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近体诗的写作
什么是近体诗?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里的“近”与“今”是相对于唐人而言的。
元稹有“喜闻韩古调,兼爱近诗篇”(《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之句,“古调”即古体,“近诗篇”即近体,可见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概念划分。换言之,“近体诗”就相当于唐代的“现代诗”。
近体诗亦即格律诗,其声律形式发端于南朝。
《南史·陆厥传》中记载:“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1]。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从永明时代的“四声八病”开始,经过二百余年的探索,近体诗的声律逐渐臻于完熟,到唐代而定型。此后的历代文人沿袭一千余年,近体诗的基本格律没有多少变化。
北宋李之仪在《谢人寄诗并问诗中格目小纸》中写道:“近体诗见于唐初,赋平声为韵,而平侧[2]协其律,亦曰律诗。”这里说到的“律诗”并不仅限于今人所谓“五律”“七律”,而指的是合乎格律的诗。除了押平声韵和讲求平仄之外,近体诗对字数和对仗(绝句无须对仗)也有明确的要求。排除掉非常罕见的六言律诗/绝句和七言排律,常见的近体诗共有五类: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五言排律
律诗
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律诗的基本结构,以杜甫的《蜀相》为例:
丞相祠堂何处寻(出句),锦官城外柏森森(对句)。——首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出句),隔叶黄鹂空好音(对句)。——颔联对仗
三顾频烦天下计(出句),两朝开济老臣心(对句)。——颈联对仗
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句),长使英雄泪满襟(对句)。——尾联
一首律诗共有八句,前后相对的两句称为一联,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一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
但并非满足了字数和行数的要求就可以称为“律诗”,从这首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律诗的一些基本要求:
(1)押平声韵:寻、森、音、心、襟。
(2)颔联和颈联对仗:如“映阶”对“隔叶”,“碧草”对“黄鹂”,等等。
(3)符合平仄规律:如“相”为仄,“官”为平;“堂”为平,“外”为仄。
这些内容我们将在下面几节具体学习。
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从格律上可以理解为截取律诗的一半。也就是说,绝句的一切平仄和押韵的要求都与律诗相同。至于是否对仗,何处对仗,则没有固定要求。
前两句不对仗,后两句对仗,可以理解为截取了一首律诗的前四句(首联和颔联),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不对仗)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对仗)
四句都对仗,可以理解为截取了律诗的中间四句(颔联和颈联),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仗)
前两句对仗,后两句不对仗,可以理解为截取了律诗的后四句(颈联和尾联),如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对仗)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不对仗)
如果四句都不对仗,可以理解为截取了律诗的首联和尾联,如王维《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不对仗)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不对仗)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绝句分为“古绝”和“律绝”。如我们熟悉的《静夜思》《春晓》等,由于不符合近体诗的平仄要求,属于“古绝”范畴,不在本章讨论范围内。本章所提到的“绝句”都属于“律绝”。
排律
了解了律诗和绝句的原理,排律就很好理解了。“排律”即以律诗的格律铺排而成的长律诗,短则五韵[3],多则数十韵甚至上百韵。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韵数)
杜甫
唐代科举考试的“试帖诗”常用六韵的排律,亦有八韵的排律和四韵的普通律诗。试帖诗大都以古人的成语或诗句为题,限定韵脚,冠以“赋得”二字,因此也称“赋得体”。
从杜甫的《奉送严公入朝十韵》中,我们可以看出排律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排律常常在题目中标出韵数,如这首“十韵”排律有十联(20句)。杜甫还写过著名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有二十二联(44句)。白居易的《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更有一百联(200句)之多。
排律相当于把一首律诗的主干部分铺排拉长,全篇仍然严守律诗的平仄规则,且全篇通常不换韵。和律诗一样,排律的首联和尾联无须对仗,而中间的每一联都要求对仗。
排律也常用于“联句”,即两人以上的集体创作,后文中我们将具体介绍。
注释:
[1]另有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共八病,即八种禁忌。
[2]即仄。
[3]即5联,10句。由于我们将四韵称为“律诗”,所以五韵是理论上最短的排律,但实际创作多用偶数韵,如六韵(12句)、八韵(1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