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王导

人物中国·两汉魏晋南北朝 作者:《人物中国》编委会 编


第13章 王导

扭转危局 以静治政

王导

Wang Dao(276~339)

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 --王 导

王导是东晋政治家。出生于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字茂弘,琅玡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北)。琅玡王氏,是名门望族,族兄王衍累任至司空、司徒、太尉,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王导的祖父王览,官光禄大夫;父亲王裁,任镇军司马。出身于豪门世家的王导,在少年时代就很有识量,气度不凡。成人后为司空刘蹇所知,被任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东海王司马越军事。终为东晋王室立足于江南立下了汗马功劳。

扭转晋室危局

王导平素与琅玡王司马睿交往甚密,永兴二年(305),司马睿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王导为司马,参与政要机密的商讨。永嘉元年(307),晋怀帝任命司马睿为安东将军,出镇建业(后改建康,今南京)。司马睿南渡后,王导跟随居于南京。不久司马睿督扬﹑ 江﹑ 湘﹑ 交﹑ 广五州军事,成为首屈一指的江南最高军政长官。王导是司马睿的主要幕僚,推心亲信,任安东司马。司马睿凡事一定向王导咨询。

为避战乱的北方士族南迁至长江流域后,由于显示特权,侵占土地,与土著豪族之间的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再加之, 司马睿本人向来缺乏才能和声望,又为晋室疏属,被江南士族所轻视。当时南方的一些士族大姓又联合起来与北方南下的士族抗衡,戏称他们是"伧父"。司马氏处于十分孤立无助的弱势,不知用何种办法摆脱尴尬的局面。为此,王导首先劝司马睿虚心吸引各方人士,特别是优礼江南士族以维系人心,竭力笼络处于对立方的江东士族。王导主动拜访江南首望参与军府政事,再荐引名流于司马睿,许以高官厚禄,保证他们的财产身家安全。同时对南下的士人也不冷漠,选取名士为属官,组成了"百六掾",这样司马睿在江南才得以站稳脚跟。

为使司马睿在江南的威望得以提高,王导处处维护司马睿,尤其在一些盛大的公开场合,更注意司马睿的威严和形象,为其树威。一次,王导利用三月初三上巳修稧(源自汉代的的习俗,每年三月初三上巳日到河边沐浴,以除不祥)的机会,请司马睿盛具威仪地乘肩舆出游,自己则和在南方已经有实力的从兄王敦,以及自北方南下的大族名流骑马缓缓随从,以示对司马睿的敬畏。南方士族看到司马睿得到北方士族的支持,从此才改变态度,投向司马睿。为避免和南方士族正面冲突,又不至于伤害北方南渡士族的感情,王导精心谋划,在南方豪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士族和移民,使土著与侨民各得其所,司马睿转危为安。

辅佐建东晋

西晋末年王室衰微。王导希图自江南"戮力王室﹑ 克复神州"。于是,这位出身中原著名士族的老练政治家,外倚督江、扬六州军事的扬州刺史王敦的实力,内则利用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优越地理经济条件,协同江南士族,复兴晋王室。建兴四年(316) 刘曜攻陷长安,俘愍帝,西晋亡。次年三月,琅玡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改元,史称东晋。

因王导扶持晋室功勋卓著,所以朝野倾心,号为"仲父"。司马睿视王导为萧何,十分感激地说:爱卿,你就是我的萧何啊!正是由于王导力劝王敦辅佐司马睿,位居显要,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不过,作为一位成熟老练的政治家、东晋的丞相,王导居高位而不横。大兴元年(318),司马睿在即帝位受百官朝贺时,再三请王导同坐御床,王导也再三辞让,没有应允。不过,晋元帝司马睿登帝位后,对王导、王敦大权在握表示不满,暗中培植军事力量,削弱王敦兵权,给王敦难堪。为此,王导也被疏远,但王导仍能保持镇静,不与计较。面对王敦不满晋元帝做法,起兵欲篡夺政权时,王导及时控制时局,阻止事态的扩大,以维护晋元帝。无奈的王敦只好退到武昌。

太宁元年(323),晋元帝病逝,太子绍即位,是为明帝。王导辅佐朝政。王敦以为有机可乘,又加紧图谋欲篡权,王导站在维护帝室立场坚决反击。时王敦病重,兄王含为元帅,以水陆军五万陈于江宁南岸。王导坚决表示"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同时具体部署兵力坚决抵抗。后来,王导听说王敦病重,率子弟为王敦发丧,以鼓舞士气。又乘势命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在一天夜晚,率甲兵千余人渡江偷袭,王含无备,被杀得大败。王敦得报气急败坏,不久死去。王导以功封太保。太宁三年(325),晋明帝病逝,幼主成帝(司马衍)继位,王导与外戚庾亮辅政。又派兵击败自淮南举兵入都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坚持维护了司马氏政权的利益。王导的行为,再一次维系了封建时代的纲常伦纪,使得君臣关系更加牢固。

以清静治政

东晋偏安江左,是北方士族和民众大量南渡后,在尚未开发的南方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为此,王导采取了"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治政方针,这对东晋政权来说,是安置流亡士族、缓和南北士族矛盾的重要措施。但却是牺牲了广大民众的利益,使豪强占田霸民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东晋初年,石头仓米一万斛为豪强所盗,朝廷不去追究,却以处置仓库监守来塞责。江南万顷江湖,尽被世家豪族霸占,不许百姓下一网、安一篆,否则没收鱼器,罚绢十匹。

为维护南北士族共同的利益,王导用人治世采取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办法,对违法乱纪采取了"以不加处置的静而制动"的措施。一次,王导派人考察地方州郡官吏的政绩,回来的人报告了地方出现的问题,要求王导惩处。但王导问颐和听到些什么事。颐和说,您是国家的首辅,应该让吞舟大鱼也能漏出网去,何必计较地方官的好坏。王导连声称赞他说得对。可见,王导的治政是以糊涂的安静为宗旨的。追求安静,客观上对保持东晋社会安定,经济开发有益处。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旧晋陵地广人稀,且少陂渠,田多恶秽。自淮北民众迁徙来后,开发垦殖,修建新丰湖,增加灌溉之利,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

王导十分重视人才和教育,面对东晋初立,军旅不息,学校未修的局面。向元帝提出了"尊道而贵士","先教而后战","取才用士咸先本于学"等发展教育的办法。主张建立学校,"选明傅修礼之士"为师,"择朝之弟"入学, 对东晋文化教育发展十分有益。

王导历三帝宰辅,死后赐葬幕府山西南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