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是天才,我玩音乐

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 作者:连纯慧


我是天才,我玩音乐

精灵般的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

导聆曲目:莫扎特《D小调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K466

缘起

在西方音乐史的波涛中承载了无数天分横溢、才华洋洒的作曲家,然而唯独古典时期的莫扎特堪与“天才”二字匹配。他与海顿以及贝多芬并称“维也纳三杰”,并将维也纳古典主义的风格推至前所未见的高峰。自幼即被以“音乐神童”(child prodigy)盛赞的他在欧陆奔波巡演的行旅中接触到丰富多元的音乐流派,且在去芜存菁后树立了后世作曲家难以望其项背、独具优雅线条、丰沛和声以及饱满织度的莫扎特风格。有别于海顿、贝多芬专擅特定乐曲形式的作风,莫扎特的神笔驰骋于当时的各个曲种,可说是无乐不写、无乐不欢,而其在歌剧、钢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室内乐的亮眼表现更可说是鹤立鸡群、独占鳌头。这位天才音乐家在创作上的八面玲珑、面面俱到,在漫长的时间巨流中尚无人能与之匹敌、出之其右。

神童的诞生

莫扎特于1756年出生于萨尔茨堡格特莱德街的一幢公寓中(Salzburg Getreidegasse,格特莱德街或称粮食胡同,该房子1818年后开放参观,即为今日之莫扎特博物馆),他是萨尔茨堡宫廷乐师、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列奥波尔得·莫扎特(Leopold Mozart,1719—1787)与妻子安娜·玛丽亚(Anna Maria Mozart,1720—1778)的幺子。由于与姐姐娜娜(Maria Anna Mozart,小名Nannerl,1751—1829)在极年幼时即展现惊人的音乐天分,所以父亲便苦心孤诣、尽其所能地培植他往职业音乐家的道路发展。根据萨尔茨堡宫廷小号演奏家,亦是莫扎特家族世交夏赫特纳(Johann Andreas Schachtner)的追忆:“莫扎特对声响具有神准的记诵力,而且可以完美试奏,在四五岁时即创作出了生平第一首协奏曲。”列奥波尔得因为察觉小儿子这般得天独厚的天赋,在1762年1月毅然带着姐弟俩前往慕尼黑出道巡演,向世人展示莫扎特家族的音乐才华。他们的初试啼声惊艳四座,琴声所到之处无不令人啧啧称奇。当时奥格斯堡(Augsburg)报纸描述:“小莫扎特的演奏丝毫无稚嫩之气,其气势完全能够媲美一位成熟的音乐家。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各种风格上即兴变化,也可以易如反掌地试奏、伴奏,或者为某段旋律添加数字低音。更神奇的是,即使琴键被布遮盖,这位小男孩依旧能云淡风轻、面不改色地从指尖上流泻出华丽的旋律!”除了音乐长才外,小莫扎特也酷爱数学,他经常疯狂地把算式写满墙上、桌上或者地板上,甚至现今存留的许多乐谱手稿都可寻得其涂鸦算术游戏和数学公式的痕迹。

英伦之旅

莫扎特从未正式拜师学艺,他的创作素材及舞台经验皆来自马不停蹄、披星戴月的旅行生涯。其中1764年4月的英伦之旅对莫扎特影响甚大,亦是他终生难忘的旅程之一。伦敦是作曲家亨德尔呼风唤雨、叱咤风云超过四十载的地方,虽然初抵英国的莫扎特已无缘面见这位作曲界的一代宗师,但处处可听闻亨德尔所留下的不朽名作。原本就喜爱音乐的乔治三世(GeorgeⅢ,George William Frederick,1738—1820)在莫扎特抵达英伦的首日便给予这位音乐神童艰难的键盘试奏,莫扎特不但轻易通过考验,还可如飞檐走壁般任意将考曲变奏延伸。他们一家被邀请至名闻遐迩、美不胜收的瑞尼拉花园(Ranelagh Pleasure Gardens)演出,列奥波尔得也大举宴邀各方爱乐人士私下来听小莫扎特在键盘上的神乎奇技。当时的伦敦音乐界对这位未满10岁的天才既爱又妒、既惊又疑。在这种氛围下,一位爱乐的巴林顿(Daines Barrington,1727—1800)律师受命亲自检视小莫扎特技术与年龄的真伪。他在近身观察以及动用人脉取得莫扎特家族的户籍数据后,在1769年行文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表示此儿童确有过人之禀赋,方稍稍平息了喧嚣沸腾的对小莫扎特年龄的争论。

不过这趟英伦之旅对年幼的莫扎特最大的收获并非赚取名利,而是结识了音乐之父巴赫的小儿子,音乐史上称为“小巴赫”或“伦敦巴赫”的J.C.Bach(1735—1782)。“小巴赫”与莫扎特一见如故、情谊甚笃,莫扎特除了从这位优秀的前辈身上习得意大利式的交响风格外,他俩还经常一起在乔治三世以及夏洛特王后(Queen Charlotte,1744—1818)御前即兴演奏。据传言小巴赫经常让个头还很娇小的莫扎特坐在他双膝上,两人即兴四手联弹超过两个小时,可见其默契之深厚。莫扎特一生行旅无数,然再无一处予他如英伦般的友善与热情,即使他日后的短暂生命再与英国无缘,但这儿的一切美好俨然是他自身音乐历程中最难舍的依归。

南往意大利

1769年冬,当时已小有名气却尚未能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站稳脚跟的莫扎特被父亲速速安排前往意大利旅行。他一方面希望即将长大的莫扎特能最后把握住让世人惊艳的“神童”风采,一方面也想尽早让莫扎特接触原汁原味的意大利风格。一如往昔,莫扎特在旅途中四处演奏,也获得了广泛的赞叹与喝彩。在米兰,他得到了为冬季嘉年华创作歌剧的机会;在波隆那(Bologna),他结识了18世纪重要的理论家兼作曲家帕德瑞·马丁尼(Padre Martini,1706—1784);在罗马(Rome),莫扎特有机会在西斯廷礼拜堂(Sistine Chapel)听到作曲家阿雷格里(Gregorio Allegri,1582—1652)繁复且正统的合唱作品《求主垂怜经》(Miserere),他又不可思议地仅凭着对声音的惊人记忆在回到歇脚处后完整地将《求主垂怜经》的总谱记录下来。罗马教会的乐曲有不可外泄的传统,然当时让罗马人哗然的并非莫扎特此举对教廷的亵渎,而是他令人瞠目结舌的听力与记忆力。缘于此,莫扎特于1770年6月26日从教皇克莱门特九世(Pope ClementⅨ)手中接下“金马刺勋章”(Order of The GoldenSpur)。在莫扎特之前得过此荣耀的音乐家只有意大利歌剧改革者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和迪特斯朵夫(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1739—1799)两人,而莫扎特获此殊荣时不仅年纪较前辈们年轻许多,更被加封“骑士”(knight)而晋升至贵族阶层。

关于西斯廷礼拜堂

西斯廷礼拜堂(Sistine Chapel),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1564)设计,遴选教宗的地方,紧邻圣伯多禄大殿,以穹顶的《创世纪》画作和壁画《最后的审判》闻名。

无奈离乡、乐都闯荡

即使青年时期的莫扎特闻名欧陆,故乡萨尔茨堡并未能全然接纳他。1772年春天,支持莫扎特父子的史拉顿巴赫大主教(Sigismund von Schratenbach,1698—1771)过世,继位的可罗瑞多(Hieronymus von Colloredo,1732—1812)主教厌恶风头过盛的莫扎特父子,也对个头矮小的人有歧视,因而公开污蔑莫扎特的音乐长才。终于在一次可罗瑞多主教与列奥波尔得的争执之后,莫扎特愤然离开萨尔茨堡,对家乡失望的他再度动身前往慕尼黑、曼海姆〔Mannheim,音乐史上重要的Mannheim School(曼海姆乐派)的所在地〕与巴黎。然而这段行旅注定将以艰难与悲伤收场,才华洋溢、天资聪颖的莫扎特非但无法在任何一地谋得长久稳定的职务,还在1778年7月3日落脚巴黎的途中失去了母亲。而他与女歌手韦伯(Aloysia Weber,1760—1839)的恋情亦无疾而终,只得黯然落寞地回到他眼中愚蠢又无趣的家乡萨尔茨堡。

莫扎特再次踏上维也纳之途已是25岁以后的事,他此时事业小露曙光,乐谱出版、音乐会以及教学皆有所成。当他毅然与可罗瑞多主教决裂之际,女歌手韦伯的母亲收留了莫扎特,而莫扎特后来也不顾父亲列奥波尔得的极力反对,娶了她的另一个女儿康斯坦泽·韦伯(Constanze Weber,1762—1842)为妻。彼时莫扎特的德语歌剧《后宫诱逃》(The Abduction from the Seraglio;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在其婚礼前首演并大获成功(1782年7月16日),连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都称赞莫扎特此作让“其他东西相形见绌”。因而此刻的莫扎特坚信自己前途光明、未来灿烂,并即将在维也纳人的热情掌声中攀向音乐事业的高峰。未料即使格鲁克1787年11月15日辞世后,莫扎特接替他的大位,成为具有稳定收入的维也纳宫廷作曲家,然不擅理财、挥霍无度、夜夜笙歌、灯红酒绿的生活仍使他举债度日。神童光环已经远离,而后维也纳的风光岁月亦近结束,三十多岁的莫扎特虽然依旧文思泉涌、才华横溢,现实的残忍与窘迫还是将他逼入绝境,让他时时刻刻为金钱担忧烦心。

天才之死

莫扎特之死在音乐史上一直是个神秘谜团,而他为当时的宫廷乐长萨列里所毒杀的说法更是许多古典乐迷百年来沸扬不止的话题。原来彼时的皇帝约瑟夫二世热爱音乐文艺,大量录用来自意大利的音乐家,也在宫廷里豢养专门演出意大利歌剧的歌者与乐团。是故自莫扎特旋风后,维也纳的音乐圈便自成两派:一派是来自歌剧发源地、以宫廷乐长萨列里(Antonio Salieri,1750—1825)为首的意大利音乐家们;另一派则是欲巩固发扬本土德文歌剧,如莫扎特之流的作曲家们。道不同原本就难以为谋,加上莫扎特当时写给列奥波尔得的信中对萨列里多有抱怨,因此在莫扎特辞世后,关于这位音乐天才是被妒火中烧的萨列里所杀害的谣言满城风雨、甚嚣尘上,连德国浪漫先锋、亦是莫扎特姻亲的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都因此断然拒绝与萨列里来往。

不过,若从史实的观点来看,萨列里应是被过多的想象及后世量产的小说与戏剧污名栽赃,因为即便瑜亮情结使得两人的相处多有嫌隙,孤儿出身而后依靠孜矻努力当上乐长的萨列里其实与莫扎特在音乐上亦敌亦友,他们互相竞争也彼此支持,宫廷地位高出莫扎特许多的萨列里甚至多次演出莫扎特的作品,而《魔笛》(Te Magic Flute;Die Zauberföte)首演时在观众席不时拍案叫绝的也是这位为皇帝所倚重的御用音乐家。此外,因为自己出身悲苦凄凉,习乐的路程亦艰辛克难,萨列里成名后提携后进不遗余力,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甚至莫扎特的遗腹子弗朗兹·莫扎特(Franz Mozart,1791—1844)都出自其门,所以妄判他杀人实有失厚道公允。幸好1983年至1984年间研究莫扎特死因的权威医师彼得·戴维斯(Peter Davis)提出报告说明莫扎特是受到一种链球菌感染,之后引发肾衰竭而亡;1994年科学记者乔西·格劳西亚斯(Josie Glausiusz)亦曾在《探索者》(Discovery)撰文阐述莫扎特应是殁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此类研究虽仍具争议,却为可能无辜受诬的萨列里洗脱了两百余年的冤屈。

萨列里放大镜

俄国作家亚历山大·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1799—1837)1831年所写的《莫扎特与萨列里》(Mozart and Salieri)、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1897年根据普希金小说而作的同名歌剧,以及捷克导演米洛斯·佛曼(Milos Forman,1932—)1984年执导的电影《莫扎特传》(Amadeus)皆把莫扎特的死因归咎于萨列里,大肆渲染其邪恶与妒忌。

幽暗琴音

《D小调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完成于莫扎特定居维也纳四载后的1785年,此时的作曲家虽然看似事业得意、名声响亮,实则隐隐感知财务的吃紧与生存之危机。对营生的束手无策,对命运的惶恐不安,以及对创作的殚精竭虑使其在19首以大调(Major)谱写的钢琴协奏曲后骤然转用恐怖阴沉的D小调当作谱曲的基底,展开如命运滚轮、冤魂索命,却又掺杂滑稽谐谑、丑角愚人般的嘲讽乐音。这首钢琴协奏曲于1785年2月11日在改建成音乐厅的维也纳梅尔古波俱乐部(Mehlgrube Casino)首演后不仅在当时广获好评,在往后的音乐史上甚至有贝多芬、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胡梅尔(Johann Nepomuk Hummel,1778—1837)、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1866—1924)、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1819—1896)等为其力撰装饰奏(Cadenza)。贝多芬甚至还将此首协奏曲开头的低音动机化运至其著名的《狄亚贝利变奏曲》(Diabelli Variations,Op.120)当中,以表对莫扎特的崇拜与敬意。然而,彩云易散、琉璃不坚,莫扎特在世时从未披戴过名实相符的荣耀勋章,他只是上帝让世人奢华一瞥的璀璨——瞬闪,瞬息。

关于作品

1.莫扎特一生写了27首钢琴协奏曲,唯有第20号和第24号(Piano Concerto No.24 in C minor,K491)以小调写作,其余25首皆以大调行笔。其中又以今日所听之20号至为阴森悚然,仿若其感知命运逼迫最贴切的钢琴曲目。

2.贝多芬对莫扎特《D小调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极为推崇,并自谦﹕“我的笔下流淌不出如此美丽的音乐!”而根据指挥家兼钢琴家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1942—)的说法,这首色彩特殊的钢琴协奏曲是斯大林(Joseph Stalin,1878—1953)的最爱。

附录

本曲目《D小调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推荐的录音、录像如下:

1.钢琴家兼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与英国室内乐团(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合作,自身指挥兼弹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之版本。

2.钢琴家玛莉亚·皮耶丝(Maria João Pires,1944—)与指挥家皮耶·布列兹(Pierre Boulez,1925—),及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于2003年5月1日葡萄牙里斯本(欧洲音乐会)合作演出之现场录像。录制的地点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遗产的里斯本贝伦区杰洛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Lisbon)。

  1. 莫扎特作品编号K或KV是德文Köchel Verzeichnis的缩写,即英文之Köchel catalogue,中文之克歇尔目录。克歇尔(Ludwig Riter von Köchel,1800—1877)系奥地利音乐学者、作家兼出版商,因替莫扎特编序作品而名留青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