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陈景润是我国第一代数学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数学研究,其歌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直到现在依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他本人也堪称时代的楷模,世纪的丰碑,历史的见证。1996年,陈景润与世长辞,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位优秀的数学家,但他那不朽的成就将会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1.艰难,无法阻挡前进的脚步
陈景润的一生对数学领域的贡献很大,这自然离不开坚定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当然,这些良好的品质不是天生的,这和他小时候艰苦的生活环境分不开关系。
在恶劣的环境下出生
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胪雷村里,他的父亲陈元浚在闽侯县的一个邮局工作,全家人就靠着他那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为了让儿子以后的日子过得滋润起来,父亲便给他起名“景润”。陈景润的父母一共孕育过12个子女,但由于平时过于繁忙,无法照料,结果只存活下来了六个。在家里,陈景润排行老三,而在堂兄弟里排行第九,因此大家都叫他“九哥”。
由于母亲营养不足,所以没有奶水,靠着向邻居借熬米汤陈景润才能活下来。在入学之前,由于父亲工作太忙,而母亲每天还要背着不到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再加上姐姐哥哥都在上学。因此,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陈景润的肩上。白天他照顾小弟弟,等到晚上哥哥放了学,他就缠着哥哥给他讲算数。再大一点后,他可以帮助母亲下地干活了,但还是会利用些许的空闲时间来写字和演算。
母亲见他学习心切,便送他去了城关小学。那个时间,穷人家的孩子总是受到欺负,陈景润也不例外,再加上他学习成绩好,引起了有钱人家孩子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他哭着对父母说要退学,母亲安慰他说:只因为我们家里穷才会受欺负,你要好好学习,为我们争口气,长大了才有出息,那时候就不会有人再来欺负我们了。从此以后,陈景润再也没有流过泪,他将所有的痛苦都化成了动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
宽容和忍让是一种豁达的态度,彰显了一个人的胸襟与风度,甚至体现着涵养与修养程度。陈景润作为一个有着高尚人格的科学家,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做的,而这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受到了母亲的影响。他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妇女”,为人勤劳善良,宽厚忍让,一直奉行着“吃亏是福”的做人原则,因此人缘很好。她也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从来不让他们和其他孩子相互争斗。在母亲的影响下,陈景润学会了宽容、忍让,即使受到同学们的欺负也不在意。最后,同学们都被他的宽容所征服了,和他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由于兄弟姐妹众多,且家庭条件不好,因此陈景润小时候没有享受过童年的快乐。再加上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到处都在发生屠杀、抢劫事件,战事连年不断,百姓民不聊生,这些都在陈景润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创伤。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陈景润养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演算数学题。
这种做人的原则,对于每一位痴心的学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他的与世无争、他的沉默寡言,恰恰顺应了他潜心治学的需要,使他能心无旁鹜,全身心地在数学王国里耕耘,最终接取歌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母亲,让他受益匪浅
可即使环境已经如此艰难了,老天爷似乎还是要将不幸降临在这个家庭。陈景润10岁那一年,他的母亲突然病逝,仿佛像一个炸弹一下子让这个家庭失去了主心骨。原来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却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淹没在了苦涩的泪水中。
父亲不仅要天天忙于工作,回家还要照顾一大群年幼的孩子,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父亲正值中年,一些好心人便给他介绍对象,经过慎重的考虑后,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陈景润感到十分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来面对这个女人,她闯进了一家人的生活,将要取代他的母亲来管教他们,扶养他们。不过,陈景润并没有将这种迷茫表现出来,他只是保持沉默,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判断是非。
有一次,陈景润带着弟弟去找小伙伴玩,他们拿着弹弓去打麻雀。可是,一个小朋友不小心失了手,将小石头打向了陈景润的弟弟,正好击中了弟弟的嘴唇。顿时,鲜血便顺着嘴角流了下来,看到这一幕陈景润吓呆了,他和弟弟一起大哭起来。其他的小伙伴也都慌了,他们七手八脚地将陈景润的弟弟送到了医院,缝了好几针。这时,陈景继的继母闻讯赶了过来,不过,她并没有责怪那个失手的小伙伴,也没有埋怨陈景润和弟弟,只是担任起了护理孩子的角色。由于陈景润弟弟的嘴唇肿了起来,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继母就用小汤匙一口一口地喂他牛奶。对于继母的这些举动,陈景润都看在了眼里,心中甚是感激。不过,不善言辞的他没有说什么,只是用温和的目光看着继母。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位宽厚仁慈的母亲。
艰难的生活环境,没有压垮陈景润奋斗的决心,他向坚强的毅力来面对一切挑战,一切困难。现在的孩子来他相比,其实已经幸福太多了,为什么不学一学陈景润,努力打造自己的人生之路呢?相信只要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