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

北魏士人迁徙与文学演进(精) 作者:柏俊才 著


自序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落建立的政权。拓跋氏是鲜卑族中位于东北的一支,“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1)。相传为黄帝之子昌意之后,居住在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的嘎仙洞,以游牧为生,在不断的南迁中逐渐发展壮大。西晋建兴三年(315),猗卢被西晋封为代王,后为前秦所灭。北魏登国元年(386),拓跋珪利用前秦淝水之战失败的间隙,联合旧部复国,史称北魏。永熙三年(534),在经历尔朱荣之乱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从此“北魏”这个称号便不复存在了。

从历史层面而言,北魏存在了一百四十九年,是北朝历时最长的王朝。若要探究北魏文学的起止,则需仔细斟酌。在现有学术研究中,从未有学人给北魏文学确定明确界限。周建江先生在《北朝文学史》中说:“如果加上北魏前身‘代’国(338—376),北魏的历史应该是186年。”(2)在谈及北魏文学分期时,周建江先生有“前半个世纪”“之后的五十年”“再之后的近五十年”的说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建江先生是将北魏文学等同于北魏历史,换句话说,北魏文学与历史的时间起止是等同的。高人雄先生认为北魏文学“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灭后燕、进兵中原开始”(3),事实上是从北魏开国历史算起。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值得商榷。

在讨论北魏文学时,我们必须明白,北魏文学实质上就是以拓跋鲜卑文学为主体、融合其他各民族文学发展演化的历史。因此,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拓跋鲜卑文学的本源,然后再看它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变迁。拓跋鲜卑文学与汉族文学一样,始于神话传说。就《魏书·序纪》来看,拓跋鲜卑最早的文学是“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4)的歌谣。这十四个字是什么意思?李开元、管芙蓉二先生诠释云:“这首短诗告诉我们,鲜卑族在进入匈奴故地时,还处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女子寻找男子做配偶,孩子归父亲所有。女子对孩子没有所有权,也不承担抚养和教育的任务与责任。”(5)这其实是对这首歌谣的误读。关于这首歌谣,《魏书·序纪》中有美妙的传说:“初,圣武帝尝率数万骑田于山泽,欻见辎自天而下。既至,见美妇人,侍卫甚盛。帝异而问之,对曰:‘我,天女也,受命相偶。’遂同寝宿。旦,请还,曰:‘明年周时,复会此处。’言终而别,去如风雨。及期,帝至先所田处,果复相见。天女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善养视之。子孙相承,当世为帝王。’语讫而去。子即始祖也。故时人谚曰:‘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6)诘汾皇帝的皇后为天女,故曰“无妇家”;力微皇帝的母亲是天女,故曰“无舅家”。这个美妙的神话故事是发生在诘汾率众南迁之时,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力微卒于西晋元康元年(291),享年104岁,则其生于东汉中平五年(188),这则歌谣大约流传于此年,这就是拓跋鲜卑民族文学的开始。

北魏历史终结于永熙三年(534),若以此年来划定北魏文学的最后界限,似乎不妥。因为此时北魏后期成长起来的一代文学家正是文坛的主力,此年温子昇四十岁,邢邵三十九岁,魏收二十九岁,阳休之二十六岁等,他们主宰着北朝文坛,大量的文学作品亦在此时创作出来,若此时戛然而止似乎难以令人接受。故而笔者主张将北魏文学的下限顺延至西魏大统十三年(547),此年温子昇卒,此前裴伯茂、李谐、邢昕已卒,邢邵已进入暮年,魏收专注修《魏书》,北魏后期成长起来的文学家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新一代文学家诸如颜之推等人已在文坛崭露头角,标志着文学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由此可以看出,北魏文学跨度为三百六十年左右,远远超出了北魏历史年轮。那么,北魏文学的风貌如何呢?《北史·文苑传》对此有精辟的评述:

洎乎有魏,定鼎沙朔。南包河、淮,西吞关、陇。当时之士,有许谦、崔宏、宏子浩、高允、高闾、游雅等,先后之间,声实俱茂,词义典正,有永嘉之遗烈焉。及太和在运,锐情文学,固以颉颃汉彻,跨蹑曹丕,气韵高远,艳藻独构。衣冠仰止,咸慕新风,律调颇殊,曲度遂改。辞罕泉源,言多胸臆,润古雕今,有所未遇。是故雅言丽则之奇,绮合绣联之美,眇历岁年,未闻独得。既而陈郡袁翻、河内常景,晚拔畴类,稍革其风。及明皇御历,文雅大盛,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也?于时陈郡袁翻、翻弟跃、河东裴敬宪、弟庄伯、庄伯族弟伯茂、范阳卢观、弟仲宣、顿丘李谐、勃海高肃、河间邢臧、赵国李骞,雕琢琼瑶,刻削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乐安孙彦举、济阴温子昇,并自孤寒,郁然特起。咸能综采繁缛,兴属清华。比于建安之徐、陈、应、刘,元康之潘、张、左、束,各一时也。(7)

这段文字从魏初、太和年间、孝明帝朝三个时期,对北魏文学进行了简要评述,基本上符合北魏文学发展的实际。然而遗憾的是,这段文字的评论仅限于诗歌,对北魏数量最为庞大的散文不置一词。同时,对北魏久负盛名的郦道元《水经注》和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只字未提,故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若从流传至今的作品来看,北魏文学的数量是非常丰硕的。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与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所录,诗歌一百四十五首,散文一千三百六十七篇。这些作品是战争时代的产物:“中州板荡,戎狄交侵,僭伪相属,士民涂炭,故文章黜焉。其潜思于战争之间,挥翰于锋镝之下,亦往往而间出矣……然皆迫于仓卒,牵于战争。章奏符檄,则粲然可观;体物缘情,则寂寥于世。非其才有优劣,时运然也。”(8)由于战争的原因,北魏文学成就主要在于“章奏符檄”,而不在于“体物缘情”。因此,现存北魏文学,诗歌多为谚语、歌谣、乐府诗、仙道诗、酬答诗之什,散文多为诏、令、策、表、教、书之篇。此外,还有郦道元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撰成的《水经注》,杨衒之重游洛阳而写成的《洛阳伽蓝记》,平齐民刘孝标南归后撰成的《世说新语注》。这些作品很难与普遍流行的纯文学相提并论,但作为北朝时间跨度最长的王朝,其文学现象是值得关注的。

北魏文学研究主要散见在各种文学史中,大多是只言片语。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在论及北魏文学时说:“北朝文坛的复兴,实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之后。在此之前,‘稍僭华风’的太武帝时代,崔浩、高允等人的创作,使荒芜的文坛显现转机,他们堪称北朝文学的先驱。”(9)袁行霈先生仅提及崔浩、高允二位文学家的名字,文学作品仅全文收录温子昇《捣衣诗》,而且没有明确揭橥“北魏文学”。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云:“北魏初期的文章,较之十六国时代确实大为逊色……北方文学的正式兴起始于魏孝文帝元宏即位以后。”(10)曹著与袁著对北魏文学的评价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曹著第一次标出“北魏文学”,可以看作是文学理念的一次新变。介绍到的北魏文学家队伍亦有所扩大,提及崔浩、高允、段承根、张渊、元宏、元勰、王肃等十六人,节录诗歌十二篇、赋一篇、《水经注》一部。周建江《北朝文学史》对北魏文学论述较详:“北魏文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北魏朝的前半个世纪……军国文章是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后的五十年……有一些吟咏心性的作品问世……再之后的近五十年……北魏文学进入全盛期,出现了大作家、大作品,丝毫不逊色于南朝梁文学。”(11)虽然周建江先生用了“前半个世纪”“之后的五十年”“再之后的近五十年”这样的提法,实质上与曹著、袁著观点一致,即魏孝文帝元宏即位之后是北魏文学的全盛期。介绍到的文学家有孝文帝、元苌、元辉业、元熙、张渊、程骏、韩延之、刘昶、胡叟、段承根、宗钦、高允、许谦等二十六人,诗、赋、文章四十六篇,文学作品及作家队伍略有扩大。李开元、管芙蓉《北魏文学简史》是迄今惟一的北魏文学史,该书认为北魏文学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刻地反映着时代的变迁”,“紧密地结合政治斗争,为社会的政治服务”,“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民族特点”,“康健、清新、高亢、激越、质朴、真挚、热情、奔放”(12)四个特点,对北魏文学的介绍是诸种文学史中最为详尽的。

在目前出版的两部北朝文学研究专著中,部分论及北魏文学。高人雄《北朝民族文学叙论》(13)第五章对拓跋鲜卑散文、诗赋、碑志进行了分析,疏于简略。卢有泉《北朝诗歌研究》第二章“北朝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分析了“从平城到洛阳——北魏诗坛”(14),亦有过于简单之阙。

北魏文学研究的专篇论文,据中国知网著录,仅二十八篇。其中,直接研究北魏文学的论文仅十篇。曹道衡《论北魏诗歌的发展》对北魏诗歌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概括,并指出“在典章制度以及学风丕变之际,士大夫们对南朝文学更是热心仿效”(15)。马立军《北魏诗歌研究三题》(16)在对北魏现存诗歌甄别的基础上勾勒诗歌发展轨迹,并分析了刚健、乐观、质实的诗歌风貌。李清霖《民族融合视阈下的北魏诗歌》(17)在民族融合的情境下,对北魏乐府诗、文人诗,以及民歌与谣谚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周建江《北魏皇室文学述论》将北魏皇室文学分为前后二期,认为前期“以政治文章为主体……基本没有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文学”,后期“是在孝文帝时期才走上了自觉的阶段,产生了一些可读颂的作品”(18),皇室文学成就总体上是很有限的。张泉《北魏行人的文学表现》着重探索北魏行人的文学成就,认为他们出使南朝,学习南朝优秀的文化,而其创作则“表现出比较独立的北方品格”(19)。贺玉萍《北魏洛阳时期“说唱文学”成熟期考》研究了北魏故事变相画的成就,并称“北魏洛阳说唱艺术与说唱文学形式完备且大体成熟”(20)。徐中原、陈娟《北魏初期散文述略》认为北魏初期散文是“清一色的军国文翰,篇章短小,文风质朴,主题无外乎战争和建国”(21)。笔者《孝文帝与北魏后期多民族文学的繁荣》(22)《北魏河北地区的文学繁荣》(23)《北魏书信体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多元风格》(24)三篇文章,对北魏书信体散文、河北地区文学、孝文帝文学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其余十八篇是从文学的外部因素来研究北魏文学,如笔者《北魏前期的文化政策与文学精神》(25)《平城时期的文化交融与北魏文学的复苏》(26)两篇文章,以及袁济喜、李俊《论北魏后期两代士人文学旨趣》(27)、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28)、金前文《北魏后期儒释道三教的发展及其对文学的影响》(29)《拓跋氏的文化心态与北魏前期的文学发展》(30)《经学的接受与北魏皇族的文学创作》(31)等文章从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层面展开研究,富有开创意义;王勇《北魏文学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及其对隋唐文学的影响》(32)、陈未鹏《论北魏文学对南朝文学的接受》(33)、杨晓斌《北魏、北齐对初唐文学的影响——从王绩、王勃诗歌创作谈起》(34)、张泽咸《试论五胡诸国和北魏前期文学》(35)等论文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研究北魏文学,拓展了研究的范围;林莎、王佃春《孝文帝在北魏文学进程中的作用》(36),金前文《孝文帝与北魏后期的文学的发展》(37),宋燕鹏《北魏洛阳时期文学风气的外在表现》(38),宋燕鹏、吴克燕《论北魏后期的文学活动》(39),王丽珍、李建栋《论北魏初创阶段代北士人的境遇及其文学发展状况》(40)等文从孝文帝或士人活动的角度切入,为北魏文学的研究开拓了更大的空间。

从整体看,北魏文学的研究成果不多,而且只是仅有的几个片段,很难勾勒出北魏文学的全貌。如果据此来给北魏文学以总体评价,则难免偏颇。那么,为什么学术界热衷于从文学外部因素去研究北魏文学,而不直接切入主题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北魏缺少文学大家,以及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品。或者可以说,北魏文学整体上成就不高。如果仍然去探究其思想或艺术成就,就会觉得价值或意义不大,结论也很难令人信服。因此,目前的北魏文学研究,其症结并不在于成果少,而是缺少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如果能够从一个角度切入,以此带动整个北魏文学研究,则是最好不过的抉择了。笔者以为拓跋鲜卑不断南迁,士人亦随之迁徙。若以此为突破口,或许有可喜的结论。


(1) 《魏书》卷一,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2) 周建江《北朝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9页。

(3) 高人雄《北朝民族文学叙论》,中华书局,2011年,第132页。

(4) 《魏书》卷一,第3页。

(5) 李开元、管芙蓉《北魏文学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页。

(6) 《魏书》卷一,第2-3页。

(7) 《北史》卷八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2779页。

(8) 《周书》卷四一,中华书局,1971年,第743页。

(9)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8页。

(10)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87—292页。

(11) 周建江《北朝文学史》,第71页。

(12) 李开元、管芙蓉《北魏文学简史》,第3页。

(13) 高人雄《北朝民族文学叙论》,第130—196页。

(14) 卢有泉《北朝诗歌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71页。

(15) 曹道衡《论北魏诗歌的发展》,《文史知识》1990年第3期。

(16) 马立军《北魏诗歌研究三题》,宁夏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张迎胜教授,中国知网。

(17) 李清霖《民族融合视阈下的北魏诗歌》,广西民族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杨宁宁教授,中国知网。

(18) 周建江《北魏皇室文学述论》,《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19) 张泉《北魏行人的文学表现》,《福建论坛》2002年第3期。

(20) 贺玉萍《北魏洛阳时期“说唱文学”成熟期考》,《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1) 徐中原、陈娟《北魏初期散文述略》,《现代语文》2008年第3期。

(22) 柏俊才《孝文帝与北魏后期多民族文学的繁荣》,《民族文学研究》2016年第5期。

(23) 柏俊才《北魏河北地区的文学繁荣》,《华中学术》2017年第4期。

(24) 柏俊才《北魏书信体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多元风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25) 柏俊才《北魏前期的文化政策与文学精神》,《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6) 柏俊才《平城时期的文化交融与北魏文学的复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27) 袁济喜、李俊《论北魏后期两代士人文学旨趣》,《求是学刊》2011年第2期。

(28) 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西北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韩理洲。本论文201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29) 金前文《北魏后期儒释道三教的发展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渝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0) 金前文《拓跋氏的文化心态与北魏前期的文学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31) 金前文《经学的接受与北魏皇族的文学创作》,《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2) 王勇《北魏文学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及其对隋唐文学的影响》,《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3) 陈未鹏《论北魏文学对南朝文学的接受》,《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4) 杨晓斌《北魏、北齐对初唐文学的影响——从王绩、王勃诗歌创作谈起》,《河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35) 张泽咸《试论五胡诸国和北魏前期文学》,《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6) 林莎、王佃春《孝文帝在北魏文学进程中的作用》,《岱宗学刊》2006年第3期。

(37) 金前文《孝文帝与北魏后期的文学的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8) 宋燕鹏《北魏洛阳时期文学风气的外在表现》,《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9) 宋燕鹏、吴克燕《论北魏后期的文学活动》,《兰台世界》2008年第13期。

(40) 王丽珍、李建栋《论北魏初创阶段代北士人的境遇及其文学发展状况》,《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