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南唐词之流衍:晏、欧与宋初词坛
宋初词坛,差不多有60年的沉寂,据刘扬忠统计,在晏殊、柳永登上词坛之前,约有17位词人,《全宋词》收录他们的作品仅45首。这与西蜀、南唐词人不到50年的创作数量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至于沉寂的原因,刘扬忠认为一方面是王朝更替对文学的冲击作用,另一方面是文学发展的相对滞后。宋初的词风,大体上是沿袭南唐,当然,在主题和题材上也已经出现了新的因素(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
王国维评冯延巳词:“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王国维《人间词话》)此虽从大者言之,然而具体到北宋初期词,亦属确当。首先,宋初词臣,多取之南唐,据《南唐书》记载,宋太祖平定南唐后,南唐文人多为所用,南唐文籍归诸馆阁,为宋廷藏书主要来源。南唐文臣徐铉、徐锴、乐史、张洎、刁衎等人甚至依然为宋朝重臣,他们对宋初文风的影响可谓巨大。其次,宋初文人已有雅化倾向,对于艳俗之曲多持贬斥态度,这或许与儒家传统伦理和士大夫意识的回归有关。刘扬忠注意到,从宋初以来文人便有意识地用士大夫的的审美理想和风雅意识去改造和提高小词,使它即使免不了表现情爱与女色,也要由俚俗淫靡变为雅致含蓄。最后,冯延巳词为最早编集之南唐词,且广为流传。据王兆鹏的《词学史料学》记载,冯延巳的《阳春集》在北宋时即有三种版本存世,晏殊亦曾亲睹冯氏家藏本。这与北宋所存其他唐五代词别集比,确属最多。冯延巳词之影响更不待言,龙榆生谓“延巳在五代为一大作家,与温、韦分鼎三足,影响北宋诸家者尤巨。南唐歌词种子,向江西发展,辙迹可寻,冯氏实其中心人物,治词史者所不容忽也”(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
宋初词人虽绍袭南唐,但在主题的开拓上,多有佳作。如王禹偁《点绛唇》词,已经摆脱了儿女私喁之态,个人侘傺无聊之情诉诸笔下:
点绛唇 感兴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陈尧佐则有宋代最早的咏物词,其《踏莎行》咏春燕云:
二社良辰,千家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柳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陈亚《生查子》词以药名咏闺情,开创后代俳谐词之风气,录其一如下: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槟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完全跳出《花间集》、南唐词习气的,则有潘阆、范仲淹、沈邈等若干词作。潘阆(?~1009),号逍遥子,以隐士闻名。有《酒泉子》10首,系追念西湖名胜之作,摘录其中一首如下: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名臣。词存5首,最著者为《渔家傲》词,欧阳修称之为“穷塞主之词”,极尽悲壮苍凉: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沈邈,生卒年不详,庆历初年为侍御史,与范仲淹同时,性疏简,存《剔银灯》词两首,皆为忆营妓所作,却不涉入艳情,反有离合沧桑之感,录其一:
江上秋高霜早,云静月华如扫。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等闲临照,潘郎鬓、星星易老。
那堪更、酒醒孤棹。望千里、长安西笑。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此情谁表,除非是、重相见了。
1 一向年光有限身:晏殊与《珠玉词》
薛砺若《宋词通论》将宋词分成六期,晏殊为第一期代表词人。冯煦《蒿庵词论》中评价晏殊为“北宋倚声家初祖”。晏殊以太平宰相之身,执柄文坛,确为当时领袖,对小令词向更精致、典雅的方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晏殊(991~1055),字同叔,谥元献,江西临川人。其少有神童之誉,14岁举进士,历仕显职,一度任宰相之职并兼枢密使,集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其仕途中,虽遭几次贬谪,但多谪于富庶之地,且为一方大员,并仍兼清要之职。可以说,晏殊一生得尽君王殊荣,故有人以“富贵宰相”称之。其诗文据说有200多卷,但仅存100来篇,词集名《珠玉词》,收词139首,今人张草纫著有《珠玉词笺注》(与其所著《小山词笺注》合为一书,名《二晏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晏殊词的内容相对单一,无非是男女相思之情,但其表现手法相当丰富,蕴含的情思也十分蕴藉、深沉。叶嘉莹认为晏殊词有四点特色:一是晏词中所表现的情中有思的境界;二是晏词中特有的一份闲雅的情调;三是晏词中所表现的伤感中又具旷达的怀抱;四是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第一、第四点在冯延巳词中已有鲜明反映,第二、第三点在词中的体现,各录一词如下:
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破阵子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樽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叶嘉莹说《清平乐》词“所表现的,只是在闲适生活中的一种优美而纤细的诗人的感觉”。而由《破阵子》词,“可以看出大晏在现实的无常的悲苦中,虽也不免于伤感,然而他却既有着安于现实的达观,也有着面对现实的勇气”。晏殊对于周边的事情的确是敏感、细腻的。第一首词中,轻风的吹拂、树叶的飘零、残败的红花构成伤感凄清之景,而对景清酌,伴窗小睡,斜倚阑干却见出主人公之清雅。第二首词在对生命凋逝的感伤中试图用高歌、美酒来寻求生命维系的价值,故红英落尽、海燕辞巢、光阴似水皆为流逝生命之表征,而新熟美酒、堪听高歌等却是迢迢人生中停留之意趣,也正坐实了叶嘉莹所说对于现实的某种达观和坚守。
当然,晏殊词的主题一直是感伤。除叶嘉莹所说外,晏词还有其他一些特点。首先,晏词的感伤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事物的感伤,而往往是针对一种广阔的时空和生命的流转的感伤,因而具有哲学的普世性价值。这即便在他的咏离别之情至为明显的词作中,也有明确的体现。如他著名的《浣溪纱》词二首:
其一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其二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第一首词的主题不过是感时伤春,但并非小女儿姿态的那种哀伤、悲愁。上阕中所布之景皆是回忆重合之景,因而这种回忆无疑显得漫长、浓郁。下阕似要拉回现实中,而旧时燕子与残落之花却构成一种对比,将作者的情绪再度牵回到感伤之中。末句“小园香径独徘徊”将这种感伤和惆怅进一步地固定了。故这首词不管是怀人也好,伤春也罢,其情感的浓度是可以想见的。而且词中没有明确的怀人对象,也没有明确的情感指向,在解释之中就带来了多种可能性。“夕阳西下”是一种时间的消逝,落花则是生命的凋逝,燕子的回归又带有时序的循环。叶嘉莹说这首词体现了晏殊对宇宙的圆融的观照,或许有阐释过度的危险,因为词中更多表现无常的人生和无法把握的存在时空。所以“独徘徊”所表现的沉思是一种极其无奈的、伤感的和颓废的。
第二首词抒写离别之情。同样的,这首词中也是将时光的流走和生命的短暂作为对立物进行思考,浮生欢娱既少,则此种离别足让人销魂。与上首不同的是,作者貌似寻找到了一种解脱的方法,即及时行乐。叶嘉莹认为晏殊在悲苦的现实中找到了一种处置的办法,其实未必。此词下阕即表明在作者的情感中,他并未放下过去。“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两句,一以无尽山河为背景,思念不知何所之远人,颇有《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之意;一以近在眼前之雨打落花为景,触动此伤春之愁绪。末句“不如怜取眼前人”因而也不是解脱之方,而是煎熬之药,更显揪心。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其次,在晏殊词作中,不管何种主题,经常有阔大意象的展现,因而词中常表现出磅礴苍茫的意境。“满目山河空念远”已有此意,最著名的是下面这首: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也是写离愁。应当说,晏殊对愁绪的表现是十分经心的。愁菊泣兰,所见之物无不染上愁思。至于明月窥帘,昼晓不休,则见词中主人公的凄凉心境,这两句可以说是“无理而妙”。下阕首三句足称千古名句。王国维认为此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之第一境。虽为读者之阐释,然而其气象高华确有洗尽凡尘之境。此虽言情,而情之动人,惝恍不知所中。
再次,晏殊词中,经常有叙事性手法的体现。与《花间集》中韦庄词叙事不同的是,晏殊词中对于场景或者事件的具体时间并不明确说出,对于男女相会的细节也不着力描写,而他更为重视的是对方最引人注目的技艺特点。这种特点构成回忆中强有力的碎片,足以影响眼前的情绪。如《玉楼春》词: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这首词上阕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叙事的各要素可以说都具备了,但这些要素有些是模糊的。何处的池塘不清楚,时间只知道是以前,“玉真”当然是化名,只知是一美丽的女子,至于事件,并不涉及多人,只是“玉真”动人的歌舞。似乎各种要素都是碎片的组合。下阕当然是从回忆过渡到现实。前两句也是叙事,述现实之场景及人物之状态。末两句抒情,因寂静、凋零之赏乐场面,而产生今昔兴衰之感。晏殊这类词直接影响到晏幾道的创作。
在晏殊词作中,也有一首特别的词,叙事性很强,但它是一首代言体词。传统艳情词中代女性立言之词,着重表现女性的情感和神态,而晏殊的这首词完全是代女子独白,可以说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颇显得奇情壮采。其词如下:
山亭柳 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薄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