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平两度入朝统大军

上将风云录2 作者:刘培一,乔希章,王晓建主编


王平两度入朝统大军

窦孝鹏

王平(1907~)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07年10月12日生于湖北省阳新县。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干事,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师政治部副主任、军政治委员、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科长、中共晋察冀临时省委军事部部长、阜平县县长。后任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和中共地委书记、冀中军区政治委员、冀晋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和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兼纵队政治委员。后任北岳军区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1953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政治委员。后任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8年回国,任军事学院政治委员。1975年后,任炮兵政治委员、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

出任志愿军第20兵团政委

1953年4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首都北京掩映在一片桃红柳绿之中。故宫的红墙被青翠的柏枝陪衬得格外鲜亮。护城河边的柳枝轻拂着粼粼水波,一群鸭子在河中嬉戏。中山公园里的大小花坛,各色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分外娇美。儿童游乐园里,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在尽情地玩耍。在远处的建设工地上,更是一派有序的繁忙景象。年轻的共和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这是一个天气晴和的上午,华北军区干部部长王平坐着一辆小车,匆匆向位于北海旁边的一座大楼赶去,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彭德怀正等在那里有要事召见他。

1950年10月,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最近战局稍缓,他回国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并继续兼任志愿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到了彭总办公室,王平看到石家庄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杨勇也在那里。

说起来,他们三人是老上下级关系了。1930年王平刚参加红军,就在彭总领导的红3军团当兵,杨勇也在那一年参加红军。长征途中,他俩都是彭总领导下的团级指挥员,有着同生死共命运的经历;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他们在华北前线和敌后,带领部队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又共同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不久,美帝国主义又把侵略战火燃至鸭绿江边。为保家卫国彭总率志愿军抗美援朝去了朝鲜,王平有几年没见到老首长了。如今,刚从朝鲜前线归来的彭总,虽然脸上又多了一些皱纹,却显得更加睿智和深沉。简单的寒暄过后,彭总便开门见山地说:“召你们来,有件要事同你们商量:经研究,中央军委决定调你们到志愿军第20兵团去工作,杨勇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接着,彭德怀简单地分析了一下朝鲜战争的形势说:“现在,双方又恢复了停战谈判,仗不会打很久了。你们再不去,见识见识,怕没有机会了。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员,应该接受现代战争的洗礼,积累一点现代战争的经验。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已调任回国,现在由郑维山在那里代理司令员,张南生政委也另有任用,你们俩去接替他们。”

听了彭老总的谈话,王平和杨勇都非常激动兴奋。作为一名战将,谁不愿意到前线去与敌人拚杀呢!

尤其是王平,他曾经有过一次赴朝参战的机会而未能成为现实。那是1951年4月间,抗美援朝战争正处于紧张阶段,时任察哈尔军区司令员兼察哈尔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的王平,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东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同时被任命的东北空军司令员是刘震。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指挥我空军部队入朝作战,夺回我们的制空权,保护我军的交通运输线和后方的安全。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政委薄一波得知这一任命后,向中央军委反映:华北地区原有的老干部现在或南下,或入朝作战,剩下熟悉情况的人不多了,为了照顾各方面的需要,王平还是留在华北为宜。

军委接受聂、薄的意见,改任王平为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兼干部部部长。于是,王平就只好留在了华北,承担了抗美援朝大后方的工作。如今,从彭总那里得知赴朝的任命,真的要上前线了,他简直是喜出望外。像当年接受战斗任务一样,他当即表示:坚决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尽快赶到朝鲜前线去报到。

王平回到军区交代完工作后,于5月3日同杨勇一起到中南海去向彭德怀道别,并请他作指示。彭德怀沉思着说:“没什么新的指示,朝鲜的情况你们自己去了解,不给你们带框框。当前虽说停战谈判已经恢复,但并不是说就此和平了,仗还是要打的,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你们20兵团那个地方离前线近,又多是山路,朝鲜的道路状况比较糟,再加上美国飞机经常轰炸,路上很不好走。要选一个有经验的好司机,就相对安全一些。”王平非常感谢彭总对他们的关照,又谈了一时。彭老总和夫人浦安修留他们吃饭,说:“我们有几年不见了,难得一聚。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待,随便吃一顿午饭,也算是为你们饯行吧!”

5月9日,王平他们乘火车来到鸭绿江畔的安东(今丹东)市。这里是通往朝鲜的咽喉要地,市内大街上人来人往,汽车穿梭,各种待运的军需物资堆得像小山一样。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后,这里已成为我志愿军备种战备物资的转运地和补给地。参战部队、支前民工及各种军需补给品,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往朝鲜前线。这座边陲小城,已成为世人瞩目的英雄城市。

一踏入朝鲜的土地,已经让人感受到浓烈的战争气氛,祖国各地和首都北京那详和明媚的春天气息在这里丝毫感受不到。美丽的朝鲜三千里江山到处是废墟,很难看到一座较完整的房舍、一条较平坦的公路。

王平坐在吉普车里,紧紧地皱着眉头。吉普车颠颠簸簸地沿着坑洼不平的公路行驶,他的脑子里翻想着这场战争的爆发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妄图称霸世界的美帝国主义极端敌视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千方百计地进行干涉和破坏,不惜利用一切手段扶植各国反动势力,疯狂颠覆和镇压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与中国和苏联毗邻的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把这里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和进一步进行侵略扩张的桥头堡,美帝国主义背弃了二战中关于使朝鲜自由独立和成立统一的朝鲜政府的协议,于1948年8月在朝鲜南半部将李承晚集团扶植上台,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大搞分裂活动和武力扩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终于爆发。两天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布武装入侵朝鲜,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霸占我国领土台湾。

接着,美国又进一步大耍花招,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给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侵朝军队披上了“联合国军”的外衣,全面发动了侵朝战争。

朝鲜人民和军队在金日成首相的领导和指挥下,不屈服军事大国的压力,英勇奋战,给侵略者以有力的回击,到8月中旬即解放了南朝鲜百分之九十的地区,将美伪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的狭小地域。美帝国主义为挽回危局,于9月中旬乘朝鲜人民军后方空虚之际,投入7万兵力,在260余艘舰艇和近500架飞机的配合下,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面临腹背受敌的不利形势,被迫转入战略退却。美伪军乘机越过“三八线”,疯狂向中朝边境进犯,并公然频繁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面临危机,我国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

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卫世界和平,应朝鲜政府和人民的请求,党中央和毛主席毅然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率志愿军入朝,与朝鲜人民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中朝两国军队以运动战形式实施战略反击,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将美李伪军赶回“三八线”附近,迫使美国侵略军接受停战谈判。从1951年6月中旬开始,形成了敌我相持、边打边谈、打打谈谈的局面……

王平正想着,忽然路旁“叭叭”传来两声清脆的枪响。司机说,这是防空哨的警报,预示敌人的飞机要来了。他边说边把车开进附近的一个汽车掩体隐蔽起来。

不多时,十几架敌机呼啸着飞了过来,顺着公路嗒嗒嗒地一阵疯狂扫射,投下的炸弹炸得周围腾起一股股烟柱。志愿军的高射炮毫不客气地朝野蛮轰炸的敌机射击。那炮弹出膛如一条火绳飞旋着追向敌机,一架敌机被打中,拖着浓浓的黑烟栽了下去,远远的便是一团火球飞升,其他敌机即仓皇遁逃。

王平走出掩体一看,不远处两栋房舍被炸起了火,一个受伤的朝鲜小女孩伏在躺着的两个大人身上悲凄地哭喊,那是她刚被炸死的父母亲,那女孩的哭声撕心裂肺。王平在心里牢牢记下了美军欠下的又一笔血债。

傍晚,王平和杨勇赶到了志愿军司令部驻地桧仓。这里,是平壤市西边的一个小镇,与东西海岸差不多是等距。邓华代司令员、杨得志副司令员及政治部李志民主任,对他们的到任表示了热情的欢迎。邓华代司令员告诉他们:“最近--也就是4月26日,中断了一段时间的停战谈判又恢复了。两军代表虽然已坐在停战桌旁,但是,敌人仍叫嚣要在军事上取得全面胜利。为了配合板门店的谈判,促使停战的实现,我军决定反击敌人的叫嚣和疯狂挑衅,对其发起一次夏季反攻作战,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啊!”

王平当即表示:“我们一定精心组织打好这一仗,作为对朝鲜人民、对全体志愿军指战员的献礼!”

在桧仓住了一天后,王平和杨勇即前往20兵团司令部所在地台日里。台日里在桧仓东南方向的淮阳。为了安全和不暴露目标,他们是天黑以后出发,汽车也不开灯,百余公里的距离几乎颠簸开行了一夜。

第20兵团的代司令员郑维山、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南生、参谋长肖文玖、副参谋长赵冠英等领导人,对新任司令员和政委的到来非常高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热情地向他们介绍了部队的情况--第20兵团现在指挥5个军16个师:第67军,军长邱蔚、政委旷伏兆,辖199师、200师、201师;第68军,军长陈仿仁、政委李呈瑞,辖202师、203师、204师;第60军,军长张祖谅、副军长王诚汉,辖179师、180师、181师;第54军,军长丁盛、政委谢明,辖130师、134师、135师;第21军,军长吴咏湘、政委谢福林,辖61师、62师、63师。另外,还有33师。

这5个军中,第67军、68军和第60军是1951年入朝,已有许多在朝作战的经历;第54军和第21军是新近入朝,还未参加过大的战斗。目前,这些部队的指战员的战斗情绪均十分高涨,都盼着能打几个漂亮的胜仗,向祖国人民汇报。

王平听了20兵团的情况介绍,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参加夏季反击战

1953年夏季反击战是志愿军转入阵地防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敌坚固阵地进攻的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敌军为18个师,我志愿军为10个军,朝鲜人民军为两个军团。中朝军队发起这次战役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停战谈判,即争取在对我有利的情况下实现停战。

王平到20兵团以后,原兵团政委张南生已调任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所以王平立即着手了解战役的政治工作情况。他首先学习了毛泽东主席为夏季反击战确定的方针:“争取停,准备拖。而军队方面则应作拖的打算,只管打,不管谈,不要松劲,一切仍按原计划进行”。

对照毛主席确定的指导方针,王平感到部队中有两个口号提得不够妥当。

一个是“打好最后一仗”。王平认为:现在我们还在谈判,结果如何尚难预料。这个口号有悖于毛主席“应作拖的打算”的指示精神,同时也有一定副作用。一部分干部战士可能会认为这最后一仗,千万可别给自己带来什么不测,争取活着回国。这样对部队作战不利,有消极影响。

另一个口号是“学习黄继光堵枪眼”。王平认为,黄继光堵枪眼是在当时找不到更有效的办法的情况下,为了掩护战友取得战斗胜利,才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扑上敌人的枪眼。我们学习黄继光应该强调学习他的不怕牺牲的精神,应该把这精神和钻研战术技术结合起来,把消灭敌人同保存自己结合起来,做一名大智大勇的革命战士。

王平就这两个口号的问题,与有关领导同志和政治部的同志交换了意见,统一了认识,遂向部队发出了纠正的通知。经兵团党委研究确定,以“坚决打,争取停”的指导思想来统一全兵团的行动,使部队弄清打和谈的关系,明确作战部队战斗的胜败直接影响着谈判桌上美方的态度和我方代表说话的分量,从而把部队关心谈判、渴望和平的心情,转化为积极投入战役行动的动力。

这次反击作战,按中央军委和志愿军司令部的方针,共分三个步骤进行。从1953年5月中旬到6月下旬,20兵团按照志愿军总部“稳扎狠打”、“由小到大”的精神,先后组织两个阶段的进攻作战。

第一阶段作战主要攻占敌前沿的支撑点,以歼灭敌人连以下目标为主。参加这次作战的除第9兵团的23军、24军外,第20兵团的67军和60军作为主力投入了战斗。王平在组织部队进行战斗时,看到有些部队使出了“抓一把”的战术。其主要做法是,突击消灭敌人的一些据点后马上撤兵。王平感到,这样的战斗虽然也消灭了一些敌人,但据点很快又会被敌人抢占回去,成为威胁我们的“钉子”。而且突击分队在回撤途中,往往遭敌炮火轰击,损失很大。这样的打法得不偿失。

王平当即与杨勇司令员研究确定:突击队打下敌人的据点后均须守住,而后派增援部队上去巩固阵地,倘敌人来争夺就坚决消灭他。

当时前来20兵团参观指导的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兼东海岸指挥部司令员许世友很赞成这个打法,认为是积极的战法。这一战术在部队推广后,第一阶段作战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月13~26日,67军和60军共进行了19次反击作战,毙伤和俘敌3000多人。

第二阶段为反击作战。6月1日,志愿军首长决定,这一阶段将原定的以打击美军及其他侵略军为重点的作战计划改为以打击李承晚伪军为主。

根据这一指示,杨勇和王平共同主持召开第20兵团的作战会议,对反击作战计划重新进行研究部署,决定集中力量打击位于北汉江两侧的李伪军第8和第5两个师,诱使敌人从纵深机动两个师以上的兵力进行反扑,继而将其歼灭之。

第20兵团的计划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批准,为了配合他们的作战,总部特别抽调炮兵第7师第20团转隶第60军,炮兵第2师第29团加强第67军。

王平和杨勇在指挥部里密切关注着战局进展情况。

第60军的进攻重点选择在北汉江以东的883.7高地一线。6月10日晚,在王诚汉副军长的指挥下,259门火炮齐发,爆炸的火光映红了整个山头,震得大地似乎都在颤抖。进攻部队的三个团采取多路多梯队的方式,从东、北两个方向发起进攻。战士们呼喊着朝山上冲去,以甩出的手榴弹开路,接近敌人就拚刺刀,经过50分钟的激战,全歼守敌一个团。他们首创了自阵地战以来一次攻坚就消灭敌人一个整团的范例。

敌人不甘心失败,先后派出李伪军第5师和预备队伪第3师进行反扑。从6月11~14日共反扑190余次,每每遭败绩被击退。14日晚,我军60军在第68军一个团的配合下,主动出击,向西南949.2高地和水洞里等地发起猛烈进攻,至15日上午8时,占领了李伪第5师两个团的阵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大部分敌人。第60军在这次反击作战中共毙伤俘敌约1.5万人,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第20兵团的另一个军第67军,于6月12日晚,受命以3个团的兵力,由300门火炮、8辆坦克支援,向李伪第8师第21团据守的被其称为“首都高地”和“京畿堡垒”的“模范阵地”座首洞南山(十字架山)发起进攻。

这个被敌人吹嘘得神乎其神的“模范阵地”实在是一只不堪一击的纸老虎。67军发起进攻后,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激战,即全部占领了敌表面阵地,歼敌大部。剩下的一部分敌人龟缩进了坑道,我志愿军正好来个“堵洞捉鼠。”战士们逐洞扫除,这帮残敌只得一个个举枪投降。到13日上午战斗全部结束。接着,他们又连续击退李伪第8师第二梯队的50多次反扑。14日,我第67军又乘机扩大战果,全部占领了李伪第8师龙虎洞以北阵地,共毙伤俘敌1.35万余人。

在第二阶段的反击作战中,20兵团连同兄弟部队,在北汉江两侧占领了敌人3个团的正面12公里、纵深3~6公里的防御阵地,给停战谈判的我方以强有力的支持,迫使美方不得不坐下来,拿出点儿诚意。

取得金城战役的胜利

正当停战谈判全部达成协议准备签字之际,南朝鲜李承晚集团在美国唆使纵容下,竞公然破坏协议,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迫扣留了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2.7万余人,严重违反关于战俘遣返的协议,狂妄地叫嚣“反对朝鲜停战”,不知死活地甚至想“单独干”和“向北进攻,统一全国”等,企图阻挠停战的实现。

李承晚集团的这一公然破坏遣俘协议的行为,激起了中朝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极大愤慨。

王平气忿地说:“我看他们还是欠揍!”

鉴于这一形势,6月19日,毛泽东主席指出:“我们必须在行动上有重大的表示方能配合形势,给敌人以充分压力,使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并便于我方掌握主动。”这时,彭德怀已从国内返回朝鲜,他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于6月20日晚向毛主席发电、建议推迟停战协议签字的时间,以便再给李伪军以严厉打击,消灭他一万五千人。毛主席同意了这一建议,并指出:“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志愿军首长很快向各兵团传达了毛主席的这一指示,并决定立即组织夏季反击战的第三次行动--金城战役。

当时,在我第20兵团正面的金城以南,西起金化,东至北汉江有李伪军4个师的防御阵地向北突进我方防线,若不消灭这个突出部的敌人,将给我军留下隐患。从敌我态势来看,敌原在北汉江两侧的防御体系经我两次打击,已被破坏殆尽,敌阵地已处于我三面包围之中,形势对我极为有利。第20兵团的4个军已集结子金城地区,并配有近400门山野炮,兵力上占有优势。为此,第20兵团党委经反复研究,于6月23日作出决定,以本兵团的5个军为主发起金城战役,歼灭金城以南的敌军,迫使敌方在停战桌上就范。

6月25日,志愿军首长批准了第20兵团的这一计划,并指示20兵团放手作战,倘反击成功,情况有利时,可继续向敌纵深作有限度的扩张。同时指示,其他正面各军,在此期间只作进攻准备,基本采取守势,若敌进攻即坚决歼灭之。

杨勇和王平接受任务后,立即动员部队进行战役准备。志愿军总部为了保证这一作战的胜利,特地给第20兵团加强配属,拨炮兵第2师28团及30团的一个营、火箭炮兵第201团、高射炮兵第601团、反坦克炮兵3个连、工程兵4个营参加战役,使金城正面我军各种地面火炮达到1100余门。

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派吴先恩副司令组成前方指挥所,调集10个汽车团赶运1.5万余吨的作战物资至前线,其中炮弹70万发、炸药124吨。为了使后勤供应及时畅通,第20兵团还派出13个步兵团,赶修了战场运输道路。

6月22日,王平主持召开了兵团党委会议,统一作战指导思想,研究战役部署。7月上旬,他又主持召开了全兵团师以上干部会议。王平在会上着重讲了金城反击作战的目的和意义。他说:“抗美援朝战争我们已经打了近三年,敌人现在面临彻底失败的命运,但是他们又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所以现在我们只有狠狠地打,他们才能俯首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这次,我们着力打击的主要目标,就是李承晚集团叫嚷要‘单独干’最凶的顽固派第2军团的第6师、第8师、第3师和伪首都师。这几个师密集地摆在我正面的突出部位。此外,在我们周围如抱川、华川和春川等地还有敌预备队美军第2师、空降第187团和李伪军第11师。敌人在其空军基地和航空母舰上还有千余架飞机,可能随时出动。所以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接着王平分析了我方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指出:“我军的进攻地带全是山地,有的地方山势陡峭,敌人占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中间还有北汉江和金城川两条河流,水流湍急,于我前进很不利。再加上敌人的阵地前沿大都设了三道乃至十几道的铁丝网,网前还埋设了大量地雷。这给我们进攻均造成很多困难。特别是现在正逢炎热多雨季节,宜守不宜攻,这些都是对我们不利的。但是,从兵力和火力上看,敌我兵力的对比为1:3,火力对比为1:1.7,我们占有绝对优势。只要我们认真组织,密切协同,发扬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一定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王平政委讲完后,杨勇司令员讲了这次战役的具体方案。

第20兵团拟以5个军组成西、中、东3个作战集团,从三个方向上突破敌人的防御。

西集团以第68军(欠202师)和第54军130师组成,加强炮兵16个营、高射炮兵1个团两个营和坦克、工程兵分队,由外也洞、灰古介地段突破敌人防御,向月峰山和梨实洞方向发展进攻。

中集团由第67军、第54军135师、第68军202师组成,加强炮兵12个营、高射炮兵1个团4个营和坦克、工程兵分队,从轿岩山和官垡里地段突破敌人防御,向梨船洞方向发展进攻。

东集团由第60军和第21军组成,加强炮兵3个营,高射炮兵两个营和工程兵分队,第60军在松室里等地突破敌人防御,向广大洞、细岘里方向发展进攻;第21军以巩固北汉江以东阵地为主,并有选择地对敌阵地发起进攻,以牵制当面之敌,不使其西调增援,保障主力左翼安全。

以第54军一个师为兵团预备队。

王平布置完战斗任务后,即带着几个人到参战部队去检查工作,看到的情形使他很满意。各参战部队以这次战役的意义和目的为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动员。指战员们纷纷表决心,写请战书,表示一定按上级的部署打好这一仗。指战员争先恐后地要求上第一线,当突击队员,连一些女医务人员也纷纷要求到火线上杀敌和抢救伤病员。各部队的战旗上签满了战士们的名字,人人宣誓要发扬不怕牺牲的精神,为打败美、李伪军,为中朝人民的胜利战斗到最后。

各部队在政治动员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了军事民主,发动广大指战员“提困难,想办法”,“出情况,想对策”,并针对敌人的阵地防御情况进行模拟演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战士们决心做到:打则必歼,攻则必克,守则必固,定获全胜!

7月13日黄昏以后,天空浓云密布,响了几声闷雷,像是山雨欲来。在第20兵团指挥部里,人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命令。杨勇司令员和王平政委对了一下手表,21点,然后一声令下:“开始!”

霎时,在第20兵团25公里宽的正面,千余门大炮齐声怒吼,犹如山崩地裂,一串串仇恨的炮弹裹着火花划破漆黑的夜空,冰雹似地砸在敌人阵地上;火箭炮的齐射,更如雷电当空,顿时使敌人的阵地变成一片火海。第20兵团3个集团第一梯队的勇士们呐喊着向敌阵地冲去,如摧枯拉朽之势,仅用一个小时即将敌前沿阵地突破,并向纵深推进。

敌人在我军的突然打击下,惊惶失措,指挥瘫痪,部队失去控制,争先恐后向南逃窜。我突击部队乘胜追击,向敌纵深勇猛穿插。

中集团突破敌阵地后,向轿岩山的李伪军第199师展开进攻,经过12个多小时的激战,终于把红旗插到了主峰768.7高地。我第200师歼灭了官垡里西南高地敌一个营后,沿金城至华川的公路追击,于14日6时占领了龙渊里、东山里,威胁轿岩山和烽火山两侧敌后,敌人发生动摇。

西集团第203师兵分八路,向栗洞和直木洞南山及522.1高地以北无名高地同时发起冲击。歼敌一个营后,师主力即向芳通里方向发起进攻。该师担任穿插任务的第609团1营在副团长赵仁虎的率领下,于14日2时沿公路直插二青洞附近。其先头分队是配属的第607团侦察排一个班。他们在副排长杨育才指挥下,化装成李伪军,出敌不意打入其核心部位,消灭了伪首都师第1团(即白虎团)团部,击毙敌团长以下54人,活捉19人,缴获了“白虎团”团旗。战后杨育才荣立特等功,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革命现代京剧及电影《奇袭白虎团》的原型。由于敌团部被消灭,其部队则争相溃逃,均被歼灭;我部趁夜色的掩护,又消灭了敌团部附近的美军第555榴炮营大部和乘车来援的李伪首都师机甲团一个营,击毙敌团长陆根洙。至14日6时,我第203师已占领了芳通里、梨实洞、北亭岭、下榛岘一线以北地区。第204师兵分五路突破敌前沿后,三面包围了552,8高地。他们打得很机智,先用炮兵对敌阵地进行了三次急袭,然后突然向前伸延,步兵佯装冲击,喊“杀”声四起。敌以为我步兵已冲上来,慌忙爬出工事,此时我炮兵即转向敌群轰击,迅速歼其一个营。第204师第601团又在月峰山歼敌一个连,生擒了李伪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我第130师在攻占424.2高地和烽火山后,西集团遂转为防御,打敌增援反扑。

东集团因准备时间不足,进攻正面窄狭,又是横越山脊进攻,突破后进展较慢,至14日6时仅占领北汉江以西文里至472.3高地一线。

到14日拂晓,我军在正面的西段和中段已突破了李伪首都师与6师左翼的基本阵地。敌人为堵塞缺口,急调美第3师到屼峰、三天峰布防,并向我实施反扑,同时还以美空军第178团接替李伪第9师部分阵地,使其防务向东延伸。

杨勇和王平等第20兵团领导鉴于金城以西的敌基本阵地已被我突破,遂命西集团向月峰山进攻,中集团坚决拿下轿岩山,东集团迅速占领585.2高地和细岘里。

14日这天,天降大雨,敌空军不能出动,我军乘此有利时机,不停顿地发动进攻。

中集团第200师向南疾进,由龙渊里、东山里分路涉过金城川,乘敌混乱撤退之际占领了梨船洞。第199师于10时许全部占领轿岩山,歼敌大部。在攻占轿岩山的战斗中,该师第595团1连战士李家发以负伤七处的身躯堵住敌机枪工事的射孔,为部队打开了冲锋道路。谱写了又一曲黄继光式的英雄篇章,战后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西集团于17时许先后占领了烽火山和月峰山。

东集团于12时占领585.2高地。继而一部西渡金城川,在梨船洞与中集团会合;另一部攻占了金城川与北汉江汇合处的461.9高地。

至此,战役的第一步任务已全部完成。

志愿军首长鉴于战役的第一步发展顺利,为贯彻“稳扎狠打”的指导方针,巩固既得阵地,于14日17时电令第20兵团:以主力控制现占领线,迅速构筑工事,修通道路,抢运弹药等物资,推进炮兵阵地,准备粉碎敌之反扑;再以若干有力支队,乘敌混乱之际,分别向南发展。

根据电令,杨勇、王平遂命各集团尽速肃清周围残敌,巩固已占阵地,以有力支队(不少于一个团)继续扩张战果,向南占领有利阵地。

接到命令后,东集团于14日夜即以第180师南渡金城川,向南发展,至16日相继占领了黑云吐岭、1118高地、白岩山以及东至北汉江一线的阵地,将我军阵地向南推进了8公里,对李伪第2兵团防区构成严重威胁。中集团于14日夜以第135师向前发展,于15日占领了602.2高地以南无名高地及后洞里。西集团和第24军于15日击退美第3师及李伪首都师残部两个营在20多辆战车、130余架次飞机和强大炮火配合下的21次反扑后,也将阵地推进到新木洞、间榛岘公路北侧。至此,我军完成了全部的进攻任务。

这时,由于连日大雨不止,道路泥泞,河水暴涨,金城川的桥梁又全部被敌机炸毁,运输供应受阻,炮兵部队前运遇到很大困难,加之敌战役预备队李伪第11师、第7师已调近战场,第20兵团遂决定转入防御,准备抗击敌人反扑,在反击中予敌人以更大的杀伤和毁灭性打击。

各部队接到第20兵团领导的指示后,立即动员机关人员和朝鲜群众一起,冒着敌机的轰炸和扫射,不顾一切,不分昼夜,抢修被炸坏和被冲坏的道路桥梁。河川里尽是淤泥,车辆难予开进,抢修人员便在泥水中边垫石头边推车,终于抢在敌人反扑之前,将大炮和“卡秋莎”火箭炮及大量弹药运到了前线。

敌人在遭我沉重打击后,上下一片慌乱。14日,美第8集团军司令泰勒和李承晚集团国防部部长孙连_慌忙赶到前线督战。16日,“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也从日本东京飞到金城前线,召集各军师头目进行策划。他气急败坏地叫嚷,要“发动两年来最大的反攻”,以夺回金城以南的失地。当晚,克拉克又窜到汉城会见李承晚,互相指责金城作战不利。第二天,李承晚便亲自出马,来到金城前线为他的残兵败将撑腰打气。

随即,敌人纠集了美军第3师与李伪军第5、第7、第9、第11师,加之原第3、第6、第8师的残部,共约6个师的兵力,向我反扑。

17日,敌人集中6个团的兵力,在百余架次飞机和炮兵的支援下,向第20兵团东集团防地发起猛攻。志愿军勇士们依托阵地,与敌激战竞日,毙伤敌3000余人。除867高地失守外,其余阵地岿然不动。

几乎在同时,美第2师约一个团的兵力,在强大炮火及20余辆坦克和121架次飞机的配合下,向西集团月峰山阵地展开猛烈反扑。守卫月峰山的第610团的勇士们发扬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顽强抗击,反复冲杀,歼敌920余名,击毁坦克两辆,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从18日起,敌人反扑的重点转向中集团正面的602.2高地和巨里室北山一线阵地。敌先后以1~3个团的兵力,在480多架次飞机和30多辆坦克与猛烈炮火的掩护下,连续发动猛攻。我军依托有利地形和既设阵地,步炮密切协同,给予敌人以极大杀伤,终于打退了敌人的反扑。

此后,敌人虽仍有多次反扑进攻,但在英雄的志愿军面前,终未得逞。到7月27日我共击退敌人从一个连到两个团的反扑达千余次,给予敌人沉重打击,胜利结束了金城战役。

金城反击战役,历时15天。我志愿军共毙伤敌7.8万余人,其中第20兵团歼敌5.288万人,击毁击伤敌机250余架,缴获坦克45辆、汽车279辆、飞机1架、各种火炮423门,枪6600余支,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

迫使敌人接受停战

我军作战的胜利,迫使敌人向我方作出了实施停战协定的具体保证。7月22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国务卿杜勒斯和南朝鲜的李承晚相继发表声明,表示愿意接受停战。

7月27日10时,敌我双方代表在板门店正式签署了停战协定,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的克拉克分别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宣布从当日22时起朝鲜全线停火。至此,进行了将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而金城反击战役果真成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场恶仗。

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以后,王平去志愿军司令部专门向彭德怀司令员汇报了第20兵团参加金城反击战役的详细情况。彭老总很高兴地说:“这一仗打得很好,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要是能多抓点俘虏就更好了。”

侵朝美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则发出了这样的哀叹:“在执行我国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声誉,那就是我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就连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也不得不承认,同中国进行的这场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有人说,第20兵团在金城反击战役中取得的胜利,是杨勇和王平在志愿军的任职上,为新中国和祖国人民献上的一份厚礼。王平摇头说:“这场战役的胜利,完全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英明领导和决策的结果,是志愿军首长和彭总正确指挥的结果。是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全力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所取得的;是参战部队广大指战员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奋战所取得的。我自己只做了一点具体的工作,而且做得很不够。今后要不断进行学习和总结,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

王平说的是心里话。

组建总参动员部

1955年3月下旬,王平从朝鲜回国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关于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的决议》、《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和《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等。

党代会结束后,总政治部通知王平先不要急于回朝鲜。接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找他谈话,准备调他到总参动员部任部长。

原来,军委最近决定将总参人民武装部更名为总参动员部,负责武装力量的动员工作,组织训练预备役兵员,领导兵役机关和人民武装工作。此外,由总参军务部和人民武装部各抽两个业务处作基础,成立总参队列部,负责兵员的征集、补充、复员等工作。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5月6日王平即至总参谋部报到,总参谋长粟裕跟他谈了话,原人民武装部部长傅秋涛改任总参队列部部长,他与王平进行了交接,向他介绍了有关情况。

动员部是总参谋部新成立的一个部门,没有现成的业务程序、工作制度和经验可借鉴,对王平来说,一切都得从头抓起。

武装力量的动员,需要制定和实施多项计划,其中有动员扩充计划、兵员及运输工具和牵引力的补充计划、军队的物资保障计划等等。动员部门要根据国家的战略方针、对敌情的判断和未来的作战意图,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与军情的武装力量动员计划及其保证落实的措施。一旦战争爆发,保证军队在原有基础上按照预定计划,迅速转变为战时编制与组织,并新建起足以保证战争需要的兵团、部队和领率机关。这便是成立动员部的初始考虑。

动员部成立以后,王平即着手筹备召开全军动员工作会议,以便把这项工作很快推开去。

1955年9月19日至10月11日,全军动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各军区、各军兵种司令部的动员处长、统计科长,各省(自治区)兵役局局长、统计科长及总直有关方面人员共119人参加了会议。粟裕总参谋长和张爱萍副总参谋长讲了话,王平作工作报告,总干部部和训练总监部的领导分别作关于预备役军官工作和预备役训练工作问题的报告。

这次会议是我军建军以来第一次专门研究动员工作的会议,它为做好我军现代化建设,中的动员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

为了使武装力量动员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章法和制度,需要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于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派一个由地方和军队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去苏联参观学习。

1955年10月中旬,代表团组成出发。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顾卓新任团长,副团长是王平、邱会作与安东,代表团成员除军队代表外,还有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同志。

代表团到苏联后,先在苏军总参谋部参观学习了一个月,由苏联有关方面的领导分别授课,然后到总参谋部属下的兵役部门以及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加里宁格勒、乌拉尔、伊利亚等地参观学习。

经过这次参观学习,总的认识是,苏联的武装力量动员工作搞得较为出色,在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艰苦环境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战后经进一步总结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项工作总的是由苏联国防部领导,国防部内主要由总参谋部负责。总参谋部内担负动员工作的部门有:组织编制部、装备计划部、动员部、军事交通部。苏军的其他各总部,如总干部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财务部,都专设有动员工作的领导机构。苏联政府各部,除外交部、司法部外,也都设有动员工作机构。他们在兵役工作方面投入较大的力量,兵役部门组织健全,权力也很大。

经过两个月的参观学习,王平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东西,受到很大启发。从苏联回来后,他向军委和总部的有关领导汇报了参观学习的情况,并谈了自己的想法。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指示:要及早建立起我军的动员工作制度,争取在1957年拟制出第一个全国武装力量动员计划。

根据军委领导的指示,参照苏联动员工作的经验,王平组织人员草拟了《国务院关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兵役委员会的组织和任务的规定》,经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通过,颁发全国、全军执行。继而,他又组织拟定了《动员工作条例(草稿)》、《兵役工作条例(草稿)》、《预备役军士和兵登记、统计暂行办法(草案)》、《运输工具和工程建筑机械动员征购条例(草稿)》等等。还研究制定了《总参动员部工作职责(草案)》、《军区领率机关在动员工作方面的任务和各军兵种司令部动员处工作职责(草案)》、《省兵役局工作职责(草案)》等等。这些基本法规和制度的建立,解决了动员工作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使动员工作初步走上了轨道。

制定了编制体制和工作制度以后,下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训练培养作动员工作的干部,尽快提高他们的素质与工作能力,使其成为这方面的内行。

为此,在王平的建议和筹划下,总参谋部于1956年6月,采取以会代训的办法,用一个月时间,对全军的动员干部进行集训。参加人员主要有各大单位的动员处长、装备计划处长,各省市的兵役局长及各省市自治区、各军区兵役局组织动员科长、牵引力统计动员科长等共188人。王平在集训会上介绍了在苏联参观学习这方面工作的情况与体会,作“关于我国武装力量动员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并领导参会人员研究讨论对几个工作条例的修改意见,布置了今后的工作任务。

总部的集训结束以后,受训人员回到各单位,也都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分别开办各种类型的动员工作干部和兵役工作干部集训班,使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素质与工作能力有了普遍提高,为搞好动员工作打下了比较牢固的基础。

二次入朝

1957年春节刚过,北方大地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这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王平接到调令再次入朝,担任志愿军领导工作。自北京出发前,总政领导找他谈话说:“军委研究决定,调志愿军政治委员李志民同志回国,任高等军事学院政治委员,由你去接替李志民的职务。”

就这样,王平在回国两年之后,第二次踏上朝鲜的土地。李志民离任返国后,王平继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委员,这是志愿军的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政治委员(首任由彭德怀司令员兼,第二任由邓华司令员兼,第三任为李志民)。志愿军司令员是他的老搭档、老战友杨勇。

在朝鲜停战以后,许多志愿军部队在胜利完成自己的战斗任务后,已陆续奉命离朝回国。现仍留在朝鲜的志愿军还有5个军、两个兵团的架子。第9兵团副司令员先为曾思玉,后为张天云,辖第16军、第23军;第20兵团副司令员是孙继光,参谋长欧阳家祥,辖第21军、第54军;另有第1军,直属志愿军总部领导。

朝鲜停战以后,志愿军总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加强战备,提高警惕,坚决维护朝鲜停战协定,随时准备粉碎敌人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和侵犯,保卫和平,保卫中朝两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二是协助朝鲜人民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为朝鲜人民重建家园贡献力量,不断增强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

呈现在王平眼前的,是他熟悉的山,熟悉的水。他和他的战友们曾为这块土地流过汗,洒过血。这里的一切他都感到分外亲切。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渐渐退去,人民群众正在战争过后的废墟上营造自己的生活。尽管此时大雪和严寒正笼罩着朝鲜的三千里江山,但王平感到一切都正在复苏之中,已经可以听到春天轻轻的脚步声。人民向往和平,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尤其憎恨侵略战争。和平对勤劳善良的人民太珍贵了,它具有强大的无限的生命力。而侵略者在它的侵略称霸野心未能实现以前,永远不会甘心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总是伺机妄动,向人民大众寻衅,炫耀武力。

朝鲜停战以后,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的美国,仍然在不断制造紧张局势,违反停战协定的事件屡屡发生。美方制造种种障碍,反对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反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妄图继续霸占朝鲜,使这里成为它扩张侵略的基地。美方不断从空中和地面越过军事分界线,对中朝方面进行挑衅活动。据统计,从1953年7月27日正式停战后的五年间,这种挑衅活动达792起。

对美方这种违反和破坏停战协定的行为,中朝方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方面,不断从政治上、舆论上揭露美方的侵略野心和本质,把它破坏停战,制造事端的野蛮行径暴露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面前;另一方面,在军事上提高警惕,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对付美李伪军的一切军事挑衅行动。

王平以为在战场上指挥拚杀的担子重;停战以后,维护和平工作的担子更沉。这是几千万朝鲜人民和上百万志愿军官兵经过数载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局面啊,绝不能让侵略者再给它涂上血腥的印记。为此,他在严密注视敌方动静的同时,指示、督促各部队严加戒备,修筑好阵地前的堑壕、坑道等各种防御工事,教育部队绝不能产生任何麻痹大意的思想。据后来的统计,在志愿军撤军前仅修筑的坑道就达1250公里,挖各种堑壕和交通沟6240公里,所修的10万地堡出土6000多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被挖出的土堆成宽高各1米的长堤,可以绕地球一圈半。人们把这宏伟的防御工事称为“当代地下长城”。

正是由于我们作了两手准备,进行了不断的斗争,加上世界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支持,才使朝鲜停战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作为志愿军的主要领导人,王平在协助杨勇司令员指挥部队加强战备、维护和严格履行停战协定的同时,还把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民主朝鲜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领导部队以强烈的责任心和高涨的热情,积极投入了朝鲜的各项建设工作之中。

在接近前沿的地区,敌人曾经埋下许多地雷、定时炸弹等隐蔽爆炸物,时不时炸伤因战争逃离,而今返乡的老百姓。为此,他们部署志愿军的工兵部队组成排雷队,逐个清除这些危险物,然后帮助朝鲜老百姓平整土地、修盖房舍,使他们尽快恢复生产,安居乐业。志愿军战士们把驻地当成自己的第二家乡,提出了“保证不荒一亩田”的口号,帮助朝鲜人民耕地、插秧、送粪、锄草、收割,实行“包种、包收、包运、包藏”的一条龙服务。在过去弹坑累累的土地上,很快长出了绿油油的禾苗,黄灿灿的稻谷。

战争期间,敌人十分惧怕志愿军那“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日夜派飞机对我方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线进行狂轰滥炸,使朝鲜的交通设施遭到极大的破坏。现在,朝鲜人民要进行和平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先行官”的交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杨勇、王平安排志愿军的铁道兵部队和工兵部队,全力帮助朝鲜人民修复铁路公路设施,前后重建和新建铁路桥梁300多座、公路桥梁3000多座,迅速恢复了朝鲜北方的铁路公路运输。

他们应朝鲜政府的要求,派出工程兵和其他部队,投入了对平壤、咸兴、元山等重要城市的重建工作,担负了各种办公大楼、邮电通信、医院、学校等重点工程的大规模建设。战士们用满腔热情忘我劳动,为这几个城市增光添彩,描绿画红,受到了朝鲜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扬。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朝鲜是以生产水稻为主的国家,离了水农业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农民家庭出身的杨勇、王平深深懂得这一点。为此,他们组织志愿军指战员,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帮助朝鲜人民突击修复了被敌人破坏的见龙、泰川等八个水库,还修建了平南灌溉工程、胜湖里灌溉工程等大型水利设施,使干涸的农田得到及时浇灌,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据统计,在停战后的五年多时间里,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修建的各种堤坝共4096条,长达430公里;修筑的大小水渠2595条,长达1200多公里,为农业生产的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年抗美战争,饱受战争之苦的朝鲜人民大多流离失所,疾患丛生;医疗卫生机构和设施也遭到极大破坏.朝鲜人民缺医少药达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为尽速改变这种情况,志愿军首长决定派出部队医务人员,深入到广大群众之中,为他们送医送药,医伤治病,预防疫情。几年来,志愿军的白衣战士共为朝鲜群众治病188万多人次。有的人把自己的鲜血献给了病重的异国兄弟姊妹,有的人在茅草屋里安全接生了新一代朝鲜公民,有的人把自己舍不得吃的来自祖国的慰问品送给了需要营养的朝鲜百姓。

走出山洞的难民需要住房,被炸成废墟的村庄需要恢复,志愿军首长便派出部队,伐木割草,打坯烧砖,帮助朝鲜老乡盖起民房4.5万多间,植树3600多万棵。昔日被炸弹炸秃的道路两旁,村前屋后,又有了片片绿荫。

朝鲜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他们在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首相的领导下,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恢复家园、重建共和国的战斗,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王平到各部队检查工作时看到,一些城市已按照新的规划,修起了宽阔整齐的街道,街道两旁商店林立,各种建筑群错落有致,工厂里马达轰鸣,街市上人头涌动,人人都在争分夺秒地忙碌着;昔日田野里的弹坑已经不见了,经过农民们勤劳的双手,片片良田一眼望不到边。王平高兴地对随同的朝鲜同志说:“咱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能打败美国侵略者,也一定能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抓好停战后的政治思想工作

王平参加革命以后,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先后担任过团级、师级、军级、兵团级的政治委员,所以对政治工作有着特别的执著与经验。第二次入朝后,他敏锐的发现,面对变化了的客观环境,部队的政治思想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停战以前,指战员一切为了打仗,一心想的是如何消灭敌人,思想比较单纯。停战以后,各方面的条件有了改善,在和平气氛的包围中,有些指战员放松了思想上紧绷的“弦”,出现了思想上的自由主义苗头和生活上追求享乐的倾向,考虑自己的问题多了,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部队长期在国外执行作战和战备任务,并且头戴胜利者的光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待朝鲜的党政军领导,如何处理与朝鲜人民军的关系,如何看待我们对朝鲜的援助,如何看待我们所取得的胜利等等,对这些极为重要的问题若认识不清,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中朝两党、两国和两国军队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有些事实证明,部分干部战士对这些问题确实认识模糊,做法欠妥。

还有些部队对纪律的要求有所放松,认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国外的环境中应有所不同,因而出现了一些问题的苗头。

有一次,有人向王平反映,志愿军有大国主义的思想表现。他举例说,1956年志愿军团以上干部集中到平壤市进行授衔仪式,结果千余辆小车开进城里,堵塞了市内的交通。全平壤市的交通警察也指挥不灵了,有的人根本不听朝鲜交警的指挥。最后不得不调来戴着红袖标的志愿军指挥,才疏通了堵塞的道路。当时有人就说:“志愿军把平壤市军管了!”影响很不好。朝鲜同志虽然采取了克制的态度,但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却不能小视。

不久,又接连发生了几件事,使王平感到震惊。

一次,朝鲜政府的几位领导同志外出视察检查工作,路过一处风景名胜区,想顺便进去看一下。但这个风景名胜区当时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的警戒区内,结果那几位朝鲜领导被站岗的志愿军哨兵挡住,没有去成。

王平接到报告后,极为惊诧不安,深觉自愧。这是朝鲜的国土啊,怎么能够因为是我们的临时警戒区,而拒绝朝鲜的国家领导人前往呢?我们的哨兵太缺乏政治头脑了。但这责任应由我们领导来负,对部队的国际主义教育不深入,不能责怪战士,他感到自己的责任更大。

为了处理好这件事,王平严肃地批评了驻当地志愿军的领导,并亲自去向朝鲜政府有关领导赔礼道歉,并作了自我批评。朝鲜政府领导同志姿态很高,很通情达理,他们说:“这件事我们事先没有进行联系,志愿军战士严格执行警戒规定是对的,不要批评他们!”但作为志愿军政治委员的王平却想得更深:倘若是中国领导人来此,哨兵敢有那样的行为吗?说到底,还是大国主义思想在作祟。这种思想对在国外执行任务的志愿军来说,是危害极大的,必须彻底清除。

接着,又发生了一件更叫人震惊的事,使志愿军的形象受到严重的伤害。某部一个排长胆大妄为,生活腐化,乘人不注意,污辱了一位朝鲜妇女,而这位朝鲜妇女竟是朝鲜政府一位副部长级干部的夫人。

对这件事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个排长道德败坏,不顾国际影响,给志愿军脸上抹黑,极大地损害了志愿军的声誉,必须从严处理。有的说:这样的排长像是李自成的农民军,战场上还是那么回事。仗不打了,却经不起和平环境的考验,是个腐化堕落分子。

军法无情,按军纪,这个排长必得被正法。

这件事被金日成首相知道了,他找到王平政委说:“还是不要枪毙吧。我知道你们的纪律,但希望你接受我的意见,志愿军在朝鲜已经牺牲了那么多人,就别再处死他了。那位领导干部的工作由我们去做!”

金日成首相这样做,主要是从维护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角度考虑,顾全大局。后来,志愿军还是尊重金日成首相的意见,把这个排长遣送回国处理。

以上这些情况的出现,引起了王平的严重关注,也给志愿军的政治思想工作敲起了警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平专门主持党委扩大会,对如何加强部队思想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他在会上说:“我们的军队,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它既不同于任何资产阶级的军队,也不同于李自成式的农民起义军,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们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为了保持我们军队的纯洁性,清除一些人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我们必须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使我们的军队成为党的忠实工具,成为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大家根据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参照志愿军入朝以来的一些规定,结合当前部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经过充分讨论,就如何做好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当前政治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提出了10条必须严重注意的事项和严格遵守的纪律:

一、尊重朝鲜劳动党、国家、政府和领导人;遵守朝鲜的政策法令(特别是货币政策);爱护兄弟国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尊重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严禁调戏妇女。

二、不准干涉朝鲜内政,不准批评朝鲜领导人或议论是非,不得探知朝鲜党和国家的内部情况,禁止单独去做社会调查。

三、不准擅自划禁区,必要时应通过朝鲜国家政府,由政府作出规定。

四、对部队个别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涉及当地人民的应征求朝鲜政府的意见,按朝鲜国家法律处理,必要时直接送交朝鲜国家政府惩处。

五、对朝鲜群众中个别盗窃我军物资的人,一般应当面劝告了事,严重的应送请朝鲜国家政府处理,禁止私自扣留、打骂或开枪伤人。

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特别要防止枪支走火、车祸伤人。

七、除紧急情况外,对群众进行助耕生产、发放救济物品等,应事先与当地政府协商,并通过政府办理,不要直接自行办理。

八、要特别注意尊重朝鲜的民族自尊心,在一切接触中,要多讲朝鲜对我们的援助,少讲我们对朝鲜的援助,坚决反对以恩人自居的思想。

九、对部队要经常地、具体地进行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时时警惕大国主义思想。

十、在国内行之有效的群众纪律,在国外更应严格遵守,而且要做得更好。

王平要求领导干部把这10条作为志愿军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经常对部队进行教育和检查,发现苗头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他还狠抓了各级领导和总部机关的模范作用问题,要求领导干部和机关从自身做起,作出表率,带头尊重朝鲜党和政府,重大问题要及时和朝鲜政府通气洽商,交往中不能有丝毫的大国主义思想,我们的援助是真诚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援助,是无私的。我们援助朝鲜抗击美国侵略,同时也是为了保卫我们自己的国家。不能以恩人的姿态出现,不能搞“施恩图报”那一套。

在实际工作中,王平和杨勇司令员总是率先垂范,经常向朝鲜金日成首相报告和请示有关工作的问题,定期拜会当地党政军的有关领导,征求他们对志愿军的意见,双方保持了亲密友好的关系。

在下部队了解情况和检查工作时,王平总是着重谈朝鲜党和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支援和帮助,教育广大指战员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像对待祖国的父老乡亲一样对待朝鲜的人民群众。他特别向大家讲了周恩来总理的两个例子:

一次,金日成首相在与周恩来总理的谈话中,说到中国对朝鲜的援助很大,并一再表示感谢。周总理对金日成首相说:“我们的援助都是互相的。中国对朝鲜的援助,量大但时间短;朝鲜对中国的援助,量虽小但时间长。从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起,一直到抗日战争,朝鲜的许多同志、包括金日成首相在内,都曾经在中国与中国同志并肩战斗过。总的看,是朝鲜对中国的援助多,要说感谢,首先应该感谢朝鲜人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和伟大的谦虚态度,不但使朝鲜同志深受感动,而且深深感动了听到此事的每一个中国人。

还有一次,王平等志愿军领导陪同周恩来总理观看志愿军文工团的演出。节目中有一个是反映中朝人民战斗友谊的内容的。舞台上扮演朝鲜阿妈妮、老大爷的角色有句道白:志愿军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永远忘不了……周总理看后当即指出:“不要这么演。我们的功绩朝鲜同志讲可以,但我们不能强加于人。朝鲜同志愿意怎么讲就怎么讲,我们不加干预。但是我们这样演,朝鲜同志看了听了会不高兴的。”周总理处处严格要求我们自己,谨慎地处理与兄弟党和邻国关系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为了进一步解决少部分同志思想中存在的大国主义和居功自傲的倾向,王平与杨勇司令员商量决定:抽出各军、师、团的主要负责同志,加上英雄模范人物共百余人,组织了一个“志愿军学习团”,由杨勇司令员亲自带队,深入到朝鲜各地和人民军驻地进行参观访问,学习朝鲜党政军民的好作风、好品质。

“学习团”每到一地,都请当地的支前模范、战斗英雄以及为了使志愿军战士吃饱饭而宁可带领全家人啃野菜根的朝鲜老大爷、为了救护志愿军伤员而牺牲自己亲人的朝鲜妇女作报告,讲述他们的事迹,讲述他们对志愿军的深厚感情,使“学习团”的人员深受感动。

“学习团”还访问了朝鲜人民军防守的阵地。他们看到,有的高地被敌人猛烈的炮火与轰炸平削去了一两米,激战的痕迹至今犹存;有的人民军在阵地前曾数百次击退美李伪军的进攻反扑,其战斗的残酷程度不亚于上甘岭战役。……

“学习团”还特别参观访问了设在地下掩体里的学校,这个学校里的学生都是在战争中丧失父母的孤儿。面对孩子们忠诚的目光,大家的心都在微微地颤抖。

当时随团采访的记者杜心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写道:

“开始有的同志对组织这个学习团不以为然,谁是英雄?向谁学习?可是,跟着杨司令员到处跑了一圈后,服气了。你不是觉得自己打了很多仗了不起吗?那就看看人家朝鲜同志打了多少仗,又是在什么条件下打的;你不是觉得自己援助了朝鲜同志有功吗?那就看看朝鲜人民是如何支援我们的;为了这种支援人家付出了多大的牺牲……这样一来,许多同志被朝鲜人民和军队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感动了,认识到没有朝鲜人民的大力支援,没有人民军的并肩作战,哪会有我们的胜利!”

“学习团”的同志回来以后,每个人都成了宣传员,他们一个个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向周围的同志宣传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尊重朝鲜政府、反对大国主义的原则和深刻意义,很快在全军掀起了向朝鲜人民学习,每个人为朝鲜人民做一件好事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部队的思想作风很快端正了过来。这次组织的“学习团”,在志愿军中引起很大反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朝鲜政府为了加强同志愿军的联络,帮助志愿军解决各种困难,责成朝鲜人民军总政治部统一向志愿军师以上单位派驻一个政治联络部。王平特别要求:各级领导机关一定要尊重联络部的朝鲜同志,召开有关的会议时要请他们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涉及到有关朝鲜政府工作的问题,要事先向联络部的同志了解朝鲜政府的政策法令、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情况等。这样做的结果,使双方更进一步结成了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

从朝鲜撤军

1958年2月14日,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杨勇司令员和王平政委接到通知,一同到机场去迎接。

代表团副团长有副总理兼外长陈毅元帅,副外长张闻天和总参谋长粟裕大将。中国代表团访朝的目的,是就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撤出问题同朝鲜政府进行磋商。代表团到达平壤时,受到金日成首相、金一副首相、南日副首相兼外相等朝鲜领导人和各界人民群众的热烈而盛大的欢迎。

1957年11月,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在莫斯科开会时,毛泽东主席和金日成首相就谈到从朝鲜撤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问题。毛主席说:“鉴于朝鲜的局势已经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使命已经完成,可以全部撤出朝鲜了。朝鲜人民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民族内部事务。”金日成首相同意了毛主席的意见。

随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58年2月5日发表声明,主张撤出在朝鲜境内的一切外国军队,通过南北朝鲜协商,实现朝鲜的和平统一。中国政府于2月7日亦发表声明,完全赞同和支持朝鲜政府的声明,并对此作出了应有的安排。

来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同朝鲜领导人经过诚挚友好的会谈,于2月19日,由两国政府发表了联合声明,宣布:

中国政府本着一贯积极促进朝鲜和平统一的立场,除了在1958年2月7日的声明中完全支持朝鲜政府的各项建议外,现在同朝鲜政府协商后,又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提出了主动撤出朝鲜的建议。中国人民志愿军完全同意中国政府的这一建议,并且决定在1958年年底以前全部撤出朝鲜,第一批将在1958年4月30日以前撤完。

声明还针对美国政府指出:“现在正是严重地考验美国和参加联合国军的其他国家的时刻。如果它们对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有丝毫的诚意,它们就应同样全部撤出它们的军队。”

志愿军总部于两国联合声明之后的2月22日,即发表了完全赞同并热烈支持中朝两国政府声明的声明。声明中说:

“自从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侵略者以来,到现在已经七年零三个多月了。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只是在美国政府发动了侵略战争,同时又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而且无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严重威胁我国安全的时候,中国人民忍无可忍,发动了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运动,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开来朝鲜,配合朝鲜人民军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的斗争和努力,对于制止侵略、保卫和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我军全体官兵的光荣。”声明重申了完全赞同和支持中朝两国政府的联合声明,坚决按时将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出朝鲜,希望朝鲜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的愿望。

周总理和中国代表团的其他领导成员在繁忙的访问中,看望和视察了志愿军总部。总理与陈毅、张闻天、粟裕一起接见了部队领导同志,并听取了对撤军的具体意见,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那么,大家回国后是不是要腾云驾雾地骄傲起来呢,决不能这样。”

王平代表全军将士表示:“请党中央、军委和总理放心,我们一定做好工作,教育全军指战员戒骄戒躁,回国后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杨勇司令员说:“我们的一些官兵感到有点压力,生怕回国后跟不上祖国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有一点思想包袱。”

陈毅元帅说:“我们为了和平和友谊,连生命都可以牺牲,还有什么思想包袱不可以丢掉呢!”

周总理接着说:“你们在朝鲜是最可爱的人,回国后也要永远做最可爱的人。”他要求全体官兵要善始善终,安全圆满地回到祖国。

在杨勇、王平和梁必业的陪同下,周总理、陈毅、张闻天、粟裕等领导同志,还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到志愿军烈士陵园献了花圈,瞻仰了烈士陵墓。他们向这些把鲜血洒在异国土地、为保家卫国献出生命的忠勇将士默默致哀,心里在默念:安息吧,祖国的好儿女!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在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烈士的陵墓前,周总理沉思良久,才慢慢地离开。人们看见,他的眼眶里噙着泪花。

这时,正赶上1958年的春节来临。按照中国人民的习俗,周恩来总理邀请朝鲜政府的有关领导同志,来到志愿军总部,和大家一起欢度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除夕之夜,他们举杯共同庆祝抗美援朝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祝愿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日益增进,万古长存!

送别中央代表团以后,杨勇、王平等便着手进行撤军的动员准备工作。在志愿军党委会上,王平说:“从朝鲜撤军,部队行动复杂,涉及的问题面广,必将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稍有疏忽便会造成不容挽回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做到认真、仔细、周到、圆满。”

他们以志愿军党委的名义,向全军指战员发出了“不骄不懈、善始善终,军队撤出,友谊长存”的号召,要求部队做到“交好,走好,到好”。交好,就是除了武器装备和个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以外,其余东西一律交给朝鲜人民军;走好,就是要圆满安全地撤出;到好,就是回到祖国后不居功骄傲,服从祖国需要和安排。

志愿军党委还作出决定,把二月份定为“中朝友好月”,号召全军指战员热烈开展各种活动,进一步增进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

志愿军政治部发出了《关于我军撤出朝鲜的政治工作指示》,制定了《撤军政治工作三十条》,要求部队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使全体同志明了撤军的意义和要求,积极主动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随之,各部队都按总部的部署和要求,积极行动起来。

在“多流一把汗,多留一份友谊”的口号下,广大指战员利用归国前的宝贵时间,更加努力地帮助朝鲜群众进行建设家园的劳动。修渠、筑坝、打井、盖房、造桥、修路、植树、平田,当地群众需要什么,部队就干什么。为了给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多增砖添瓦,在助民劳动中不少部队提早上班,晚收工,脏活累活抢着干,无须指挥即冲锋在前。志愿军总部曾提出一个“出工百万个,为朝鲜人民兴修水利盖学校”的倡议,结果由于部队热情高、干劲大,到9月份就出工160万个,大大超额完成了任务。

各部队充分利用时间,对前沿阵地的坑道、战壕、掩体和所有各种工事、道路,均进行了彻底的整修、清扫和加固,并组织力量把一切未完成的工事全部突击修好完成,然后认真仔细地向朝鲜人民军进行移交,把地形、敌情、工事设施和作战方案都交待得一清二楚。

各部队根据总部的规定,把营房、营具、医院的成套设备和大量物资,都造册登记,无偿地移交给朝鲜人民军。移交前对营房普遍进行整修和粉刷,修理了门窗桌椅,并美化环境,平整操场,维修体育器材,整修营区道路。有的单位还新修了花坛、养鱼池和友谊亭,精心布置了礼堂和俱乐部,使人民军战友一进驻,马上就能开展各种活动。

部队对各种仓库的各类物资,进行整理和清点,完整无损地作了移交。各单位饲养的猪、羊、鸡、鸭以及自种的粮食蔬菜,节约的煤炭等,全部都移赠人民军或当地群众。

各部队广泛开展了向朝鲜人民和朝鲜人民军学习的活动,大力宣扬朝鲜党政军民对志愿军的全力支援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舍生忘死救助志愿军伤病员的模范事迹和高尚品质;学习朝鲜人民忘我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邀请驻地朝鲜党政机关负责人和人民群众进行座谈,征询意见,做到件件事情有着落,不留一点影响双方关系的问题。

杨勇司令员和王平政委一方面指导、检查各部队的撤军准备和移交工作,一方面频频与朝鲜党政军领导洽谈协商,解决各种问题,忙得不可开交。

朝鲜政府和人民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撤军作为一件大事,进行了精心的安排。

1958年2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作出了“永久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业绩”和欢送志愿军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和战后时期在朝鲜留下的不朽功勋和光辉业绩,将永远留在朝鲜人民的记忆中,将同朝鲜国家的繁荣发展一同放射光芒。”

朝鲜内阁还作出决定:

向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致由全体朝鲜人民签名的感谢信;

向参加朝鲜战争的全体志愿军官兵授予解放战争纪念章;

修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塔,并采取永久性保护措施;

规定志愿军入朝作战八周年的1958年10月为“朝中友好月”;

命名在战争中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有深切关系的黄海北道沙里院市的中央大街为“中国志愿军街”。

朝鲜政府还成立了以内阁副首相郑一龙为首的中央欢送志愿军委员会;各道、市、郡也成立了欢送委员会。各地热情组成各种慰问团、艺术团,来到志愿军驻地,进行慰问和演出。

朝鲜各地的群众自动组织起来整修了志愿军撤军必经的大小道路。他们还在沿途设立了数以千计的欢送站。

总之,朝鲜举国上下几百万人民群众,与朝鲜的党和政府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要以最热烈、最隆重的形式,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归国。

依依惜别

根据中央军委的安排,志愿军的撤军共分三批进行。从1958年3月15日到4月15日,第9兵团的6个师作为第一批陆续归国。

3月11日,王平政委及杨勇司令员和我国驻朝鲜大使乔晓光,陪同金日成、崔庸健、李钟玉等朝鲜党政领导人到第9兵团驻地看望即将离朝的志愿军指战员,并举行了欢送大会。金日成首相在大会上发表送别讲话,热情称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结下的战斗友谊和志愿军指战员的功绩,向部队官兵颁发了“朝中友谊纪念章”和“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纪念章”,并同第9兵团副司令员张天云等领导同志及战斗英雄合影留念。

开过欢送大会之后,部队集中在火车站准备启程。从各地赶来欢送的朝鲜群众,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锣鼓喧天。群众拉着志愿军官兵跳起了秧歌舞和朝鲜舞,并把他们准备的一件件纪念品送到战士手上。这些纪念品有锦旗,有“光荣袋”、“胜利鞋”,还有赶制出来的各种工艺品。特别使王平感动的是有一位60多岁的老“阿妈妮”,送给志愿军一个她在战乱中精心保存下来的特制包袱皮。这个包袱皮是她出嫁时用30多户人家送的不同颜色的布条缝制成的。按照朝鲜的风俗,这个包袱皮只能留给至亲的后代。“阿妈妮”说志愿军就是她最亲的人,她一定要中国的亲人收下它。女青年边贞周在战乱中曾被美国飞机炸成重伤。一家人都被炸死了,她是被志愿军战士救下的孤儿。今天,她特意用蓝布包了一撮土送给志愿军,流着泪水说:“这是朝鲜的土,是你们洒下自己鲜血保卫的我们祖国的土,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忘了它!”

火车在沸腾的人群的拥动中徐徐启动,欢送的人群久久地久久地摇着手,泪水在他们的面颊上扑簌簌地流下。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依依惜别的深情。

火车路过平壤时,站台上早就拥满了等待欢送的人群。张天云副司令员由朝鲜副首相金一陪同走入欢送的会场进行答谢。归国的志愿军一走下火车,热情的群众就急匆匆地跑上前,给每人胸前戴上一朵大红花,金日成首相的女儿金敬姬还向志愿军献了银杯。朝鲜劳动党平壤市委员会委员长郭松云代表平壤人民向张天云副司令员献了锦旗和致敬信……

火车离开平壤路过定州郡和新义州时,也都受到了成千上万的朝鲜群众依依不舍的欢送。

第二批归国部队,是第20兵团的6个师,从7月11日开始撤离。朝鲜内务省代表团、朝鲜人民军代表团和以金一副首相为首的朝鲜中央代表团,分别到部队驻地展开热烈的送别活动。部队驻地周围的朝鲜人民群众,就像送别远行的儿女一样,难分难舍。曾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著名作家魏巍,有一篇专门描写朝鲜人民与志愿军告别的散文《依依惜别的深情》,文中写道:

“志愿军的行期,仍然是一天天地迫近了。朝鲜父老们,他们白天做活也淡淡的没有情趣,夜里也不能安静地睡眠……一听见汽车声响,就要推开门窗来,张望一回。如果哪个战士到了他们家里,阿妈妮们就会端出一铜碗一铜碗的栗子,再不就从鸡窝里慌张地抓出发热的鸡蛋,向你怀里乱塞。他们还把战士请到家里,杀鸡,买酒,眼看着你吃到肚里,仿佛才能宽舒一下他们的离情。”

“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离情来临了。”“这一夜,有多少朝鲜人家没有合眼,有多少人家午夜三点就亮起了灯,他们再一次整理好花束,把礼物放进竹篮,坐等着集合号就要响起的拂晓。”

“部队集合了,妇女们打开竹篮,分赠着礼物。孩子们爬上大炮,把红叶插上炮口。小吉普也被无数的彩纸条和成串的纸花缠成了花车。阿妈妮们、孩子们、姑娘们,他们做这些事的时候统统没有哭。昨天晚上,战士们就告诉他们说不要哭,里(村)干部们也告诉说,为了不使志愿军难过,让他们不要哭……”

可是,当车子终于开动的时候,“战士们简直是在朝鲜人民送行的泪雨中行进,这不是哪一个人在哭,这是全朝鲜民族在捧着赤心送着他们至亲至爱的友人!”

6月26日和7月1日,平壤市各界人民和朝鲜中央代表团分别在平壤市举行了欢送志愿军第二批归国部队大会。金日成首相在讲话中说道:“由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教育下的你们,是真正的人民军队。你们建立的功勋,将和我们美丽的江山一起,永远放射着光芒。你们同朝鲜人民结成的友谊,将永远留在朝鲜人民子子孙孙的心中。”

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志愿军归国部队,主要包括第1军的3个师、炮兵部队、后勤部队和总部的直属队,从9月25日开始撤离。

这时,欢送志愿军归国的活动达到了高潮。

王平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详细叙述了这些活动。

以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为首的朝鲜党政代表团来到志愿军总部的后勤部队和炮兵部队,向志愿军官兵表示热烈的欢送。

朝鲜684万多人在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和中国人民的感谢信上签了名。信中写道:

“当送别在硝烟弹雨中生死与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地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和兄弟般的中国人民表示最大的感谢。在朝鲜人民面临最艰苦的考验的时候,中国人民派遣了由自己的宝贵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鲜血援助了我们。”“硝烟已经消散的我国山峰和平原、城市和村庄、无名小河和树木,都记载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同朝鲜人民军官兵一道为守卫每一寸土地进行战斗而建立的功勋,无论是什么地方,都像传奇一样流传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的高贵道德品质的各种故事。这将同流在两国边境上的鸭绿江水一起长流不息;上甘岭的峰峦将作为一个铭刻着和平战士辉煌的功勋的纪念塔而世世代代耸立在那里。”

礼尚往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王平也指示志愿军政治部起草了一封最后由全体志愿军官兵签名的致朝鲜人民的告别信。他们在告别信中满怀深情地说:

“亲爱的朝鲜党和国家的领导同志们,亲爱的朝鲜父老兄弟姐妹们,我们就要同你们分别了,但是我们的心永远不会离开你们。金日成元帅对我们的亲切勉励,共和国政府给予我们的崇高的荣誉,千千万万志愿军妈妈和父老兄弟姐妹们对我们的热爱,以及亲爱的人民军战友坚守在东方和平前哨的雄姿,是如此深刻地印在我们心中。这一切,我们将连同朝鲜人民和战友塞在我们口袋里的那从共同战斗过的阵地上拾起来的带有弹片的泥土,连同朝鲜农业社员们装在我们水壶里的从那共同抢修起来的水库里汲上来的清澈的泉水,连同朝鲜矿工们送来的那从战争时期一起生活过的矿井里新挖出来的灿烂的矿石,连同朝鲜老大娘戴在我们手上的古老的戒指,连同朝鲜小姑娘系在我们颈上的鲜红的红领巾,连同一切表示着永志不忘的礼品,一起带给鸭绿江那边的六亿祖国人民,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10月16日,以金光侠大将为首的朝鲜人民军代表团,来到志愿军总部所在地桧仓,为总部的同志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杨勇、王平热情接待了人民军代表团的同志。同时,志愿军也派出十个代表团,分别到各地向朝鲜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道别。

10月17日,杨勇和金光侠分别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民族保卫省签署了联合公报,双方交接工作顺利完成。同时,志愿军总部举行了向桧仓人民告别的隆重而热烈的大会。

10月21日,志愿军总部的全体同志在杨勇司令员和王平政委率领下,来到志愿军烈士陵园,向长眠在这里的烈士们作最后的告别和悼念。守墓老人李守昌对两位将军说:“请你们转告烈士们的亲人,他们的儿女为了我们朝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只要朝鲜人民在,烈士们的坟墓也同在!”

10月22日,杨勇、王平率志愿军总部人员告别桧仓来到了平壤。第二天,他们在平壤举行了盛大告别会。金日成首相等朝鲜党政军领导人出席了大会。

10月24日上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在平壤隆重举行授勋仪式,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勇上将、政治委员王平上将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授予志愿军副政治委员梁必业中将等高级指挥员以二级国旗勋章。

同日下午,平壤市各界人民隆重举行欢送志愿军总部大会。金日成首相出席大会,金一副首相致欢送词。他说:“我以朝鲜人民、劳动党和共和国政府的名义,向光荣地完成了抗美援朝任务的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兄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在我们祖国土地上留下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长存在我国人民的心里!”会上,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朴正爱把朝鲜各界684万多人签名的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的感谢信及签名册交给了前来参加“朝中友好月”活动的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和杨勇;王平政委把志愿军全体官兵签名的致朝鲜人民的告别信和签名册交给了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

晚上,金日成首相举行盛大国宴,欢送志愿军总部的同志。杨勇、王平等450多人应邀出席了宴会。会上,金日成首相致词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所建立的伟大功勋,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榜样,它将永远记载在进步人类的史册上。”

10月25日,平壤市30万人聚集东站广场,热烈欢送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其场面感人至深,令人难忘。《人民日报》这样报道:“鲜花成林热情送别,人群似海依依惜别。”有的阿妈妮是赶了200多里路来送别的,她们抱着志愿军战士的肩膀热泪盈盈,难分难舍。

12时整,列车在杨勇司令员致告别词后,徐徐启动。

车站上响起了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志愿军指战员们手里挥舞鲜花,伸出窗口,向欢送的人群告别:

再见,亲爱的朝鲜父老兄弟姐妹!

再见,亲爱的朝鲜战友!

再见,英雄的朝鲜土地!

回到祖国

带着满身的征尘,带着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英雄的志愿军回来了!

越过鸭绿江大桥,穿过五彩缤纷的“凯旋门”,祖国的优秀儿女回来了!

10月26日中午,志愿军归国的最后一趟列车驶进了边城丹东车站。顿时,车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花束挥舞,欢呼的口号响彻云霄。祖国人民以最隆重的形式欢迎凯旋的英雄儿女。指战员们一走下火车,就被人们拥抱起来,不少战士还被人们抬起来抛向天空……

杨勇司令员和王平政委走出车厢,同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以廖承志为团长的中国人民欢迎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丹东市的党政军领导同志热烈握手,亲切拥抱。

当日,志愿军总部发表撤军公报,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已全部撤离朝鲜。留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内的志愿军代表,仍将同朝鲜人民军一道,继续执行监督朝鲜停战协议实施的任务。

27日上午,中国人民欢迎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在丹东市召开万人大会。廖承志在大会上致欢迎词,他说:“我代表祖国六亿五千万人民,向我们最可爱的人--劳苦功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最热烈的欢迎和最亲切的慰问!”

欢迎会结束后,按照中央的安排,下午王平和杨勇即率领150人的志愿军代表团和一个200多人的文工团,在廖承志等人的陪同下,赶往首都北京,去向党中央、毛主席和全国人民汇报。

10月28日下午3时,列车驶进北京车站。周恩来总理和彭真、陈毅、郭沫若、李济深、程潜、张治中等领导人,亲自到车站迎接。同来的还有一大批驻京部队将领。

周总理紧紧握着杨勇和王平的手,高兴地说:“我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热烈欢迎你们--胜利归来的英雄们!”

几百名少年儿童向代表团成员献了鲜花,他们被淹没在鲜花和彩旗的海洋中。

走出车站,他们受到了首都20万人的夹道欢迎。人人都想争先一睹志愿军代表们的风采。

下午5时,首都各界在北京体育馆举行万人欢迎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陈云、彭真、陈毅、郭沫若等出席了大会。当杨勇和王平带领志愿军代表走进会场时,雷鸣般的掌声和“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声持续了20多分钟。此时,王平和许多志愿军代表的眼里噙满了激动的泪花。

郭沫若和彭真分别致词和讲话。郭沫若在致词中说:“让我们的大会,代表祖国六亿五千万人民,向祖国的英雄儿女--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指战员,向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的同志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彭真和郭沫若代表全国人民把一面巨幅锦旗献给杨勇和王平。锦旗上写着:“你们打败了敌人,帮助了朋友,保卫了祖国,拯救了和平。你们的勋名万古存!”

第二天,即10月29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及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彭真、陈毅、李富春、薄一波等,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志愿军代表团。

毛主席兴致勃勃,满面笑容,第一句话就问:“都回来了吗?”

杨勇和王平齐声回答:“志愿军全部回到祖国!”

毛主席高兴地说:“好,好,热烈欢迎你们!”他招呼杨勇和王平坐在他的左右两边。王平简要地向毛主席汇报了朝鲜人民热烈欢送志愿军的情况。毛主席听后说:“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志愿军同志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为人民立新功噢!”

随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和志愿军代表团的全体同志一起合影留念。

同日晚,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和北京市人民委员会等联合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志愿军代表团的同志。周恩来、朱德、陈毅、郭沫若以及首都各界的人士与代表团全体同志欢聚一堂。周总理在宴会上祝词说:“今天一千多人的宴会,代表着全国六亿五千万人民的感情。我们要永远学习志愿军的榜样。”

10月30日下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会联席会议上,杨勇司令员代表志愿军作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八年来抗美援朝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八年来抗美援朝工作报告的决议》。

决议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业绩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卓越地完成了祖国人民所赋予的光荣任务。”“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拯救和平的崇高事业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远与日月同辉。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愧为伟大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