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小志向大

晓庄十烈士传 作者:王延光,闻慧斌 著


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社会动荡,民生维艰。国难当头,一代代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投身探求救亡图存之路,陶行知就是其中之一。陶行知毕业于金陵大学文科,之后赴美留学,先是在伊利诺大学获得了政治学文科硕士学位,又至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孟禄、克伯屈等美国教育家研究教育。归国后,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专任教员、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等职,开始他富于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

时值国内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陶行知以巨大热情投身教育改革,并决心改变只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办学方式,用平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觅新的曙光”。陶行知认为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认为在三亿多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主张“到民间去”。他曾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主张收回教育权利,推动教育改进。1923年他又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

1926年,陶行知推动中华教育改进社设立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金陵大学乡村教育教授赵叔愚为主任,调查研究沪宁沿线优良乡村学校,筹办试验乡村师范。12月28日,他正式以中华教育改进社名义向江苏教育厅申请办乡村师范,3天后就得到批复。

3月11日,晓庄师范学校第一院如期开考。前来应考的有北京、湖北、安徽、江西、浙江、上海等地的学生13人,另有20多人因故不能如期赶到,托人或写信来请假要求补考入学。

晓庄师范学校从第一次招生,到1930年4月12日被国民政府查封,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三年多时间,但培养了近250名优秀学子,他们作为陶门弟子,大多数在实践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即“用教育的力量去改造乡村,建设新中华民国”。可是其中有10位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却因为参加地下斗争,被枪杀在雨花台,过早地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失去了为革命继续奋斗的机会。他们是石俊、叶刚、郭凤韶、姚爱兰、谢纬棨、沈云楼、胡尚志、汤藻、马名驹、袁咨桐,他们从小就志存高远,人生为干一件大事而来。

人小志向大

郭凤韶,浙江临海人,1911年9月出生于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郭松斋,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热爱科学,崇尚民主;母亲李泳青,出身大家闺秀,很有教养,且能诗善文。进步、民主的家风熏陶着郭凤韶,使郭凤韶从小就思想开放,追求真理,素有临海“奇少年”之誉。

郭凤韶

临海地处浙东,东濒大海,南环灵江,西依高山,可谓钟灵毓秀。但是在郭凤韶的少年时代,由于军阀割据、战争频繁、水旱灾害连绵不断,美丽富饶的家乡变得越来越贫穷。她父亲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忙碌,但收入很少,家里兄弟姐妹五人,她母亲的负担很重。郭凤韶是家中长女,很体谅母亲。她一放学回家,就抢着帮母亲洗衣做饭,还常利用空暇时间带领弟弟妹妹们种菜、栽竹,分派弟妹各人喂几只鸡,换些零钱贴补家用。白天忙过了,夜晚又为弟妹纳鞋底、补袜子,弟妹几人的鞋袜多是她料理的。

虽然自家的生活已很辛苦,但郭凤韶仍关心民众的疾苦,尊老爱幼,怜惜贫苦农民。春天到了,她帮着邻居采桑、喂蚕,农忙时,她又帮邻居晒草、担谷,平时还帮有困难的邻居打柴、背水,只要谁家有困难,她总是尽力去帮助。有一年冬天大旱,水井干涸,只到凌晨才有点水汇聚井底,取水的人从四面八方赶到郭家门前,人多水少,你争我挤;有的人等了半天也等不到一滴,急得团团转。郭凤韶从家里出来,看到乡亲们这般着急,毅然脱下衣裤、鞋袜,只身下到井底为乡亲们舀水。她用特制的小水勺,一勺一勺地把水舀到提桶,分给乡亲们。水舀干了,井露了底,她便用双手把石头泥土扒去,挖深了再舀。严冬的后半夜,朔风怒号,寒气刺骨,牙齿冻得格格响,她不顾寒冷,还是不松劲地挖着、舀着,直到把大伙的水桶都汲满了才上来。这时郭凤韶身子冰冷,手指也泥血模糊,乡亲们十分感动,纷纷夸奖她真是个懂事的好姑娘。

1922年郭凤韶在浙江台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的毕业证书

郭凤韶父母很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在郭凤韶小时候就教她学诗、读书、作画。郭凤韶聪明伶俐,样样皆通,读小学二年级时就会背很多古诗词。郭凤韶尤爱国画,她的画虚实相织、意境清新、情思高远,如一幅山水,岸边泊一小船,题上古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幅月季,题上“日新月异”;画的梅花,写上“且向百花头上开”。郭凤韶在正课之余,广泛涉猎,阅读好书,充实自己。

郭凤韶的水彩画《日新月异》

郭凤韶从小就爱思考,思想活跃,追求真理,善于接受新事物,而对于封建习俗,特别是装神弄鬼很是痛恨。13岁那年,她从尚文小学毕业,在一次去亲戚家吃喜酒时,与来自黄岩的表姐启蕴见面。她见表姐穿得花花绿绿,还戴着戒指、耳环,便说:“你戴这么多,多难过呀!”又问启蕴的学习情况。当14岁的表姐告诉她,黄岩的女孩很少读书,自己初小毕业就在家学女红时,郭凤韶就向表姐说了许多女孩要争取上学读书、求得自主平等的道理,使得表姐豁然开朗。当年夏天她就跟着郭凤韶参加了“消夏会”的活动,学得了许多新思想、新知识。之后,通过努力又争得了再学习的权利,进了女子师范。毕业后,她又在郭凤韶的鼓励下到上海深造,以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成为新的女性。

上世纪20年代初的临海,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民气虽然渐开,但农村还很落后,一些封建家庭仍如死水一潭。郭凤韶利用各种机会剪辫、读书、放足,并且帮人剪鞋样。她有个远房小姑,很小就被逼着缠上包脚布,痛得大哭大叫,郭凤韶目不忍睹,但终因是晚辈,不好当面阻止。等大人走开,她忙帮小姑把裹脚布松开,并悄悄告诉小姑,现在已经是民国,政府不让缠足,外面也不兴包足了。她对小姑说:“你不要怕,大人把你包上,你大胆放掉就是了。”郭凤韶鼓励小姑勇敢地反抗,小姑的父母知道后,很生气,跑到郭凤韶的母亲面前“告状”,郭凤韶不但没害怕,还理直气壮地陈述包足的害处,说得对方无言以对,羞愧而去。有一次,郭凤韶和同伴到农村去。在路上,遇见几个农村小姑娘还缠着小脚,走起路来一扭一拐,怪可怜的。她就和同伴一起叫小姑娘唱《放足歌》,其中唱道:“女儿要缠足,却因何?忍泪问爹娘,泪更多!哥哥弟弟同是爹娘养,为何单将女儿缠了足,受折磨?”歌声凄婉动情,几个小姑娘听了都伤心落泪。郭凤韶动员小姑娘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还说:“回去对你爸爸说,不要再缠小脚了,看我们都是大脚,劳动、走路,多爽气啊!”后来这几个小姑娘回家和父母说了,城里的姑娘都是大脚了,走路和劳动都很方便,她们的父母也就把她们的脚给放了。

1924年,临海有不少在外地求学的青年回家乡组织了“风俗改良会”。以“扶正人心,改良风俗”为宗旨,宣传反封建,破除迷信,解放妇女,郭凤韶积极地参加该会的活动。她印会刊、出墙报、贴宣传画、上街游行、演文明戏,热情极了。郭凤韶文思敏捷,能编能演。她的节目流传得很快,像“土豪劣绅豺狼心,疯狂搜刮老百姓,苛捐杂税牛毛多,逼得穷人难活命,工人农友快奋起,打倒豪绅享太平”等内容被广为传唱。春节到了,“风俗改良会”在县里城隍庙演出一台文明戏《女人国》,郭凤韶作画、排练、演出,忙个不停。《女人国》塑造妇女的英雄形象,热情歌颂了妇女的才干,讽刺打击了压制妇女的顽固保守分子,使广大农村妇女深受教育与鼓舞,她们开始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地位,做新时期的女性。

郭凤韶(右二)在浙江台州读书时与同学的合影

当时,郭凤韶家院子里住着一个姓林的盐商,颇多钱财。他年过50却无子无女,异常着急,便用“点水面”(租妻)的方式接来一个叫阿香的农村妇女。起初,林家对阿香尚可,过了一年阿香仍未有孩子,便对阿香打骂、饿饭,多方折磨。郭凤韶对此十分不平,对林老板说:“现在时势不同了,不准蓄婢、纳妾,不可虐待妇女。”她鼓励阿香反抗。林家老太婆见闻,便冷言冷语,不时找郭凤韶母亲吵闹。郭凤韶得知,就在院子中大声警告林家说:“要是再虐待阿香,就带他们去妇女会评理,或告到法院去。”林老板胆怯了,怕衙门敲诈勒索,又知道郭凤韶参加了“风俗改良会”,会里的青年人有胆有识,敢作敢为,在邻里很有威信,于是只能低头赔不是。在郭凤韶的支持下,阿香果然离开了林家。不久,阿香又回来了,说农村没饭吃,男人又不争气,郭凤韶说服母亲,收留了阿香。后来,经过多方努力,又帮她在“望天台”医院找到了清洁工作,使阿香自食其力了。

1926年上半年,北伐军东路将从福建进浙江,福建军阀周荫人的部属在节节败退中路过临海,烧杀抢掠。郭凤韶带着弟弟妹妹们在西乡姑妈家避难,恰遇当地一帮无赖装神弄鬼,自称“关公附体显圣”,胡言乱语,煞有介事。郭凤韶见状,又好气又好笑,说:“这山西的关云长,怎么说的临海话啊?”一语道破骗术。无赖们恼羞成怒,威吓道:“你们这里有女鬼,关公不来了,今晚定有鬼来捉她。”郭凤韶毫不害怕,依然上山砍柴,出门放牛,一直平安无事。后来,郭凤韶以这件事为素材编了讽刺剧破除迷信,群众因此觉悟,相信迷信的人越来越少。

袁咨桐是十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是贵州土城(原属赤水,1965年以后划归习水)人。土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但真正开发却自唐宋,过去是封建王朝屯兵以防止各族人民反抗的重要兵站。自清末民初以来,它一度以交通、烟土、煤铁、火粮、日杂百货、丝绸布匹等而热闹非凡,成为“黔北第一古重镇”。在各个方面都占统治地位的是袁、罗两姓家族。

袁咨桐

1914年5月25日,袁咨桐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地主家庭。望子成龙的父亲在家办了私塾。袁咨桐和他的哥哥们自幼在那里接受一个秀才倪西岩的“蒙训”,诵读“四书五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唐诗》以及高等小学的《国文》、《修身》等。

7岁那年,有天夜里,袁咨桐与二哥睡得正香,突然被一片嘈杂声惊醒。睁开眼睛一看,只见一个高大的汉子,脸上蒙着黑布,一手拿火把,一手拿枪,冲到床前,指挥后面的人把兄弟二人用绳子捆了起来。二哥吓得直哭,袁咨桐不但没哭,还大声嚷道:“你们干吗抓我们,我们犯的什么法?”那个大汉用一条毛巾塞住袁咨桐的嘴,打一个唿哨,一群人便背着他们逃到后面的山上去了。

原来,咨桐与二哥遭到了土匪的绑架。土匪头子递话给袁家,一个月内用三千大洋来赎人,否则就“撕票”。就这样,袁咨桐与二哥一起被关在土匪窝里,不准随便走动。每天都有两个土匪看守他们,给他们送饭送水。

有一天,袁咨桐看送饭的看守过来,便与他攀谈起来。

袁咨桐问:“大叔,你是哪儿人?干吗上这儿来啊?待在家里多好……”

看守叹了口气:“哼,家?我哪儿有家!爹娘拼死拼活干了一辈子,还是揭不开锅,养不活孩子。要不是官家老财逼的,谁愿意走这条路!”

另一个看守说:“你小孩子不懂,像你老子那样的有钱人都是黑心,这次敲他一笔,活该!”

袁咨桐沉默了。他望着这两个看守,都穿得破破烂烂,赤着脚,面黄肌瘦,好可怜。他想,这世上为什么富的富穷的穷呢……他不禁同情起这些下层土匪的境遇,不但不憎恨他们,还主动帮助他们识文断字,同时跟土匪学会了一些黑话,但是没有像他哥哥一样养成不讲道理的匪气。这段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生活经验,培养了他坚强冒险的性格。这件事还被他写进1929年的一篇日记《我幼时的故事》,他称这段时光是“离开父母过那我觉得有味的土匪生活”。后来父亲用重金将他们兄弟俩赎回。

1923年,袁咨桐的一位堂兄袁沉颖考入贵州省立一中,在贵阳读书。袁咨桐和袁沉颖二人虽属堂兄弟,但交情很深,时常在一起互相鼓励、探讨、交流,袁沉颖常劝袁咨桐进入新学堂读书,但由于祖、父“严训”,袁咨桐无法违抗。袁沉颖想到了袁咨桐的舅父张华封,他曾就读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在贵阳蚕桑实验所任所长兼农场场长,是位新式人物。张华封也极力主张让袁咨桐等到贵阳读书,于是袁沉颖提出:“请大舅写封信我去交给他们,再当面劝说,可能有效些!”1924年寒假,袁沉颖回到土城,交出了袁咨桐舅父张华封的信,并讲了五四运动对新文化的一些影响,以及带给社会的震动和促进等,受到袁咨桐爷爷和父亲的重视。他们逐渐认识到“今后下一代的出路,确实要合‘新潮流’,不该总念倪先生的那一套!”于是,把袁咨桐三弟兄送往贵阳,由张华封介绍进入达德学校。

达德学校原是元代修建的南霁云庙,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和增修,改建为忠烈宫。这是一所典型的明清风格的四合院,校长是贵州著名教育家黄齐生先生,他于1923年春天从欧洲留学回国后,即返回达德学校教书。袁咨桐刚进达德学校的时候,每当下课后,总是笑咪咪地坐在课桌旁,手里拿着一把铅笔刀和铅笔,不与同学们打闹。一次被人问起时,他说:“上一节课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搞清楚哩!”“打闹没意思,怎么老是像小孩一样呢?”“要真成兄弟的话,为什么一定要经过打闹呢?”

1924年,袁咨桐来到著名教育家黄齐生创办的贵阳达德小学读书。图为该校旧址

有一天下大雨,袁咨桐的同学、黄齐生的独子黄寿光和侄子王景任未带雨具,袁咨桐就打着伞送他们回家。他这种助人为乐之举,深得师母王守瑜的喜爱。从交谈中,黄师母得知袁家兄弟租旅馆住宿读书,花钱又多还影响学习,即让他搬到自己家来吃住。

住到黄家后,几个孩子同居一处攻读,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黄齐生先生对孩子们“爱无差等”,一视同仁,言传身教,循循善诲。遇有闲暇,黄老在家,便把孩子们聚在一起,讲一些文史知识、诗词格律、音韵、古今名人砺志治学终成大器等内容,激励、辅导他们。

袁咨桐(后排左一)与黄齐生(后排左二)等人合影

有一次黄校长兴致特好,便对五人说:“我现在让你们给我对一副对子的下联,看谁对得好,符合对联的要求!”他笑意盈盈、喉清嗓润、不急不缓、不高不低地念道“是大丈夫,作大计划”。大家纷纷对答,有的对“过新生活,建新家庭”;有的对“革旧制度,破旧政权”;有的对“革旧教育,破旧礼教”。袁咨桐最后对道“创新理论,建新国家”。最后黄老给予品评:“大家都可以及格,但如‘革旧教育,破旧礼教’,平仄不调,且出现‘合掌’的现象,有两个‘教’字,若说好一点的,以‘革旧制度,破旧政权’和‘创新理论,建新国家’,咨桐的对句,内容特别好,有气势,不同凡响!你们记住‘诗言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不能无病呻吟,一切都应‘有为而作’啊!”

黄齐生还常常要孩子们写日记,他说“这是练习写作的基本功。”根据黄老的教导,袁咨桐认真领会,仔细琢磨,努力实践,写了一篇《小老人传》。由于写得生动逼真,受到学校国文教师谢孝思(著名书画家)和黄老的称赞。袁咨桐写的“小老人”的原型,就是班上一个喜欢装少年老成的同学,但“小老人”的言语行动,又有袁咨桐祖父和塾师倪西岩的成分。“小老人”弯腰曲背,手持长竹烟杆,说话时唾沫横飞,黄牙暴露。开口闭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讲解诗文,抱本宣科:“‘青青子衿’者,文王叹后生学业之不精也;‘望美人兮天一方’者,文忠公思在朝之君子也……”别无发挥,也无己见。常常把《增广贤文》的句子挂在嘴边,什么“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什么“有狠成家业,无毒不丈夫”,让人心烦耳聒。“小老人”还喜欢训斥人:“老子吃的盐巴都比你吃的米多,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老大衰朽,顽固不化。这篇文章,因写得传神,且揭露了旧式读书人的迂腐,曾被抄贴在学生们自办的《班刊》上。

课余时间大家一起做游戏、打球、下棋、捉迷藏。礼拜天在黄齐生的带领下成群结队到郊外游玩。每当夕阳西下,万山明灭,这群孩子们拖着疲倦的步伐,从城外回家的时候,也是野外成群的飞鸟飞回城里或附近树丛的时候。这时的城里已是处处炊烟,万家灯火,沉没在薄雾之中。他们从不空手而归,在黄齐生的引导下,不是在书本里夹了些采集的野花野草,便是在山谷里挑选出各色发光的小石子,沉甸甸的,放在衣袋中。大家都记得了一首五言诗,或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是带着一个未能理解但能记住的问题回家。到睡觉时,大家口角边还留着丝丝的笑意,准备美美地睡一觉,并在睡觉中,做着又重新在白天游玩时有趣的梦。

在黄齐生家楼上摆放了很多箱子,箱子里装有日记本、大字本、作业本,或者画册、照相集……这里面最惹人注目的是黄齐生的外甥王若飞从法国寄来的信件、杂志和画册。这些东西,成为这帮孩子们课余时光最好的图书馆,通过这些旧书旧信,他们已经知道了王若飞是共产党员,袁咨桐就是在这个时候朦朦胧胧地受到王若飞间接的影响。

1925年,黄齐生的爱子黄寿光不幸患病夭折,黄先生夫妇悲恸之余,见袁咨桐手脚勤快,聪明伶俐,十分喜爱,夫妇俩即把袁咨桐视为亲生儿子—般,倍加关切,每晚辅导他做作业,还给他讲些有意义的故事。黄先生爱国爱民,思想进步,总是教导学生要以天下为己任,奋发图强,振兴华夏。袁咨桐在恩师的谆谆教诲下,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他不仅努力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关心国家大事,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石俊、马名驹、汤藻、姚爱兰、叶刚、胡尚志、谢纬棨、沈云楼等都出身在贫寒家庭,但从小就有远大志向。

石俊

石俊,原名石俊光,又名石冠千、石劲弹,化名张惠如。1907年7月出生于江苏如皋群安村一个破落户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两个姐姐出嫁后,家里经济更加拮据,刚上初中的石俊一度辍学。后来,母亲被石俊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所感动,虽然负债累累,还是让儿子念完了初中。1923年,石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如皋师范。

马名驹,原名马鹤松,1908年生,如皋长江镇人,家境清寒,7岁入学,继而升入如皋中学,1924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如皋师范。

如皋师范旧址

汤藻,出生于1908年,也生长在农村,其大哥曾就读于如皋师范,思想比较进步。受大哥的影响,汤藻从小酷爱读书,后来也考入如皋师范。

姚爱兰,出生于1912年,南京六合人。家境清贫,因其爷爷敬重陶行知,把她送到晓庄中心小学读书。

汤藻

姚爱兰

叶刚

叶刚,原名叶道生,别号破浪,曾化名李建新,笔名一叶。1908年5月出生于浙江南田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有田13亩地2亩,但人口众多,他有祖父母、父母、3个哥哥、4个妹妹,家里共12人,生活担子很重。叶刚自幼聪颖,喜爱读书。由于家庭清贫,直到9岁时,父亲苦苦撑持,才将他送进本村一所初级小学读书。他知道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如饥似渴地求知,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父亲深受感染,心中不忍断了他的学业,全家省吃俭用,让他考进临海鹤浦中心小学。高小毕业后,他又考进临海回浦中学继续求学。

胡尚志,原名圣年,1907年出生于湖北潜江县沽城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8岁时在太和村一间私塾念书,由于聪明好学,不久便转入潜江县高小读书。潜江毗邻洪湖,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然而由于军阀连年征战,加上盗匪横行,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残酷的社会现实,让胡尚志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愤懑与仇恨的种子,他要寻找出路,为可怜的百姓造一点福。

谢纬棨

谢纬棨,艺名宗晖,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10年。他从小酷爱读书,生性活泼,特别喜爱看戏演戏。看到妈妈整日为养家糊口操劳,小纬棨懂事地对妈妈说:“妈妈,您别发愁,我长大了去演戏养活全家。”母亲听了,总是把他搂在怀里,苦笑着说:“乖孩子,先好好读书,快快长大吧!”全家省吃俭用供他上学读书,谢纬棨1926年初小毕业。这时的谢纬棨长大了,也懂事了,他总在想:“为什么这个世上有的富,有的穷?为什么乡村这么贫困落后?为什么像妈妈这样善良勤劳的人总是过不上好日子呢?”他发誓一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这个现状,让像妈妈一样的勤劳善良的人们过上好日子。

沈云楼

沈云楼,又名沈一山,1913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县得胜湖西面的湖西口村。相传在南宋时,有四个渔夫在这里曾给南侵的金兵以沉重的打击,故取名“得胜湖”,也使这块土地有了英雄之气。沈家世代为农,家乡父老的勤劳质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他不明白,为什么父辈们整年整月地辛苦劳作,却总是得不到温饱,生活总是那么艰难,为此他常常忿忿不平。

年幼时他上过私塾,后在湖西初小读书,小学的王曾顺先生非常喜欢这个聪明勤奋的孩子,常常夸奖他长大了会有出息。因为沈云楼成绩优异,14岁那年,王先生把他推荐到县城最大的开元观高级小学读书,当时的班主任老师叫沈权,是一位有民主进步思想的老师。从此开始听到“民主”、“自由”、“平等”、“革命”等新名词。有一次,沈先生向学生们讲法国革命家罗伯斯庇尔的故事。罗伯斯庇尔幼年憧憬自由、平等的生活,中学时代就猛烈地抨击封建统治制度。在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他英勇斗争,显出非凡的才能,但后来不幸被捕,虽受尽酷刑,但始终不屈。当反动分子把他送上断头台时,罗伯斯庇尔激昂慷慨,毫无惧色,临死前高呼:“不自由,毋宁死!”沈先生讲得有声有色,饱含深情,听者无不动容,沈云楼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梦想着能当这样的英雄,为自由、民主、幸福而战!

大革命的洗礼

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和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之后创办黄埔军校,建立国民革命军,组织国民政府。进行东征和南征,平定了反革命叛乱,推动了革命迅速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爆发,掀起了全国群众的革命高潮。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兵北伐,攻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从1926年7月至1927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革命高潮。叶刚、石俊、郭凤韶、胡尚志、汤藻、马名驹等都受到了大革命的洗礼。

叶刚在回浦中学读书时,结识了共产党员陈良义、吴德源。陈良义见他为人正直、好学上进,便经常同他谈人生的意义,启发他的思想觉悟。陈良义对他说:“如今国家内忧外患,民众苦不堪言,我们都是热血青年,怎能不以天下为己任?”叶刚深有感触地说:“我是农家出身,中国农民所受的苦难我有切身体会。但是,怎样才能使国家富强,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呢?我苦于找不到出路……”陈良义说:“道生,你听说过中国共产党吗?这是一个为劳苦大众谋解放的党。现在国共合作,北伐革命已经开始,内除军阀,外御列强,国家民族的前途有希望了!”

在陈良义、吴德源的帮助下,叶刚很快地成长起来,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2月,叶刚随陈良义返回南田,任中共南田独立支部组织委员、国民党南田县党部组织部长。他组织农民协会,与当地大土豪何禹图作斗争。南田的农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弄得何禹图威风扫地,吓得躲到县城里不敢出来。谁知形势突变,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把血腥的屠刀伸向中国共产党和广大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了。一时乌云滚滚,白色恐怖笼罩大地,南田党组织遭到破坏,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也遭到反动派的血腥镇压。大土豪何禹图疯狂地进行反攻倒算,残酷地杀害了陈良义、吴德源等同志。叶刚也被追捕,他幸而脱险到黄岩,又转赴上海,不久,他回到黄岩继续党的地下活动。

蒋介石叛变革命,使党的力量受到很大损失。看到老师陈良义这样的好人被残酷地杀害,叶刚对国民党反动派恨之入骨,但当时革命处于低潮,反动势力嚣张,党的活动十分困难。叶刚心情沉重,他常常一个人到河边徘徊。时值深秋,远处群山枫叶正红。叶刚凝视良久,若有所悟:秋风肃杀,百花凋零,唯枫叶傲霜,红如火焰。于是,他鼓励自己:任凭风刀霜剑,我要做永不褪色的红叶,决不向反动势力低头。

郭凤韶在学校画的水彩画《钟馗图》

郭凤韶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也是激流勇进,她于1926年考入临海女子师范学校后,与徐明清、包一珍等一起加入进步组织乙丑读书社。这个社团是五卅惨案发生后,临海人民为声援上海人民的革命斗争,由林炯、陈学西、林迪生、李敬永等临海旅沪、旅宁的学生发起,以“努力读书、改造社会”为宗旨,积极宣传马列主义。郭凤韶加入读书会后,如饥似渴地阅读《唯物史观》、《共产党宣言》、《向导》、《新青年》、《创造月刊》等进步书刊,思想进步更快。这年冬天,郭凤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同时,她还结交了不少进步青年,其中有蒋婉仙等共产党员。后来,在反动派搜捕蒋婉仙同志时,是郭凤韶勇敢、机智地报信并掩护蒋婉仙出城,使其免遭毒手。

乙丑读书社团结青年,发展组织,教育群众,还办了平民夜校与时事讲座。泥木工人、学生、雇员、店员等纷纷入社。入社的人日益增多,引起了临海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他们一再查抄读书社的活动地点,屡次围攻读书社的成员。机智灵活的郭凤韶就让读书社的一部分活动转移到自家东楼。她在壁上贴了两幅自己的画,一幅是题着“且向百花头上开”的红梅图,另一幅是钟馗捉鬼图。此时,形势犹如寒冬,但郭凤韶心中却有一团烈火,她要做报春的红梅,她要做捉鬼的钟馗,她要驱走严寒、除尽妖魔,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那段时间,青年们常常聚集在郭凤韶家,他们紧张地学习真理、讨论工作,而悠扬的“梅花三弄”等箫笛丝竹之声却把这一切掩饰得十分雅静。读书社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开展工作,郭凤韶年纪最小,但志气很高,她参加辩论,散发传单,传送消息,给夜校讲课……事事走在前列,勇往直前。

以声援上海“五卅惨案”为主要内容的南通市民大会在南门外公共体育场举行,大会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列队游行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右派举起屠刀,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开刀。在临海,国民党反动派几次搜捕共产党员和乙丑读书社成员。在白色恐怖面前,有些人被吓倒了,纷纷声明退社,有些人甚至投降了,当了反动派的走狗,也有人劝郭凤韶退社,但她坚决地回答:“革命是我的第一生命,我决不退社。”并且鼓励大家:“要坚持到底,不要被吓倒,以后新中国是我们的,共产主义一定要胜利!”在十分险恶的日子里,郭凤韶始终坚持斗争,公开的不行了,就转到山上、江渚、乡间,进行地下斗争,她如红梅傲雪,在白色世界中不改颜色,她如松柏昂首,仰望着长空,期盼着春天。

1928年春天,中共地下党组织派叶宝等同志去农村组织“穷人会”,搞武装暴动。郭凤韶为之送行,她满怀激情地说:“能够到农民中去,拿起枪杆子斗,是幸福的……只要党需要,我也会和你们一起战斗。同志,英勇地去吧!”郭凤韶渴望着血与火的战斗,不久,郭凤韶转到定海县朱家尖岛。

朱家尖岛是普陀地区一座小岛,与佛教圣地普陀山隔海相望。每逢香期,海面风帆络绎,梵歌悠扬,香烟缭绕……然而就是这海上仙山却也遍布着人间罪恶,这里的工人、农民、渔民苦泪涟涟。人们做庙里的工,种庙里的田,冒死捕鱼却受庙里盘剥;他们当牛做马,服侍大和尚和大香客,披星戴月,一年忙到头,反而连番薯、糠菜也不得一饱。1928年秋天,应热心办教育的表姐孙儒珍之邀,郭凤韶来到朱家尖大古塘小学任教,开始了新的战斗。

在这以前朱家尖从来没有办过小学,读书的人不多,特别是女孩子不肯上学。郭凤韶上岛后四处调查劝说,动员了十几个女生,使学生由二十几个增加到四十多人。女生中有少数缠足的,她向家长说明缠足的坏处,使这些女生的缠足统统放了。郭凤韶任教音乐、体育与图画。她教学生唱《大路歌》、《渔光曲》、《打倒列强》等进步歌曲。离大古塘小学约一华里的乌石塘,海滩上铺满色泽黑黑的鹅卵石,每星期一、三、五下午有两节体育课,郭凤韶总是带学生到乌石塘活动——拔河、跑步、做游戏等。塘长约半里,跑在上面石子沙沙作响,非常好玩。郭凤韶认为在石子上跑步一可练脚底,二可练腿劲,走路更觉轻松;跑累了,大家围在石塘上休息,讲故事,说笑话,别有情趣。在这海阔天空的石塘上,大自然的风光尽可享受,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遇上风平浪静,水波不兴时,学生玩“削水片”,削得很好的,石片可在水上面跳上六七次,飞出很远,这正是练手腕的好方法。每次上体育课回来,学生人人愉快,蹦蹦跳跳,笑逐颜开。

郭凤韶在晓庄学校写的“大字”

在朱家尖岛任教期间,郭凤韶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回家放羊放牛,她喜欢和他们一道劳动。有一次,一个学生不慎跌了一跤,腿受微伤,她将学生背回家,学生母亲感激不尽。不仅如此,她还和进步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工农家庭访贫问苦,替他们补衣做鞋,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启发大家认识迷信菩萨的害处,揭露寺庙大和尚的罪恶,帮他们拨开眼前迷雾。朱家尖岛有一定的革命基础,几年前,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宣中华同志曾在此组织工会、农会,搞二五减租,群众有一定觉悟。现在,经郭凤韶等人重新点燃火种,于是抗捐、抗租斗争又在岛上开展,吓得大吸血鬼方丈和尚坐卧不宁,惊呼“大古塘小学都是共产党,都是宣中华的人了!”

1925年大革命的运动席卷大江南北,如皋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风起云涌。石俊、马名驹、汤藻等如皋师范的学生积极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中来。

当时石俊的堂哥石勋光(石钦尧)已经是共产党员,他经常向石俊、马名驹宣传革命思想,汤芸也向汤藻灌输进步思想,于是三人开始阅读进步书刊,并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马名驹、石俊、马志远等如皋师范的进步学生发起组织五卅后援会,他们组织如皋民众,进行示威游行,公开宣传“打倒英日帝国主义”、“实行国民革命”、“反对国家主义派”。在斗争实践中,石俊、马名驹、汤藻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他们认识到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必须进行一次翻天覆地的大革命才会有新生的希望。他们想到千千万万穷人的痛苦生活,想到农村满目疮痍的破败景象,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帝国主义、军阀不除,何以为家!经过革命的锤炼,马名驹首先被吸收为中共党员。

“五卅惨案”发生后,由江苏第二代用师范进步学生马名驹、石俊、马志远发起组织如皋“五卅惨案”后援会,上街张贴标语、组织罢课、游行等,还组织纠察小组,检查仇货(即英、日货)

1926年冬,在如皋师范东长巷左侧南首的第一个房间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如皋师范支部委员会,这是如皋师范的第一个党支部。党支部书记是该校二年级学生陈其理,成员有学生王汝舟、马名驹等。中共如皋县委成立后,陈其理当选为县委委员。1927年初,北伐军进入江浙地区,如皋师范党支部也迅速发展,吸收了刘焕宗(刘季平,建国后相继任教育部副部长、代部长、文化部顾问)、石俊、汤藻、张兆山等党员。如师党支部是如皋县最早的三个支部之一,党支部的诞生,也揭开了如师革命斗争史上崭新的一页。

根据党组织的安排,石俊、马名驹、汤藻等积极参加如皋县党组织迎接北伐军的各项活动。这时,如皋师范暂时停课,他们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各自回到家乡协助组织农民协会,打击土豪劣绅。他们办起了农民夜校,一边教农民识字,教唱革命歌曲,一边宣传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道理。石俊很善于演讲,他在农民协会讲演,一讲就是大半天。他的演讲深入浅出,生动感人,讲者忘我,听者入迷。有几次,他的侄儿石鹏来催他回家吃饭,石俊嫌他打断话头,还啰嗦了他几句。家里没法,就给石俊送饭来,他却让大家先吃,自己仍滔滔不绝地往下讲……石俊、马名驹等人以火热的爱国之心唤醒了农民大众,家乡的反封建打土豪斗争终于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灾难深重的通海如泰地区劳苦群众

1927年春,北伐军进入上海。军阀孙传芳所属五省联军陆殿成部退守如皋县张黄港沿江一带,企图阻止北伐军渡江北上。共产党员张兆山率领如皋师范的进步学生赴如皋县大西庄,发动当地农协会员两百多人,举行示威游行,公开提出“打倒军阀孙传芳”、“打倒联军”等口号,声势浩大,迫使陆殿成部连夜逃亡海安。

正当大革命运动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之时,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清党”。如皋县的国民党组织是由共产党于1925年后帮助建立的,国民党如皋县党部基本控制在共产党手中。因此,当时如皋地区没有发生屠杀共产党人的流血事件。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发觉后,派人到如皋来“清理党务”,妄图排挤、迫害共产党人。这样就展开了反“清党”与“清党”的斗争。

1927年6月,国民党如皋县党部执行委员兼教育局总务科长季云,带领一批人于一天深夜突然来到如皋师范学生宿舍,搜查什么“秘密文件”。他们气势汹汹,乱翻乱查。幸亏党组织事先获悉,早已将“秘密文件”转移,季云等人搜查了一夜,一无所获,阴谋破产,悻悻而去。此事激起了全校师生的义愤,第二天一早,如皋师范学生在汤藻、王汝舟等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包围了教育局,指名要季云出来答话,季云不敢出来,愤怒的学生就冲进教育局,将其痛打一顿,季云只穿了衬衣短裤,狼狈逃走,学生斗争获胜。这一事件是反“清党”与“清党”斗争的前奏,也为后来反“清党”斗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1927年秋,如皋师范的校长、训育主任突然易人,由国民党派来的“清党”人员朱定钧、蒋建白接任,前者是反动的国家主义分子,后者是国民党的少校军官。他们一上任就宣布学生不准参加社会活动,甚至规定学生课余时间不准外出。高师一班的马名驹同学出校门买日用品,蒋建白竟以违反校规为名,贴出告示开除马名驹同学。这一事件激起公愤,在如皋师范党支部领导下,石俊与刘季平、王汝舟、马名驹同学一起,发动高师一班及全校同学,开展“驱朱逐蒋”斗争,他们不仅在校内张贴标语传单,还在校外发表演说,争取社会各界的同情与支持。

食不果腹的儿童

朱定均校长与蒋建白训育主任恼羞成怒,宣布对高师一班实行“罢教”,企图镇压学生运动。石俊、马名驹等人并没有丝毫退缩,在向社会揭露校方阴谋的同时,机智地开展“反罢教”斗争。他们挑选了七名成绩优秀的同学自己来教课,刘季平教化学兼体育课,程世俊教国文课,石俊教数学课,何廷琛教英语课,王汝舟教物理课,张远谋教生物课,马曙东教美术课。授课学生在进步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备课,教学效果很好。气急败坏的校长、训育主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校方借组织全校统考、国文竞赛之名,对该班进行突然袭击、打击报复。出的题目是《青年之责任》,考后,由苏州中学、上海中学阅卷定分取前10名。其结果出乎校长意料,第二名储志、第三名缪仲、第四名韩宝发以及第七名和第九名都在这个班,前10名中该班占了一半,博得校内外的交口称赞。“反罢教”斗争坚持了一个学期,最后以校方失败而告终。由于社会各界和全校师生的公愤,当局不得不免除了朱定钧、蒋建白的职务,但同时,以所谓“煽动学潮”的罪名,无理开除了刘季平、石俊、马名驹、王汝舟、何廷琛等七名革命学生。

大革命时期的武汉,也云集着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17岁的胡尚志满怀一腔热血,于1924年秋,毅然离开家乡,到武汉求学,就读于中和中学。

在这里,胡尚志不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广泛阅读宣传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特别是《新青年》、《向导》等一些刊物,使胡尚志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耳目为之一新。他认识到,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内忧外患,满目疮痍。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光埋头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胸怀大志,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干一番事业。于是,他把自己的名字由“圣年”改为“尚志”,以表明自己救国救民的宏大志向。从此,他在学生中热情宣传革命思想,积极组织学生运动,不久他加入了国民党。1926年夏,胡尚志受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委派,回家乡潜江组建县党部,并任县党委常委。这期间,他拥护并实践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继续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并在农民群众中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为开展农民运动准备了骨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