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牛屎屋”的田园风光

数学王国的一代天骄:丘成桐传 作者:黄泽林 著


4.“牛屎屋”的田园风光

全家人在李屋住了一年多后,每日辛苦赶路去大学教课的丘镇英先生深深感到这里离元朗市区实在太远,于是和夫人商定,搬离李屋。

不久,丘镇英先生和夫人带领儿女搬迁到一间距元朗市区较近的独立小屋。一家人安顿好住下之后才发现,此小屋虽然距离市区近了许多,但仍然地处农村,此外距他们居住的房子不远处就有一座农民用来晒牛粪的小广场。时不时地一阵阵微风,会夹杂着牛粪味迎面而来。要是真的刮起一阵大风,则更是牛粪满天飞。虽然如此,全家人却依然很乐观,并戏谑地将他们新搬进的小屋称为“牛屎屋”。

虽然“牛屎屋”的生活条件仍然艰苦,丘镇英先生辛苦的教书工作仍然薪金微薄,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生计,但是丘夫人梁若琳却从无气馁,更无抱怨,她一方面悉心照料好众多子女的吃穿,一方面找一些像绣花、穿珠子、加工塑料花等能够在家里做的手工工作,只为挣些钱贴补家用。因此丘成桐院士对母亲深情地回忆说:

“在元朗居住时,父亲前往九龙执教,路途遥远,早出晚归,薪水微薄,实在不足以维持生计,往往早上不知道晚上有没有饭吃。每日早上,母亲除准备好早餐给我们吃,还要赶路前往市场买菜,家贫无力购买饭菜,常常向菜贩赊贷……

每日,母亲由街市赶回家后,还需刺绣、穿珠、打毛衣挣些钱,帮助父亲维持生计,遇上赶活时,往往通宵达旦不能寐。儿女们的衣服也由母亲亲自剪裁。为了儿女们的温暖,母亲通宵不眠地赶打毛衣给我们穿。小时候我们不懂母亲的辛苦和慈爱,现在,自己只带两个儿子,已手忙脚乱,才知母亲勤劳之苦。而母亲除抚养我们兄弟姊妹八人之外,还要接济其亲戚的生计,可以想见母亲辛劳之深,而母亲却从无怨言……”

“牛屎屋”生活条件并不好,但丘先生和夫人梁若琳却为儿女们营造了充满文化气息和温馨慈爱的气氛,一家人父教母慈,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丘先生仍每日赶路赴大学辛苦教书,夫人梁若琳在忙于家务和努力做手工之外,还在“牛屎屋”后面的空地上养了一些鸡,4岁的小成桐就经常和哥哥成煜一起去田地里或附近的池塘中捉一些青蛙回来喂鸡吃。这样既可以为家中节省一些养鸡的开支,又可以让鸡们长得更健壮。还有高兴的事就是哥哥成煜带着小成桐去河边钓鱼,兄弟俩带着自制的鱼竿、鱼钩,高高兴兴地向河边走去,看着一条条的鱼儿咬钩,再提着装满鱼儿的小桶回家,这个时候的小成桐真是快乐极了。

“牛屎屋”的生活也让小成桐亲眼看到了山野村民下田劳作的辛苦和村民们在付出辛勤汗水后获得收获的喜悦。

春天来了,村民们开始种田了。他们赶着牛去耕田,还下到冰冷的稻田去插秧,干起活实在是很辛苦。可是村民们却都积极努力地下田去播种,即便是中间劳累了要歇息一会儿,也是彼此在一起愉快地交谈,有时是拉拉家常,也有时是互相说着种庄稼的事。

“牛屎屋”带来了美好的大自然田园风光和村民们纯情质朴的民俗民风。春天里,阳光明媚,和风煦暖,小成桐和哥哥成煜自己动手做好风筝后,来到一片开阔的田边,蔚蓝的天空下,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拉着风筝尽情奔跑。春天的田野上,到处是绿油油的禾苗,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夏天里的稻田,禾苗更加茁壮,不时从水田中冒出的黄鳝、青蛙还有水蛇,更为山村田野增添无限的生机。秋天是金黄色的世界,村民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小成桐则和哥哥一起到田里去挖农民收获后剩下的地瓜,也去捡稻田里落下的稻穗。

丰收过后,是村民的农闲时光,小成桐会在一阵吹吹打打的乐曲声中,和哥哥一起追赶着村里娶亲的队伍,在一片热闹的鞭炮声中,分享着村民婚嫁喜事的快乐……

他还会经常跑到村里农民的院子去玩耍,看着他们认认真真,虔诚祭祖的样子,他的心里充满了好奇。这一幕幕真实淳朴的山野民风,深深地印在了小成桐的脑海里……

“牛屎屋”的艰苦生活让长大成人后的丘成桐始终无法忘怀,勤奋教书育人的父亲、辛劳持家的母亲和她对儿女的悉心照料,“牛屎屋”乡间的自然风光和质朴的田园生活,都给丘成桐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