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书评

德国故事 作者:子初


书评

我是几年前在网球场上认识魏青的。她网球打得好。别看她显得端庄优雅,打起球来可是生龙活虎、动作敏捷,尤其擅长网前截击。她曾在大众网球(国际)论坛主办的《网球让你生活更美好》征文活动中获优秀奖。她钢琴弹得悦耳动听,球友聚会经常让她演奏几曲。她平日喜欢写作,最近她精选这些年来在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关于德国的文章汇集成《德国故事》这本书,我很高兴为此书写几句评论。

我曾经两次去过德国,德国人给人的印象是冷静、智慧。不像法国人那样华丽浪漫;也没有意大利和西班牙人那么热情张扬。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事十分认真严谨,“德国制造”,世界有名;讲究清洁和整齐,待人诚恳,注重礼仪;足球、啤酒、土豆是他们的爱好。德国公民福利比较高,其国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可傲视世界。这些在魏青的文章中都有所体现。

然而,她文章的视角和关注点多倾向于对社会更深层次的观察和思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人文、历史和现状、意识形态等领域,关注他人的生活状况和境遇、民生百态、社会现状与价值观,以及历史的反思及国家命运。例如“艾普一家”,一个经济极其困难的德国家庭,女儿却立志以帮助困难的人为己任。艾普夫妇每年都会去前苏联的摩尔维亚和格鲁吉亚帮助困难农户农耕,好似中国的雷锋。再例如“为逝者的纪念”,以德国一个小村庄的墓地为切入点,记述了德国百姓如何纪念亡人,以及他们如何纪念为战争而捐躯的烈士,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德国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古董农机收藏展”“土豆节”“教钟纪念日”都是通过对德国社区文化生活的描述,反映了德国普通百姓对传统文化不遗余力和身体力行的传承和发扬。“德累斯顿—永恒的美”,则是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使人们对“战争罪行”有一个新的认识。德累斯顿曾是“文化的代言词”,有众多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是欧洲最美的城市之一,被称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然而,在二战行将结束之际被炸成一片废墟,战后德国人使德累斯顿涅槃重生,文章中对该城市二战前后的细致描述值得一读。“风景这边独好”,揭露了德国社会的种种不公,批评政府对民众疾苦和民主问题不闻不问,在国家富强的同时贫困指数却逐年上升,百姓怨声载道。对比我国政府带领人民脱贫致富,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印证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府性质的试金石,揭示了中德两国在国策方针方面的不同。

她写的另外一类文章,则是就社会热点新闻和国内外的时政焦点所写的评论。例如“9·11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众尾气门是欺骗还是蒙冤”“难民潮下的德国”“世界杯在德国”等。她写的第三类文章,则是作为《世界博览》杂志特约撰稿人针对当时热点话题的特约稿件,其中很多是当期封面文章,例如“2014德国书籍中的中国”“奶粉代购也疯狂”“中国女子在跨国婚姻中的境遇”“封尘已久的自传往事”“国外高利贷市场一瞥”“印度社会及生活方式”,以及“法国总统大选舞弊?马克隆背后的政治力量”“难民:你所不知的触目惊心的现实”等。

书中每篇文章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每个故事情节曲折细腻,人物刻画丰满、形象鲜活、有趣。故事充满传奇,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每个故事仿佛描绘了一幅缩影图,串联起一幅展现德国现今社会的全景图,使读者了解德国社会民生百态,德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人文情怀,其中处处可见对历史的斑斓记忆、回顾与思考。了解、比较和思考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体制,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相信读者都能有所收获。

王怀倜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原总编

2018年3月31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