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为人知的文学才华
华罗庚是个数学专家,这众人皆知,可是如果说他也是一个能文能诗的人,也许很多人就不相信了。不过,事实的确如此。华罗庚不仅肯对数学动脑筋,对语文也十分上心。王维克教授是华罗庚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是他发现了华罗庚的天分,在他的教导下华罗庚的数学成绩进步神速。与此同时,华罗庚的中文基础也大有改进。
不一样的文学思路
“胡适的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
华罗庚还在上初二的时候,便表现了非凡的文学水平。他的国文老师是胡适的一位崇拜者,收藏了许多胡适的书籍。有一次,他将自己的收藏拿出来,分给学生们阅读,并要求他们每人写一篇读后心得,华罗庚分到的是胡适的《尝试集》。可是没有想到,华罗庚只是看了胡适在《尝试集》前面的“序诗”,便不再往下读了,那序诗是这样写的:“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此言未必是,我今为之转一语,自古成功在尝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们都觉得想要通过“尝试”而获得成功的人是没有的,但这并不见得是正确的,我今天就将这句话改进一下,自古以来成功多是通过尝试获得的。其实,胡适写下这句诗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得意于自己提倡白话文,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华罗庚在自己的“读后心得”中这样写道:这首诗中前后两个“尝试”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是指“只试一次”,第二个则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胡适。胡适对“尝试”的观念尚且混淆,他的《尝试集》还值得我读吗?他甚至这样写道:“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当时的他只有13岁,可是却有一番如此独到的见解,足以看出他的心思多么缜密了。不过,这样的话却惹恼了他的国文老师。
还有一次,他的国文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周公诛管蔡论。按照正史的说法,管叔、蔡叔都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去世后由年幼的成王继位,周公旦摄政。但管叔和蔡叔却不服,他们发起叛乱,结果被周公平定。按照一般人的思路,都应该写周公诛管蔡是对的,该诛。但是华罗庚却“反着来”,他齐头并进如果周公不诛管蔡,可能自己也会造反。正是因为管蔡看出他的意图,他才会将他们平定以灭口。不过,既然周公以维护皇室的名义平定了叛逆,自己便不会造反了。这一次,他的一番言论更加激怒了国文老师,他甚至说华罗庚“污蔑圣人”,差一点没有号召全校师生“鸣鼓而攻之”。
不过,华罗庚也有自己的辩解,他说:如果只允许一种写法,那么题目为什么不叫“周公诛管蔡颂”?既然题目中有“论”字,那就应该准许别人有不同的想法!应该说,这段辩驳“逻辑性”是很强的,说的那位老师哑口无言,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了。
还有一次,华罗庚读到一首唐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他发现了一处常识性的错误,便随口吟诗一道:“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这四句诗不但显示出华罗庚超于常人的推理逻辑,其诗文功底也可见一斑。
巧对妙联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1953年,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除了华罗庚之外,还有许多当时著名的数学家,如钱三强(任团长)、张钰哲、赵九章、朱冼等人。途中为了活跃一下气氛,华罗庚便出了一个上联“三强韩、赵、魏”,让众人对下联。在中国传统的“对例”中,这是比较难对的一类。
早在北宋时期,便有人出过类似的对联“三光日月星”,当时的大文豪苏东坡以一句“四诗风雅颂”对了出来。到了清朝时期,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收到了别人赠送的一幅对联,打开一看只有上联:“三绝诗书画。”赠送之人是想以这句话来形容郑板桥的才学,可谓十分贴切,后来郑板桥的一位友人用“一官归去来”对出了下联。其中,“一官”具有“归去来”的三重性,既解决了数字联的困难,又引用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突出了郑板桥与诗书画偕隐的性格。这种对法,比起苏东坡的对法又高了一层。
华罗庚提出的这个上联又有了新的发展,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三强”指的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国家,但又隐藏着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要求下联中不仅要解决数字上的困难,还要包含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众人费尽脑汁却也没能对上来,华罗庚便将自己的下联说了出来: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的一本著名的数学著作,而恰恰又与另一位团员赵九章的名字吻合,上下联浑然一体。华罗庚的妙语一出,便引得满座为之倾倒,他的文学才华令人侧目。
1980年,华罗庚教授在苏州指导统筹法和优选法时还做过一副对联: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举手有悔大丈夫,纠正错误。他借用了古时的对联“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手无悔大丈夫”,并加以改进,用来形容研究数学时需要相互帮助,知错就改,毫无做作之意,着实让人惊叹。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个数学大家,竟然在文学方面也有着不浅的认识,确定令人刮目相看。也许正是因为有了独特的思路,有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华罗庚才能在数学方面有所造诣。这也告诉人们,做事情不能死搬套路,套路不一定正确,灵活却总是顺应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