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张轨

人物中国·两汉魏晋南北朝 作者:《人物中国》编委会 编


第12章 张轨

安定河西 维护统一

张轨

Zhang Gui(255~314)

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素棺薄葬,无藏金玉。 --张 轨

张轨是十六国时期政治家。出生于三国时期魏正元二年(255),字士彥,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有记载说是西汉初年常山景王张耳的第17世孙。汉魏时代的张氏家族,是地位显赫的儒学世家,几代均为孝廉。张轨的祖父张烈,是曹魏时期魏国外黄县(今河南杞县东)的县令。父亲张温,为太官令,专管皇帝的饮食。张轨年少时明敏好学,与同郡人皇甫谧十分要好,一起隐居在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山中。后为安定河西,维护统一作出贡献。

放眼河西

张轨走上仕途,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按当时的规定,一些士族高门的子弟,可以凭借家族的门第入仕为官。张轨因家庭世代为官的背景,于西晋泰始初年,大约十五六岁时,被赐给五品官。张轨经常与中书监张华谈论经义及时政损益,很受张华器重。张华以擅长评人著名,认为张轨是"二品之精",即第二流人才里面最强的。当时能得到张华品评的人,已经不简单了。张轨不久也迅速升迁,晋惠帝即位时,官至散骑常侍、征西将军司马,颇有权势。

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张轨以凉州刺史、护羌校尉之职,前往西北河西走廊的凉州,也称姑臧(今甘肃武威)。说到河西,西晋统治时期,沿用曹魏时期的建置,设立了凉州。凉州刺史兼领戍己校尉,统辖范围除去旧有的 7郡外,新增设西郡(今甘肃山丹县东南),共辖有 8郡 46县。晋武帝时期,统治集团内部政权夺利斗争异常激烈,社会局势也混乱不堪,波及至陇右、河西一带。

晋武帝泰始五年(269),西晋为了有效的管理河西,以冀县为中心,分雍、凉和梁州的一些地方,新设了秦州(今甘肃甘谷县东),胡烈为刺史。不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时居于河西的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在万斛堆(今甘肃靖远县西)全歼胡烈。泰始七年(271),又围凉州刺史牵弘于青山(今甘肃环县西),牵弘战败身亡。凉州骚乱持续十年之久, 秃发树机能的势力大增,约在咸宁五年(279),秃发树机能已经占领了凉州。

凉州事件发生之时,正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前夕。正可谓:鲜卑反叛,寇盗纵横。一些有识之士已经预感到天下将要大乱,也有预言家说:今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有凉州之地了。张轨似乎也洞察了这一点,于是自行上书朝廷,请求派往凉州,立志收回河西,保境安民。张轨到任后,很快平定了河西的反晋斗争,立威西州,社会局面得以安定。为全面经营河西走廊,张轨开始筹谋划策。

维护统一

张轨到凉州不久,西晋八王之乱,中原混战,大大削弱了西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些有势力的地方长官,已经脱离西晋中央而自立为王。对此,处于相对安定环境中的张轨依然站在地方官员的立场上,维护西晋中央政权,以维护统一的局面。晋惠帝永兴二年(305),陇西太守韩稚就拥兵自重,杀秦州刺史张辅。对此,张轨认为不利于社会安定,是乘乱截获。所以一面致书指责韩稚不忠行为的同时,又发兵两万,决计讨伐。好在韩稚得张轨书信后,不战而降,陇右地区处于相对安静的局面之中。在西晋中央势弱,地方叛离的情况下,张轨效忠西晋皇室,几次行派兵勤王之举,匡扶王室。怀帝永嘉二年(308),山东东莱人王弥进攻洛阳。张轨立即派北宫纯、张纂率凉州劲旅进军洛阳,打败王弥,解洛阳之围。之后,北宫纯又率军北进,在河东击败前汉匈奴人刘聪的军队。使垂危中的西晋得以喘息一段时期。洛阳地区的百姓,为感谢凉州军队的援助,还编制了歌谣,唱道:凉州大马,横行下。凉州鸱苕,寇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

河西自古以养马著名,马踏飞燕中的大马,就是健马的模特。鸱苕,是一种凶恶的大鸟。这里用大马、鸱苕来形容凉州军队的剽悍、勇猛,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永嘉五年(311),刘聪和王弥再一次围攻洛阳时,张轨依旧命张裴、北宫纯率精骑五千前往京师,实施保卫之责。只是,援兵未到,刘聪已攻陷洛阳,俘虏了晋怀帝。

张轨不仅多次出兵勤王,还不断地向洛阳输送兵源和急需的战略物资,一次就献马五百匹,毯布三万匹。建兴元年(313),晋愍帝即位,张轨即上表拥戴,并遣前锋都护宋配和儿子张寔先后率军七万,前去护卫。张轨去世后,愍帝封其子张寔继续管理凉州军政事务。

张轨的言行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在他的后裔经营河西的六十余年中,始终尊奉东晋王朝,几次通过成汉、前秦控制的地区,与江东取得联系。苻坚灭前凉后,前凉主张天锡被俘。淝水之战苻坚败后,张天锡乘机渡江回到东晋,为十六国君主亡国后唯一投附江南者。

立足河西

张轨以凉州刺史任经营河西十三年,实施了一系列保境安民的政策,河西成为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之外的一块静土。中原避难者纷纷逃亡凉州,尤其是永嘉五年(311)洛阳陷落后,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张轨对流民进行了妥善安置。在姑臧城西北,新设置武兴郡(今甘肃武威西北),后又分西平郡设置晋兴郡(今青海西宁东)。在迁移到河西的人中,有许多是中州士人,主要来自洛阳西北及关中。他们有很高的儒学修养,张轨重用这些知识人才,使得凉州儒学大兴。在关陇、河西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儒学大家,如索靖、段灼、傅玄、皇甫谧、宋纤、郭瑀等。宋纤、郭瑀等人,还在河西招收弟子,授业解惑。宋纤在酒泉南山,有受业弟子三千多人。郭瑀在临松郡有著录弟子千余人。这对保留和传承中原学术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轨在河西时,为建立稳固的统治,紧紧握住西晋这张正统王牌,增强号召力,吸引了中原流民的同时,重用河西大族中有威望的士人,以宋配、阴充、汜瑗、阴澹为股肱谋主,以索氏、宋氏、阴氏、令狐氏等参与政权。立法行令,打击豪强。设立学校,征集河西、陇右九郡官员子弟五百人入学。劝课农桑,注意改进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制定币制,铸五铢钱,促进商业经济发展。使河西成为国内比较安定和繁荣的地区,为前凉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张轨始终以维护西晋统一为己任。临终前召集文武嘱咐道: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素棺薄葬,无藏金玉。善相安逊,以听朝旨。建兴二年(314),西晋封张轨为太尉、凉州牧、西平郡公。同年去世。两年后西晋灭亡,张轨后裔建前凉政权,经营凉州六十余年。东晋永和十年(354),其曾孙张祚称凉王,改元和平,追谥张轨为武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