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不安分的年轻人

谜者仰融 作者:博奇 著


第一章 不安分的年轻人

一个人可以长久隐忍,却难在成名后超脱。很长时间内,仰融始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谜。为此,他有意模糊人生的早期经历,甚至刻意隐讳、雕饰。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仰融的青春时代,似乎只存在于传说和流言中。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传言未必为实,但真真假假,终究不会太过离谱。更何况,人们真正关心的是能否触摸到一个鲜活的生命轮廓,细节真伪反倒其次。由此,长盛不衰的小道消息中,一个不安分的年轻人粉墨登场。

1 迷奇身世

1957年,丰田车登陆美洲大陆时,在太平洋另一端的中国,仰融出生。然而,他与汽车产生联系,至少还要再等34年。这段人生经历,多数鲜为人知,即便留有文字记载,也是众说纷纭,尤为扑朔迷离。

关于仰融是哪里人,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他是安徽人,其豪爽细腻的性格,似乎与安徽人颇为相似;有人则说仰融实际上是江苏江阴人,因为当地民间关于他的故事流传甚广,稍微上年纪的人都知道他;也有人折中,说仰融祖籍安徽,仰家后来迁居江苏。

成名之后,仰融曾在人前自称是安徽徽州人。然而,大多数人则认为,这其实是他一贯玩弄的小花招,是在刻意掩饰一些不为人知的经历。人们这样想的时候,实际上是已经默认了他的江苏人身份。一个被广泛取信的说法是,仰融出生于江阴市北国镇(也写作北漍镇)一户普通人家。

尽管有传闻认为,仰融的姓氏是假的,因为百家姓中没有“仰”这个姓。但传闻毕竟是传闻,实际上,据仰融小时的玩伴称,他从小就姓“仰”。

仰融兄弟姐妹众多。一说是兄弟4人;一说是兄弟5人,上有4位兄长;另一说则是,兄弟姐妹一共5人,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弟一妹。然而,上述说法均无佐证。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仰家人丁兴旺,仰融有一个名叫仰翱的哥哥,此人颇有生意头脑,在后文还会出现多次。

那时的中国,普通人家养育四五个子女是很常见的事情,并不出奇。20世纪50年代,冷战阴影下,国家把人口视作财富,极力提倡生育。仰融出生这年,中国人口暴增千万。因为提议控制人口,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遭受批判。

然而,人口急速增长的背后是生活质量的迅速下降。时值计划经济潮起,一切生活资料均凭票供给,加之农业发展落后,粮食供应紧张,百姓多为温饱发愁。子女众多的家庭,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

或许是希望他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仰融出生后被取名为“勇”,全名仰勇。后来,他长大成人,果然勇气过人,胆识超群。只是世殊事异,某一天,他心血来潮,把名字中的“勇”字改作“融”字,取名仰融。其中缘由细节被好事者传议,并衍生出诸多版本,更是增加了仰融的神秘色彩。

待到日后身价大涨,成为名噪一时的富翁,江阴当地人才突然明白,天下皆知的“仰融”原来就是当年北国镇的“仰勇”。至于那时,仰融的人生从一个谜局切换到另一个迷局,则是后话。

此时,以仰融之年少,不一定能领略“勇”字含义,但他自幼吃苦、饱尝艰辛确是事实。据传,仰融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去世,父亲一手把他拉扯长大。但其中辛酸苦辣、种种细节,仰融从未提及,外人不得而知。

如果不是时代使然,以仰家之贫困,仰融恐怕难以入学读书。然而,仰融似乎并不珍惜学习机会。据江阴民间传言,少时的仰融“人很聪明,但不安分”,表现之一是:“学习不用功”,还“经常捣蛋”。仰融在学业上并无任何过人之处,初中毕业后,进入北国镇一家饭店做学徒,学业由此中断。

多年之后,仰融事业有成,向媒体公开宣称曾获得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引起众多质疑。一些所谓的少年同学更是认为其中大有玄虚,甚至怀疑他的学历多半是假造。对此,仰融不置可否。由此,学历成谜,一直悬而未解。当然,争议归争议,不排除仰融在发迹后入学深造镀金的可能。与他同时代的那些企业家中,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

无论如何,个人命运总是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洗脱不去,成为风干历史的鲜活见证。

日后多年间,仰融一再保持神秘,甚至故意玩弄花招,制造玄虚,似乎是在自我包装。但任其翻云覆雨,手段迭出,却逃脱不掉时代大背景对个人命运的掣肘。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过往,仰融迷奇身世不仅无碍大局,反而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另类样本。

由此,粗犷浑厚的历史画卷中,平添几许留白。

2 初入江湖

仰融出生的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仍在“关起门来闹革命”。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指示下,“整风运动”与“反右斗争”风潮渐起,大批知识分子被划为右派。战争与军队是文艺作品的主题,最受欢迎的电影是《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红极一时。国家提出“15年赶超英国”,口号盛大,轰轰烈烈的“大跃进”由此开始。

激进的气息,混杂着“赶美超英”的紧迫感,以及大踏步前进的豪迈与悲壮,在社会上氤氲而起,由表及里,渗透进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

如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仰融不可避免地沾染上独特的时代气质。他性格中行侠仗义、聪慧机敏的成分与日俱增,并在时代激发下充沛丰盈地流露出来。

自从进入饭店工作,仰融立刻精神大振,进步神速。与呆板的课堂相比,丰富庞杂的俗世生活似乎更能激发他的兴趣。他从学徒开始,先做跑堂,后到帮工,因为机灵乖巧,深得赏识,很快便开始跟大厨学艺。出师不久,仰融便从偏僻小镇来到江阴县城,在一家大饭店做厨师。

多年后,仰融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回顾一生,把1991年收购沈阳金杯汽车公司(简称金杯汽车)股票视作人生一大转折。然而,少年便踏入社会,摸爬滚打中丰富眼界、磨砺性情,对其影响之深远,似乎不在前者之下。

一入江湖深似海。自从进入江阴城,仰融便开始广泛结交朋友,豪侠仗义,不拘小节,名声一点点地积累起来。其中,有这么一则事迹流传甚广:

仰融在饭店当厨师时,有一天一帮朋友到饭店找他,他亲自操刀,摆了一桌好酒菜,还自作主张,把饭店冰箱里的鲥鱼拿出来,杀洗干净,做成红烧鲥鱼,招待朋友。鲥鱼位列长江三鲜之首,自古便是江南名菜,因极其稀有,价格不菲,普通人能吃上鲥鱼是莫大的享受。当日,仰融把鲥鱼端上饭桌时,着实令那帮朋友吃惊。饭后,他不收朋友分文,更令人刮目相看。

仰融血液中大胆豪迈、做事不计后果的江湖脾性,由此可见一斑。据说,因此一事,仰融当年险些被饭店辞退。但同时,他也因此开始小有名气。从此,江阴城内,关于他的传言日渐丰富。

那时的仰融仍叫“仰勇”,身材短小,不足1米65,但天生脑袋硕大,不高的身躯上顶着一颗大脑袋,走到人群中,尤为显眼。加之他天庭饱满,眉毛浓密,双耳长垂,一副贵人之相。一些见过世面的老人们由此断定:此人定非凡人,日后必将飞黄腾达。

然而,这个年轻人却想法简单,他当时最迫切的愿望是换一个更赚钱的工作。那时的中国,春潮涌动,下海成风。

3 从厨师到推销员

年富力强的青年,遇见日益开放的社会,必将碰擦出耀眼火花。从江南小镇上走出来的仰融,很快被改革开放大潮下日新月异的社会所吸引,内心不禁蠢蠢欲动。

改革开放,大路朝天。人们从政治狂热中清醒过来,有了新追求。城市街道上开始出现大众汽车,意大利服装品牌范思哲也被引进来;绿军装、红袖标和语录本已经过时,喇叭裤、蛤蟆镜和卡式录音机大受追捧;电烫发型被视作时尚的标志,公开约会也被允许,恋人们开始手拉手逛公园;结婚“三大件”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变成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情歌《甜蜜蜜》被大肆传唱;体现国家形象的机场墙壁上出现裸体壁画,这被当做社会开化的标志。

万象更新,风气陡然转变。一时间,“政治正确”让位给“发财致富”,大众对政治的热情逐渐转移到物质与消费上,人们开始把贫穷视作“可耻”,纷纷寻求致富之路——摆地摊、开小店,争当“个体户”、“万元户”。即便是一向清高的知识分子也不再安贫乐道,公开地谈钱、谈待遇。

年轻人不安分的天性被激发出来。仰融原本就不安分,此时已不满足于在县城做一名厨师,于是辞去工作,翻身下海。

多数后来的记录者认为,仰融创业的第一步是从江阴街头的一家小商店开始的。在此前后,卖鸡毛掸子的梁庆德想要做家电,在广东顺德被传为笑话;北京中关村,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小平房内,40多岁的柳传志开始创业;上海杨浦,周正毅拿出所有积蓄,开了一家馄饨店;浙江台州,三分之差未能考上大学的李书福开起照相馆,至于汽车,他摸都没摸过。由此看来,对于积蓄微薄、毫无商业经验的仰融来说,这样的起步虽然寒酸,却不意外。

然而,与上述人物不同的是,仰融的兴趣很快发生转移。据一些当地人回忆,小商店没开多久便关门大吉,时间之短暂,以至于许多人都没来得及弄明白仰融到底是在卖什么。

这段个体户经历仓促而神秘。有人说,仰融一定是赔了本;也有人说,他又不安分起来。但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人们不得而知。

众所周知,实体经营需要管理经验和商业头脑,而那时的仰融,既无经验也无头脑,平白无趣的小买卖对其毫无吸引力。于是,没过多久,他便进入江阴当地一家外贸公司,当起推销员。

仰融的推销经历和个体户生涯一样,在有限的文字记录中,多是被一笔带过。个人历史的空白,容易滋生出种种联想与想象,为坊间传闻留下空间,也为日后仰融肆意发挥提供了可能。

据说,仰融在外贸公司干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有“好多年”。然而,这似乎又和他性格中不安分的一面相矛盾。如果传言为真,唯一的解释是,推销员工作和仰融个人性格的某些方面发生奇妙的耦合,才使他能够如此长久地坚持一份工作。

当时,信息流通不畅,资讯不像现代这么发达,产品销售大多依赖订单和推销,由此,推销员成为一个热门职业。而这个工作不需要任何技术,基本要求是吃苦耐劳、嘴皮子利索,以便不厌其烦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越多,业绩越好。由于基本不需要成本,因而成为许多白手起家者的共同选择。也正是通过推销经历,许多人培养出最初的市场头脑和商业意识。

仰融似乎不是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尽管长年累月在外奔波,他一直业绩平平,毫无起色。然而,业绩并非仰融志趣所在,这份工作最吸引他的莫过于与人结交。这期间,他阅人无数,上至达官贵人,下至三教九流,在与形形色色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察言观色的本领进一步提升,甚至达到“估摸三分,便知此人大概”的地步。

据说,仰融在做推销员时,偶遇一位大有来头的老人,并给后者留下深刻印象。日后,正是在这位老人的帮助下,仰融的命运才发生转机。此说虽是传言,但以仰融之交游广阔、人脉深厚,也并非没有可能。事后看来,仰融人生中做推销员的这段经历,的确为他日后得人相助、逐步发迹埋下伏笔。

由于工作使然,当起推销员的仰融开始到处游走,江阴城中,他的身影越发少见。

4 贵人相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重新出现在江阴街道上的仰融换了一副模样:头发齐齐后梳,“大背头”油光锃亮,红光满面,显得气派非凡。

人们由此相信,他发财了。

陆陆续续地,街头巷尾开始出现一些小道消息,都是关于仰融如何发家的猜测。有人说,仰融是河南第四棉厂驻深圳办事处的负责人;还有人说,仰融的身份是香港某公司在大陆的买办,工作是采购棉纱;被广泛取信的观点是,一个恰当的时机,仰融得到某位贵人相助,从此开始顺风顺水。这位贵人正是他在当推销员时认识的;而所谓“恰当的时机”,就是曾盛行一时的“价格双轨制”时期。

改革开放初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国家允许国营企业超计划生产,指标之外的产品按照市场价格自行销售。这样,一种生产资料就存在两种价格:一是国家掌控的“计划内价格”;一是随市场规律变动的“计划外价格”。这便是“价格双轨制”(1)

由于生产资料匮乏,两种价格体系之间同种生产资料的价格往往相差悬殊。被广为引用的一组数据显示:计划指标之内不到700元一吨的钢材,市场叫价2000多元,暴涨两倍,差价显著。

于是,一些人从中看出生财门道,开始利用各种关系,把体制内的商品“倒腾”出来,拿到市场上买,大发其财。这些人,便是所谓的“倒爷”。上海《新民晚报》曾经作过一个倒卖冰箱的报道。一台出厂价1500元的冰箱,几经倒卖后,最后居然被卖到2000元。在长春,部分官员和商人联手“做市”,居然把君子兰炒到60万元一株。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倒爷。起初,倒爷仅限于那些神通广大、有相关渠道背景的人,但后来,一些头脑灵的倒爷省略中间环节,干脆倒卖“物资批条”,赚取不菲的“关系费”。由此,更多人加入倒爷的队伍,以至于社会上出现“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的流行语。

所谓“倒爷”,即二道贩子。刚开始,他们不过是从乡下收来几百个鸡蛋,小心翼翼搬回城里换粮票,或从沿海论斤称来电子手表,用军帽装了在大城市兜售。但发展到后来竟愈演愈烈,以至“缺什么倒什么、什么紧俏就倒什么”,倒卖钢材、化肥者大有人在。后来牟其中用罐头换飞机,走的也是这条道路。

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改革开放后最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倒买倒卖起家的。多年之后,回忆这段历史,一位记者写道:“今日福布斯榜上的富豪,不少是在此时掘得人生第一桶金。”而一位温州富商则毫不避讳地说,自己“从一个在政府任要职的亲戚那里得到了一张一次性木材采伐批条,开始了木材的倒卖生意”。

倒卖成风的年代,嚣张而无所顾忌的社会风气,摆脱贫困的强烈渴求,以及令人应接不暇的物欲刺激,构成一股巨大的推力,鼓动着人们去冒险,去寻找投机机会,去做倒爷。

面对唾手可得的发财机会,那些人脉广泛、胆大多谋的人们纷纷趟水下海,而仰融也不可避免地加入进来。尽管公开出版的资料中,他的此段经历极少被提及,但从江阴乡间的流言中,仍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

在颇具传奇色彩的传言中,仰融俨然成为一个背景复杂、大有来头的倒爷,利用那位神秘人物的鼎力相助,开始原始积累。后来,仰融不满足于倒买倒卖的小打小闹,凭借自己广泛的人脉,尝试从银行和一些部门借款,然后转手放贷给江阴当地的企业,从中赚取利息差价,一步步完成从倒爷到资本“掮客”的转型。

假设这段经历为真,那么仰融很快放弃这个看起来颇为赚钱的机会,如果不是意识到危险,就一定是提前得到什么风声。

价格双轨制让倒爷们轻松发财,却令百姓苦不堪言。由于物价飞涨,即便收入稳定的公务员都不敢上街吃饭,因为“随便两菜就是半个月工资”。而河南开封更是爆出轰动一时的“化肥风波”:连续六年时间,当地农民买不到政府供应的平价肥,只能花高价购买“条子肥”。

就在倒买倒卖风起云涌的时候,中央痛下决心,进行“价格闯关”。不久,中央再下“猛药”,开始治理整顿,严控物价,消失已久的票证重新冒出身影。

一时间,风声鹤唳。而此时,仰融已难觅踪影。

此后很长时间,仰融的去向成为一个谜,困惑着那些对他感兴趣的同乡们。一些从外地传回来的消息说,上海火车站走出一个遍体鳞伤的男子,与仰融颇为相像;也有说法称,一个留着“大背头”的年轻人开始出现在股市,如鱼得水,大肆捞金。

 

————————————————————

(1) 体制内外实行两种价格,市场价格往往高于内部价格,由此催生了大批倒爷。他们把体制内的产品倒腾到市场上出售,赚取差价。1985年,在倒爷的折腾下,国内经济秩序急速紊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