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沿野趣多

燕京乡土记(全二册) 作者:邓云乡 著


河沿野趣多

荷花市场

人们常爱读古人“斜阳古道卖黄瓜”的诗句,以其富于朴实的野趣,常常想野趣比富贵气可爱的多。几十年前在北京,每到夏天,开市的什刹海的荷花市场,便是一处最大众化的富于野趣的消夏场所。记得在那浓密的老柳荫中,在那绿油油的荷塘边上,中间一路长堤,搭着各式各样的席棚、布棚,中间拥挤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路之上,说笑声、叫卖声、茶棚的让座声、饭棚灶上敲炒勺声、戏棚中的锣鼓声、练武场上的吼叫声、观众的叫好声……这一切充满了生活气息的音响,构成了荷花市场的特有的市声,一曲深刻反映这个古老都城夏日生活的交响曲。

什刹海又分前海和后海,从明、清以来,一直是京都消暑胜地,游人聚会之处,却代有变迁。本来在德胜门内积水潭一带是最热闹的去处,而晚清同治、光绪之后,游人却集中在前海了。沈太侔《春明采风志》记云:

什刹海,地安门迤西,荷花最盛,六月间士女云集,皆在前海之北岸,同治间忽设茶棚,添各种玩艺。

所说“海之北岸”,那还是同、光时的事,后来海之北岸都盖了不少做小生意的简陋房屋,而荷花市场则又移到前海中间的大堤上了。这条大堤由东南伸向西北,斜贯前海,长约五十丈,把前海一分为二,两旁都是老柳树,柳树外是绿油油的荷塘,在荷塘边,老柳下为“市”,这就是荷花市场的所在地。

《胡适的日记》一九二一年七月二日记云:

婺源人胡光姚与汉军京口驻防赵家结婚,程弢甫先生硬要我出来为男家主婚人,今日午后二时行礼,礼堂在什刹海,天气热极,真是苦事!什刹海荷花正开,水边有许多凉棚,作种种下等游戏。下午游人甚多,可算是一种平民娱乐场。我行礼后,也去走走,在一个古董摊上买了一幅杨晋的小画(杨晋是康熙、雍正间人),一尊小佛。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买古董。

博士先生虽说“下等游戏”,可是“也去走走”,又买了古董。可见什刹海之雅俗共赏,贫富皆宜了。

荷花市场年年五月端午之后开市,到七月十五日“盂兰节”后收市,有时再拖上个十天二十天,总之到七月底“秋风凉、豆叶黄”的时候,便十分冷落,再无游人了。最热闹是六七月这四五十天中,届期百货云集,百戏杂陈,茶寮酒肆,游人杂沓。什么卖估衣的、卖盘碗的、卖旧货的、卖鞋袜的、卖旧书的、卖西瓜的、卖果子的、卖炸糕的、卖酸梅汤汽水的、卖炒肝的、卖豆腐脑的,席棚里卖茶的、卖冰碗的、卖莲子粥的、卖苏造肉的……玩艺中唱十不闲的、唱小戏的、说相声的、变戏法的、摔跤的、练武的……男女老少,各式各样的游人,云集其间,轻衫纨扇,又热闹,又潇洒,比正月里逛厂甸还好玩。《北京俗曲十二景》道:

六月三伏好热天,什刹海前正好赏莲。男男女女人不断,听完大鼓书,再听“十不闲”。逛河沿,果子摊全,西瓜香瓜杠口甜,冰儿镇的酸梅汤,打冰砟;买了把子莲蓬,回转家园。

所唱的正是北京当年的夏日乐事,而且是纯粹北京味的,有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乐事。当年北京城里,高级的消夏场所,公园、北海,可以玩,可以休息,可以瀹茗,吃点心;但是没有卖东西的,也不能听玩艺。那里风景太富贵气,没有野趣。东、西庙会,可以买东西,但夏天人拥人,都是臭汗,自然不是消夏乘凉的所在。什刹海荷花市场的好处,是包涵了公园,北海,天桥,东、西庙会的内容的。来到这里,可以遛弯儿,看风景,喝茶,吃点心,听玩艺,买零碎日用东西,买估衣,买水鲜:莲蓬、鸡头、菱角等等。这里不用买门票,没有围墙围着,可以随便进来,随便出去,自自在在,不受拘束,因而这里的游人,也是包罗万象的,更多的是内城一带的居民。后门外、鼓楼、德胜门一带,在清代是正黄旗的范围,所以老住户里面,旗下人很多。在几十年前,在荷花市场的游客中,还有不少女客,一望而知是旗下人:虽然不穿花盆底子鞋,不梳两把头了,但浆洗得十分挺括的月白蓝布大褂,腋下掖块手绢,黑鞋白袜子,走起来腰板笔挺,这些装束和神气,还能显示大格格、二格格的特征。熟人见面,还是毕恭毕敬地双手一扶膝盖,两腿一曲,行个旗下的礼数——蹲安。这在当年逛荷花市场时,在河沿老柳树下会常常遇到的。

茶 棚

旧时在北京夏天坐茶座,瀹茗消暑,如果嫌北海、公园等处富贵气太重,那么最好到什刹海的茶棚中来,这是最有野趣的地方了。这里俗名河沿,虽然只是一泓野水,不过是个池塘而已,却偏要说大话,叫作“海”,这点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也嘲笑过。附近居民,似乎不承认它是海,但也不叫它“池”,只是叫它河沿,自然它也不是河。早年间,中山公园和北海还是皇宫内苑的时候,这里就有茶棚了。

什刹海荷花市场上,搭席棚临水卖茶,是市场上的主要的生意。近人曹张叟《莲塘即事》诗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