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

禅林妙言集 作者:张培锋


《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

[唐]灵佑[1]

1.百丈云:“汝拨炉中有火否?”师拨之云:“无火。”百丈躬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云:“汝道无,这个聻[2]。”师由是发悟礼谢,陈其所解。百丈云:“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3]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4]已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5]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

【注释】

[1]灵佑(771~853):福州长溪(福建霞浦县南)人,唐代著名禅僧,沩仰宗的创始人。十五岁出家,在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曾经先后遇到寒山、拾得,后得法于百丈怀海禅师,顿悟诸佛本怀。灵佑圆寂后,其弟子仰山慧寂继承他的学说并及其大成,世称沩仰宗。沩仰宗风为方圆默契,将主观与客观世界分为三种生,即想生、相生、流注生,并全部否定,只有直视而伏断之,才能证得圆明之智而达自在之境。另外,沩仰宗还继承了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禅师“理事如如”的观点,认为万物、有情,都具有佛性,人若能明心见性,即可成佛。《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郭凝之等编。

[2]聻(nǐ):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哩”。

[3]出自《法华经通义》。

[4]省(xǐng):醒悟,理解。

[5]出自《大光明藏》,五祖提多迦尊者说偈曰:“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

2.夫道人之心,质[1]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2]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时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师云:“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3]习气[4],未能顿净,须教渠[5]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始得。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6]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注释】

[1]质:质朴,朴实。

[2]澹泞(dànnìng):水清且深的样子。白居易《送客回晚兴》:“参差乱山出,澹泞平江静。”

[3]旷劫:旷,久远。劫,很长的时间单位。指遥远的过去。《碧岩录》:“心有也,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刹那而登妙觉。”

[4]习气:指烦恼在心中接续不断形成的余习。《大智度论》:“烦恼习者名烦恼残气,若身业、口业不随智慧,似从烦恼起,不知他心者,见其所起,生不净心;是非实烦恼,久习烦恼,故起如是业,譬如久锁脚人,卒得解脱,行时虽无有锁,犹有习在。”

[5]渠:第三人称代词,他。

[6]体露:物体全然显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