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孤舟江雪

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 作者:连纯慧


孤舟江雪

音乐之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与他的《马太受难曲》

导聆曲目:《马太受难曲》(St.Matthäus—Passion,BWV244

17世纪初,当巴洛克风格(Baroque)被广泛运用至音乐创作之际,意大利元素的丰沛多元以及法国风情的精巧细致显然凌驾于日耳曼风格的循规蹈矩之上。因此虽然有舒茨(Heinrich Schütz,1585—1672)、布克斯特胡德〔Dieterich Buxtehude,1637(或说1639)—1707〕、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1681—1767)等作曲家的披荆斩棘、开拓先行,以及莱因肯(Johann Adam Reincken,1623—1722)、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伯姆(Georg Böhm,1661—1733)等管风琴演奏家的另辟蹊径、独帜创新,然终无一人能将德国、奥地利的音乐风格汇流统整、变故革新。直至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于家学绵延的基础上逆流而行,方树立擎天立地的创作典型。而其泛备文学、神学、语言、数学等多重方向之专才,更使其作品感性、理性兼具,柔软、严肃并存,是后世作曲家择善师法的借鉴,也是他们望尘莫及之楷模。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若根据新历则是3月31日)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的爱森纳赫小城(Eisenach,Thuringia)。缘于音乐世家的传统,巴赫的父亲约翰·安布西亚斯·巴赫(Johann Ambrosius Bach,1645—1695)1668年4月8日与家乡的青梅竹马,亦是埃尔福特(Erfurt)当地的皮货商之女玛丽亚·伊丽莎白·朗莫赫特(Maria Elisabeth Lämmerhirt,1644—1694)完婚后即在1671年定居爱森纳赫担任乐师之职。巴赫是家中幺子,承袭家族血脉之基因,浸润父兄琴瑟之濡染,在未经刻意教导下即能在爱森纳赫城内的圣乔治教堂(The Georgenkirche)诗班演唱高音声部以及拉奏小提琴。1692年,方达入学之龄的巴赫被父母送进拉丁学校(The Lateinschule)就读,奠立文学、神学及历史的基础。然而天降大任于斯人,正当巴赫在平稳安恬的童年勉力学习的时刻,1694至1695年间接续的失恃、失怙使其朝夕间成孤儿,只得与三哥雅各布(Johann Jacob Bach,1682—1722)一同前往奥尔德鲁夫(Ohrdruf)投靠长兄克里斯托弗(Johann Christoph Bach,1671—1721),开始了辗转漂泊的人生旅途。

巴赫放大镜

1.巴赫与著名的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是同乡,并且1521年路德也是藏匿在爱森纳赫瓦尔特堡的城郭中(Wartburg Castle)完成《圣经》的德语译本及大量的赞美诗歌。路德教派重视以音乐之美敬拜上帝,是故马丁·路德生前采撷了大量的德国民歌,将它们改写成为给信众们吟唱的圣咏(Choral),这对巴赫创作的影响至远尤甚。

2.巴赫的母亲于1694年5月3日下葬,父亲于同年11月27日再娶前阿恩施塔特(简称阿恩市,Arnstadt)市长之女巴巴拉(Barbara Margaretha,née Keul)为妻,但婚后不到三个月,安布西亚斯自己亦于1695年2月20日撒手人寰,遗下寡妻、稚子于人世。

克里斯托弗因曾拜于管风琴家暨作曲家帕赫贝尔门下习琴,所以在极年少时便已自立,在奥尔德鲁夫担任管风琴师之职。虽然弟弟们的投靠对克里斯托弗有限的薪资而言是一大重担,但他仍善尽手足之义让弟弟们完成了基本的学校教育。此外,克里斯托弗还是巴赫键盘音乐的启蒙老师,他传授巴赫管风琴的演奏技巧,也教会巴赫对位法(counterpoint)的概念。不过显然哥哥的课程进度满足不了巴赫旺盛的好学心,因此在奥尔德鲁夫寄宿期间,巴赫经常趁兄嫂入眠时就月读谱,直至被克里斯托弗发现方肯罢休。然而,模仿是创造的起源,临摹是创新的根基,这段在黑暗中摸索探求的过程虽然艰辛,却开启了巴赫的蒙智,为他日后的乐途存下了丰硕厚实的珍贵资产。

吕纳堡时期(Lüneberg,1700—1702)

1700年克里斯托弗夫妇喜迎第三个孩子前,巴赫便体谅地离开了哥哥的住所,在学校合唱指挥伊莱斯·贺达(Elias Herda)的引荐下前往吕纳堡(Lüneberg)谋生。吕纳堡的岁月是巴赫人格、智识与职业音乐道路养成的重要时期。他于1700年4月3日抵达吕纳堡后,旋即进入圣米歇尔教堂(The Michaeliskirche)平民学院专为贫民子弟设置的晨祷唱诗班(Mettenchor)担任团员,在学校正规课业外以接婚礼、宴席等仪式活动演唱的外快维生。即使年逾束发,变声后的巴赫无法再以悠扬歌声换取日用所需,然对小提琴和管风琴的熟稔能取代歌唱使他生活无虞。甚者,由于以管风琴为合唱伴奏之故,巴赫得缘向管风琴制作师贺德(Johann Balthasar Herd)学习管风琴的制作、构造和维修等专业知识,这类独门的工程技术也为巴赫日后管风琴音乐的演奏与创作育下了丰收的沃土。

吕纳堡的校内生活给予巴赫完整的宗教及音乐教育,校外活动对青年时期的巴赫而言更是无止无尽的缤纷多彩。在圣米歇尔教堂学校外的圣约翰教堂(The Johanniskirche),巴赫亲炙对他风格影响甚巨的管风琴名家伯姆。伯姆原本即与巴赫的父执辈熟识,因此这18世纪初的前缘也让伯姆格外欣喜。他除了无私地对求知若渴的巴赫授予管风琴方面的知识外,还引介巴赫北行至汉堡(Hamburg)圣凯瑟琳大教堂(The Catharinenkirche)习赏管风琴大师莱因肯的绝艺。即使穷苦学生衣衫褴褛,千里跋涉饱经风霜,但此坚毅茹苦无所畏惧的向学之心确实让他得以一窥北日耳曼弹奏技法之精华,亦使他日后勇于在键盘与踏板运用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穷学生笔记

巴赫年轻时是个穷学生,因此他北往南返吕纳堡与汉堡之间的近五十公里路途不靠舟车,单凭步行。据说有一次盘缠用罄的巴赫在南行吕纳堡途中露宿一间旅馆外头,为了果腹捡拾他人丢弃的两条鲱鱼啃食。由于鱼身肉尽,巴赫只得拨开鱼头找肉吃,未料两只鱼头一开赫见两枚金币(Danish ducats)!最后这两枚金币不仅让巴赫饱餐一顿,还使他可再次前去汉堡聆赏莱因肯大师的琴音。

阿恩市时期(Arnstadt,1703—1707)、米尔豪森时期(Mühlhausen,1707—1708)

1702年17岁的巴赫以优异的成绩从圣米歇尔教堂学院毕业,因为无有财力继续深造只得四处谋职。琴艺已堪绝顶的他在历经波折后于1703年8月14日拿下阿恩市新教堂(Neukirche)管风琴师的职位,在这个满溢文艺复兴风味的小城开始他的音乐生涯。原本这份钱多事少又可住市长亲戚家的梦幻工作给了巴赫大量的时间创作,无奈他因与唱诗班学生们的龃龉加上被要求超过合约范围的任务而萌生辞意。是故,巴赫先是于1705年10月18日请长假前往吕贝克(Lübeck)亲沐管风琴巨擘布克斯特胡德的琴音,再者便自行觅得了米尔豪森(Mühlhausen)圣布列兹教堂(St.Blasius)的琴师一职并向阿恩市的老东家递出辞呈。然而浅滩难困蛟龙,当圣布列兹教堂的虔诚派(Pietist)牧师弗罗内(J.A.Frohne)向巴赫言明不愿以过多音乐敬拜上帝时,已获魏玛公爵威廉·恩斯特(Duke of Weimar,Wilhelm Ernst)赏识的作曲家便决心忠于自己对音乐的理想,再次动身前往能够容他自由挥洒长才之地。

魏玛时期(Weimar,1708—1717)

1708年夏日,巴赫带着1707年10月17日刚结褵的新婚妻子玛丽亚·巴巴拉(Maria Barbara,1684—1720)抵达魏玛,以宫廷室内乐团团员的职务重新出发。由于巴赫对管风琴的各个层面了如指掌,加诸威廉·恩斯特公爵珍视贤能,因而这位初至魏玛的音乐家薪资便水涨船高,地位亦备受尊重。巴赫在魏玛时期事业家庭双丰收,他不仅因谱写出质量并驾的管风琴音乐而在1714年晋升成为乐团首席,更在1708—1715年间喜获五子女(其实是七子女,但一对双胞胎出生之后数日便夭折),其中包括日后也在西方音乐史上赫赫留名的长子W.F.Bach(Wilhelm Friedemann Bach,1710—1784)以及三子C.P.E.Bach(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1714—1788)。不过魏玛平稳顺遂的日子在即将迈入第十载时却因宫廷政治斗争波涛暗涌。原来魏玛公爵威廉·恩斯特与其弟约翰·恩斯特公爵(Duke Johann Ernst)本有嫌隙,这个鸿沟至约翰·恩斯特公爵谢世时非但无法抹平,反倒因约翰·恩斯特之子升格为王储而每况愈下。巴赫与王储奥古斯特·恩斯特(August Ernst)私交甚笃,因忽视威廉·恩斯特禁止替奥古斯特奏乐谱曲的命令而触怒当权。尽管如此,奥古斯特还是专门利用关系为巴赫谋得克滕(Cöthen)宫廷乐长(Kapellmeister)之职。这个巴赫梦寐已久的职衔使他不惧周遭监视也要离开魏玛前往克滕。

魏玛放大镜

巴赫欲前往克滕时,魏玛公爵威廉·恩斯特不放人,气愤的公爵甚至于1717年11月6日把巴赫关入监狱中要他自省,直至12月2日才让其恢复自由。此时巴赫心意已决,便毅然离开待了近十年的魏玛。

克滕时期(Cöthen,1717—1723)

克滕的里奥波德王子(Prince Leopold,1694—1728)酷爱音乐,曾于柏林和罗马习乐的他能弹能唱,对于大、小提琴以及大键琴的演奏方式亦相当熟悉。克滕宫廷就是在这位年轻领导人的催生下于1707年开始拥有专属的乐团。巴赫在这样知音般的雇主底下工作极为舒适,除待遇是前任宫廷乐长的两倍外,王子也给巴赫相当的空间任其挥洒。由于克滕宫廷教会受卡尔文教派(Calvinism)音节乐之影响,巴赫在克滕时期无需刻意写作宗教音乐,于是他便将精力全副投注在器乐创作上。《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Six Concerts à plusieurs instruments,BWV 1046—1051)、《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BWV 846—893),以及给小提琴的几首协奏曲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然好景不长,1720年7月巴赫随王子赴卡尔斯巴德(Carlsbad)温泉地度假之际,妻子玛丽亚·巴巴拉因不明原因骤逝,对巴赫的职业生涯以及生活而言都是巨大的打击。

玛丽亚·巴巴拉过世后,怅然若失的巴赫原本想立刻离开克滕这个伤心地转往汉堡发展,无奈汉堡教会虽已录用巴赫,却要他先缴一笔为数可观的保证金方可赴任,由是巴赫便打消北往的念头继续留在克滕。1721年12月3日,36岁的巴赫在王子祝福下与女歌唱家安娜·玛格达蕾娜(Anna Magdalena Wilcken,1701—1760)再婚,这段夫唱妇随的姻缘原本可为克滕宫廷尽忠效力,无奈里奥波德王子之妻——安哈特伯尔尼堡的费德利卡公主(Friderica Henriette,Princess of Anhalt-Bernburg,1702—1723)——不仅对音乐毫无兴趣,甚至希望丈夫能与巴赫疏远。因此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当中巴赫只得另觅容才之处,而命中注定要与其相遇的莱比锡(Leipzig)会在此刻成为他音乐生涯最终的依归。

莱比锡时期(Leipzig,1723—1750)

自16世纪始,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的(Cantor zu St.Thomae et Director Musices Lipsiensis)合唱指挥即拥莱比锡城内音乐总监的职权与地位,因此即使在阶层上“合唱指挥”(Kantor)未及“宫廷乐长”(Kapellmeister),然莱比锡的特殊情况使圣托马斯教堂之合唱指挥在日耳曼享有崇高声誉,是许多音乐家竞相争取的职衔。对巴赫而言,莱比锡活络的商业气息提供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法律保障的劳资关系也较毫无条款依循的私人赞助可靠。甚者,此城优良的学术传统及学校教育对巴赫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是丰水沃土,所以虽然申请该职的过程波澜起伏,巴赫仍于1723年春夏之交走马上任,展开他二十七年莱比锡岁月的曲折与辉煌。

巴赫原本就擅长宗教音乐,加上在克滕六年磨炼出的器乐写作技巧,其在莱比锡时期的作品可说是精华集成、气势磅礴,《马太受难曲》即是这一时期的最佳代表。这部涵盖78首乐曲的巨著是巴赫莱比锡前期的心血结晶,初至圣托马斯教堂任职的他新官上任、热情洋溢,几乎将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教会音乐之上,试图为圣托马斯教堂暨学院建立完整的音乐体系。《马太受难曲》的故事据本《圣经·马太福音》第26—27章,主述耶稣受难的过程。巴赫与作词者皮坎徳(Picander,1700—1764)殚精竭虑、耗智损神完成全曲后于1729年4月15日在圣托马斯教堂进行首演,后又分别于1736年和1740年以修订本见世。不过双乐团、双合唱团加上复杂的对位和声,这部大型神剧在当时乏人问津、反应冷淡,未有伯乐能识得此作之不凡与珍贵、前卫与创新,就连巴赫1750年历经中风、全盲离世前莱比锡的议会都只懂得仓促寻找接任人选,浑然未觉其所失去的是不可复返的无双国士、百里之才。直到1829年,浪漫时期的作曲家门德尔松慧眼独具重掘此曲,这块莹玉瑰宝才得以闪发熠熠光华,而巴赫无可取代的圣者之名亦由此奠定。

音乐放大镜

多数的音乐学者认为《马太受难曲》涵盖78首乐曲,然由于对宣叙1.

调(Recitativo)与咏叹调(Aria)是两者一组算一首或分开算两首仍多有争议,因此各个版本的总谱或是录音乐曲编码或有出入,特此说明。

2.《马太受难曲》的作词者皮坎徳学法律出身,时任莱比锡邮政局局长,皮坎徳为其笔名,真名则为克力斯提安·弗里德里希·亨里奇(Christian Friedrich Henrici)。

3.今日所认定《马太受难曲》之首演时间其实仍具诸多疑义,部分音乐学者认为《马太受难曲》的首演日应该落在1727年,特此说明。

4.门德尔松复兴巴赫的过程请见《天阶夜色,小扇流萤:门德尔松与他的〈仲夏夜之梦〉》之文。

附录

《马太受难曲》推荐的录音、录像如下:

1.指挥家伊凡·费雪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与歌唱家马克·帕德穆尔(Mark Padmore,1961—)、彼得·哈维(Peter Harney,1958)等于2012年3月30日至4月1日录制于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Het Concertgebouw Amsterdam)之版本。

2.指挥家卡尔·李希特(Karl Richter,1926—1981)指挥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暨合唱团(Münchener Bach-Orchester),与歌唱家恩斯特·海芬加(Ernst Haefliger,1919—2007)、绮特·恩肯(Kieth Engen,1925—2004)等于1959年由德意志留声机唱片收录之版本〔CD编号:DG 4636352(大花版)〕。

  1. BWV是德文Bach Werke Verzeichnis的缩写,英文为Bach Works Catalogue,即“巴赫作品目录”之意,为世界通行巴赫作品编码之缩写,1950年由德国音乐学家沃夫冈·施密德(Wolfgang Schmieder,1901—1990)编纂启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