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不羁的风

只怕不再遇上:一生挚爱张国荣 作者:褚汉辰 著


第二章 不羁的风

初现曙光

求能用心,求能用功,求能做好歌手。

——张国荣《鼓手》(1985演唱会版)

“你好,我是华星唱片的Florence。”张国荣看到对面这位面相温和却睿智的女性向自己作自我介绍,也微笑点头以示回应。简单寒暄后,两个人终于聊到了实质性话题。张国荣表示,自己已经与宝丽多唱片解约,在音乐方面处于“自由身”的状态,而陈淑芬也直截了当地告诉张国荣,自己正是为无线电视旗下新成立的华星唱片网罗人才,并向张国荣抛出了橄榄枝。两人在那晚也互留了电话。这次简单的会面,是张国荣演艺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点。此时,张国荣凭借着亚视几部电视剧的表演收获了不少人气,尤其是《浣花洗剑录》等武侠剧让他甚至在东南亚一带都有一定知名度,并于泰国、新加坡等地多次登台演出,且外埠邀约一直源源不断。而《喝彩》、《失业生》让众多制片商注意到了这个演技很有特色的年轻演员,片约接踵而至,张国荣也终于摆脱了“歹角”的命运,在众多电影中担纲男一号。其中《柠檬可乐》票房狂飙至五百万港元,而《烈火青春》更为张国荣送来了第二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艺海浮沉数载的他,终于小有名气。

然而,风光的背后也暗藏着危机——《情人箭》之后与宝丽多唱片解约的张国荣,除了在东南亚的登台献唱,音乐事业几乎可以说是停步不前。张国荣自己说过“唱歌要看场合、讲情绪,在酒店里演唱,比较适合我的性格”。可见,虽然凭借着国外的演出可以保证基本的收入,但骨子里的倔强和追求完美让他一直在寻觅着更好的音乐合作伙伴。他清楚,若没有一个好的唱片公司作为后盾,自己的人气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

而张国荣所在的丽的电视,由于佳艺电视的倒闭成为了硕果仅存的可以与无线电视相抗衡的电视公司,但还是顶不住八十年代无线迅猛发展的势头。在1982年5月,张国荣也离开了自己的老东家丽的以求更好的发展。同年9月,丽的电视改名“亚视”。

这个时候,张国荣不仅与宝丽多、丽的电视解约,也和自己的经纪人闹得很不愉快,在收入方面两方一直都有瓜葛,张国荣也始终觉得经纪人将自己的财务打理得不清不楚。于是在对簿公堂后,张国荣也处于无经纪人的空窗状态。

而张国荣事业的转折点,发生在拍摄电影《鼓手》之时。

在这部电影中,年近30的张国荣扮演的是18岁的陈子洋,虽然演员、角色的年龄差距很大,但张国荣清秀中略带稚气的面容还是将这一角色演绎得游刃有余。而这部电影的三首插曲都是由顾嘉辉作曲,三首曲子的旋律各有千秋又符合电影主题,但制作方找的填词人却不能令张国荣满意。张国荣为了保证歌曲的质量,前去恳求大名鼎鼎的填词人郑国江为其出手,郑国江与他面谈后,对张国荣的音乐才华很是欣赏,而张国荣对音乐的高要求也将郑老打动。于是,郑国江决定将每首歌三千元的填词费降到每首一千五百元(根据张国荣本人回忆,是每首一千五百元降到一千元),即便如此,制作方还是不能够出那么多钱。于是张国荣便自掏腰包补足差价,郑国江也尽心尽力地为《鼓手》、为张国荣写下了三首品质优秀的歌词作品。

据郑国江先生后来的回忆,张国荣当时给他的印象是自信的、有抱负的、阳光的,我们从《默默向上游》、《我要逆风去》和《人生的鼓手》三首歌中也能读到郑国江对张国荣彼时的印象,尤其是《默默向上游》更被广泛认为是张国荣演艺生涯前期奋斗历程的心声之曲。但此时“孑然一身”的张国荣即便灌录了这些歌,没有唱片公司的出版,观众们也只能在电影院中欣赏。于是《鼓手》的导演杨权为张国荣介绍了一个人,她,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华星唱片老板陈淑芬。而这次见面,张国荣、陈淑芬谈到了比较实质性的话题——签约华星。

“报酬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的问题,我需要的是争一口气,我需要将我录了的这首歌一一地去出版。”在谈到最为敏感的话题——签约后的报酬时,张国荣语气坚定地说了这几句简短而有力的话。谈好条件后,张国荣入主华星唱片,成为了华星的第一位签约男歌手。他艺术生涯的全新阶段,也因这份合约而开启。

而“华星音乐的头一把交椅”,是张国荣在亚洲歌唱比赛中首次演唱《American Pie》时第一个摁铃打断他的人——黎小田。张国荣的第一张专辑《情人箭》中,黎小田也为他写过曲。先后脱离丽的电视的“师徒”二人,在华星唱片的办公室内,终于再度相聚。之所以称两个人为“师徒”,是因为黎小田不仅为张国荣谱曲、编曲、监制和把关,更对张国荣的唱腔给予了指导。他让张国荣以“猫王”普雷斯利的作品为模板,改变自己的唱腔和发声方式,以求声音脱离之前的“鸡仔声”而可达到低沉、哀婉、沧桑的效果,将性感的男人味凸现出来。而之前张国荣刻意模仿关正杰、罗文等歌手的做法,黎小田也予以反对——他认为张国荣要做的,是建立起自己的独特之处,毕竟听唱片的人不是歌手,要让他们模仿自己的唱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事实证明,黎小田果然是“教徒有方”,我们后来听到的《风继续吹》,便是张国荣用这种唱法打造出的作品。在这首歌内,张国荣用低沉、醇厚的唱腔演绎出歌词中哀而不伤的离愁别绪,并营造出鲜明的个人风格,与这首歌的原唱,山口百惠的《Last Song For You》风格完全不同。

而之后,张国荣在演唱会上或意气风发、或脉脉含情、或潸然泪下地演绎这首作品时,他的舞台魅力更让这首歌成为自己艺术成就的符号。也难怪在后来拍摄电影《纵横四海》时,吴宇森要将这首歌收入电影作为插曲了。

1983年伊始,大碟《风继续吹》出街。这张专辑从封面就一改《DayDreamin’》和《情人箭》那种刻意打造潇洒公子的形象,设计师张叔平将张国荣的脸庞作为专辑封面的主体,突出了他精致的五官和炯炯有神的目光。在看到这张专辑封面时,我想所有人都无法抑制住与张国荣热烈的眼神对视的冲动。而简洁有力的“张国荣风继续吹”几个字没有用任何花哨的字体,却更衬托了封面上这个男人的成熟魅力。然而在发行之初,这张唱片却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窘境,一方面,电台DJ 都对这张专辑予以高度评价;而另一方面,他们却没有大力推荐唱片内的同名主打歌。但听众们却对这首情意绵绵的歌逐渐产生了好感,越来越多的人写信给电台要求播放《风继续吹》。而紧接着,华星唱片所属的无线电视也为这首歌拍摄了音乐录影带,张国荣风度翩翩、深情款款的形象通过电视为广大民众所知。在无线的推动下,《风继续吹》的播放率进一步上涨。在十大劲歌金曲的季选中,这首歌也众望所归地入选了获奖歌曲之列。

《风继续吹》这张专辑也一扫之前两张唱片的颓势,取得了金唱片的销售量(一张金唱片为2.5 万张)。不到半年之后,华星又紧接着为张国荣推出了大碟《一片痴》,虽然这张唱片相对于《风继续吹》而言略显仓促,但依然反响不俗。张国荣在歌坛的地位,终于得到了巩固。

但上帝似乎总爱跟这个默默向上游的年轻人开玩笑,1984年1月28日,“1983年度十大劲歌金曲”的颁奖礼上,凭借《风继续吹》而迎来歌唱事业曙光的张国荣坐在台下,看上去满心期待的他似乎在希望,在这场代表香港音乐最高水准以及民意最佳反映的颁奖礼上能够得到肯定。

许冠杰、关正杰、罗文等前辈一一上台后,张国荣还是没有等到自己的名字,而师妹梅艳芳两度捧起奖杯时,张国荣更是微笑祝贺。然而,他知道,自己这晚不会走上台去。一星期前,他就知道了。幕后人员告诉他,自己的《风继续吹》排名是第十一或第十二,但还是希望他能够出席——他的意义,就在于为颁奖礼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对于大多数歌手来说,无奖就不出席似乎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约定。但那晚,张国荣还是出现在了颁奖礼的现场。自尊心那么强、事业心那么重的他,看着罗文、许冠杰、谭咏麟以巨星的姿态登台表演时,一定是百感交集的,在看到陈百强再度像王子般地登场时,他心中一定也是委屈而羡慕的。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在他的微笑和掌声中,被他藏了起来。想来真是令人心疼。

2010年,香港新锐歌手李治廷发行了自己的新专辑,首波主打歌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三台冠军。令人惊奇的是,这首歌竟然翻唱自27年前一位歌坛前辈并不算太成功的作品——它就是《一片痴》。当时间拂去了记忆的尘埃,将五光十色的过往冲刷掉浮华后,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经典。《一片痴》如此,《风继续吹》更是如此。而此时,张国荣离在歌坛大放异彩的日子,也已不远。

热蔓香江

Thanks,Thanks,Thanks,Thanks,Monica,谁能代替你地位。

——张国荣《Monica》

1983年的东京音乐节上(也有说法是1984年,姑且以张国荣本人的记忆为准),人头攒动。黎小田、张国荣与陈淑芬在人群中并不起眼,毕竟他们不是台上的主角,他们只是为同属华星唱片的香港组合“小虎队”助威。台上表演的大多数歌曲都是这三人听不懂的语言,所以他们也只是欣赏舞台上歌手们的演出,并不能理解他们唱的是什么。

然而,当一位名为吉川晃司的男孩登台时,他们三个的目光都被吸引了。台上这个19岁的男孩正在唱一首名为《Monica》的歌,这首歌节奏动感,吉川晃司的劲歌热舞活力四射,观众们也禁不住跟着这位新人打节拍。

吉川晃司青春洋溢的台风和《Monica》朗朗上口又动感十足的旋律,让他们三个看得津津有味。

“这首歌或许有机会呢?”张国荣把头转向黎小田。

黎小田当然明白张国荣的意思,身为华星唱片的音乐掌舵者,他知道与日本大洋音乐合作密切的华星要买下一首日本曲子的版权并不是难事,他本人也对这首歌颇有好感。于是便给了张国荣一个肯定的回应。

1984年7月,他在华星的第三张专辑《张国荣Leslie》发行。从这张专辑后来取得的成绩来看,真的没有比这更适合的名字了,因为它仿佛在向风起云涌的香港乐坛、向互不相让的天王、天后们宣布——我,张国荣,来了!

这张专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十足的商业化。封面上张国荣在水中拿着水枪的表情十分阳光,和唱片内十二首歌曲积极向上的基调一致。碟内的港人原创音乐、翻唱自日本或欧美的歌曲以及影视主题曲的数目,都处于恰到好处的比例。而从创作阵容来说,华星唱片也为这张唱片贡献出了第一梯队。作曲方面,除了有黎小田保驾护航外,奥金宝、林敏怡、顾嘉辉的加入也为专辑增色不少,而本张专辑的作词阵容更加华丽,黄沾、郑国江、卢国沾、潘伟源、林振强、林敏聪、黎彼得悉数登场,几乎把香港八十年代前期最为优秀的填词人都聚集在了一张专辑中——对比起两年前还为恳求郑国江填词而自掏腰包的他,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在张国荣的艺术生涯中,《张国荣Leslie》是为其事业开创先河的一张专辑。而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当属翻唱自吉川晃司的《Monica》。对于《Monica》这首歌来说,分析它的旋律特点、歌词含义反而会使这首经典名曲失色。因为你需要做的,是欣赏,也只是欣赏。当“Thanks,thanks,thanks,thans,Monica”的副歌激昂地响起时,谁都不会去在意这位叫Monica的女孩子究竟是谁,谁也不会去细细品味黎彼得先生所作的这首词中对曾经爱人的怀恋,和对过往的自责。你要做的,只是随着张国荣激情洋溢的歌声摇摆。

梁文道先生和作词人林夕在追忆张国荣的时候曾说,他是香港一代人的背景音乐,因为街道上、商场里、唱片行内、舞厅中,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张国荣的歌声,后来的明星即便再红,也没有这种“背景音乐”的影响力。

而若是给张国荣的诸多“背景音乐”排序的话,《Monica》在大多数港人心中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也许它的词并不隽永,也许它的旋律只达到了普通流行曲朗朗上口的水准,也许它的编曲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仍然逃脱不了年代感,也许张国荣独特的舞步、甩头的动作会让今时今日的我们重新观赏《Monica》的音乐录影带时觉得有点搞笑。但是——也只需要一个但是,这首歌的意义,是非凡的。它不仅是香港主流乐坛火起来的第一首Disco 舞曲,在香港乐史上更是里程碑般的存在。而那个因为评委的一次摁铃就紧张无比、每月一千元就能让其雀跃、在舞台上抛出的帽子被不买账的观众抛回、明知自己不能获奖仍出席颁奖礼衬托他人的年轻人,在舞台上演绎完《Monica》之后,终于听到了梦想已久的掌声和喝彩声。这一年,他已28岁。虽是大器晚成,但张国荣的走红程度一点都不输给当时的天王们,这张专辑的销量亦是如此,《张国荣Leslie》在香港狂销四白金(相当于二十万张),远超之前的《风继续吹》和《一片痴》,令业界同人对张国荣们刮目相看。

Monica 是个女性名字,她在歌曲创作者的心中究竟指代着谁,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姑娘,一夜间就成为了全香港男女老少所有人的情人。在张国荣自己眼中,Monica 是老用人六姐,这个比喻也许不是很恰当,但将自己最敬爱的仆人用“Monica”来类比,可见这首歌、这位名为“Monica”的姑娘在张国荣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在当年的电影《缘分》中,张曼玉扮演的女主角也因《Monica》的火爆而易名。

而《Monica》也终于让张国荣被主流乐坛所接纳,在当年的各大颁奖礼,张国荣终于卷土重来,横扫各大奖项。无线电视所颁发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当司仪读出获奖者是张国荣时,他潇洒起身,一袭黑色衣裤,肩膀位置的银色垫肩设计感十足。从座位走向舞台只有短短的几步,他走得很轻盈,但这短短的几步,却花费了他七年时间。而这几步的路程,每一步似乎都在为自己平反。

舞台上,他不再孤独,数十名舞蹈演员组成的舞群,台下打着拍子的梅艳芳、谭咏麟等一线歌手,观众席间欢呼、呐喊、跟唱的歌迷们,在这一晚,共同见证了厚积薄发的张国荣散发出的迷人光彩。耀眼的灯光、震耳的喝彩、鼎沸的人声交织于舞台之上。舞台上,是舞步性感、歌声激昂、活力四射的新一代偶像张国荣。

挚友梅艳芳

留下了当初一切在怀念。

——张国荣《缘分》

2002年4月6日,香港红磡体育馆,梅艳芳“极梦幻演唱会”现场。“你想不想吻一吻?”一个熟悉的男声传出,现场的万余名歌迷沸腾了——他们都知道,这是张国荣的声音。只是此时,灯光还未将张国荣打亮,歌迷们也不清楚究竟是张国荣来到了现场,还是这男声只是音响中的背景音乐。

梅艳芳在舞台中央唱完主歌内女声的第一部分后,灯光迅速转向舞台边上的另一个身影,炽热的白色灯光打亮了坐在地上的张国荣——与其说坐,倒不如说是半卧在地上,姿态性感。

随后,张国荣、梅艳芳两人边唱边走向对方,到了间奏部分,两个人在舞台上做出亲密、挑逗的动作,引得台下歌迷欢呼、呐喊。完成了性感却不低俗的《芳华绝代》后,两个人开始了互相介绍。“我的特别嘉宾都是我生命中、心中唯一的好朋友……”梅姑这么介绍着哥哥,虽然看上去有点客套,不过对梅艳芳来说,这句话确实出自真心。

而张国荣却未及她说完便打断了梅艳芳的介绍,与她打趣:“不会,你的朋友就有好多!”

“是啊,我们是自家人……”

“自家人当然是啦,大概阿梅第一次在这做Show的时候,我就和她一起在这里唱歌,二十年了,我们的样子都没什么变化……”他们的样子与二十年前相比没有变化,也许只是张国荣和歌迷、和梅艳芳的一次幽默互动。但若说二十年来他们的感情,却是真的丝毫未变。

时光倒回到二十年前夏天的一个晚上,无线电视正在举行“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的决赛。年轻的梅艳芳在台上唱着徐小凤的名曲《风的季节》,虽然这时的她只有18岁,但对中低音的把握极其出色,低沉却不沧桑的嗓音将这首歌演绎得极有韵味。这个年轻姑娘的台风也收放自如,仿佛置身红馆(即红磡体育馆)的巨星(当然,那时还没有红馆)在演绎着已经唱过无数遍的成名曲。

相比于三年前张国荣在丽的电视的出道首秀《American Pie》,梅艳芳虽然年纪较轻,但她所演绎的《风的季节》显然更有舞台魅力。这与她早年的经历有关。与“中环三太子”之一的张国荣不同,梅艳芳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靠经营破旧的“锦霞歌舞团”独立抚养着四个孩子。年幼的梅艳芳深受母亲影响,加之本身的音乐天分,从4岁半便和姐姐一起踏上舞台。少时更是四处登台演出,打下扎实的演艺功底。虽然梅艳芳日后曾表示赚钱养家的经历让她丧失了宝贵的童年,但这段经历也是她具有沉稳大气的舞台风范的原因所在。梅艳芳毫无悬念地夺得了新秀歌唱比赛的冠军,甚至得到了黄沾先生给出的满分,而顾嘉辉则以“艺术无满分”的理由扣下一分。但即便如此,她的实力还是把亚军远远甩在了后面。她也顺理成章地与华星唱片签约,与张国荣正式成为同门。

与张国荣多舛的命运不同,梅艳芳甫一出道就获得了耀眼的成绩。首张唱片《心债》一炮而红,1983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赤色梅艳芳》更是一举获得近二十万的四白金的销量,而张国荣在这年的唱片《风继续吹》虽然小有成绩,销量也只是到了金唱片而已。

1983年度劲歌金曲颁奖礼上,张国荣明知未有获奖,还是作为陪衬出席了颁奖礼,而那晚的梅艳芳,可以说以光芒四射的姿态在出道的第二年,凭借第二张专辑便走上了神坛,成为香港第一天后——要知道,那时候的梅姑还只是个20岁的小姑娘啊!

即便一出道在歌坛取得的成绩就要高过张国荣打拼多年的总和,但身处同家唱片公司的他们并没有陷入恶性竞争,而是从相识起便有着深深的情谊。

“啊!”梅艳芳一声尖叫,惊醒了附近房内的张国荣,此时,他们正在纽约演出。

张国荣闻声赶紧冲过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原来,一个陌生的黑人闯进了梅艳芳的房内。张国荣二话不说,将那个黑人赶了出去。后来张国荣回忆,自己与梅艳芳在外演出时,常常住在隔壁并把中间的门打开,因为梅艳芳怕黑。在张国荣面前,梅艳芳只是亲如小妹妹的挚友,不再是舞台上的百变女王。而张国荣在梅艳芳面前,也会一改舞台上、银幕中那个充满贵气的公子形象,变成一位贴心的大哥,也会将自己脆弱的一面放心地展示给梅艳芳。

1984年,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演出的张国荣忽然罹患了支气管炎,苦不堪言的张国荣,邀约在身,不得不坚持登台。梅艳芳看到了病痛中的张国荣,叫他回酒店休息。而自己,却留下来苦练张国荣的歌曲,从天黑练到了天亮的她虽然疲惫,但对朋友的关心让梅艳芳没有抱怨,只是默默登台,代替张国荣完成了表演。

虽然两个人在此时都情有所属,当时的香港报章也偶尔流传着两人在一起的谣言,但这对挚友却丝毫不受影响。或许他们这种无惧流言蜚语、不顾纷扰嘈杂的真性情,也是这段情谊能够绵延二十载的原因。梅艳芳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和张国荣曾经抱头痛哭过,当时大家都觉得不开心。自己刚红却受尽委屈,而张国荣此时半红不黑,也在为前途担心。

拨得云开见日出的张国荣,终于凭借一首《Monica》走红。在两人都如日中天的1984年,他们合作了电影《缘分》。戏中张曼玉虽是名为“Monica”的主角,但梅艳芳所演的Anita 却将主角的风头完全抢了过来。不是因为张曼玉演得不好,而是在这部剧本实在是平庸的电影里,张国荣、梅艳芳默契的配合成了片中唯一的一抹亮色。在张国荣面前,即便是全港情人Monica 也代替不了挚友梅艳芳。两个人的默契当然不仅仅是在银幕中,舞台上当他们一起演出时,一个对视的眼神就能将心中所想完全述说给对方。张国荣骄傲地表示,自己与阿梅从来没排过舞,然而,他们的步调、动作竟然都是惊人的珠联璧合。1985年夏天,红透香港的张国荣在红磡体育馆举行了第一次个人演唱会。这场演唱会,张国荣所挑选的嘉宾都是对自己有特别意义的人,而非一味的大牌歌手。师妹梅艳芳,自然也在这场演出中登场,彼时,梅艳芳还没有在红馆举办过自己的个唱。张国荣为了鼓励梅艳芳能够早日在红馆举行属于自己的演唱会,便让梅艳芳独唱了她本人的歌《逝去的爱》——这种状况,在张国荣的历届演唱会中,绝无仅有。那场演唱会上,两人还合唱了《缘分》的同名主题曲。

“你我相隔多么远,哪年哪天可相见……”1985年,红磡体育馆响起了两个人的合唱。

“你我相隔多么远,哪年哪天可相见……”2002年的“极梦幻演唱会”上,两个人再度合唱《缘分》,二十年过去,有故人离去、有容颜改变,也有世事沧桑,张国荣的歌喉已日渐沙哑,梅艳芳的唱腔也不再是20岁时的声音。但,在两个人默契的演唱和对视中,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那份默契和友谊,在穿越了二十年的时光之后,始终未曾改变。张国荣曾在事业的巅峰期翻唱过梅艳芳的代表作《似水流年》,两个人对这首歌的不同演绎也许就代表了他们相处时彼此的性格:梅艳芳的唱腔在沉稳大气中带着一丝柔情,而张国荣则是在豪迈中带着点点温暖。

这首歌的一句歌词,也正是两个人胜似亲人的感情的最好写照——“外貌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

红磡引吭

A long long time ago,I can still remember how that music used tomake me smile.

——张国荣《American Pie》

“为你钟情,倾我至诚,请你珍藏,这份情……”1985年8月2日晚,香港红磡体育馆,《为你钟情》的音乐缓缓响起。此时的张国荣正站在升降台上,等待着它将自己升至舞台。

这一刻,他等待了八年。此时,他年近30。

正如广告中的两句口号“引箭在弦,一触即发”,为了这晚的演唱会,他已等待了太久,积淀了太久,也期待了太久。

“为了加场再加场的演唱会,每天清晨游十六个塘,晚上跑步练气。很明白要抓紧机会,错失了一去不复返,一直努力不懈,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及本身的条件才有今天的成就,我要好好珍惜。”场刊页首上,他对这次演唱会的期待直言不讳。

演唱会海报上他的形象,是他当年也是他首张新歌+ 精选《夏日精选全赖有你》的封套。在这一年,他继上年《Monica》的全城大热后再接再厉,发行了首张白胶唱片《为你钟情》狂销五白金。相隔数月,他又推出了自己的精选集,又是颇受欢迎。人气暴涨的他,也是时候在香港歌手证明自己价值的红磡体育馆举办一场属于个人的演唱会了。

《为你钟情》的音乐忽然停下,紧接着是动感的鼓点敲击声和激情洋溢的前奏。在现场歌迷的欢呼声里,张国荣踩着升降台徐徐登上了红馆的舞台。

歌迷们的呐喊声震颤着红磡体育馆的每一根钢筋,火热的气氛让这场名为“夏日爵士”的演唱会更加增添了几分狂热气息。“何妨平淡试,何妨全力试,始终都有第一次……”一首新曲《第一次》,应时应景地开启了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次”。一曲唱罢,他微笑着同歌迷们打招呼:“1985年夏天,是我一个值得回忆的夏天,因为在这个夏天,我奉献出了自己的第一次给你们……”他一边说着,一边开着玩笑。但这时的他显然还没有之后大气、沉稳的台风,与歌迷的互动和歌曲之间的串场都略显生硬。“为了证明这个第一次,不会是我最后一次,所以我会……”他没有将这句话说完,而是做出了游泳时两臂划水的动作。《默默向上游》的前奏随之缓缓传来。在唱到最后一句,张国荣将歌词改为“求能用心,求能用功,求能做好歌手”,此情此景,他唱出的这句词再合适不过。随后,他也如广告词上说的那样一触即发,将新歌旧曲一股脑儿地呈现在舞台上,镁光灯的闪烁中,积聚了八年力量的张国荣终于在红磡体育馆爆发出来。而每一位观众在这场表演中也极尽视听之娱,将目光牢牢锁定在舞台中央的偶像身上。

看着歌迷们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他终于忍不住眼泛泪光。从黎小田手中接过递来的手帕拭干了泪后,他自嘲又感慨地对恩师也对观众说着:“我失败了。”也许他没想到自己那么多年都挺过来了,却在这种值得欢呼的场合洒泪吧。

和恩师黎小田合唱完《蓝色忧郁》,又和师妹梅艳芳合唱了《缘分》后,他带来了一首翻唱歌曲——当年与陈百强合演的电影《喝彩》的同名主题曲,当前奏响起时,观众们致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他们以为这两位“很像”的偶像,能够在台上一笑泯恩仇。然而唱至一半,仍只见张国荣一个人的身影,大家才知道,原来张国荣的独唱才是本身的安排。

但观众们稍稍的失望很快被蔡枫华的出场所掩盖,而蔡、张二人,也在舞台上分别演绎了对方的歌曲。张国荣将蔡枫华当年大热的《爱不是游戏》唱出了自己的味道,让蔡枫华甚是赞赏。

然而,蔡枫华、陈百强,一位是张国荣的前辈,一位是张国荣“亦敌亦友”的同辈歌手。却因这场演唱会,引起了两次不小的风波。原来,张国荣的这次演唱会的日期,与本年度第二季“劲歌金曲”季选直播的日期撞车,他自然不会因为这次颁奖而放弃自己的红馆首秀,但张国荣在本次季选的成绩实在耀眼。因为张国荣在当季的表现太过突出,又因为张国荣也是无线电视的附属公司华星唱片的自家歌手,所以无线也一改以往歌手不出席便不给予奖项的惯例,决定把张国荣的颁奖,放到红磡体育馆,直播给广大观众。

六首劲歌金曲公布完毕,电视画面切到了红磡体育馆。

“第七首,获奖歌曲——《不羁的风》!第八首获奖歌曲,《我愿意》!”外景主持邓丽盈在红馆的舞台上,当着张国荣的面,也当着万余名歌迷的面,宣布了得奖结果。

能够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一睹偶像获奖的情景,歌迷们自然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呐喊、欢呼、掌声、哨声几乎将红馆的顶棚掀了过来。在邓丽盈和现场歌迷的鼓动下,张国荣将这两首已经在本场演唱会唱过的曲目再次唱了一遍,而邓丽盈在张国荣演唱完毕后再度登台,对着张国荣打趣儿道:“可不可以请你宣布一下劲歌金曲第二季季选的第九首入围歌曲呢?”

而正沉浸在获奖喜悦中的张国荣,也兴高采烈地与邓丽盈互动,在她的脸上轻轻亲了一下,引得歌迷们又是一阵呐喊。

接过邓丽盈递过来的小纸片,张国荣喜不自禁地宣布了第九首获奖歌:“《少女心事》!”

舞台上唱完了《少女心事》后,画面并未停留在红馆,而是切回了无线的录影棚。卢敏仪和蔡枫华在谈论着张国荣在红馆受奖的情景。而此时,画面又切回了红馆,张国荣在演唱着蔡枫华的《爱不是游戏》。当画面再次回到录影棚时,蔡枫华却一本正经地说:“我想在这儿说几句话……”卢敏仪诧异地望着搭档,因为这并不是之前两个人准备好的台词。蔡枫华继续说道:“其实一位歌手得奖与否,是无所谓的,我的《爱不是游戏》未得奖,没关系。但是我是希望当歌手的,无论是别人的歌也好,自己的歌也罢,都会一样欣赏。那么,刚刚看了张国荣的演唱会,我真心恭喜他得到了三首十大金曲的季选金曲,但是,一时的光辉,未必是永恒的……”卢敏仪听到这里,已经察觉到蔡枫华的这段话极不合适,于是赶紧打断了他,并打圆场地将直播切入广告时段。

而这还不是这场演唱会的最后风波,在尾场,陈百强的意外现身,也为张国荣的首次演唱会增添了不少话题。

原来,在唱出《喝彩》之前,张国荣有一段将自己与陈百强做比较的台词,他将陈百强比作余丽珍,而把自己比作李香琴,这两位是粤语片知名演员,在电影中是势同水火,但两个人也因对手的衬托而更加精彩。第一次演唱会的每一晚,他都要用这段台词介绍《喝彩》这首歌。

但令张国荣大感意外的是,陈百强却在他说完这段话后迎着追光走上台去。舞台上,两人一见面便给了对方一个拥抱。在歌迷与张国荣的起哄下,本不打算表演的陈百强与张国荣合唱了《喝彩》。于是,“刹那光辉未必永恒”的失语,和“李香琴与余丽珍”的比喻,将这一轮演唱会推向了风波。香港的媒体们抓住机会极尽炒作之能事,一边将蔡枫华塑造成攻击张国荣的人,在群众之中引起极大反响,却又同时评论张国荣太过狂妄,一而再、再而三地拿陈百强说事。其实,无论是蔡枫华还是陈百强,与张国荣都没有什么过节。蔡枫华在张国荣第一次演唱会就捧场作为嘉宾,并对张国荣赞不绝口,怎么会攻击张国荣呢?这段话只是歌坛前辈对巅峰时期的后辈的一些教导,让正值巅峰的张国荣不要太过张扬而已。只不过,他选择的场合有些不合适。而陈百强更如前面的章节所说,与张国荣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互不服气,但1985年,两人的形象、歌路已经完全不同,大众也没有将他们继续做比较。张国荣的这段玩笑话,也只是和歌迷打趣。陈百强本人都幽默回应,不予计较,其他人哪有批评的资格?而张国荣,却如他在歌中所唱那样,倾其至诚地对待艺术,对待歌迷。这些风波,他即便在意,也只是淡淡回应。他说,蔡枫华的话并无不妥;他说,陈百强一直都是好友。他将与人为善、沉默是金的做人原则践行一生。

也正是因为他的淡然、良善,让歌迷们对他倾注了更多的真心痴爱。张国荣的首次红磡引吭,留给我们的回忆,也是闪着莹莹亮光的美好。

为你钟情

为你钟情,倾我至诚。

——张国荣《为你钟情》

1985年,这一年于张国荣而言是为你钟情的一年。这一年他的演唱会的开场曲是《为你钟情》,他所主演的电影是《为你钟情》,而他在这一年发的唱片,也是《为你钟情》。

这张唱片,是香港的首张白胶唱片。这样的设计也是根据张国荣本人的建议。唱片封面上,张国荣一身米白西装,深情款款地凝望着镜头,眉宇间泛出一丝笑意。

而张国荣左手无名指上的卡地亚三色金戒指,也应他的要求被摄入了镜头——这样的设计,是因为那年的张国荣,找到了那个为他钟情的人。

时间回到三年前,1982年的张国荣正处于事业的低潮期。唱片公司以拒绝续约的方式将他“扫地出门”,在丽的电视打拼数年仍然只是二三线的电视剧小生,而工作虽然满档,却只是紧锣密鼓的东南亚演出和制作平庸的剧集拍摄。而唯一能够获得大众关注的新闻点不是自己的新作品,而是绯闻和花边。

能够被大众熟知,却不能够被大众接纳。能够在小荧屏混个脸熟,却在舞台上被喝倒彩,这样的生活,让在演艺圈打拼了五年多的张国荣感到了倦怠之意,甚至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感到迷失。

压抑的他靠整日在舞厅玩乐麻痹自己,灯红酒绿中、觥筹交错间,他认识了一个女人。

据张国荣后来的回忆,这个女人是个混血儿,自己与她的相识像是马龙·白兰度的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男主角初遇女主角那样的情景。说得直白些,就是两个人相识的唯一目的只是对方的肉体,不需要问彼此的姓名。那个女人自然知道张国荣是谁,而张国荣却从来没问她姓什么。

两个人在有了亲密关系之后,张国荣对她渐渐有了好感,不愿再沉浸在片刻欢愉中的张国荣终于问了毫无意义的问题:“你叫什么名字?”这时的张国荣,甚至希冀能够和这个在五光十色的夜场中相识的女人,携手走下去。

虽然在几年后,张国荣本人也感叹自己当时的幼稚,但对于张国荣,这样的“幼稚”是难免的。对待家人、朋友、爱人甚至是伤害过他的人,他总是全身心地把自己的感情灌入到一段关系中。而这次,他被骗了。那个女人喜欢的并不是他,而是钱。甚至张国荣的家人也惨遭波及,差点被那个女人把财产骗去。

认清了她的真面目,张国荣想赶紧结束这段畸恋。但他没有预料到,那个女人的魔爪还是疯狂地向他抓去,甚至动用了黑道人物追踪张国荣的行踪。张国荣只好搬到酒店和好友钟保罗住在一起。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在事业受挫的当下,急于寻找一段感情来弥补内心的缺失是不现实的。于是,他重整旗鼓,继续在演艺圈努力。但在这个时候,似乎一直被丘比特遗忘的他,却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1982年12月9日,张国荣在丽晶酒店赴宴。

被经纪人骗、被唱片公司抛弃、被女友威胁……在饭局上,张国荣难掩失意。这个时候,一个面相清朗英俊、身材高大的男青年,向宴会的主人投来关切的目光。

他叫唐鹤德。那一年,他24岁。

和张国荣一样,唐鹤德出生在一个富裕之家,也和张国荣一样在是“战后婴儿潮”中出生的,有四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虽然与张国荣一样有着贵族背景和公子气质,但唐鹤德的成长与小小年纪就谈恋爱、留级的张国荣相比,显然更像是一个“好学生”,荃湾名校圣芳济中学读书的他,曾是校内的风云人物——担任班长和风纪队员,亦是校内刊物《探骊》的中文总编。除此之外,高大英俊的他还是校内的篮球健将,迷倒不少校外女生。毕业之后,他从事银行业,在业内口碑很好。丽晶酒店的相识后,两个人对对方都心存好感,而1983年1月2日,他们在朋友的聚会上经人介绍,才算是正式认识。这次会面,让两个年轻人情意相投,也成为了一段感情长跑的起点。这个时候,张国荣的演艺事业刚刚有了起色,唐鹤德在银行业也仅仅处于起步状态。何况,两个人的感情连香港的法律都不予认可,更不用说对于普通大众了。于是,他们决定将这段感情默默地保护好。而张国荣在经济上遇到困难时,唐鹤德也毫不犹豫地花费几个月的薪水帮他解围——为了让心爱的人渡过难关,这个习惯了优雅生活方式的贵公子甘心节衣缩食。

与张国荣的热情似火不同,唐鹤德的性格是冷静如水的,他随和与稳重的性格特点也是两个人能够相伴相守的原因所在。张国荣的性格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难以冷静的,有时对他人的关怀和热情反而成了他自己痛苦的理由,而唐鹤德睿智、温情的劝说,总能让他恢复理智和平静。唐鹤德不是明星,公之于众的照片没有刻意摆出的神态、动作,但他每张照片,却总给人温暖的感觉。与他人合照时,仿佛他一个人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气场就能够让全场忙碌、紧张、激动的人们放松心情。

两个人虽然都在默默守护着这份感情不想对外人宣说,但从张国荣的只言片语中,依然能够找到他们相恋的蛛丝马迹。1985年,“朋友送的”卡地亚三色金戒指出现在张国荣唱片封面的左手无名指上。1987年,在香港杂志的明星问答栏目中,在被问及最爱的人是谁时,张国荣回答:“唐老鸭。”

在1989年告别乐坛演唱会的采访中,张国荣用“佢”这个既可指代男性,又可指代女性的粤语代词,肯定了他的存在。

1994年的访问中,张国荣大谈与另一半能滋润感情的生活窍门,并在访谈中表示,自己已经与另一半在一起十多年,这么多年来虽然出现过问题,但两个人的彼此尊重、彼此理解,让这段感情保鲜至今。在这一年的其他访谈中,他也多次表示自己多年来的专一,甚至表示公开关系,两个人都会relax 一点。1995年,张国荣又多次提及“我家那位”,恋情曝光呼之欲出。

1997年重返舞台的“跨越九七”演唱会上,张国荣不仅尊重了自己的艺术喜好,表演出风格大胆的《红》,也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将这段恋情公之于众。

那场演唱会,唐鹤德坐在台下第五行。台上是自己的恋人,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明星。那一晚,他只将自己当作普通观众。他挥舞着荧光棒,为台上的大明星呐喊、喝彩。当大明星问台下观众是不是很high,他像歌迷一样喊“是”。而张国荣让观众起身的时候,他也配合地站了起来,陪着台上的大明星一起舞蹈、歌唱。“唐先生是除了妈妈之外,我生命中最挚爱的人!”台上的张国荣,终于将准备很久的台词,告诉了台下的他,也告诉了所有的观众。悠扬的旋律响起,张国荣深情地演唱了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献给生命中的挚爱——唐鹤德。

张国荣的历次演唱会,精彩的桥段、别致的设计、魅力的表演都数不胜数,唯有这一次,他眼内的深情、他浅浅的微笑,最为打动人心。而舞台下方,唐先生终于不再是普通观众,他对舞台上的歌者投以微笑,那笑中,是两个人甜蜜的默契。

虽然多数歌迷和观众对两个人的感情支持、赞许,但无新闻不挖的香港八卦记者岂能放弃了这个极好的材料,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打破了两个人宁静的生活,也让唐鹤德不堪其扰。即便二人光明磊落,在围追猎奇的目光的包围下,也无法坦然面对。于是,唐鹤德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银行部门经理的工作,放弃了高薪厚职与大好前程,专心陪在张国荣身边,帮他打理财务,操持起居,安排行程。

1998年,张国荣母亲病逝。在老人家的丧礼之上,唐鹤德以家子的身份于葬礼上出现,帮着一起料理后事。灵堂中,承受着失亲之痛、泪眼婆娑的张国荣身旁,是将所有的细腻、体贴都倾注到他身上的爱人。

对于猜测和追问,张国荣的态度直接而明确——承认这段恋情,但不喜欢被这样打扰。他也表示,自己让唐鹤德被曝光在聚光灯之下,觉得很对不起他。而好事的媒体岂能放过他,在一次与唐鹤德逛街被身后的记者抓拍时,唐鹤德有些慌乱,而张国荣则索性牵起了爱人的手。两人在面对人生中的抉择时,考虑更多的都是对方而不是自己。两个人在携手走过二十多年的日子里,也矢志不渝地将“为你钟情”四个字恪守一生。

2003年4月,一个心形花圈置于灵堂中央。

上面写着的,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

从偶像到演员

你为我,注入快乐强电。

——张国荣《当年情》

“不要叫我阿杰,叫我阿Sir !”张国荣,哦不,是宋子杰狠狠地叫道。

1986年,张国荣已经30岁,但在这部电影里,他还像个孩子。迎着来警局看望他的哥哥宋子豪时笑靥灿烂,在深情地望着女友时面容光洁,而得知自己的亲哥哥竟然是黑帮头目时,十足的正义感让他不惜与哥哥反目。

相信你已知道,我说的是《英雄本色》。

这部电影,是70后在录像厅内弥漫着汗味的激情,是80后从租碟的小店里终于拿到这部电影的喜悦,当然,对于90后,也许只能从电视台的回放或电脑的屏幕中感受《英雄本色》的魅力,不过,这也完全不会妨碍这部经典英雄片带给他们的感动。

拍摄这部电影时,导演吴宇森已经40岁。钟爱着张彻等大师级导演的“暴力美学”风格的他从邵氏到嘉禾再到新艺城,只能拍些迎合市场、不着边际的片子糊口。无法施展拳脚的他年至不惑,却仍然在喜剧片、戏曲片的片场中,孤独地体会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狄龙在这一年也是40岁,与导演不同的是,他在邵氏拍片期间红极一时,独揽70年代英雄片的半壁江山。但如今,他的手中拿着邵氏的辞退信,怅惘地面对演艺圈更新换代的悲凉。

而电视剧之王周润发,在转战大银幕后,表现得平平淡淡,多部电影不叫好也不叫座,人称“票房毒药”。

我们的主角,在《英雄本色》的演员名单中排在首位的张国荣,在1986年已快要登上了歌坛的巅峰,但在影坛却几乎只能出演着以“偶像”二字为噱头的青春片。

维多利亚港边的夜景五光十色,然而繁华的背后,又有多少无奈、心酸。正如1986年的香港电影,新浪潮波涛汹涌、类型片百花齐放,然而这个略显惨淡的电影制作团队,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英雄本色》的命运究竟会怎样。

让我们记住那个美好的年代,让我们记住1986年《英雄本色》创造的草根传奇。

狄龙手握着金马奖影帝的奖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个时候姜大卫突然出现,两个70年代武侠片的传奇人物在舞台上紧紧相拥。周润发一身便装登上了金像奖颁奖礼的舞台,银幕上潇洒、帅气的小马哥在此刻难掩激动:“这个奖,我等了三年,三年啊!”竟然把奖杯捏断。吴宇森在多年之后回忆这部电影时,已经贵为国际名导的他仍是忘情地激动,并向在这部电影中与他合作的同伴们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与感激。

然而,这部电影虽然获奖无数,但却没有一个奖项是属于张国荣的。他扮演的角色,年轻警察宋子杰,也是三大主角中最不讨喜的。张国荣的唱片公司曾反对他出演这个角色,他本人也说,人人一定都会喜欢潇洒的小马哥,而宋子杰却是个抓他的警察,处处与小马哥作对。

但是,张国荣还是接演了,不仅是因为他的真性情,更因为他对表演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从出道时的“新潮贾宝玉”到陪衬陈百强的《喝彩》和《失业生》,再到这年的《英雄本色》,以及这之后的《霸王别姬》、《夜半歌声》,张国荣的角色有的性格怪异、有的面容丑陋、有的命运凄惨、有的甚至可以说拍出来就是为了引得观众的反感,但为了挑战自己的演技,为了奉献出好的作品,对自己舞台形象要求甚高的他在银幕上却愿意不断挑战极限,挑战未知。

他说过,猫有九条命,但演员却可以超过九条命,在银幕上的每一个角色就是一次生命,在这些生命中,他用自己的勤奋与天分,演绎了陈子洋、宋子杰、宁采臣、许文强和程蝶衣的精彩。而1989年告别演唱会上,张国荣在演唱这部影片的主题曲《当年情》之前,深情地回忆了《英雄本色》的拍摄。他说,这是他从影以来最中意的一部电影。因为拍吴宇森的电影,是一种享受;与周润发合作,更是一种享受。间奏时,他将手指向了观众席上的周润发,并表示这首歌要献给这位超级的偶像、超级的演员。而发哥,此时正做害羞状捂着脸。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友情岁月,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以忘怀的黄金年代。

《英雄本色》大获成功的第二年,其续集《英雄本色2》顺势推出。这部电影的情节软肋不少、剧本硬伤很多,部分人物的出场也过于唐突,尤其是最后那段三个人大杀四方、尸体堆积如山的段落更是令人在啼笑皆非之余,也怀疑导演眼中“英雄”二字的真正意义。然而,张国荣扮演的宋子杰却在这部续集中脱胎换骨,进化为一个成熟男人。无论是对子豪充满愧疚、诚挚的道歉,还是在“借尸还魂”的小马哥阿ken 面前的谈笑自如,抑或是面对女友的担当与责任感,都让他在这部电影中,焕发着迷人的光彩与男性魅力。还是那张英气勃勃的面孔,还是那个充满正义感的年轻警员,但第一部偏执的宋子杰到了第二部,已历尽世事沧桑。

在宋子杰壮烈牺牲之前,满脸是血的他仍自豪地笑着,向周润发炫耀自己刚刚出生的女儿。也在弥留之际用力从口中挤出“宋浩然”三个字,作为赐给还未见面的女儿的名字。看到这里,我想没有观众不为此动容。

张国荣在《英雄本色2》中的出色演技,离不开这一年他所出演的几部优秀作品。《倩女幽魂》、《胭脂扣》,都是可以载入香港影史的电影。

《胭脂扣》是张国荣、梅艳芳这对挚友再度携手拍摄的,影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关锦鹏执导。无论是原著作者还是导演的视角和风格,都有着浓浓的女性色彩,原著、电影里,“十二少”也都不是主要角色。最出彩的部分,始终是给了梅艳芳扮演的如花——而阿梅,也不负众望地凭借此片夺得金像、金马奖双料影后。但张国荣的“十二少”,在小说、剧本中虽然出彩不多,对如花的负情和老年时的落魄也让这个角色并不正面。但张国荣硬是把这个负心者演得贵气而迷人。张、梅二人的相得益彰,让这部电影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不可代替的经典。

“哥哥!”片场内,王祖贤对着张国荣叫道。

张国荣笑着转过了头——这是剧中聂小倩对宁采臣的叫法,被20岁的王祖贤在片场变成了对张国荣的称呼,而张国荣本人,显然也对“哥哥”这个称呼十分喜爱。久而久之,剧组内的众人也都习惯了这么叫他。而这一称呼,也代替了“荣少”,成为张国荣的代名词。原本,张国荣是不愿意接演这部电影的,因为他不希望拍古装片。在监制徐克的极力游说,不断解释这部电影的故事内涵其实是现代故事而不是《聊斋》中那个单调的短篇小说,也把设计好的戏服拿给他看,才终于将他说服。他扮演的那个善良而单纯的书生宁采臣成为了港片中的经典形象。而王祖贤所饰演的聂小倩,也成为了一代人眼中最美丽的女神。

1987年7月18日,《倩女幽魂》在香港公映,信心十足的制作团队却开门不利,首周票房并不理想。然而为电影制作配乐的黄沾热心地使用自己的广告公司为这部影片拍摄彩色广告。于是在有力的宣传之下,《倩女幽魂》逆势而上,票房收入累计超过两千多万。这不仅让制作方赶紧为电影拍摄续集,也带动了香港古装鬼怪片的热潮,甚至对于整个古装电影的复兴,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电影虽然获得多个奖项,但张国荣演唱的《倩女幽魂》主题曲却意外落败当年金像奖的最佳电影歌曲奖,而获奖的是本片的另一首插曲,叶倩文的《黎明不要来》。

即便没有获奖,也无法否定《倩女幽魂》这首歌在华语乐坛的地位。也许你不喜欢张国荣,也许你不喜欢香港音乐,也许,你压根儿就不怎么听歌。但我相信,无论你是哪个年龄层的人,在听到“人生路,美梦似路长……”的旋律响起时,一定都会觉得似曾相识,甚至随之哼唱。黄沾所作的这首歌,无论是词还是曲,都恢宏大气而充满古典气质。张国荣沧桑、婉转,似戏曲唱法的演唱,也成了KTV 中无数人的模仿对象。

1988年演唱会上,当张国荣穿着宁采臣的行头登上舞台时,观众们会心一笑,也为之欢呼。演唱会上,张国荣背着竹篓,却拿着话筒,十分搞笑。但那一对晶亮的眸子,却让观众们有了穿越到电影内的错觉。

1989年告别演唱会上,全场合唱的《倩女幽魂》更是张国荣演唱会中的经典桥段。而张国荣鼓励观众再次合唱的“One more time,大声点!”的可爱镜头,也成为了经典的定格。

短短一年时间,张国荣就完成了由偶像歌手向实力演员的华丽转身,弥补了自己相对于歌坛耀眼成绩的电影短板。观赏这些电影时,不仅能感受到张国荣散发到银幕之外的气质,也能在光影中,找回属于我们的八十年代情怀。

而张国荣的音乐事业,也即将在影坛的非凡成就之后,达到最高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