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字——文化传播的表象载体
文字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特别是其具有文化的传播、储存等功能,使得文字真正发挥出“通之于万里,推之于百年”,“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作用。
历史的前后,由文字书写;地域的左右,靠文字拉近;文化的特征,以文字体现为主。文字的诞生,使得文化能够由此形成二维时空传播,即由过去单一化的口口相传,逐步实现了多元化的工具式传播。与此同时,文字也以独特的文字认知感和文化归属体系的方式,给整个世界做了划分。
文字作为文化至为重要的传播载体,其在不同时期的先进性和承载能力,特别是不同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文字认知速度的快慢,表达内涵的优劣,承载信息的多少以及理解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水平、生存发展潜力,以及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
一、中西方文字来源及发展的简要概况
中西方文字从出现开始,就按照各自文化的产生、孕育、发展的固有轨道,形成了差异极大的文字体系。可以说,中西方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完全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并由此导致了当今世界上呈现出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两大文字体系。
(一)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概要
与字母文字的发展相比较,汉字从起源开始,一直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发展完善,并且始终万变不离其宗。可以说,汉字完整地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诞生和发展,是中华文化内涵的具象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汉字大致经历了传说中的仓颉造字、骨刻文、大篆(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小篆、隶书,以及由隶书派生而出的楷书、行书、草书等。
1.汉字的起源传说
汉字的起源没有特别清晰的考古依据和文字记录,大多是民间传说。传说中,汉字起源于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复姓侯冈)。在上古时期,史与巫是不分家的,仓颉可能既是黄帝的史官,也是黄帝的巫师。按照传说,当时他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并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叫“字”的名字,由此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汉字,仓颉也被后人尊称为“造字圣人”。
但严格意义上讲,或历史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而事实更有可能是,仓颉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归纳。按照《淮南子·本经训》记载,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似乎把仓颉造字说得比较神秘了。
李斯所著的《仓颉篇》曰:“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诏,谨慎敬戒。”这将造字的本义体现得十分直接和充分,即文字的目的就是教化后代和传承发展!
仓颉创字的基本原理是仿生学的象形原理,而汉字中还有很多文字是通过图画、河图、八卦、结绳的方式,以表意的符号予以创造的。所以说,汉字的起源,应该也是多元化的。特别是随着后世整个中原版图的不断扩大和多民族的不断融合,汉字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总体而言,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是以象形和表意两种主要形式予以体现的。
2.汉字的考古发现
仓颉创造文字,是从传说角度出发的。而从考古角度来说,在距今4600年至3300年间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时期,已经出现了骨刻文字,这些文字主要是刻画在兽骨上的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可以说,这是汉字实际意义上的源头。这些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比商代末期甲骨文的出现至少早了1000年。作为“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之一的郭沫若曾断言:“在甲骨文之前,汉字已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发展过程。”
真正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相对完整的文字体系,应该还是1899年从殷商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并被王懿荣在北京发现的甲骨文。直至现今,人们已发现了15万片甲骨,包含了5000余单字,这些文字已经可以较为准确地表达当时社会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客观事物,也向后世充分展示了当时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甲骨文延续了仓颉造字的象形原理和其他造字方式的表意特征,成为了当时社会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从目前现代人已经辨认出的1500多个单字中,可以清晰地洞察到当时的历史、社会和文明的状况。
3.甲骨文——最早的体系化汉字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显示,在殷商王朝末期,汉字体系已经非常发达了,并且是世界上至今发现仍在使用的最早的且最为完整的文字体系。甲骨文字对中国近代历史而言,似乎也有着特殊的含义。甲骨文这一无声的历史述说,在殷墟被发掘之时——这一时间正值中国面临绝对重大的历史转折点即清王朝颠覆前兆——最为突出地象征着中华民族重新寻根的开始!从历史气候发展的趋势来看,甲骨文发现之时正值中国历史气候进入第五个温暖期之际。每当中国社会进入温暖期时,就是中华文化和民族大发展之时。殷商甲骨文的发现,似乎赋予了更多的历史巧合和历史机遇。
在殷商王朝的后期,金文开始出现在中国历史中,贯穿整个周王朝,乃至秦汉王朝。金文主要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故也叫“钟鼎文”。主要是记述商周时期王室贵族王公大臣的事例。包括最早出现“中国”两字的何尊,就是用青铜铸成有12行122个铭文的酒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五年在成周建都之事。铭文所述武王克商后曾上告上天:“余其宅兹中或,自兹乂(发音yì,治理、安定之意)民。”此处的“或”通“國”(国)。之后才有《诗经》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和《春秋·毛传》中“中国,京师也”等多角度对“中国”两字的解释。从考古的角度来看,金文最早是在商王盘庚迁殷之后开始出现,之后兴于周朝,衰于秦末汉初。金文基本上是甲骨文的发展和延续,只是承载文字的载体由兽骨变成了青铜器等,文字的象形特征和表意特点并未改变。包括西周晚期的籀文,亦是将金文的文字繁化为籀文。籀文,因为周宣王时期的太史籀所书,故得此名,也因刻于石鼓之上而得名“石鼓文”,其字形的构造多重叠,是流传至今最早的石刻文字,属大篆之列。
甲骨文时,字的大小和字的结体均呈无规则状态,且字的图画性比较突出,属于尚未定型的早期文字。而金文则开始体现字体的规则特征,并已经出现汉字的六书概念,即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形声。从金文发展到秦始皇采用“书同文”的小篆过程中,当时的各地诸侯不服王命、割地而据,由此也产生了具有地域特征的语言和文字,亦被后世称为“六国文字”,包括齐国、楚国、韩国、燕国、赵国、魏国六国文字。直到秦始皇废除六国文字,实行由李斯在秦篆的基础上将大篆删繁就简地改良而成的小篆,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原大地统一了文字的字体、字形。
4.现代文字的形成
小篆的字体更加规整化,也更加趋向简易化,且字形修长、笔画紧凑、上密下疏、纵横成行、纯净简约,便于记忆和书写。在小篆产生之前,所有的中国文字皆为古体文字,且字体、字形尚未定型,人们按照承载当时这些文字的载体,确定这些文字的称谓,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竹简书等。小篆产生后,以小篆为基础发展的字体、字形,则开始以书写的风格、形态确定称谓,包括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可以说,小篆确定了汉字未来发展的走向,它既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进步,也是古体文字向今体文字转变的里程碑。
小篆是象形古文字的结束,而隶书则是改象形文字为笔画文字的开始。隶书用笔画符号改变了象形文字的结腹,并逐步成为不象形的象形文字,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秦始皇在命令李斯创制小篆的同时,又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相传隶书是由秦末时期的程邈在狱中所整理的,他将篆体的字形变圆为方,笔画由曲改直,改连笔为断笔,提高了文字书写的效率。特别是当时在木简上用漆写字,画出圆形笔画比较难,且小篆本身的书写速度也比较慢。而隶书将圆形转化为方折,提高了书写速度。同时隶书也显得比较庄重,更加适合官方使用。隶书的出现,也基本确定了汉字的笔画类别,即“点、横、竖、钩、提、撇、短撇、捺”(按“永字八法”笔画规则)。郭沫若曾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更大的功绩,是采取了隶书”。
笔者认为,隶书的出现,可能与书写文字开始使用毛笔有着直接关系。相传秦朝大将蒙恬在作战时所猎获的野兔在地上遗留下的血迹,引发了蒙恬使用兔毛制作毛笔的想法,毛笔由此产生了。之前书写文字,实际上是画出来的,而出现了毛笔以后,文字则是写出来的。隶书书写的运动态势也满足了毛笔书写的需要,或者说,因为毛笔的出现,隶书字的构架能够按照笔画的方式得以规范。直到西汉时期,隶书完全脱去了篆体的结构及相应的笔画的写法而独立存在,才真正形成了隶书文字体系。
隶书主要分为两种,即“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其中汉隶使用至今。从文字产生、发展、变化的角度来说,产生了隶书以后,中国汉字已经定型,之后的楷书、行书、草书等,都是在隶书的基础上,从书写速度、艺术审美、手写实用等角度,在文字的体态、书写的方式和使用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文字本身的字形、字义等皆没有新的变化。
(二)字母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简况
虽然古埃及所使用的文字是以象形文字为主、指示和表音字符为辅的文字符号,但最早的字母文字,起源于古埃及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在埃及为奴的闪米特人,受古埃及音节文字的启发,创造了最初的字母文字。字母文字在闪米特民族中的腓尼基人那里得以发展,形成了22个腓尼基字母。
希伯来人将22个腓尼基字母又进行了改变,成为了沿用至今的希伯来字母,这些字母因书写《圣经》而发扬光大。阿拉米字母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阿拉米字母后来成为了阿拉伯语、波斯语、蒙古语、梵文字母、缅甸语等字母体系的来源。
航行于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在往返于各个海岸和岛屿的过程中,逐步将腓尼基字母带给了周边岛屿尚未有文字的民族,其中包括了古希腊。古希腊人将腓尼基字母改造成为了适应本民族的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的一个分支——埃特鲁里亚字母,被罗马人所接受,并衍生出后来的拉丁字母。
古罗马时期,拉丁字母只有23个,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又增加了3个字母,成为了当今人们所使用的26个字母。而目前的英语、法语、德语等皆是用拉丁字母所书写。希腊字母的另一个分支演变成为西里尔字母,并广泛为斯拉夫民族使用,包括俄语、乌克兰语等。
拉丁字母随着罗马帝国的兴衰而传播和分化。当罗马人逐步成为意大利半岛的统治者以后,他们将埃特鲁里亚字母改造成为了拉丁字母。在将几乎整个欧洲纳入罗马帝国版图过程中,罗马军队和官吏亦将拉丁语带到了整个帝国版图,并逐步取代了当地语言。特别是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拉丁字母逐步走向全世界,包括中国,也借用了拉丁字母作为汉字的拼音予以使用。当罗马帝国消亡之后,罗马帝国的各行省的拉丁语方言逐步开始分化,并演变成为了后来欧洲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字。
二、中西方对文字发展、认知和传播的差异性
中西方文字的不同发展经历,决定了两者之间对文字的认知和使用的不同;也正由此,决定了中西方文字在承载各自文化的方式上的不同,或者说,中西方文字在传播文化的速度、质量、效率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字形成和发展方式的差异性比较
文字自产生之后,一直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汉字的起源、发展始终没有离开中原大地,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它既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内核力的精神纽带。从上古时期开始,汉字就不断以中原为中心逐步向外扩散。
相传,最早创造汉字的仓颉,就出生在现今的河南省南乐县梁村乡的吴村;殷墟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开辟小篆的秦国宰相李斯,也是今河南上蔡县人……可以说,今体文字之前,中国上古文字的形成、演变、发展皆深深根植于中原文化,并由中原地区逐步向外扩散。特别是当商王朝最早建立起了早期的文字体系后,实际上也就掌握了历史解释权和事件的说明权,并以此形成了中国早期的政权架构和社会组织体系。
建立于春秋时期的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在进入秦汉帝国以后,随着文字体系的规范,以及政权的逐步稳定,得以迅速向中原四周传播,并使得整个中原地区完全成为了中华文化的覆盖区。同时,汉字形成的象形原则和表意特征,使得汉字能够较快地被当时中原地区周边的“东夷、北狄、南蛮、西戎”等非华夏族裔所接受,特别是在尚未形成文字的地区,人们不需要进行文字的改进和转换便能够直接接受和使用汉字。
相比较而言,字母文字从产生开始,其传播过程就比较发散。从古埃及文字产生开始,闪米特民族根据古埃及象形文字创造了最初的字母文字,并由腓尼基人形成了改进型字母。之后,古希伯来人对之进行了完善,并带到了整个阿拉伯半岛。与此同时,腓尼基人又将腓尼基字母带到了地中海岛屿形成了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原型,随后在整个欧洲地区形成了建立在拉丁字母基础上的不同民族的字母文字。
从字母文字的传播演变等情况来看,它们基本上以分散的方式沿着航线和战争的足迹向四方传播,特别是随着腓尼基人在各地的往来和罗马帝国的整体扩张,字母文字更是得以不断传播。这一点比较符合游牧文化的发散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同时,由于区域间民族成分的不同,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也逐步吸收了不同民族的特征,以至当今欧洲出现了各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语言文字。
文字的统一是政权统一的重要标志之一。罗马帝国灭亡后,原来罗马帝国各行省为突出自身的民族性,逐步将原有的罗马文字进行了演变和转换,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字。这也是目前欧洲各国语言文字之间既藕断丝连,又相互独立而存的原因之一。文字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既是一种政权独立的象征,也是一种文化统一的体现。
从中西方文字的传播路线来看,汉字是以中原地区为核心,逐步向四周扩散的。特别是西周以后,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普及,文字走向了社会大众。这种由内而外的文字传播方式,根基相对比较扎实,字形、字体的变化不会太大,信息传播的稳定性比较强且传播效率比较高。
这一点与中原地区是定居的农耕社会有着直接关系。定居社会往往更加追求生活的稳定和秩序,所以在文字方面,汉字也相对稳定。一方面,汉字的长期稳定性保持了以文字所表述的中华文化的连续性和发展性;另一方面,中华文化也因此逐渐渗入到了汉字的具体体现方式之中,这也是中华文化为什么更加适合使用汉字进行表达的主要原因。
而字母文字的传播发展,尽管大都起源于腓尼基字母,但后期的发展分支繁多,且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因此,看似很多不同国家的字母文字非常相似,但所表达的含义还是有差异的,有的甚至是大相径庭。且当时字母文字仅仅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远远没有像中国那样在同时期文字已经走进广大民众之中。如意大利在1861年建国时,仅有2.5%的国民会使用书面意大利语。
同时,由于当时欧洲国家政权,往往是通过血统、亲缘来确立和维持,而且当时欧洲国家的血统、亲缘关系,常常随着各类战争以及契约关系而形成新的联姻或分离亲缘,政权疆域时大时小、反复不定。这一现象导致欧洲许多国家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的形成反而比较晚,与之对应的母语文字发展的历史也很短,相应地,其文字的传播和普及的历史则更短。鉴于字母文字发展的历程,以及其分散式的传播方式,字母文字在传统时代传播文化的速度、效率、质量等方面,较汉字是相对迟缓的,也是相对落后的。
(二)中西方对文字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差异性比较
字母文字是音素文字,是使用字母表达音素的文字,作为拼音文字,所使用的字符都是音符。字母文字中的字母,与字符本身的含义基本无关,字母本身仅仅是用来记录或表达某个单词的发音,完全服务于语言的表达。这时,文字只是书写语言的方式,这一点也是字母文字与汉字最大的区别之一。
而汉字是语素文字,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单音节音素,中国文字是象形、会意、仿音相结合的文字体系,每个字都基本自成体系,有着完整的架构,其表意功能往往超过文字本身的功能。与表音文字相比较,看到表意文字就基本上知道了是什么意思,但不一定会读;而表音文字基本上都会读,但不一定知道是什么意思。
字母文字更加突出语言表达的需要,而汉字更加突出文字理解的需要。西方人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与中国亦有较大差异。西方人认为,“语言之外无思维”,“语言是思想的边际”。对于崇尚理性的西方人而言,其具有较强的抽象和概括的逻辑性思维。同时,西方人认为,人类运用语言把事物转化成为了对象的存在,进而获得知识和智慧。离开语言文字,人类的一切认识都不存在。即“哲学的问题,其本质是语言的问题”,“语言即世界”。
中国从古代开始,就对语言文字有着另外一种看法。“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在庄子看来,语言文字是表意的,是手段,而不是终极。当真正“得意”之后,语言文字是可以弃之一旁的。真理不在语言文字本身,而在语言文字背后。智慧的最高境界是“忘言”。禅宗讲“不立字,直指人心”。庄子认为:“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而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语言文字之所以尊贵,是因为它所指的“语义”可以释,真“意”不能追,中国人更加注重知性认知,更加讲究体悟。
最早将文与字连在一起的,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所提到的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琅邪台刻石上的“同书文字”。这里“文”是字的形的意思,“字”是字的义的意思,也就是说汉字是用字形和字义来对文字进行定义的。可以说,这是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最为突出的特征。这一重要特征更是汉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特别是字母文字,最重要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表意文字更容易传播,更容易让别人接受。
表意文字在当时应该是最先进的文化传播的文字载体。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汉字有较强的识别优势,易于传播、易于传授、易于普及,也易于传承。汉字自诞生以来,其传播发展的速度就非常快,特别是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后,除政权的统一因素外,文字的相对容易认知,也是中原大地之所以能够保持文明面积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文字容易认知,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人类进步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不断地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技术。就当时环境而言,表意文字比表音文字更加容易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此外,从字母文字与汉字的数量组成来看,汉字还是占有比较大的优势的。如英语的单词大约是50万个左右,而且英语的单词数量还在以每年1000个左右的速度增加。而汉语的文字只有5万个左右,常用字4000~6000个左右。一个普通人只要掌握大约1500个汉字就能够正常地使用汉字。当别人说英文只有26个字母,而汉字有着无数个的时候,很多人可能忘了,其实汉字按“永字八法”的笔画规则,由8个基本笔画组成,即“点、横、竖、钩、提、撇、短撇、捺”;如果按照王永民的“五笔字型”输入法,每个汉字在录入计算机时,其实皆可在4次按键以内完成,且可以完整键入词组和成语。同时,很多汉字是固定的偏旁与表意化的文字所组成的文字,其发音多有相同的。
汉字还有着强大的组合功能,通过字与字的组合,可以组成多个词语。因此,相关联的词语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如“肉”字,可组合成牛肉、羊肉、猪肉等。而在英语中,表达这些词义的基本上是互不相干的单词,几乎没有规律可循,其对所需文字记忆量的要求,远远超过汉字。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的汉字也基本上不再新增文字,两个或三个字,就可以组合成新的词语。
汉字与字母文字在使用上亦有所区别。汉字没有时态的要求,而字母文字则必须要有时态的界定;汉字普遍是单音节的,而字母文字的单词基本都是多音节的;阿拉伯数字在汉语中的发音大大简化于字母文字的发音,至少10以内的数字发音,汉语中皆是单音节的,10以上的发音那就更为简单了。此外,汉字在运用过程中,可以做到中西文共同使用,有着极强的包容性,而字母文字则无法实现与汉字的混合使用……笔者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但汉字本身的优越性,的确值得我们好好认识,并切实加以充分运用。
当然,学习掌握每一种文字都有着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如果已经形成了一种语言的思维习惯,再因为学习另外一种语言而去适应另外一种思维习惯,往往是比较困难的,也必须进行较大的思维惯性的调整。特别是在人们已经秉持自身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母语,而又必须进行跨语种学习的时候,在这方面进行调整所遭遇的难度,会显得更大。
(三)中西方文字传播过程中的差异性比较
文字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但文字在使用和传播过程中,也需要有自身的载体。不同文字就其传播的载体而言,就存在是否便于承载、是否便于传输、是否便于存储、是否便于转化等多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象形文字适合在硬质载体上刻画书写,而字母文字则相对适合在软质载体上书写。早期的中国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都是在石块、兽骨、竹简等上刻写涂画;字母文字早期则主要在羊皮等材质上书写。最早的用希伯来语撰写的《圣经》就是书写在羊皮上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纸张出现在中国的西汉初期(公元前2世纪),而真正具备实用性的纸张是中国东汉时期(东汉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的蔡伦发明的。意大利则是欧洲最早开始使用纸张的国家,当时是14世纪,即文艺复兴时期。中国使用实用性的纸张要比西方早1000多年。如果按照纸张的使用时间进行估算,并假设当时文明的推进进程是匀速的话,那么中国普遍意义上的广泛使用文字的能力至少要比西方早几百年。这也是中国当时文明程度远远高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在承载文字的载体上,如截至目前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承载物——纸张,其单位介质面积上的汉字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要远远超过字母文字。例如在联合国召开会议需印制各种不同文字的文件时,汉字的文件是最薄的,也是最精简的。
其实,汉字也一直在追求其整体的传播速度和效率。从汉字撰写的方法上就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由大篆到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都是朝着书写的便利性和高效性方向发展。但是很可惜,从发明毛笔开始,这种提高文字撰写速度和效率的做法,只是停留在文字书写方式的转变上,而没有革命性地朝着书写工具的创新方向进行转换,以至于当近代西方发明钢笔以后,我们只好也只能逐步实行拿来主义,而我们自己却没有创新。有关书写工具发展变化的情况,将会在本书的下一章中单独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记录载体进行详细论述和比较分析。
承载文字的载体的变化,决定了文字在文化软实力较量中的作用的发挥。可以说,当今的电子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是在使用字母文字的国度里被创造出来的,它是集文字的书写、储存、传播为一体的文化传播载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在以计算机为最先进的通信工具的兴起过程中,因为汉字初时未能及时与计算机技术匹配,使得整个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大幅下降。这也促使中国,包括全世界其他国家,都不得不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学习英语,同时,还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对英语世界进行熟悉和了解。这对于长期使用象形表意文字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大的冲击。
好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被称为“现代毕昇”的王永民发明了著名的“五笔字型”输入法,后续又不断出现了其他汉字输入法,才使得中国跟上了世界文化传播载体发展的大趋势,使得中国的文字能够被承载到当今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上。特别在当前,越来越多的汉字输入工具出现,汉字的输入速度更加快捷。
中国人非常聪明,也非常能干,现在中国人已经可以直接将语音转换为文字;不仅转换的速度很快,几乎可以做到即时,并且出错概率非常小。而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社会甚至有人极力呼吁将汉字改成字母文字!如果当时真的将汉字改成字母文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会大打折扣,中国文化也将因为文字的改变而趋于消亡。如果中国文化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那我们真的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过不了几年,中国人就会像当今的埃及人一样,不再认识自己的文字,甚至自己的文化了。
当前英语大行其道,并不是因为英语本身作为字母文字在现代文化传播能力上具有什么可以超越汉字的优势,而是因为,英语国家依靠自身的技术能力,创造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这些技术都是用字母文字,特别是英文字母来进行构建、表达、传播、运用和说明的,要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就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字母文字,特别是英语,否则无法紧跟上当前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同样,也因为这些先进的传播技术的广泛使用,反过来又推动了字母文字,尤其是英语,在整个世界的运用和传播。
设想一下,如果当前最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是在汉字基础上发明创造、传播和运用的,那么全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不是都得像我们现在学习英文一样开始学习汉字了吗?同样,以汉文化为特征的中华文化,也将会大踏步地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有许多人认为,在当前信息时代,汉字是处于劣势的。这一观点在静止的层面上看似乎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是因为没有搞清楚当前承载文字的动态载体问题。
笔者始终认为,提高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关键在于发明和创造并掌握世界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软实力必须要由硬实力予以支撑。而且,笔者认为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字组合功能、形声转换功能、直观表达功能和录入快捷功能,以及文化体现功能和艺术享受功能等,实际上是强过字母文字的。正因为时至今日,我们未能创造出领先当今世界的更加适应汉字传播、储存、体现的先进传播技术,所以我们在文化传播方面、在文化影响力方面、在国家软实力方面,相对落后了。如何创造这种技术,特别是营造良好的适应这种技术产生的环境,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