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好饭不怕晚,一顿永流传

唯心有物王阳明正传 作者:赵家三郎 著


第四章 好饭不怕晚,一顿永流传

实习生的美好时代

经过两次落第,王阳明以二甲第七人全国第十名的优异成绩,观政工部。也就是到建设部实习,经过岗位轮换之后,方授予正式官职。工部不是实权最大的,但它是历朝历代最有钱的,有古今第一肥缺之称号。明朝工部掌管国家各项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修桥铺路、植树造林、挖坑刨坟,都归工部管。

上任伊始,上级委派王阳明一个重要工作,为威宁伯王越建造坟墓。

王越,字世昌,大名府浚县(今河南省鹤壁市)人,明代宗景泰二年进士。且说王越极具传奇色彩,殿试时,突然刮起大风,王越辛辛苦苦答完的卷子被风刮跑了。放眼殿试贡士,只有他一人卷子不见了。王越当场哇哇大哭,考官又给了他一张纸,他是那次殿试最后一个交卷的。金榜一出,位列三甲第七人,全国第八十五名,这并不传奇。几年后,朝鲜使臣进贡,传奇的事儿来了。朝臣一听朝鲜使者把贡品说得挺邪乎,打开一看,所有人都震惊了,竟是当年殿试王越被大风刮跑的卷子。君臣心照不宣,王越必是一人物,后岁果然没令全国人民失望。成化年间,蒙古人多有骚扰边境,王越出任提督军务,官至兵部尚书,控制延绥、宁夏、甘肃三边,为帝国守护西大门。

今余姚市王阳明故居掠影

王越成绩显著,战绩优良,不说威震天下,至少有一定建树。生平经历大小好几百场战役,多有斩获,最具代表性的是成化十六年(1480年)大明帝国对外用兵,征讨鞑靼亦思马因部。总兵保国公朱永、监军汪直,兵部尚书王越率队出发。王越部抵达威宁海子,直捣敌巢,杀了个昏天暗地,斩首四百三十七人,缴获牛羊等战略物资六七千数。偷袭成功,班师回朝,人家鞑靼不干了,他们也不傻,经常派兵骚扰边境,以此报仇。次年二月,王越再次出击,斩一百二十余人,缴获战马七百匹,三月份班师回朝,受到了朝廷特别优待。弘治十一年,也就是在王阳明考试的前一年,王越在军营中去世。朱佑樘非常伤心,特命工部给王越建造一座气派的大坟墓,以示恩宠。

王阳明刚一到岗,组织上便派给他这么一个大活,能为帝国军事重臣建造坟墓,甚感荣耀。看着规模较大的坟地,王阳明心潮起伏,泛起了对民族英雄的无比敬仰。建造坟墓对工作能力突出的王阳明来说不算事儿。他对工程进度一丝不苟,闲暇之余,搞大型体操演练。新官上任三把火,几把火下来烧得工匠们体无完肤。对于工人们,王阳明采用了“什伍法”,把工匠役夫用科学方法有效地组织起来,便于调动和管理。“什伍法”古已有之,是用来练兵的。春秋时期,齐国丞相管仲把“什伍法”发挥到了极致,建立了一支强大军队助齐称霸。王阳明学习过很多军事思想,今天派上了用场,演练之后大呼过瘾。这还不算完,工匠们刚歇一会儿,王大人又开始抽风,组织工匠们演练八阵图。据说是诸葛亮研究出来的一种阵法,以乱石堆砌在险要隘口,可挡十万精兵,空投的不在此范围。

指挥是一种艺术,尤其军事指挥,关乎到千军万马的性命和国家的命运,不可不察。在满朝武官好勇斗狠意气用事的时候,王阳明已然开始了他的军事准备,所谓技多不压身,指不定什么时候你的所学会有所用。十七年后,王阳明今日所学将派上用场,一颗军事彗星以耀眼的光芒划过帝国的夜空。

王越坟墓建好,王阳明的工作结束了。他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王家人。王家人要给他拿点路费,聊表心意。王阳明拒绝了,工作乃分内之事,朝廷有俸禄,况且刚上任就收钱不太合适吧!关键王阳明不是那样的人,从小衣食无忧,钱财对他缺乏吸引力。王家人最后决定把王越生前的佩剑送给王阳明,王越的遗志,宝剑赠英雄,不深埋黄泉,当留在人世,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王阳明欣然接受了,但愿能用手中这把剑承传威宁伯遗志,建功立业。不用着急,若干年后他也是伯爵。明朝有三位著名伯爵,分别是靖远伯王骥、威宁伯王越和新建伯王守仁。三位伯爵有三个明显特点,都以戡乱发迹,都是伯爵,都姓王。

王阳明圆满完成工作,拿着宝剑,回到京城。

此时,一颗彗星悄悄地出现在北京的夜空。

《陈言边务疏》合理不合适

今天我们看月食、日食、彗星明白那是天文现象,是宇宙天体的正常运转,在当时出现一次天文奇观非常了不得,统治阶级将其当成上天之预警。皇帝写罪己诏,装模作样地骂自己一顿。当时西北边疆,蒙古小王子多有袭扰——这个困扰朱佑樘一辈子的问题后来竟然被他那个爱玩的儿子朱厚照搞定了,朱佑樘向广大朝臣征求意见,议西北边务。命令一出,大臣们纷纷上书言事。像这种事儿经常会有,皇上假意言事,大臣们假意上书,彼此心照不宣,因为边患骚扰时有发生,对明帝国构不成威胁,习以为常了。王阳明也跟着凑了回热闹,但他是认真的,热血青年以报效祖国之宏愿,上了一封《陈言边务疏》。全文三千五百言,文章结构总分总,条理清晰,观点鲜明。

王阳明针对当时的国防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八条合理化建议。

第一,储备人才,以备急用

开篇一段客套话后,然后直入主题,一语切中国防要害,精兵不缺,只缺良将,一旦敌人突破防线,何人可以御之?当年宗泽、岳飞、韩世忠尚不能止金人侵袭,何况帝国今日没有能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将才。今之武举仅可以得骑射搏击之士,而不足以收韬略统驭之才。王阳明建议培养帅才,而不是录取一些打手。另外,兵部干部要下基层,上前线,形成有效轮换机制,坐在指挥部里喝茶水看地图,谁都能干。

第二,尽弃前嫌,唯才是举

文中指出很多武将因为作风问题被罢免。王阳明替他们鸣不平,当年吴起杀妻求将,时人强烈鄙视之,最后他终成名将。陈平贪财受贿,还是一代谋臣。就连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管仲,也曾临阵脱逃过。所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武将原本大老粗,让他们天天之乎者也,还能打仗吗?国家用人之际,罢免军事干部要特别慎重。被摈弃之久,必且悔艾前非,以思奋励,能让他们戴罪立功最好。

第三,裁军省费,犒赏边士

王阳明指出边疆与京城兵力部署失衡,边疆少,京城多。边疆士兵待遇低、京城士兵待遇好,本末倒置了。敌人一来,戍边士卒也想干一场,可是人不够,唯有被动防守。时间一长,问题非常严重,敌人一来他们就跑,但凡有点军功,打破脑袋争抢。兵贵精不贵多,裁掉一部分京军,把费用放在戍边士卒身上,一来省钱,二来便于调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闲时屯田,节省给养

针对京畿戍卫部队,王阳明建议让他们种地,自给自足,减少从地方向京师运粮的费用。帝国西北、东北皆有部队驻守,不发生“土木堡之变”京师戍卫部队就派不上用场。短时间内来看,蒙古强大的可能不存在。所以,京师戍卫部队需要屯田种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五,行法振威,加强军纪

目前帝国军队最大的纪律问题是士兵怕死,一听说打仗,跑得比谁都快,也难怪,他们体质比普通人好些。没有严明的纪律焉能振疲散之卒,而摧方强之虏。不然,虽有百万之众,徒以虚国劳民,亦无所用也。

第六,激励士气,加强教育

王阳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士兵毫无斗志?因为被杀的反正不是他的爹妈、他的兄弟姐妹,所以毫不关心。能在战场上活下来拿粮饷才是最重要的。基于此,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吴起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士卒乐意为其死。我们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多放抗战片,夸大敌虏之残忍。最好能让士兵咬牙切齿,一见到敌人跟见到杀父仇人似的拼了命往上冲。如此,兵势日张,士气日奋,区区丑虏之兵力焉能顶住天朝虎狼之师。

第七,以资诱敌,主动出击

这条军事建议,最有营养,最具杀伤力。

王阳明通过分析总结出,我方部队之所以疲于奔命,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是因为我们没让敌人知道疼。换言之,是我们做家长的太惯着孩子了,长久下去,孩子打爹骂娘,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兵法有云“欲要取之,必先与之”,敌人也深谙此道。所以他们出精锐之师来边界挑战,采用大肆抢掠或者弃牛马物资假装逃跑,诱我军出战等一系列方法,旨在试探我军虚实。我们一直按兵不动,谴责再谴责,反而助长了敌虏气焰。是以我军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咱们也来个试探诱敌,瞅准机会,主动出击,往死里揍他们一顿。只要他们舍得死,咱们就舍得埋,让敌虏知道我们不仅会吟诗作对,还会杀人灭口。

第八,固守城池,以逸待劳

上面所有的意见,要在这条巩固的情况下才得以实施贯彻,这条便是守好大门。中国工于自守,胡虏长于野战,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犯不上。我们先守住城池再研究其他的。然而,如何去守自有方法。我们不要抱残守缺,要以守转攻。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成熟的那一天,以坚破虚,以锐攻钝。所谓胜于万全,立于不败之地。

朱佑樘本意让群臣走个过场,明白事儿的大人们随便写了两句便交上去,可是王阳明却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写了这封奏疏。《陈言边务疏》上去后,并未引起朝野震动。道理大家都明白,有具体操作的方法吗?我们要的不是战略,而是战术。虽没引起轰动,但朝臣心里都有一个共识——王阳明这小伙子行!特别引起了时任河南布政使(河南省省长)王琼的高度重视。二十年后,他们将联手戡乱。

《陈言边务疏》出自新科进士王阳明手笔,小伙子不简单,有前途,就是有点年轻气盛,需要下放基层历练。奏疏一上去,任命下来了,组织上对他工作能力表示高度认可,对他的工作态度表示非常赞扬,正式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一职,这标志着王阳明的政治生涯真正开始了。

这一年,他二十九岁。

智商低,伤不起

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正六品,主管云南省司法案件。但他并不用去云南,只是在北京的刑部分管来自云南的案件。组织上派他去直隶、淮安等府下地方锻炼,会同当地的巡按御使处理审决重囚。王阳明打好行囊,欣然前往淮安府,治所在今江苏省淮安市。王阳明到了那里享受上宾待遇,地方要员敬而有嘉。别看岁数不大,官阶小,但狗尿苔长在金銮殿上,好歹人家是京官,两榜进士出身,工作在帝国政治中心,保不齐是未来的封疆大吏。同志们,好生伺候着吧!

当地官员明白这个道理,不与王阳明争,所有案件决断均由他拍板。王阳明毫不客气,过了一把当领导的瘾。到府伊始,即刻展开工作,经过重新查看卷宗,他发现了很多冤假错案。有张冠李戴的、有屈打成招的、有入狱不判的,更有死刑不执行的。看到这些卷宗,王阳明怒了!拍桌子、瞪眼睛、骂娘那不是王阳明,他愤怒的表现很平静,甚至看不出来他怒了,可是他的确怒了。在心学思想里,高度重视解放人性,注重人的生命价值。此刻,王阳明尚未提出各种哲学理论,但这一切的思想早已在他心里萌芽,只等十年后在龙场驿石棺里,那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吼叫。

王阳明重新审案,为一些蒙受不白之冤的案犯翻供。经过他这么一折腾,深牢大狱里焕然一新,流动着春天般的温暖。王阳明的工作能力和政治水平较普通进士要高很多,他十一岁时去了京城生活,人生重要阶段均在京城度过。职场中最可怕的人就是能力好,又低调,既聪明,又认学,还有才,王阳明恰恰是这样一个官员。

王阳明发现了一个可疑罪犯,翻开卷宗得知,这家伙是一强盗,杀人越货,犯罪记录够拉出去枪毙五回的了,可他好像把监狱当成了敬老院,准备在此养老,一日三餐,悠哉滋润。问题不正常,也好理解,外面有人使钱,自古以来的惯例。

王阳明屏退左右,单独审理罪犯,开门见山地说:“你的情况我都知道了。”

罪犯也不傻,一听话里有话,急忙反问道:“大人,您知道什么?”

“你兄弟在外面帮你打点,若不然你岂能处之泰然。我一直在想,这得花多少钱啊?”

罪犯蒙了,这位年轻的大人究竟想要问什么,有何意图?话说得令人摸不着边际,莫非外面的兄弟们使钱与他了?

王阳明话锋一转,把他当年扮侠客在居庸关闯荡江湖的故事讲给了罪犯听。罪犯经过几次试探,感觉王大人好人一个,跟他说了些掏心窝子的话。深牢大狱里待太久,闷得慌,可算找到个说话的人。想当年老子北山打过虎,南山打过狼,拳打托老所,脚踢小学堂,诸如此类,悉数讲给了王阳明听。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何苦要在大牢里待着,遥遥无期的。听到这儿,罪犯一想也是那么回事儿,哭了。大凡江湖中人,通常是性情中人,尤其是底层所谓混社会那帮。他们玩的那套全是小聪明,跟玩智慧的政客比小巫见大巫,半个时辰之后,就能弄得你呜呜直哭。果然,罪犯哭着交代了事情原委,他只想活着,没想那么多。这些年全仗着外面两个兄弟仗义,花钱疏通。

王阳明突然问道:“你兄弟做啥买卖的,哪来的那么多钱?”

“抢来的呗!”

“我看你是老实人,走上邪路实属无奈。这样吧,我重新给你判轻一点,早日出狱。”

罪犯磕头如捣蒜,直称王阳明是再生父母,一顿感激涕零。王阳明也深受感动,掉了几滴眼泪,回去保证重新判决,让他早日回归社会,过上小康生活。临走前,王阳明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你那两个兄弟叫什么?”罪犯脱口而出,王阳明记下了,回到办公室直接下令抓人。几天后,哥儿几个到齐,往那儿一跪,那罪犯恍然大悟,王大人玩了他!当官儿说的话也信,你脑子进土了?

罪犯当庭翻供,一口咬定不认识这俩人。被抓的两人也一口咬定不认识罪犯,看你能怎样?王阳明一笑,既然是这样,那就押后再审。几天后,当地官方的证明信来了。信上说被抓的两人实乃遵纪守法的良人,并无犯罪记录。

王阳明说,明天走个形式,放了吧!

次日升堂,王阳明不紧不慢地跟三人聊天,张家长李家短什么都聊。几名罪犯非常谨慎,眼前的王大人跟你话聊,非但不能包治百病,反能杀死你的脑细胞。正聊着,衙役报告府里有公文到。王阳明急忙出去迎接。他一离开,本来声称不认识的三人小声聊了起来,那个资深罪犯非常后悔,被姓王的忽悠了,对不住兄弟们,有事儿我一人兜着。另外两人表示无所谓,他也没证据,最多挨几板子。他们几人正聊着,办公桌下面突然冒出个衙役,紧接着王阳明走了进来,嘿嘿一笑,笑得他们三人心都碎了。没想到,京官竟然使用这等卑鄙伎俩。

王阳明在此工作期间,深牢大狱是他的工作场所,不是人待的地方,这里面的黑幕罄竹难书。有多少冤魂嗟叹,公平何在,自古皆然。可是王阳明万万没想到,仅仅五年后他自己会在比这更悲惨的监狱里度过一段悲壮的人生。

一群欢乐的精神病

深牢大狱的工作太压抑,王阳明提议去九华山散心,当地官员欣然陪同前往。一众人呼呼啦啦杀奔九华山。

九华山,地理坐标在东经117°北纬30°,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汉朝时叫陵阳山,南北朝时期叫九子山。唐朝天宝年间,李白跑到九华山游玩,写了很多首赞美九华山的诗篇,其中一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九子山遂改名为九华山,一直叫到现在。

1949年5月26日,蒋介石到达台湾。先住在高雄寿山,不久转到台北草山,下榻于草山宾馆。一次,蒋登上草山,问身边人:“这叫什么山?”身边人说叫草山。蒋大怒道:“台湾没有草山!要知道这叫草山,我绝不会来。”此山因植物多样,草木茂盛,故名草山。在蒋听来有种“落草为寇”之意。蒋郁闷地游览了一圈,草山风景绝佳,遂使他心情舒畅,但美中不足山名不佳。蒋公遂提笔改名——阳明山。

明朝时期,九华山香火鼎盛,寺庙数十座,僧众近千人。风景秀丽,山势嶙峋。历代文人墨客游览过此山,均留有墨宝,王阳明也不例外,他写了一篇《九华山赋》。赋,常用排比、对偶等整齐的表现方法,为文学体裁的一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由楚辞演变而来,又称辞赋。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是说这种体裁旨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描绘,有强烈的节奏感,适合大风天站在十字路口大声朗读。在唐代赋体曾作为官方科考专用。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宋代苏东坡的《赤壁赋》等是赋体的经典篇章。受骈俪文风影响,这玩意儿渐渐沦为堆砌辞藻之作。

“循长江而南下,指青阳以幽讨。启鸿蒙之神秀,发九华之天巧。非效灵于坤轴,孰构奇于玄造!涉五溪而径入,宿无相之窈窕。访王生于邃谷,掏金沙之清潦。凌风雨乎半霄,登望江而远眺……”王阳明写的这篇《九华山赋》毫无营养价值,基本上在甩词,没什么高深的思想内涵。但能看得出来,他写这篇文章时心情非常愉悦。其实换了谁都一样,从深牢大狱里出来,走向钟灵毓秀鬼斧神工的自然界,脚踏峰峦叠嶂,眼望云蒸雾涌,耳听松涛起伏,在这种美景之中,心是宁静的,不开心也得开心。还有个让他开心的事儿:山中有隐士,世外有高人。

王阳明登上山,在化城寺西有一长生庵,门口一对大红花,左右贴着对联:身在佛门堂,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心在江湖住,红尘有路恭喜发财。门第不俗,里面定然住着得道高僧。王阳明与长老实庵和尚亲切会晤,两人就佛学禅机交换了意见。

京城来的王大人不是酒囊饭袋,腹有诗书,有学问。两人交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王阳明突然蹦起来拽着实庵和尚往外走,让他当导游,四处转转。两人四下里游览一番,实庵和尚发现王大人不太安全,一会儿随地吐痰,一会儿在古迹上涂鸦。书法了得亦不能破坏文物。人家毕竟是中央来的人惹不起,实庵和尚叹道:“见王大人雅兴高涨,能否屈尊写一下贫僧?”

“行啊!没问题。”王阳明沉思片刻,为实庵和尚的画像题词一首《像赞》。

从来不见光闪闪气象,

也不知圆陀陀模样,

翠竹黄花,

说什么蓬莱方丈,

看那九华山地藏王好儿孙,

又生个实庵和尚。

噫!那些妙处?

丹青莫状!

文字俏皮,妙趣横生,从中可见实庵和尚身体肥沃,学识渊博,思维活跃,妙语连珠,用语言绘画无法表达了。也看得出来,王阳明与实庵和尚一见如故,关系不一般。两人切磋学问,正聊得热火朝天时,来了个要饭的。实庵和尚双眉紧锁,因为他知道,这个要饭的非常猖狂。

要饭的姓蔡,一道士,住在山洞里求仙问道,个人卫生习惯极差,长年累月不洗脸不梳头,搞得身上有股仙气,人送外号蔡蓬头。原以为这样的人不食人间烟火,靠吸风饮露活着,时间一长,大家才发现他跟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是他有精神病,发作次数取决于山寺给他的口粮多少。他一来要饭,给他少了就破口大骂,给他多了转身就走,整个儿一穷有理,搞得山寺僧众没招。

今天老蔡大爷断粮了,又来要饭,恰好赶上王阳明在山上。王阳明对道家很感兴趣,早年在南昌铁柱宫与道家结缘,因身子骨不硬实,学些延年益寿的养生术遂成了他最朴素的愿望。王阳明听说蔡蓬头乃一半仙,忙作揖行礼,请教养生术。

蔡大爷白了他一眼:不知道。

可能因人太多了,老蔡不好意思说,王阳明屏退左右,再次虔诚请教养生之法。

蔡大爷又白了他一眼,说不知道。

王阳明懂了,但凡有才之人皆有脾气,有臭毛病在所难免,谁让人家懂你不懂,既然请教,当尊重人家的习惯。王阳明把老蔡引至后庭,在一私密空间,王阳明下了血本,向老蔡行大礼,虔诚请教。

蔡大爷从兜里摸出地瓜,啃了一口,眼神上下翻飞打量王阳明:“虽然你对我挺客气,终究脱不掉你那一身官相。”说罢,大笑而去。换了普通人早蹿上去捅他一刀,太TM气人了。

王阳明愣在当场,心里蹿出一股无名火,问点学问这么难吗?

王阳明又打听出,九华山还有一高人,但住在悬崖峭壁地藏洞中,可遇不可求的主儿。王阳明把衣服一脱甩开膀子寻访高人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真让他撞见了。当时高人在睡觉,有了老蔡的教训,王阳明不敢打扰人家,蹲在那儿等。据说这位无名高人水平远在实庵和尚和老蔡之上,坐卧松毛,真正不食人间烟火,王阳明更加小心谨慎。等得不耐烦,他给高人按摩脚丫子。高人一下子醒了,见旁边多个活人,惊问道:“我这里山势险峻,你是咋来的?”

王阳明躬身一礼:“求道不畏险。”

高人遂与他谈论所谓的上乘哲学,聊到理学时,高人点评说:“周敦颐、程颢是儒家的两个好秀才啊!”

王阳明对这句与众不同的话产生了浓厚兴趣,两人高谈阔论相互交流意见,令王阳明大获丰收。二十年后,王阳明被迫上九华山,寻访高人不见,发出了一句“会心人远空遗洞,识面僧来不记名”的感慨。可见无名高人在他心里,有着一席之地。

窃以为只有经过轰轰烈烈的人,才懂得平平淡淡的重要性,方有隐居之念。为避世俗,以图清净,本身心里发虚。人是群居动物,不与人交流,隐于深山,闭门造车,手也高不到哪儿去,顶多是有个性的学者罢了。古来几人能成顾炎武、黄宗羲。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也好,求仙得道也罢,多数仅在形式上“隐”而已,更多的以隐求仕、明哲保身,有不单纯的目的。

隐士们,别太较真了,当做一种生活态度吧!

文学已死,当烧香拜佛

五月份,王阳明回京复命,生活归于平静。刚消停两天,“前七子”又蹦出来,搞什么古文运动。王阳明被生拉硬拽地参与其中跟着他们打酱油。

“前七子”指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他们在明朝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李梦阳、何景明最具代表性,他们鄙视西汉以下的所有散文及中唐以下的所有诗歌。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提倡一种文学的复古精神。

明朝时,诗歌是正统文学,就好像今天的纯文学一样,虽然没几个人看,但它是社会的主流。朱元璋的恐怖统治,导致明初文坛死气沉沉。老朱那把杀猪刀所向无敌,如浙江府学的林元亮、杭州府学的徐一夔、常州府学的蒋镇,他们因文章中有大不敬之嫌疑,斩立决。致使知识分子谨小慎微,有文学创作爱好的,只能写写西昆体诗。这种诗歌流派源自于北宋初年,过分追求华丽辞藻,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到了明初,内阁成员拾人牙慧,因诗多出自内阁和翰林院,所以叫台阁体,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浦。他们处在权力上层,又是国家最有文化的一群人,诗作影响了官场几代人。皇帝非常喜欢,因为这些诗作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多为应酬之作。此外,小说有一定成就,诞生了两部伟大的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弘治年间,以李梦阳为主的七个知识分子,受不了文坛那种陈陈相因的气氛,遂爆发了文化运动。实际上,在他们之前和同时代也有其他诗歌流派,只是他们七个人闹得最欢。在台阁体和“前七子”之间过渡阶段,产生了以李东阳为主的茶陵诗派。李东阳是长沙府茶陵人,故而得名。茶陵诗派以图荡涤台阁诗风,比原来的强点不多,诗人的生活圈子非常狭窄,如李东阳“四十年不出国门”,导致诗歌取材逃不出宫廷、衙门,并非健康饮食,所以没啥营养价值。

明朝诗词文化与唐宋相比落后一大截,人家是飞机跑车,他们是柴油三轮,一上路突突突直冒黑烟。到了嘉靖、隆庆年间,王世贞、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结社立派,接过“前七子”的大旗,进一步提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他们认为除此之外,其他年代产生的诗文全是垃圾。王世贞等出来作妖的也是七个人,所以后世文坛把他们称为“后七子”。

在“前七子”复古运动的同一时期,文坛产生了其他诗派,譬如悲壮男唐伯虎领衔的吴中诗派,主要有祝枝山、文征明、沈周等,诗歌写得很随意,感情真挚,通俗易懂,吃喝拉撒睡皆可入诗,代表作有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再如唐宋派,对诗文创作提出“直抒胸臆,本色自然”,心里咋想的就咋说,不拘成法。代表人物王慎中、唐顺之、茅坤,最著名的是归有光,代表作《项脊轩志》。

王阳明经常跟着“前七子”混,身子越发羸弱,一方面受不了酒肉蚕食,另一方面他开始知道学习了。不被强迫,主动为之,当初看朱熹《四书集注》为了应付考试,现在不同了。他的人生已过半,少年时期做圣贤的想法已变成了行动,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的。经过格竹、两次落第、同高手切磋,他的思想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从立志做圣贤开始,经过多年的思想游荡,心里面有个疑问越发清晰——朱熹可能搞错了!

他只是怀疑,不敢肯定。他需要用更多的知识去验证自己的想法,为此王阳明夜以继日读书。如果一个人在学习的时候感觉时间不够用,那么他就是真的学进去了。知子莫若父,王华很担心王阳明的身体。这回,王阳明读书时,王华会立止。人就是这样,一直生活在矛盾中。孩子淘气时,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忽然孩子用心读书了,又害怕他累着。王华的愿望是朴素的,王阳明已经考中进士,仕途无量,没必要再去研究四书五经。

王阳明放下书,恭敬地说:“父亲,您教训得是。天不早了,我送您回屋歇息。”

王华不放心,躺下一会儿,起来去儿子书房看看,见没亮灯,这才安心回去睡觉。王阳明也不放心,每晚都得等父亲查完二遍寝,再点灯读书。

终于有一天,王阳明受够了酒肉应酬,受够了李梦阳他们那个文学社团,感叹道:“我焉能以有限生命浪费在那些无用之虚文上!”

时间不等人,弹指一挥天过午,当年那个调皮捣蛋、经常冒出奇思妙想的小王,经过岁月蹉跎,已经变成了老王。当有一天身边亲近的人管你叫“老张”、“老李”、“老赵”的时候,除了亲近尊敬外,可能你真的老了。老王请了病假,回老家!时下帝国弘治中兴,四海升平,组织上迅速批复,老王收拾收拾行李,欣然跑回老家修炼去了!刚到老家没几天,闻听琼州府(今海南省)黎族爆发民变。本是当官的不好好玩,却要老百姓埋单,黎民被杀二千五百余人,起义失败。像这等国家大事,一个司法部的小科员派不上用场。

安心修道,才是王道。

复思用世,始为王道

王阳明回到老家,没了工作压力,见到亲朋故友,心情格外愉悦,走亲访友结束后,老王跑到了会稽山考察。

会稽在今天绍兴市东南,地方不大,文化深厚,有种清雅缥缈之感,不像西北诸山充满沧桑。会稽山是大禹葬身之地,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尤其雨后爬山,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当年老王先祖王羲之就在这里写下了古今第一行书《兰亭序》。此外,会稽山原名叫茅山,不是降妖除魔的茅山,那个茅山在江苏省句容市和金坛市之间。

老王转悠几圈相中了阳明洞天,当地人管它叫禹穴,传说是大禹安葬之地。阳明洞天修葺好后,老王搬了进来,自号阳明子,“王阳明”这个名字即由此而来。

老王在阳明洞里修炼导引术,气功养生术的一种,现代科学解释为人通过意识的运用使身心优化的自我锻炼的方法。气功能够流传至今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对于很多看似毫无科学根据的养生术,没必要较真,因为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不过是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老王修炼导引术,身体情况逐渐好转。据说最后练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搞成先知了。一日,在阳明洞中闭目养神的老王突然睁开眼睛,走出洞神叨叨地对仆人说:“你赶紧下山去接我那四位友人。”

仆人直愣,有三室一厅不住,非要来到这山上受冷风吹,本已抽风,今日王先生这抽的又是哪门子歪风邪气?仆人不敢问,照吩咐去做。到了山下果见来了一群知识分子,上去一数,四头。

来访的王思舆等四人,面面相觑,甚感惊诧,没人通知他,老王怎么知道了呢?坏了,是不是得病了?四人一溜烟跑上山,只见老王已泡好了茶,等候已久了。四位友人一问,老王解释说修炼时间长了,有天人感应,掐指一算,什么都知道。众人对老王敬若神明,俨然半仙也。阳明多智而近妖,这也太邪乎了!不管怎么样吧,这件小事说明老王修炼导引术成功,对身心健康有一定效果。几个人回去一传十十传百,整个绍兴府全知道王阳明神人。老王自鸣得意,飘忽了,逢人也吹两句,夜观天象,今晚多云转晴之类的。

导引术给王阳明带来了实惠,久居宁静,无世俗纷扰,两年多的时间,老王“渐悟老、释二氏之非”,变得清心寡欲,大有远遁隐居之意。长生不老是人们朴素的愿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实现该宏愿。王阳明小时候即有此念头,尤其母亲去世那年,这种观念更深了。放眼亲族,现在直系亲属只有他爹和奶奶还健在,人终要归于尘土,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老王突然悟到了,自然规律不可改变,人定胜天纯属扯淡,我怎么能因为会了点养生术而沾沾自喜呢?这不是我性格啊!此为旁门左道,非大道也。养生术是零食,儒家大道才是长期粮票。肉身即便长生不老也是行尸走肉一具,只有思想永生,才是真正的长生不老。尚未完成心中之道,怎么就起了遁世的念头?老王醒了,他没忘少年立下的远志——做圣贤!隐居遁世的念头一扫而光。念头这玩意儿太神奇了,忽然而来,忽然而去,能让人误入歧途,能让人迷途知返。遂成大道,也不过在一念之间。

胡适创作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1915年,在《新青年》先后发表多篇白话诗。其中有首《一念》,诗曰: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念!我这心头一念,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

就水平而言,这首诗写得挺一般,却真实表现出了“念”在矛盾中的重要,胡适本是一矛盾结合体。阳明信徒蒋公中正评胡适说:“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之师表”。

王阳明屏却此念后,又病了,转过年来到杭州养病。老王养病期间,改不了他的老毛病,四处游览,寻访高人。一听说哪里有高人,眼睛瞪得灯泡似的,驾起筋斗云,腾云驾雾地赶去,与之飞沙走石般地切磋。几番游历下来,老王才发现,所谓的高人学问家水平一般化。多少个日日夜夜,求理问道,茫然回首才发现他自己才是真正的高人。寂寞,油然而生。

游览期间,他写下了不少诗作,那种消极避世的念头再也没有了。《西湖醉中漫书》诗云“十年尘海劳魂梦,此日重来眼倍清”,最能代表此际他的思想感情。从有做圣贤的念头,经过两次落第,直到现在,事业无成,两手空空,转眼三十多岁,还是一无作为。年少立下的目标,经过世事沧桑,劳魂萦梦,显得那么可笑。王阳明坐在船头,浊酒一杯,感慨良多。不在世上磨炼何谈格物致知,消极避世终究不是星光大道。经过十多年的世俗纷扰,此际再见湖光山色,才有眼界倍清之感。这是一个非常时期,王阳明能否走出思想困境,成为一代圣贤,全在此念。

忽一日,闻听虎跑寺有一得道高僧,据说闭关三年了,机锋不可触!若干道友聚在一起,此高僧经常被谈及,有种江湖大哥的感觉。虽然闭关修炼,江湖里却一直有他的传说,俨然虎跑寺的一面旗帜,香火游客全靠他招揽。话说见高僧一面不容易,甭想让他点化你什么,高僧已经三年不睁眼不说话了。

王阳明来劲了,这次看来是遇到了真正的高人,待我驾起筋斗云去到虎跑寺,会会那得道高僧。僧众见王大人来势汹汹,咄咄逼人,把高僧的情况与他介绍一番,奉劝王阳明别白费那力气,高僧不会跟你说话的。别丢人现眼,回去吧!王阳明蔑视地看了僧众一眼:“且听我的雷声。”拗不过王大人,僧众只得带他去见高僧,几分钟后,僧众全哭了,悔不该让王大人见禅师!

王阳明见到高僧端坐蒲团上,不语不视,活死人一般。老王绕着他转了两圈,大喝一声:“呔!你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

此言一出,在场的全蒙了。王大人莫非有病乎?高僧不语不视三年矣,何来说什么看什么?他们道行太浅,自然不能理解王阳明。要知道老王可是高人克星,这么多年接触过庙堂高人不可胜数,如同一名普通的剑客,专门找绝世高手挑战,开始可能不行,经过与高手交流切磋,混个八九不离十。老王明白和尚虽然不睁眼却知道大千世界,虽然不说话内心却佛谒层出,看破不说破仅此而已。

当年苏东坡在荆南,听说玉泉寺(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境)的主持承皓禅师机锋不可触,挺高深。苏一撇嘴,要去会会他,凭满腹经纶,灭秃驴气焰。苏微服私访到了玉泉寺。承皓问道:“这位客人贵姓啊?”苏说:“免贵姓秤,秤天下长老的秤。”承皓突然大喝一声,而后问道:“且问,贫僧这一喝重多少斤?”苏两眼一黑,无言以对。

王阳明切中要害,一语道破天机。高僧装不下去了,于是奇迹发生了,不语不视的得道高僧睁开了眼睛。

王阳明问道:“你娘健在吗?”

高僧对曰:“在。”

“想她老人家吗?”

“不能不想。”

“以前我跟你一样,可是连自己亲人都不想念,即便成仙得道又有何用?虽你遁入空门,但爱亲本性,人之常情……”

闭关三年,不视不语的高僧听这话,感激涕零,痛哭失声。然后收拾收拾行李走了,回家看望老娘去了。虎跑寺僧众见状,也跟着抱头痛哭。好不容易出了一位禅师,竟被王大人三言两语弄跑了。三年来,修炼到这等地步,也不过如此。

这一时期是王阳明重要思想转型期,不经过两年多的半归隐状态,悟出“渐悟老、释二氏之非”,复思用世,后面便不会有“龙场悟道”,他也不会成为王阳明。做圣贤,扎根于心,但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呢?在阳明洞天里王阳明悟出了,佛老不可能实现,尤其有虎跑寺秒杀高僧的例子在。这条路行不通那就入世走事功之路,用建功立业的方式完成圣贤之路。

《山东乡试录》最能体现他这一时期的思想转变。

山东乡试,龙场悟道前的热身

近乎三年休假结束,王阳明回到了京城,赶上又一科乡试即将来到。小有名气的王阳明被山东监察御史陆聘为山东乡试主考官。王阳明心怀忐忑,那是山东,不是辽东,孔孟之乡,非比寻常,自古山西出将山东出相,能人辈出的地方。作为主考官最起码得白发苍苍,一读书头摇尾巴晃那种,相对来说他还很年轻,不能服众。

王阳明略有肝颤,陆解释说,京官一去,全部灭火,没有人会有反对意见的,何况你年少有名,生员定然殷服。王阳明嘿嘿一笑,放下了思想包袱,欣然前往。到了之后与赶考生员闲聊,心里渐渐有了底,原来孔孟之乡的生员也不是三头六臂,跟普通人一样,甚至在学问上还不如他,老王找到了自信。

王阳明出的四书题目是“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试题一出,全场哗然。在这种忠君爱国思想统治下,竟然敢出这样“大逆不道”的题目。试题来自《论语·先进篇》第二十四条,原文如下: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季子然问孔子,仲由和冉求算得上大臣吗?孔子一笑,还以为你问谁呢,他俩啊!所谓大臣呐,在我看来是能够用周公旦的工作精神来侍奉老板。假如这样老板还挑三拣四的,那么大爷不伺候,辞职走人。你问的这两个,滥竽充数吧!季又问,既然如此,是不是所有事他们都会跟我干?子曰,杀父弑君这种大逆不道之事除外。

泰山石刻,今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人文书法,辉煌隆盛

这段文字中,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孔子他老人家教导我们说,打工的对得起老板给开的那点工资即可,他要还唧唧歪歪的,对不起,给多少钱干多少活这是我们的原则,大不了老子不干了。多么朴素的思想观念,可惜后人曲解了孔子的意思,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委曲求全的主儿。假如人人按照孔子思想去工作,哪个老板敢为虎作伥。

当年朱元璋看到孟子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气得老朱怒道:“这老家伙若活到现在,我非扒了他的皮不可。”王阳明出这道试题的社会背景是理学正统的年代,理学过分强调三纲五常,人伦秩序,不允许你僭越。王阳明出这道题的意思旨在,我要入世建功立业,假如皇上王八蛋,那就辞职。就试题而言,相当有难度。学生们见识了王考官的水平,接下来的策论,更令他们大跌眼镜。

王阳明出的策论试题,直指时弊,关乎国计民生,不是高谈论阔的虚无清谈。类似现在高考的材料作文,先给出一段材料,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得抄袭。这段材料由主考官给出,王阳明撰写的《山东乡试录》全文很长,简言之中心思想是“老佛害道,由于圣学不明。纲纪不振,由于名器太滥”。材料中王阳明明确指出“佛老为天下害,已非一日”,将圣学(儒学)与其他哲学派系明显区分开来,其他的都是“异端”。相对正统而言,王阳明对异端的心态蛮宽容的,承认存在自有其合理性,强调异端理论有些值得借鉴吸收。同一时期的法国思想家卡斯特利奥著有《论异端》,解释说“异端是思想标准,所有与你的观点不一样的观点,在你看来都是异端”。

材料一出,全场又哗然,赞叹王阳明有学问的同时试题的难度也凸显出来。考试题目是“针对异端邪术,写一篇你对圣学的理解的策论”。王阳明在乡试材料中,明确提出了自己历经十年劳魂梦总结出来的看法,那就是——佛老不可为,朱子不可学。读书经世,勿要人云亦云,决心走出一条属于王阳明的思想道路。

乡试结束后,王阳明去旅游了,看看孔庙,登登泰山。泰山是皇家封禅之地,没有高人居住,即便有也得赶走。王阳明登上泰山,游目驰怀,见山崖峭壁上刻着古人乱写乱画的书法文赋,顿时诗兴大发,写了一组五首《登泰山》诗:“……世人闻予言,不笑即吁怪。吾亦不强语,惟复笑相待……”有种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感觉。关于泰山的诗文,自古以来,浩渺如烟海,窃以为其中最著名的有两首,第一是杜甫的《望岳》,第二是张宗昌的《登泰山》,诗曰: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诗才遗世独立,诗文奇趣横生,那么多的诗歌能够流传至今的有几首?能够引人回味的又有几首?

弘治十八年,经过“十年尘海劳魂梦”的尘世历练,有“此日重来眼倍清”的心得觉悟,三十四岁的王阳明整理好复杂的心情,正式上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