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南·关雎

诗经点醒 作者:流沙河 著


周南·关雎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谢谢各位朋友今天来给我捧场,也要谢谢各位工作人员,因为把这个录下来还要花费很多气力。比较起来,倒是我的角色比较轻松,因为我是来摆龙门阵的,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诗经》,《诗经》三百〇五首的第一首。

《诗经》是怎么一回事呢?先不叫《诗经》,最初只叫《诗》,孔夫子提到这个《诗》的时候称它为“三百篇”,实际上是三百〇五首。这些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流传下来的诗歌。《诗经》三百〇五首里面,最早的,可以早到周朝以前商朝的末年;最晚的,可以晚到西周周平王的时代。周平王东迁以后,西周灭亡了的时候,其间的时间跨度至少有六百年,六百年间的这些诗歌,当时就叫“诗”。在这以前,三百〇五篇的《诗经》以前,没有“诗”,“诗”这个字都专门是为《诗经》造的。

什么时候又叫“经”呢?那时已经很晚了,经历了春秋、战国、秦。秦亡了,汉代初年,一些读书人,把先秦时期遗留下来的诗歌重新又分为了几家,来加以解释。由于汉代从汉武帝起就把“诗”称为“经”,“经者,常也”。你们看那个织布机,上面的那个线,直起的就是“经线”,横起梭子穿过去穿过来的叫“纬线”。所谓“经”,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什么为纲、纲领的意思,就是说一个社会文化,需要有纲领性的东西,就叫“经”,所以汉代就把它叫作《诗经》。

而这个“诗”字,最初造出来使用的时候,并没有预先下一个很准确的定义:什么叫诗?这个定义也不可能准确,因为随着时代的不同,诗的领域扩张以后,涉及我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它的内涵越来越充实多样,所以事先不可能下一个定义“什么叫诗”。但是也要解释一下,就根据诗这个字的字形,它的右上部我们现在写成“土”的那个字实际上不是“土”字,是“之”,“之乎者也”的“之”,“之”是动词,由此到彼就叫“之”。那么根据“之”这个意思解释,“诗者,志之所之也”,就是你胸中的某种志、愿望,相当于英语的“will,w-i-l-l”,把它拿来语言化,让它表达出来,从内到外,就叫“之”。就是这样动过去,移动过去了,所以说“诗者,志之所之也”,意思翻译出来,就是说一个人的愿望表达出来就叫“诗”。所以说这个定义是很空泛的,因为很多东西哪怕不是诗,只要拿语言表现出来,就都叫“志之所之”,所以这个诗,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那么这些诗是怎样来的呢?

这些诗是周朝初年,就是周武王、成王那个时代,王宫里面专门派官员出去到民间,到全国各地搜罗流行歌曲,拿到王宫里边来,有专门的人士来诵读,来吟诵,来唱。那么当初欣赏这些诗,基本上是把它当成流行歌曲来欣赏的,王宫之中那个时候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夜晚,国王跟贵族他们也需要娱乐,就由专业人士出来给他们唱。这个本来是一种娱乐,但是写到儒家的典籍里面,就不好这样写——说是这个国王想观民风,就说是想了解下面的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所以才来听这个,这就是儒家美化了的说法。实际上,就像我们这样,欣赏音乐的时候,并不是要去了解底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儒家这样说,是把它理想化、道德化了。所以这样就专门有了一种制度,叫“采诗”。采诗的这些官,到下面每个诸侯国去了,找他们那里音乐界的乐师,把一些本本拿到问——你们这儿流行一些什么歌曲?然后再去组织起人来唱,再来记录。这个就形成了一种制度,这个制度确实在客观上有助于下情上达,但也是一种娱乐。

那么到春秋时期,孔夫子个人对诗歌有特殊热爱。他有时候随便说两句话,后来觉得都是诗,他走到一条河的上面,看到波涛滚滚向东方流去,他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些离开我们而远去的东西,每一秒钟都在离开我们,永远都不回来了,不断地流,就像这江水一样。这不是诗是什么?所以他这个人,本身有对诗的热爱。搜集到他手里的有三千多首,可能这个不是他亲自去搜集的,因为原来周天子底下采诗之官有记录,而后来进入春秋时代,王纲解纽了,中央政权的绝对权威已经失去,这些东西就容易散失。孔夫子一方面是热爱这些诗,另一方面他有种文化担当,他觉得这些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东西,有人情、有社会现状、有喜怒哀乐的东西千万不要让它丧失了,要把它们记下来,所以他大概就是从当时有记录的诗中间找到了三千多首,然后一并归纳整理。

要知道,其中很多诗都有民歌性质,它们彼此容易重复,这个诸侯国有这一首,那个也有,两个只是字面上略有出入。那么中间重复的就多,后来孔夫子归纳整理后,只剩下三百〇五首。这三百〇五首,孔夫子把它拿来当教科书,因为他办了个大学,要学诗。当时学诗除了学习书法、陶冶性情以外,还要了解人情、世态、社会变迁,所以不是纯粹地为艺术而艺术,是有一种社会文化的关怀在里面,这就是孔夫子为什么要花那么多心思去整理这一部《诗经》。这部《诗经》整理出来,哪怕只是这一件事情,都足以叫孔夫子不朽,因为这一部《诗经》有人类的意义。

在古代,希腊罗马时代、埃及古文化时代,也有诗,是另一种形态。这是由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性格,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社会衍变形成的,和我们的诗迥然不同。古希腊、罗马,所留下的几乎都是神话,荷马唱的那些史诗,就是曲艺艺人演唱的长篇故事——战争、英雄。

希腊罗马神话就是天上的神,如果拿来和《诗经》一比,你会非常惊异,怎么差异会这么大?《诗经》几乎没有神的位置,也没有英雄的位置,全是普通人。“十三国风”“二南”里面尽是民歌,乡村里的民歌,小雅大雅尽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抗议,特别是小雅中间,很多知识分子对这个社会状况感到愤愤不平,在诗中间有很多倾诉。这些是希腊、罗马、古印度跟埃及它们最早的诗歌没有的。

这件事情我不知道该怎样解释,或许是这样:古代希腊罗马是城邦社会,里面是自由民,是贵族,生活富裕,需要娱乐,听神话,听英雄美人故事。埃及、印度也是神,埃及更多的是鬼,印度更多的是天上的神打仗。这些中国没有。所以,虽然都是河,但从源头就不同——中国的诗歌诞生了以后,领导整个文学,它就是中国最早最早的文学,就这个诗歌,面向社会,面向人生,倾诉苦难,倾吐愿望。“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都是有所为的,没有一首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这也许和我们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生存艰难有关,上面是苍天,下面是黄土,人在这个中间苦苦奋斗,所以它的精神产品都是现实的、人生的、社会的。

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焚书,烧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书?《史记》上说的是“《诗》《书》及百家语”,《诗》就是这三百〇五篇的《诗经》,书就是《尚书》,除了这个就是其他诸子百家。《诗》是第一个,在暴君秦始皇眼里,《诗》是首恶,为什么?因为《诗》中间充满了个人的倾诉。一切暴君,从秦始皇起,强调的是集体主义,什么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你少来。只有《诗》中间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跟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就是关于他自己的遭遇,自由主义是他要倾诉的,心头想啥子他就要说出来。所以,以一个暴君的敏感,知道《诗》对于这个独裁社会是一种腐蚀剂,第一个要烧的就是它。

但是要晓得,早在秦始皇以前,春秋战国时代,《诗经》那个时候不叫经,就是诗的这个教育,所有的贵族子弟都要读,你把书烧完了,他会背的,他还要教给他的下一代。所以,秦朝一亡,这些藏到夹墙里边的《诗经》就找出来了,一部一部的,还有一些老先生,九十几岁了,耳朵聋了,眼睛瞎了,却还能背诵,还能唱,所以在汉代就把这些记录下来了。所以秦始皇焚书不起作用,只有少部分属于百家语,就是诸子百家的,原来并不是有很多读者,经过秦火之后,就从此消失了,而《诗经》留下来了。

这件事情想起来我们心头会非常之激动,你就知道有一种东西名叫文化,这种东西不是任何力量能够摧毁的,就像戴望舒的诗写的:“一切美丽的东西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像冰一样的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的开放。”《诗经》就是这样,灭绝不了,所以今天我们还能够坐到这里来闲谈《诗经》,我告诉各位这实在是一种幸福。我和大家摆龙门阵,摆这个就可以分享。

现在我们就回到《诗经》三百〇五首,当初孔夫子在编的时候一定反复想过“我把哪一首放在开头”,他想来想去最后把这首放到开头,《诗经》翻开的第一首。中间有没有什么道理?不是随便放的,有道理,因为一个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而家庭的构成建筑在爱情基础上。孔夫子就是这样看的!因为这首诗就是写恋爱的,他把它放在第一首。

老实说,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这样编的书要不得,哪有第一篇就放谈恋爱的,是不是啊?

所以孔夫子是有见识的人,他把它摆到这儿,而且通过这首诗,你了解了孔夫子的人——完全不是汉代以后、宋代以后描绘出来的那个孔夫子,这个是真实的孔夫子,他的见解、趣味,把它摆到第一,他就是觉得男女应该通过恋爱建立家庭,家庭应该和睦、快乐。

你看,这说来是一种非常平常的观念,但是我告诉你,平凡的东西往往是最真实的。吹得天花乱坠、说得稀奇古怪的各种学说只能猖獗一时,远不及回归到平常,你总还得要恋爱结婚,这个才真实。接下来我就开始讲这首诗。

《周南》,啥子叫“周南”?周南是一个地理概念。早在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父亲季历,他是太王的儿子。太王生了三个儿,季历是老幺,所以取名叫“季”,伯仲叔季那个“季”,历史的“历”——季历。他们姓“姬”,所以也可以叫他“姬历”,“历”才是他的名字。还在季历那一代,周国作为一个诸侯国,势力向东南方向大大扩张,原来它是在岐山,陕南。大家去陕南旅游的那个法门寺,再往北一点就是岐山了,那里是他们最早的根据地。它的势力顺着两条河流向东南方扩张:一条是汉水,汉水走陕南向东流,最后流到湖北的汉口进入长江,这条叫汉水,汉水流域。还有一条叫西汉水,就是再往西点,也是从甘肃发源经过陕南,进入川北叫嘉陵江,古代叫西汉水。沿着这两条汉江,周国的势力就进入湖北北部和四川北部。

在季历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姬昌,后来叫周文王。周文王继续壮大他的诸侯国,势力非常大,整个长江中游、四川北部、陕南、河南南部,一大片都是他的了,孟子说他当时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所以在商朝末年,商朝的国王不得已把他升了级,封他为伯,西伯,伯仲叔季的“伯”。“伯”的古音读“霸”,所以春秋五霸又叫“五伯”,我们现在读的那个音“伯”“霸”是有差异了,古音就一个,那么就是承认了姬昌的地位。

接着文王死了以后,武王伐纣把商朝灭了,所以说周这个国早在商朝就存在了,在文王的父亲那个时候,汉水流域和嘉陵江流域就已经都是他们的了,那么当时武王把首都定到镐京,“镐”一个金旁一个高,高矮的高,那个是首都,周武王就住在镐。

这两条汉江:流入汉口这条汉水流域周武王交给周公去管,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然后把陕南跟川北交给召公去管,召公也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管了汉江流域,直到湖北流入长江,这一片地理区域在古代很多个小国统称为南国,周公管的就叫周南。西汉水这边,从陕南的西汉水流入四川嘉陵江,归召公管,叫召南。所以《诗经》里面一开始就是《周南》《召南》,这两个部分就是描写的周公、召公各管的那一片的诗歌。

这首诗是《周南》,这样就把地理位置确定了,就是汉水流域。今天翻开地图可以看到,就是陕西南部向东流入湖北,在汉口那儿进入长江。了解一首诗,一定要先了解它在什么地方,因为中国那么大,气候不同,环境不同,种植的东西不同,连鸟类都不同。有些鸟类我们这里有,北方就不见得有,是不是?所以一定要了解了这个才知道。这首诗总共四段。

第一段“关关雎鸠”,“关关”是那个鸟叫的声音,就呱呱呱,吵闹地叫,就是呱呱呱地叫。我们要注意到这种鸟是呱呱呱地叫的,声音很大的叫“雎鸠”。很多种鸟都叫“鸠”,最小的就是我们看见的斑鸠,最大的鸠可能就是这个雎鸠了。雎鸠是什么样的鸟?从汉代起就很糊涂,后来还有那么多历代文人讲诗加注解,都糊里糊涂的。过去研究这些的人对植物学、动物学陌生,好多外行,因为很多老夫子都是在书斋里过了一生,除了看见鸡鸭鹅,还有谷麻雀、老鸦,没有看见过其他的鸟。那么“雎鸠”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个就极有争论了,因为雎鸠究竟是个什么,对于理解这首诗的内涵极有关系。

历来的说法,叫鱼鹰,抓那个鱼的有一种鹰叫鱼鹰。鱼鹰,长江流域的人说的鱼鹰,跟我们川西坝子的人说的鱼鹰各有所指,古人不了解,弄混了。

长江流域的人说的那种鱼鹰,名字叫“鹗”,鹗是类似鹰跟雕这一类的,也抓鱼。鹗是怎样抓呢?鹗,第一是单独行动,不成群的,就跟老鹰一样,很多猛禽猛兽都是不合群的,独来独往。鹗也是,嘴巴有个钩,肚子底下白的,背上那边是棕色的,头上有一杠白一直拖到颈项上,很大。鹗捕鱼,是在水面上飞,滑翔,贴着水飞,看见鱼了,一下子就把它抓起来。它不沉入水中,因为有时候,鱼要到江面上来,一下它就抓到了,这个叫“鹗”。鹗叫的声音类似老鹰叫,“咯儿咯儿,咯儿咯儿”地叫,就是老鹰飞那个声音“咯儿”,又大又清亮。虽然是猛禽,声音还是挺好听的,咯儿啊咯儿的,不是呱呱呱地叫,所以弄清楚就晓得了。这个鹗也叫鱼鹰,但这里就不是这个鱼鹰,因为叫的声音是呱呱呱的,这个呱呱呱还有一群在那儿叫。

我们川西坝子说的鱼鹰叫鱼老鸦,就是中国古代蜀国的鱼凫。因为这一个鱼老鸦样子有点像鸭子,鸭子就叫凫,所以就叫鱼凫,专门抓鱼的。而且很可能就是古代蜀国——中国较早的一个部落,把这个鱼老鸦家养起来捕鱼的。这个鱼老鸦捕鱼很好看哦——有时候是几个渔民联合把船弄起,几十只围在那个江的中间,一起放下去,那些鱼老鸦一扑下水的时候,全部呱呱呱地叫,所以就叫鱼老鸦呢。它叫的声音“呱呱呱”,就是“关关关”,理解这点是很重要的。

了解这个诗的地理环境,绝不是华北,也不是长江下游,它们那里没有。只有两条汉水流域,汉江和西汉水有这个家养的鱼鹰——鱼老鸦。于是就明白了,这里是在围捕鱼类,放很多鱼老鸦,一扑下河,这个是它们的战术,是天生的,它们一起叫,呱呱呱地,而且用两个翅膀扑水,故意把水打得很浑,呱呱呱、呱呱呱地叫。对了,我们就晓得了,这首诗描写的场景所发生的地方,离下游不远,正在捕鱼,而且是在围捕,很多鱼老鸦呱呱呱地叫,远远就听到了。

在哪里叫呢?那条河中间的小岛上面。“河中可居者谓之洲”,可以是一片沙滩,上面长点芦苇,也可以是一个小岛,反正在河的中间。对了,这一些不是野鸟,也不是哪个鸟单独活动叫的声音,不是咯儿咯儿地叫的那个鹗。这种鸟在动物学上叫鸬鹚,就是我们喊的鱼老鸦。鸬鹚,为什么叫“鸬”?颜色深黑就叫鸬,这种鱼老鸦就是黑不溜秋的。北方人没有见过,直到唐代杜甫,都还不认识这个。杜甫在三峡里边写了一首诗,写三峡里面家家户户的生活,叫“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那一种鸟,杜甫写的名叫“乌鬼”,这可能是当地的方言。三峡里面,杜甫也不认识,看到了觉得很稀奇,觉得家家户户都养了这个乌鬼,都有鱼吃,“顿顿食黄鱼”,这个是捕鱼的。杜甫是河南人,没有见过,所以一定要知道这个。

为什么花这么多气力讲这个雎鸠?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这首诗的地理环境,不是在黄河流域,而是在汉江流域。因为这一带挨着古代的蜀国,早已经把那一种名叫鸬鹚的鸟,家养了,驯化了,变成鱼老鸦,变成鱼鹰。

鱼鹰在下游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件事情,男女遇到了,是在河的上游,远远地他们听得到鱼鹰正在捕鱼,“逑”就是配偶,“好逑”就是理想的配偶。什么叫“窈窕淑女”?好多人胡乱解释,说窈窕就是苗条,其实“窈窕”不是这样。仔细注意这两个字的构造,上面是“穴”,洞穴,任何洞穴都很幽暗深远。“窈窕”说的是距离,这种词叫连绵词,“窈”和“窕”押了韵的,叫叠韵连绵词,不能够扯开讲,不能够说“窈”是什么,“窕”又是什么。“窈窕”就是“遥迢”,遥迢又是什么意思?远距离,距离很远,就叫“遥迢”。那一个淑女,“淑”是善良的,“淑女”就是善良的女子,大家闺秀,不是野女子,不是潮婆,也不是街妹,是淑女。这个淑女很窈窕,什么叫“很窈窕”?我和她不认识,虽然近在眼前,但是距离很远,姓名都不知道,话都没有说过,就叫“窈窕”。“窈窕”本来指的是空间上的距离,但是用到这里,指两个人感情上的距离,彼此不认识,话都没有通过,就叫很窈窕了,就是这个意思。等于我如果不说话,坐在这儿,你们各位也不说话,坐在这儿,那我们就很“窈窕”了。等到摆一会儿龙门阵,大家就了解了,啊!一下就觉得这个老头子是这样子的一个人嗦,等我们弄清楚了,就不“窈窕”了。所以“窈窕淑女”,就是他不认识这个女子,距离远,但是这个君子又喜欢她,君子认为:哎呀,这个才是一个理想的爱人啊!

这就是第一段。第一段,显然我们就可以设想发生在什么地方,它的现场在哪儿?现场在一条河边上,下游那边,有渔夫,几个渔夫几只船,放了一大群鱼老鸦,站在江边,呱呱呱地叫,捉鱼。

古人说这个诗,这样开头叫“兴也”。什么叫“兴”呢?就是眼前看到一个什么,就把它拿来起兴,就等于唱歌的时候总要找一个由头,以便提出来唱。其实没有那么简单,这个是诗歌艺术,经过了设计的,它这样写是有互相照应的。古人把男追求女比喻成“捕鱼”,《诗经》中有大量这样的比喻,因此放到这里,是有意思的:下游一大群鱼老鸦正在那里捕鱼,上游这个君子就看上了某个淑女。而且我告诉你,中国古代文字没有复数,不像英文加一个“s”就解决。实际上,这暗示了我们一群君子和一群淑女,在河的上游,不是“一个”。

对了,这样我们就要问一下,为什么他们聚会在那里呀?这就不是某一个君子王先生偶然碰到某一个美女李小姐,在江边碰到了,不是。这是民俗活动,来了很多男男女女,女子都是淑女,男子都是君子。这个民俗活动发生在一年的什么时候?我们也要了解植物学,不了解你就不晓得了。在干啥呢?那些淑女在干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是什么?这个淑女在干啥?在采那个荇菜,荇菜栽在什么地方?菜园子里吗?荇菜是野菜,没有专门种植的,这些美女跑来采野菜,这是什么意思呢?还来了一群。“左右流之”,这个“流”是什么?古代的字少,好多用同音字来取代。“流”就是“扭”,因为那个荇菜要摘,我们读的“扭”——扭断。女子们在采荇菜,荇菜在什么地方?你要了解这个,在水里头。

对了,一群女子在水边、水里头采一种叫荇菜的野生植物,这个荇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在池塘里、小河边、浅水里,水的流速要缓,流速快了就冲起走了。这种荇菜在有些荷花池里面你们会看到,叶子很小,椭圆形,就像一个心脏形,就你们现在画的那个心——“I love you”,love画的那个心,就是荇的叶子,叫荇形。像心脏那么大,叶子肥嫩,牵的藤,藤藤在水里,叶子浮在水面上,开金黄色的花,又叫金莲。

这种野菜是在水里头采的,你就晓得这些美女都在采这个,在水里不是那么容易采的哟,水太浅了不长。这些淑女是未婚的女子,下去采,这里就有戏看了——大腿都露出来的,不然你怎么采?你把裙子拿到里头,在水里淹了,水一浸上来,连全身都湿了,那还得了!非得把裙子捞起来,扎起。至少要有齐腰深的水,难怪有那么多君子在那里。你要晓得古代讲恋爱,不光看你是不是淑女,道德水平高不高,思想好不好,还要看你身材长得如何嘛,是不是?这个,如果是个罗圈腿,一看到,人家就选不上的嘛。

民俗活动嘛,这里是在相亲,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一群鱼老鸦在这儿逮一群鱼,就暗示了在这里相亲,去采的都是女子。因为有一点这个,中国古代《周礼》上面规定,凡是给家中祖宗祭祀的时候,要用祖先曾经吃过的那些东西去祭他们,祖先生活的那个时候很多蔬菜都没有培育出来,吃的是野菜。这种荇菜就是野菜,实际上当时的人基本上不吃它了,因为培育有更好吃的菜,但是你在供祖宗的时候,非供这个不可,就像供祖宗要用太羹玄酒一样。什么叫“太羹”?就是把一坨肉用白水咕嘟咕嘟煮起,煮熟就拿去敬那个神了,切都没有切,我们喊的“刀头”,是整的。因为祖先吃肉就是那样吃,一坨肉拿着啃,所以我们不可能把肉给他炒成一份,啥子酱肉丝这些,拿来这样敬,没有哪个这样敬的。“玄酒”是啥子?因为祖先那个时候没有酒,就是一碗水。要去采这个荇菜,是采来敬祖先的,不是摘豌豆尖等到拿回去下面,根本就不吃这个的。

所以有人研究诗,如果不了解这个,有时候说了半天,连这儿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晓得。而且祭祖先的菜必须由家中的女子出去采,买来的都不行,要亲自去采,这是《周礼》上面规定了的。你不能够喊你家中的姆姆婶婶都去采,她们都是已婚的了。谁去采?每家的年轻姑娘都去采。这个荇菜不是到处都有的,一般都是在城外头,某一个小河边才有,所以就非要到那儿去采不可,家家户户都要去采。因为这个是祭祖的,到了那一天都要祭祖,每家的这些年轻女子就全部去了。

那么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呢?你们仔细注意,就这个荇菜,荇菜是春末夏初才开始发芽,荷叶长起来以后,它才长出嫩的叶子跟藤。这样大家就晓得了,季节是夏天。夏天什么时候?从前祭祀祖宗,一年四次,春、秋、冬、夏。夏天祭祖宗有个专用词,叫“礿祭”,礿祭在什么时候呢?阴历五月,五月十五,古代叫“中天节”,就在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宗,而且规定要有荇菜,规定由家中年轻女子去采,所以去了就是一大群。

哦,你就明白她们在干啥了,这就是民俗活动。有些民俗活动到清朝末年成都都还有,比如清朝末年成都有一个民俗活动叫“端午节打李子”,在东较场。在晚清末年,就是19世纪后期,有一年发生教案就是由于打李子引起,结果跟一个教堂里面的人发生冲突。打李子是什么意思?夏天果树林中,采摘水果,男女游戏,互相抛果子,女子看上哪个男子就把这个李子打过去,所以说叫打李子,早就有啊。晋朝时候的潘岳是个美男子,他住在洛阳城里面,每次上街坐着马车,路上尽是漂亮女子跟着他,追着拿水果打他,他只要出去走一圈回来,车子里面水果都装满了。

这些民俗今天没有了,曾经有过。那么你就晓得了,这样多的女子到那条小河边去采摘荇菜,按照习俗就来了一大群未婚男子。甚至可以设想,因为古代没有那么自由,这一群女子出来,她们家长放心吗?这些年轻女子出来,肯定每家都有家长要跟着来。男子有好多不愿意来的,是他妈他爸强迫来的,说:你这么大了,要去相个亲。

所以江边就会在每年这一天,在“礿祭”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去采这个,在那个小河边就形成了民俗活动。各方的家长都要来帮着看,看那个家长说的:“唉呀,娃儿呢,那个女子行不行吗?”他说:“哪一个嘛?”“你看嘛,水边那一个喃。”他要慢慢看。这个就叫相亲,相中了也不是他们两个直接去勾兑,古人毕竟还是没有那么开放,特别是这些贵族还要讲礼仪。去了都是双方看上了,家长先接触,要问下孩子,然后让他们再见个面,就是这么一回事情。

大家每天晚上看的那些电视节目,有相亲的节目,古犹今也。孟子说的古今人情不远都差不多,现代发生的事情古代早就发生过,都是这样的。所以知道了这首诗的背景,你看,从这个荇菜可以采,就可以把时间推断出来,夏天,很热了,荷花都快要开了,那就是夏至前后,端午以后夏至以前某一天,就是阴历的五月十五。在那一天,家家户户要祭祖宗,都要有荇菜,要多少呢?一大捆?又不是猪饲料要那么多干啥?就是一个小的竹子编的篮子,把生的荇菜装到里面就行了,只要一点。

这个是民俗活动,不是生产劳动。20世纪50年代的那些解释《诗经》的,用啥子革命观点解释、劳动人民观点解释:你看这些女子是农村女子,非常勤劳,大家就在那儿采,在水里采。也是有采的,有一种类似荇菜的叫莼菜,莼菜就比较可口,也是在小河边上、在水里面的水生植物。莼菜里有一种叫猪儿莼,猪儿莼就是指的荇菜,拿来喂猪的,人不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写得清清楚楚。现今的人不吃这个,不吃这个荇菜。对了,这就不是农村姑娘摘了,第二天早上拿到成都去卖的,不是这个。

城里的女子下来摘的,是摘来祭祖宗的,不是喂猪的——要一背篼、一箩筐,只要那一点。所以这个采荇菜,带来了男女互相结识的机会,男子也来了,还带了乐器,一定得带,不然咋个会“琴瑟友之”。他们把乐器都带来了,大概就是女子在水里采的时候,一群男子在上面唱歌跳舞,就是孔夫子的《论语》上面写的,“舞雩,咏而归”,唱起歌,跳起舞。男子一定不是瓜兮兮地站在河边,在那儿看人家的大腿,而是在那儿演奏音乐,对了,这才像一个民俗活动。所以这种场面,从古到今,所有解释《诗经》的没有一个人想象到了,我想象出来的真实场景就是这样,民俗活动,不是偶然遇到一个什么女子。然后你就要仔细注意了,中间就有过场了。

“参差荇菜”,有的藤藤长得长了点,有的短一点,参差不齐。“左右流之”,“流”就是“扭”。她们有点奇怪,你摘就摘嘛,这边忙使起地摘嘛。这边摘一下,还要那边摘一下,又那边摘一下,天哪,她这是舞蹈动作吧!表演给男子看的,不是水桶腰,是腰肢灵活,不然怎么会左右,你看好多次左右左,大概就是,是要左右,人家才看得清楚嘛。古代虽然没有三围这种说法,但是人情不远,你可以想象得到,古今一样的,人家是要观察嘛,是不是?何况你把裙子扎起,捞起来正好观察。宋代以后绝对不允许这样子解释这首诗,就你这样说来岂不下流啦?朱熹他们的那些看法迂腐可笑,值不得拿来说,这个就是真实的。

“左右流之”,这儿又“左右采之”,又“左右芼之”,都是这样子,一左一右的。这不是在舞蹈表演是什么,表演给河岸上面一群男观众看的,上面还有音乐,吹的吹,奏的奏,弹的弹。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注意,第一天这个男子看上了那个女子,第一段是看上了她,说我就爱她,就是我跟她两个配成对最好,所以叫“君子好逑”,这是第一天。第二天又去了,可能这个活动接连好几天,一直到五月十五“礿祭”,祭了祖先以后,就结束了,人就散了。

第二次去,这个男子,去看他心爱的那个女子,这边采一下,那边采一下,看得很细。“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当天夜晚回去,做梦都梦到她,叫“寤寐求之”。你们仔细注意,“寤”和“寐”这两个字,上面是宝盖,说明在房子里头;左边这个就是床,说明是在睡,睡在床上、家中,“寤”是梦中有所见,就说当天回去做梦梦见她;“寐”就是我们说的“眯一觉”,“眯一觉”那个“眯”,做梦都梦到在追求她,“求之”。你们注意看它押的韵,你看,“左右流之”“寤寐求之”,“流”和“求”是押韵的,不是用“之”字押韵,“之”字是虚词,押韵不能够用虚词,要用有实际意义的。第一段的韵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和“逑”是押着韵的(此处“君”和“逑”押韵可能是口误,应该是“洲”与“逑”押韵),“流”和“求”也是押韵的。

那么第二天晚上,就是做梦都在梦见,但是求之不得,追不上她,两个人连交往关系都没有建立。“寤寐思服”,“服”上古音近pé,就是我做梦都在想念她,“思”是“想”,“服”近pé,“迫切”那个“迫”。梦到近距离了,就叫“服”,好像我们都熟了,抵拢了。哦嚯,可惜是一场梦,梦一下就醒了,醒了就睡不着,睡不着又看表,两点半了,就再也睡不着了。长夜悠悠,“悠哉悠哉”,就是夜晚好长。古人说“欢娱嫌夜短,愁重恨更长”。睡不着,夜晚那样悠长,“辗转反侧”,人就像车轮一样,转过去又转过来,“反”要读“fān”,“反”就是“翻”,翻过来,仰起睡了又趴着睡就叫翻,然后又侧起睡,翻来翻去然后又侧起睡。

这天夜晚,是第二段。第二段就是见到了,可能也认识了,晓得了名字,双方家长也去了解了,对方女子也还好看,但就是还没有真正交上朋友,所以做梦都梦到她,都在思念她。

孔夫子要有点胆量,才敢把这首诗放到第一篇。你!居然还会写到夜晚睡不着,按照某些人说你这样干什么!这样好像就是不好。有什么不好?后来的儒家是很忌讳这个的,想见某个女朋友就辗转反侧,那还了得,那不行的。孔夫子还欣赏这个,把它选到第一首,这个就叫“人情”。这是第二天了。

第三天终于搭上白了,两个人一起摆龙门阵,问:“你爱好什么呢?”“唉呀,我爱看电影。”那个又说:“我爱旅游。”古代没有这些,古代就说的是,“我爱弹琴”“我爱弹瑟”。“参差荇菜”,第三天那个女子还在那里摘,所以你就晓得了,其意不在荇菜,只要那一点点,第三天她又来了,无非就是想跟男子见面嘛。

所以说这根本不是他们说的体现劳动人民的勤劳,不是勤劳不勤劳,人家有人家的事情。多可笑,20世纪50年代我年轻的时候,有那么多《诗经》专家就是这样胡乱说的,说劳动人民的健康哦,一会儿又是健康美哦,一会儿又说劳动人民的美女。那君子又是谁,是不是那个农二哥?所以,过去避开这个不说,这些女子男子都是城里面来的,像乡下的农民打猪草。打猪草,她要拿个背篼,这儿没有说这个女子一筐一筐地挑回去。显然那些解释诗的人不动脑筋,他连这点都没有想到,他那么说究竟通不通。

然后第三天那女子又来采,双方的家长一定提前接洽好了,说他们双方都还满意,可以在一起摆龙门阵了。“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时,那个男子的眼睛在看着她,看着她还在那儿采,“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交朋友了,怎么交呢?把乐器都带来了,采了一会儿,在底下采了几下,做个样子就起来了,起来后两个人到河边去,男子弹琴,女子鼓瑟。瑟是要鼓的,什么叫鼓?就像打扬琴那么敲,“咚咚咚”,就叫“鼓”。女子鼓瑟,男子弹琴,“琴瑟友之”,通过音乐爱好交上了朋友,就这么简单,你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对了,你会发觉有问题了,这个“友”跟“采”两个押不到韵!你看前面都押的韵,“服”跟“侧”“流”跟“求”“洲”跟“逑”都押得到韵,这儿不押韵了——古音,“友”读“yǐ”,“窈窕淑女,琴瑟yǐ之,参差荇菜,左右qǐ之”!当时的土音押得到韵的,“采”读“qǐ”,“友”读“yǐ”。这个叫“活化石”,给我们留下了方音方言,使我们可以探测到三千年前汉水流域的口音。“采”是读“qǐ”,“友”是读“yǐ”,保留下来了。所以多亏诗要押韵,不知不觉地把一些古音给我们保留下来了。

两个人在岸上弹琴去了,弹琴鼓瑟,这两个人的感情就好了噻,这是第三天。

第四天基本上都弄巴适了。第四天,“参差荇菜”,还在那儿要假巴意思采一下,水下去逛一圈回来。“左右芼之”,“芼”是啥子呢?因为这种荇菜牵的这个藤在水底下,上面长叶子,叶子要开花,黄花,根子是在这个藤藤上的,有的浮到水面,有的沉在水的中间,还有地下茎,有时还会长一个很硬的蹿到河的泥巴里面去,最好最嫩肥的是蹿到泥里的,白色的,雪白多嫩。蹿到泥里,叫“芼之”。这也是土音,现今没有这个说法,“芼”就是扯,拔起来,从水底下扯起来,读“mào”。陕南、湖北北部的人,我都问过他们:“用手拔,这个土音读什么?”都没有这个“芼”,因为面上的、水面上嫩的尖尖都采了,剩下就是最好的蹿到地下去的,那个叫地下茎。我们原来读的“hěn”嘛,植物的根、“hěn”、叶三个部分,现在读的“茎”,那一节蹿到土里要拔起来。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你看都在扯那个了还要一左一右,“嗨唑”扯一下,“嗨唑”又扯一下。这个中间走过场毕竟是有原因的,不是无缘无故地在那儿一左一右的。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是什么意思呢?谈好了,这个男子说:“我要好生鸣钟击鼓,乐她一乐。”“乐”在这里读“nào”。“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nào之”,我要好生闹热她一回,意思是什么呢?准备结婚,请一个婚庆公司,有演出的,敲钟击鼓,弄得很闹热,好使新娘好生快活一下,“钟鼓乐(nào)之”。这个“乐”读几个音:快“乐”就读“lè”;音“乐”就读“yuè”;用快乐去快乐他人,作为动词要读“nào”,“nào之”;还可以读“yào”,“仁者yào山,智者yào水”,四个音。这个还没有实现,因为这个女子还在底下采,第四天了,男子跟她两个人昨天就弹了琴,鼓了瑟,一起摆了龙门阵,很合得来,双方家长也一致同意,然后男子还看见她在那儿采,男子就想:多花几万块钱,好生雇一个乐队来“钟鼓nào之”,来把我这个新娘好生闹热一会,逗她喜欢,就叫“乐”(nào)。

所以,这首诗讲下来就是这么一回事,你别看它这样浅,古人实在是弄得莫名其妙。汉代的时候,那么多经学专家竟有完全不同的解释:第一就说的这个文王跟后妃两个讲恋爱,你看,因为汉代的这些儒生、这些经师的头脑远远赶不上孔夫子,孔夫子实事求是,晓得这个就是男女谈恋爱。他们不这样说,汉代的这些,说是文王跟他的妃子两个在这里谈恋爱,这简直荒谬,既然都是妃子了还有啥子恋爱讲呢?她都嫁给他了,还去谈什么谈呢?如果还没有嫁给他,那么她就不叫妃子,他也就不叫文王,是吧?这是讲不通的。

还有一些说得更可笑的,说是君子思淑女,又不能自己去找,国王就喊他的后妃,王后跟妃子两个去帮着找。说找到河里有个女子正在那儿摘荇菜,于是去帮着找的这些人就叫“左右”,他们硬是这样说的,“左右的用人”,也和这个女子在那儿采,不晓得采那么多来干啥?你都不想一下,又不喂猪,采那么多来干啥?又不吃这个,这个不好吃啊,野菜,先人很可怜的时候吃的,他不管,连啥子都没有弄清楚。所以汉代的那些儒生,远远退化了,为什么我们说春秋那个时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出了像孔夫子这样的人,那真是好有见识、好有人情味的,到汉代没有了。到宋代,头脑更要糊涂,《诗经》中的好多真相,一直到清代乾嘉时候,一些研究《诗经》的专家才略微有所发现。新中国建立以后,那么多专家、教授,很有名的著书解释这个,都说是劳动人民,说是生产劳动,在那儿很勤劳,都不想一下,这哪里是生产嘛,这是民俗活动,就是相亲这回事。

所以我把我的这个讲座定名叫“诗经点醒”!就是我们要点醒,不要糊里糊涂的,“点醒”就是看它究竟说啥子意思。这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拿来摆龙门阵,给大家分享。

我还有这个爱好,从前写诗,现在人老了写不出来了。写诗要糊里糊涂的才写得出来,头脑清醒了,就啥子诗都没有了。年轻人多梦的时候才写得好诗。人老了,眼光把啥子都看清楚了,就写不出诗了,改行了,来弄一些古代文史研究。也没有啥子大的抱负,无非就是有了这点心得,给这些朋友摆龙门阵,就当是讲评书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