇叫做《感觉北大之心》的文章,登在《新民晚报》上:“我走在北大的校园里,既感受到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水乡的秀丽清俊,既感受到自然怀抱的天籁气息,又有着浓郁醇厚的书香氤氲,北大既流动着百年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又绽放着当代轻舞飞扬的青春生命。”她是在借景言情,眼下看到的是这所校园的美景,而托出的是她内心对校园精神的解读:它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它所贡献于国家和社会的理想和进步,此即她所概括的“文化血脉”和“青春生命”。

这还只是王雪瑛书写北大诸多文章中的一篇,她还写过北大红楼,写红楼最初的建设:1916年的春天,这里还是一块正在建设的工地,周围是漫漫尘土,而在蔡元培先生那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他心中正在升起崭新的教育革命的蓝图,写他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这就是王雪瑛所要表达的主旨。她是要借外在的景物,“红楼建设”,写心中的情思“北大精神”。对蔡元培和北大,她有一个更大的概括:“一所大学和一个时代”:是变革的时代促生了这所大学,是这所大学促进了时代的进步。她指出,蔡先生那一代人“启发的是青年,培养的是青年,他们相信青年是社会进步的中坚”。

王雪瑛写这些,不是浮泛的和即兴的,她下了真功夫。除了脚踏实地的“走访”,甚至是一访再访,她相当重视案头的准备工作,阅读史料,积累素材。这就不意间展现了她作为学者、评论家的职业专擅,在抒情的文字里融汇了治学的“暗功”。如前面说到的红楼,她从红楼的建设起始,一路写来,讲它一万平米的建筑面积,讲完工后楼内的布局:地下半层是学校的印刷厂,一层是图书馆,设编目室,登录室,日报资料收集室等共十四间,楼内二层是学校的行政办公室,文学院和法学院,八个系的系主任在此办公,三四层则是教室,凡此等等,她夹叙夹议,且走且停,文字优美,理性中颇显抒情的才智。请看这段文字:“春水清亮如镜,华表伫立无语,默默地见证着百年的烟云,百年的思绪,那思绪在历史的烟云中穿越,时而激荡冲击着年轻人的心潮,时而平缓沉淀着时光的陶冶。走过北大办公楼,我走向一条铺满落叶的小路,感觉自己是在走过岁月的曲折和蜿蜒,穿过历史的峰峦和烟云,不断地走近他。沉静,岁月淘洗后的沉静,坚实,历史大潮冲刷后的坚实。”(《一所大学与一个时代》)

既沉静,又坚实,还隐含着激情,作者的心情如她的行文。《倾听思想的花开》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散篇的汇集,它更像是一项有预设的写作。她把笔墨相对集中于学府与学人的感受与评说。除了北大,还有清华,除了国内名校,还有哈佛,还有耶鲁。她写了蔡元培,写了梅贻琦,还有马寅初,周培源,冯友兰,还有燕南园往事。这还只是开始,还不止笔,又是“依恋超越时空的校园”,又是“现代化进程的延长线”。落笔就收不住,她兴味正浓,笔下思绪万千:这里是哈佛视线,耶鲁风光,这里是赵如兰,兰气息,玉精神。她继续延展开去,由校园而及于校园中人,都是文化名人,真的是:气象万千,风云跌宕,胡适与韦莲司,杜拉斯与雅恩,张爱玲与胡兰成,恩恩怨怨,缠缠绵绵,冰雪红尘,人生得失,风云满纸。

最后来到瓦尔登湖,她诗人般地在湖畔凝思,“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犹如人类文明星空中的一颗星星,他游走在时光的隧道中,也闪耀在我们的眼前。我疑惑,我们不会忘记靠近自然的神奇,不会再用双手毁坏自然绵延不断的生态了吧?然而越来越多的新闻常常让这个疑问令人忧心地延长。我的耳边仿佛听到了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传来的低语:Simplify, Simplify,简单生活”。

一颗热爱之心在那里跳动,在北大,在清华,在哈佛,在耶鲁,她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百年的,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文化的宏伟画图,在这些画图中,她倾注了她的挚爱,如同我的这篇文字开头提及的,她在这些画面中沉思和感受的热爱之心。

王雪瑛的文字是独特的,坚韧,睿智,而且很大气,她的文字中几乎找不到女性作家常有的柔婉,有时还不免沉重。她注重写景,却不停留于一般的写景,她的温暖的文字中保留了思想的尖刺,沉淀着她的深沉的思考,她的天空是自由而辽阔的,她注重思想的表达和展开。她自言:“文学是内在于我的生命的,而不是外在于我的生命的一种形式”,“写作,最大的快感是倾听思想的花开”。

王雪瑛是钱谷融先生的女弟子,而我的中学老师余钟藩先生则是钱先生中央大学国文系的同窗。这样一来,我和王雪瑛就有了类似“亲缘”的关联了。也许王雪瑛觉察到了我们之间的这种隐秘的联系,这次她出书,除了恭请钱先生为她作序之外,也一直等着我为此写上几句。感于她的盛情,特别感于她为我的母校北大写了那么多的热情的文字,对于她“布置”的年终“作业”,我是万万不能偷懒的了。时届岁暮,北国风寒,我愿借此向她、并请她向我景仰的钱谷融先生致以2017年新年之贺。

2016年12月31日于北京大学采薇阁

谢冕,著名文艺评论家,诗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序三 花开一般的思与诗

宗秋刚

时间回到2015年12月的一天,从北京飞往旧金山的航班上,我打开iPad,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文章,这是我在无数次的长途飞行时养成的习惯。“时光之水涓涓流过,在琐碎而忙碌的日子里,在被各种信息包围的疲惫中,偶尔想起艾略特的话:到哪里去找回我们在信息中丢失的知识,到哪里去找回我们在知识中丢失的智慧。令我欣慰的是,那份记忆完好地隐没在岁月的深处,闪着碎金的光泽,带给我思想的能量,深远的意境。”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思想的力量》,闭目遐思,文章从开始就吸引着我,生动的文笔呈现了文章作者与新儒学代表人物杜维明先生的思想交流与对话,文章最后的这段文字,深深地烙印在我思维的屏幕上,清新的语词激起我思想的共鸣,这不正是当今我们的人生况味的写照吗?!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雪瑛,一个熟悉且亲切的名字,她是我高中时代的同学,是我年少时代的女神。往日的记忆隐没在岁月的深处,从青春年少到步入中年,30年的时光流转,飞跃地球50多圈之后,依然完好无损地留存在我的心海。而她从一个青涩的女中学生变成了一个成熟的文学评论家。感谢强大的互联网强大的Wechat,让我们在30年后重新联系上,读到她的文章,走进她用文字构筑的精神世界。

飞机飞行在太平洋的上空平稳且安静,我在读她的《海洋之心》。此刻我看不见身下太平洋的万顷波涛,却仿佛看到了她掌心上的小仓鱼,那是她冒着风雨随船出海捕鱼的经历。在摇晃的海轮上,收网后几乎无鱼的现实让她痛心,而小仓鱼的呼吸让她顿悟,“我感到了它弱小的生命顽强地搏动,在我手上的仿佛不是一条小小的仓鱼,而是一颗还在跳动的海洋之心……大海无比辽阔地袒露在我们的面前,但是当黑色的油污侵入大海胸怀的时候,大海一定感到了尖锐的疼痛,大海是有生命的,海洋之心一定感到了被摧残的疼痛”。

“在茫茫的黑暗中,在潋滟的晴空下,在冬季大西洋的加纳利寒流中,在夏季北太平洋的暖流中……海洋之心,激起无尽的浪潮,无边的波澜,也激起我们心海里深长的忧思。”在平稳的飞机上,我感受到她的《海洋之心》激起的波澜:“博大海洋并不意味着可以被无限地索取,深邃海洋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止的奉献,和谐是人类与海洋之间相互依存的最佳方式。”弱小仓鱼与浩瀚大海的意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呈现一个沉重的事实,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保护海洋的刻不容缓。她以灵动的文字,独特的视角,让人深思人与海洋、人与自然的关系。2014年这篇《海洋之心》获得了第六届冰心散文奖。

关上飞机上的阅读灯,机翼下几千米的太平洋沉睡了吗?海洋之心在黑暗中跳动。近年来,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占据着我越来越多的时间,我将平时阅读人文学科书籍和文章的时间,安排在长途飞行的旅途中。在教学一线,在科研一线的高强度,快节奏已成为我生活的常态,除了需要健康的身体,更需要强大的内心,阅读人文类书籍,不同的视野,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吸取养料以抵抗各种压力,开阔思维空间,补充心灵能量,让我对探索未知始终充满热情。

思绪犹如波涛,奔涌着流动着,回想我在大学时代,就有阅读文科书籍的习惯。泰戈尔的行云流水,清丽灵动,冯友兰的深入浅出,高屋建瓴,让我领略了诗意的瑰丽,思想的力量,人文的高远。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富兰克林的自传。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是政治家、物理学家、作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一个素质全面的人,一个伟大而朴实的人。

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这是从人本主义出发,对人才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完善人格的倡导,这是他的教育观和人生观的体现,这也是对通识教育内涵的深入阐释。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大力倡导通识教育,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清华大学的新雅书院等就是对通识教育的积极实践和推进。同时在大学开始了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人文和科学的结合中培养健全人格,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激发创新、拓展学术空间。

这个学期,我在北大面向全校文科、理科和医科开设课了《地球与空间》的通识教育课程。向学生介绍地球的结构、特征和地球之外的空间的基本构成;地球的历史进程与现代地球科学基础知识;空间科学的概况与基础知识。我向同学们推荐阅读王雪瑛为上海博物馆新馆开馆而写的《海百合的歌声》。文章体现了她文理兼通的素质,她将海百合,这种地球上最古老的,距今约4.8亿年前的无脊椎动物写得栩栩如生。海百合在她的笔下,灵动而真挚,优美而深情,将文学的奇思妙想和科学的严密准确结合得相得益彰,既体现了文学的神秘之美,也体现了科学的实证之力。“即使她已经失去了生命,她歌唱的姿态,她等待的姿态已经成为化石,在时光之海中永恒……无论时光如何奔流,她们永远等待着失散的亲人,她们为亲人坚守着原来的家园……”

“翻开地球的史书,阅读地层,发现化石,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奇遇,看见生命丰饶的姿态,听到生命深处的歌谣,生命的生长和繁衍,蕴藏着生存哲学,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从简单到复杂,繁盛与灭绝交替,生命的演进跌宕起伏,是生命生存的智慧让生命生生不息,海百合的舞姿永恒动人,海百合的歌声穿越亿年……”

王雪瑛不但以诗的语言赋予海百合以灵魂,她还从科学层面对物种具体的描写,上升到对生命演化的理性认识,体现了她的逻辑思辨能力和文理兼通的科学素质。记得雪瑛同学在高中文理科的成绩都很出类拔萃,是全年级的第一名。我想如果她选择读理科,她也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在她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思维的缜密,逻辑的严谨,文字的魅力。推荐王雪瑛的作品,就是希望我的学生们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学生能够有她这样一种科学的认知,审美的素养,优雅的语言。

2016年5月,一个春阳明媚的中午,我去北大勺园教授餐厅吃饭,随手拿起餐厅桌上《北京文摘》翻阅,“北大的课堂,红楼的教室,大先生们的讲课成为那个时代的青年北大学生心中最酷炫的青春记忆。”我惊喜地发现这篇文章是王雪瑛写的,果然是转载《解放日报》的《百年红楼》,“百年对于个体的生命来说,是足够一生的时间容量,而这历经百年的红楼中,蕴含着那么多生动的时代影像和丰厚的历史记忆,承载着北大的发展,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新模式的建构过程,也承载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建构过程。”北大的红楼在她的笔下不仅是生动的,更是厚重的,她鲜活的叙述语言中,有着文化的底蕴,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家写散文,她的文字有思想、有内涵、有诗意、有逻辑,体现着汉语之美。在这个网络语言横行的世界,王雪瑛的文章散发着中文悠久的魅力,内蕴着思想的光芒。

语言文字往往体现出一个人整体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精确、生动、细致地运用语言,体会语言表达思想,穿过表面深入内在的穿透力,不被网络上的流行疾患文字所侵染和扭曲,不仅是提高语言技巧和文字水平,也是提高人整体的人文素养。优雅地使用中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都很重要。如果是阅读碎片化,思维浅表化,语言网络化的人,怎么可能在科学的研究中有洞察力?在探索未知的长路上走得远?而一个善于思索,视野开阔的人,一个内心强大,素养全面的人,才能对探索未知,孜孜不倦,对开拓创新,充满激情。

当我看见《倾听思想的花开》的书稿目录,感觉这是通识教育很好的课外读本,这是有人文关怀、思想力度,有文化底蕴又新锐生动的散文集。从大学之大,到远方之远,从生命磁场到心海日出,不同的专辑呈现不同的领域,从名校的教育理念,人文积累,到蔡元培、梅贻琦、冯友兰等文化大家的人生追求;从海德格尔与阿伦特、胡适与韦莲司、梭罗等人物随笔,到在美国由西向东旅行的散记,我感受到了,她回望历史的深度,打量世界的开阔,呈现自我的真诚,体验生命的丰富。

祝贺王雪瑛同学完成这本厚实丰富的新作!从单篇的文章到完整的散文集,我看着全书的目录,其中的不少文章已经读过,知道有的文章被转载,有的文章成为考卷中的试题,有的文章入选了高中语文的拓展教材……我想象着岁岁年年她在灯下写作的宁静与艰辛,文化的星空深邃而辽阔,用文字构建一个艺术的世界,这真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等待理想之光照进现实的过程,也是倾听思想花开的过程,“在年复一年的春风里,桃花盛开着,沉醉着,然后飘落……爱如飘落枝头的花瓣,零落在现实的泥泞里,粉色的,娇美的花瓣慢慢地憔悴、枯萎,被碾作尘土,唯有暗香如故,丝丝缕缕随风飘散着,在虚无和现实之间,在澄明的月光之下,在恋花者的心里。”这是她在《暗香如故》中灵动蕴藉的结语,文气余韵缭绕,不绝如缕,让人过目难忘。

愿更多的读者欣赏她花开一般凝结着思与诗的文章,愿她如舒伯特小夜曲般的文字在更多读者的心中萦绕回响。

2016年10月于北京、太平洋上空、伯克利

宗秋刚,北京大学行星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空间物理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2015年度十佳教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